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經(jīng)典語錄有感
儒家經(jīng)典語錄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F(xiàn)在請欣賞學習啦小編為你帶來的儒家經(jīng)典語錄有感。
儒家經(jīng)典語錄有感01
這個學期,讀了《中庸》,感覺收獲還是很大的?!吨杏埂罚紫仁俏覀儭吨袊?a href='http://www.yishupeixun.net/zixun/wenhua/' target='_blank'>文化概論》課老師推薦的書目;其次,我們國學社本學期的晨讀選材也是《中庸》;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以前一直知道《中庸》,想讀而又沒讀。 《中庸》是儒家乃至整個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偉大智慧的結晶。相傳是孔子之孫子思寫的經(jīng)典文本,或者是秦漢時儒家的作品,被收錄在《小戴禮記》中,后來獨立成一書,南宋朱熹又將其分成三十三章。 初讀《中庸》,感覺很迷茫,不知其所云,不是因為字難認,相反字很容易,就是意思很難理解。而以前讀《大學》,有很多生僻的古漢字,可是文章意思很容易理解。但是,我還是堅持晨讀,并查閱了一些資料輔助理解?,F(xiàn)在,回過頭來,感覺收獲還是不小的。 關于“中庸”,程頤說:“不偏不倚叫做‘中',不變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標準。中庸以“誠”和“中”為基本概念,敘述“天人合一”的形而上學。故其第一章以“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燭照通篇。這句話是一個垂示,猶如鳳鳥銜至黃帝窗前的“五始之文”(《春秋保乾圖》稱:黃帝坐于扈閣,鳳凰銜書至帝前,其中得五始之文焉),乃是一種瞬間綻現(xiàn)的文采。是一個自天之命、由微之顯、從天命之性到修道之教的過程。 書中說“性”“道”不可須臾離開自身,要從“戒慎”“恐懼”“隱顯”“慎獨”等方面培養(yǎng)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達到中和,則天地萬物安處其位,萬物便生長發(fā)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與自我相分離,而君子要學會反求諸己才能得之。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誘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這種自我修養(yǎng)與反省的品質(zhì)是我們當代大學生所必須有的。無論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論今后會遭遇怎樣的挫折,我們都要學會“反求諸己”,凡事都要從自身找原因,我們應當學習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質(zhì)。 可是,要達到“至誠”的境界又談何容易呀!特別是我們今天的經(jīng)濟化市場化的社會,達到“至誠”就更加不易。人性是有很多弱點的,歸根結底一“貪”字。自古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貪,從而使人們做到知足常樂??傊?,讀過中庸之后,于為人于處世都受益匪淺,受用終身。
儒家經(jīng)典語錄有感02
《荀子》全書三十二篇,而以《勸學》為首,非常符合修道的次第。《勸學》又以“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開篇。學習是貫穿修道始終的。沒有正確的見地只能是盲修瞎煉。然而學習又得先有目標。應該“始乎為士,終乎為圣人”,這也是教育的根本方向。這種圣賢教育與功利教育的區(qū)別就是“為之,人也;舍之,禽獸也。” 《勸學》這篇最重要的就是講到了明心見性的方法。這個方法就是“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有德才能明道。但德是一切眾生所共有的,謂之性德。然而僅有性德是不行的。因為眾生的性德被無明給蒙蔽了,無法顯示其光明清凈的妙用,反而顯示出污濁的身心世界,令眾生枉受輪轉六道的痛苦。 只有依靠修德才能使性德的清凈光明顯示出來。修德就是積善,積善即是明道的資糧。善法有世出世間的不同。這種不同固然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行者自己的心志之強弱。所以即使儒家的道,也并不是局限世間的,這種理解是非常膚淺的。儒家之道行之極處也是可以出世的。當然,在一切出世法中,佛教是最為高超圓滿的。 “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這絕非凡夫之境界。眾生本來是神而明之的,之所以會變成愚昧,實在是性德被障礙的緣故。因為修德而顯出性德,神明不過是性德之用而已,荀子知曉其是自得,非從外來。“圣心備焉”,圣心即是真心,“備”者恢復也,去妄顯真。荀子所在的時代,佛教尚未傳入中國,但絕不可說中國即無悟道者,佛經(jīng)亦云“一切賢圣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荀子可謂無師自悟,但其之所以能夠悟道還是因為其修學暗合道妙。宣化上人曰成就之后,荀子再談到了其境界“天見其明,地見其光”。天地間純是一片光明,由此可知荀子的證量一二。最后荀子以“君子貴其全也”作結,勉勵后學勿得少為足,當勤精進。
儒家經(jīng)典語錄有感03
《老子》又稱作《道德經(jīng)》,是先秦道家的基本典籍,相傳為戰(zhàn)國時期楚國的老聃所作。老子的言說代表了他對當時政治的反對,和傳統(tǒng)政治社會制度的反對。 一、老子對道、德的理解。 老子把天地萬物之生的總原理稱為“道”,而且老子認為道的作用,是沒有意志的,是自然如此的。萬物之所以成為萬物的原因就在于道?!独献印返谝徽略唬?ldquo;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這是老子對“道”的一個總的理解。 在老子看來,“道”是看不見、聽不到、摸不著、恍恍惚惚的東西。道,無形無狀,是宇宙唯一的存在,“先天地生”,為“萬物之始”,是一個終極實在,是萬物的根源。并且在本質(zhì)上道是不可界定和不可言說的,不能以任何對象來限定它,我們也很難將其特性用語言表達出來。而老子對“道”的稱謂也有很多,包括“無”、“樸”、“一”等。道是一種無限的、無終止的狀態(tài),是一切事物產(chǎn)生的源泉。“道”不是靜止不變的,而是處在永遠不停息的,流轉與變遷的過程中。“道”還可以視作陰陽、剛柔等兩相對峙的力量、事物、原理之相互轉化。 在“有”、“無”這兩個概念上,老子認為無是對于具體事務的有而言的,所以無并不是零或什么都沒有的意思。“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老子對于道“無”的外表的形容。 二、老子宇宙事物的變化的看法。 老子認為,事物的變化規(guī)律可以用“常”。“常”具有普遍永久的意思,所以“道”也可以稱為“常道”。而從常道內(nèi)除的“德”,可以稱為“常德”。而稱道為“無”,就又可以稱“常無”;稱道為“有”,又可以稱為“常有”。老子認為“知常為明”,知道明白“常”的人,依常來規(guī)范日常的行為,不輕易為自己謀私利,就可以稱為公了。“知常”指的是依之而行,則又可以稱之為“襲明”,或“習常”。而如果我們不知道宇宙間事物變化的規(guī)律,而違背規(guī)律,任意而為,是不利于事物的正常發(fā)展。 而事物的變化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即當一個事物的發(fā)展如果達到了極點,則必然會向事物的相反方向發(fā)展。老子稱為“反”或“復”。所以老子才有“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和“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這樣的論述。 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他的思想對后世的影響很大。他對“道”的論述體現(xiàn)了樸素的辯證法。在為人處世方面,“不盈”、“不爭”的思想,對激烈競爭的現(xiàn)代社會人們壓力緩解有一定的作用。
看了“儒家經(jīng)典語錄有感”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