元旦節(jié)的起源與文化來歷
元旦,即世界多數(shù)國家通稱的“新年”,代表著新一年的開始。元旦對我們而言,是極為重要的一個節(jié)日。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元旦節(jié)的起源與文化來歷,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
元旦節(jié)的起源與文化來歷
歷法上,人們習慣稱地球繞太陽轉(zhuǎn)一周為一年。但是由于地球繞太陽運轉(zhuǎn)沒有固定的起點和終點,所以一年的起點和終點都是人為規(guī)定的,這就造成了各種歷法的不一致。相傳“元旦”一詞來自我國最早的皇帝之一顓頊,他規(guī)定以農(nóng)歷正月為“元”,初一為“旦”。后來有的朝代對元旦的日期有所變更,但原則上還是以每年的第一天為元旦,如夏代以正月初一為元旦,而周代又以十一月初一為元旦,秦代以十月初一為元旦。直到西漢武帝時,大歷史學家司馬遷等人重新制定歷法,規(guī)定每年正月初一為元旦,從此歷代不改。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后,決定采用國際通行的公歷,于是將農(nóng)歷元旦改為“春節(jié)”,而把公歷的1月1日稱為元旦。新中國成立時,開始正式使用“公元紀年法”,把每年公歷的1月1日定為元旦。
現(xiàn)在,大多數(shù)國家把每年1月1日作為元旦,因為他們多采用了國際通行的公歷。但也有一些國家和民族由于本地的歷法傳統(tǒng)及宗教信仰、風俗習慣、季節(jié)氣候等的不同,過元旦的日期也不一樣,如,陰歷的祖先埃及歷,把天狼星和太陽一同升起的那天作為元旦;阿富汗把春分作為元旦;猶太人把秋分作為元旦;而寒帶的愛斯基摩人則把第一次下雨作為元旦。這也使世界更多姿多彩,更顯民族特色了。
元旦是全世界人民傳統(tǒng)的新年,也就是一年的頭一天?!霸笔呛铣稍~,“元”是第一或開始的意思,“旦”的原意是一輪紅日從地面升起。辛亥革命后,我國把正月初一稱作春節(jié),公歷1月1日叫新年,不稱元旦。直到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使用公元紀年法,才又將公歷1月1日定為元旦,農(nóng)歷正月初一定為春節(jié)。
中國元旦的風俗有哪些
一、屠蘇酒
屠蘇酒,是元旦的時候要喝的一種酒,故又名歲酒。屠蘇是古代的一種房屋,因為是在這種房子里釀的酒,所以稱為屠蘇酒。在中國為數(shù)不多的歷史文化名酒中,屠蘇酒一枝獨秀,文化內(nèi)涵無與倫比。有些地方,還傳為神話,認為屠蘇酒不但能防治百病,而且可賜吉祥、降福祉。
二、膠牙餳
漢族歲時食品。流行于全國各地?!梆h”即古“糖”字,歷史悠久,受到老人和孩子的喜歡。
三、餃子
餃子是元旦必備食物,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了,為取“更歲交子”之意。餃子是中華美食的代表。
四、年糕
年糕有年年高的意思,在元旦吃年糕,寓意生活越來越來好,寓意日子越過越紅火。
歷代皇朝都在元旦舉行慶賀典儀祈祀等活動,如祭諸神祭先祖,寫門對掛春聯(lián),書寫福字、舞龍燈,民間也逐漸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貼春聯(lián)、放鞭炮、守歲、吃團圓飯以及眾多的“社火”等娛樂歡慶活動。
元旦節(jié)出行要注意什么
一、合理安排出游。通過權(quán)威渠道提前了解目的地疫情情況、交通情況、旅游景區(qū)開放情況、門票預約措施,合理規(guī)劃旅游線路和時間。準備必要的常用藥品,掌握自身健康狀況,出現(xiàn)發(fā)熱、干咳、乏力、咽痛或其他不適癥狀時,建議停止游覽,出現(xiàn)癥狀加重時應及時就醫(yī)。
二、做好個人防護。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準備必要的防護用品,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參觀游覽時自覺與其他游客保持間距,避免扎堆,減少觸摸公共部位,不觸碰口鼻眼。咳嗽、打噴嚏時,注意用紙巾或手肘遮掩。不隨地吐痰。
三、注意消防安全。入住賓館飯店時,了解賓館飯店消防疏散通道,不躺臥在沙發(fā)上、床上吸煙,不亂扔煙頭,注意用電安全。參觀游覽時,嚴格遵守消防安全管理規(guī)定。戶外旅游注意防火避災,不在野草較多、樹葉堆積等易燃物聚集地或有防火提示的地方吸煙、燒烤或者使用明火。
四、關(guān)注出行安全。駕乘機動車途中系好安全帶。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攜帶違禁物品。自駕出游做好車況檢查,切勿帶故障上路。駕駛機動車注意力集中,杜絕疲勞駕駛和酒后駕車;控制車速,注意防范低溫、雨雪、冰凍等惡劣天氣帶來的事故風險,做到安全駕駛、文明行車。
五、增強安全意識。冬季出游,做好防寒保暖。參加高空、高速、水上、潛水、探險等高風險項目時,在專業(yè)人士指導下活動,并結(jié)合自身健康狀況量力而行,不做可能危及自身及他人安全的舉動。不前往沒有正式開發(fā)開放接待旅游者、缺乏安全保障的“野景點”和違規(guī)經(jīng)營的私設“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