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人物評說高考試題專項訓練
新課程改革推行后, 歷史人物評說 作為重要選修內(nèi)容列入高考的考試范圍,對于這類問題要怎么解答呢?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推薦的歷史人物評說高考試題專項訓練,僅供大家參考!
歷史人物評說高考試題專項訓練一
(2009年江蘇高考25題B) (10分)
甘地始終是一個謎:他將畢生精力都獻給了印度民族獨立事業(yè),卻多次支持英帝國主義的不義戰(zhàn)爭;他受過西方現(xiàn)代教育,卻詛咒西方現(xiàn)代文明;在一些人看來,他是“民族之父”,而在另一些人看來,他無異于“群眾性民族解放運動的叛徒”。
材料一 對于英國把印度拖入帝國主義戰(zhàn)爭(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印度民族主義力量絕大部分持支持態(tài)度,希望在英國困難時候給予幫助,以換取它允諾戰(zhàn)后給予印度自治。”„形勢的演變把甘地進一步推向前進,„_他得出結論說,英國當局行動如此“不謹慎、不道德、不正義”,再不配享有印度人民的好感„„ ——林承節(jié)《印度史》
材料二 我們在經(jīng)濟和工業(yè)生活中嚴重地背離了經(jīng)濟自給自足。假如我們不曾引進外國的產(chǎn)品,那么今天,印度將滿地流淌著牛奶和蜂蜜。„„西方民眾正在唯物(物質(zhì))主義這個魔鬼和怪物的鐵蹄下呻吟。他們道德的發(fā)展已經(jīng)落后。今天,他們用英鎊、先令和便士來衡量他們的進步。——1916年12月甘地在阿拉哈巴德“經(jīng)濟學協(xié)會”上的演說 材料三 甘地還把紡車當做印度擺脫對英國紡織業(yè)依賴的工具。他認為,印度可以放棄大多數(shù)進口
產(chǎn)品。„„因此對甘地而言,恰爾卡(紡車)是自治的象征。——海默·勞《甘地傳》
請回答:
(1)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甘地對英國殖民統(tǒng)治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什么根本性變化?促成這一根本性變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4分)
(2)據(jù)材料二、三,甘地為什么要“詛咒西方文明”?(3分)
(3 )人們對甘地毀譽不一,為何有人稱甘地為“群眾性民族解放運動的叛徒”?解開甘地之謎的關鍵之處何在?(3分)
【答案】
(1)變化:從合作到不合作。因素:英國殖民當局的暴行;甘地對英國殖民當局的失望。
(2)西方文明諸多弊端(物質(zhì)進步而道德淪喪);英國的侵略使印度變成它的商品市場;破壞了印度自給自足的生產(chǎn)方式。
(3)甘地多次在群眾運動突破非暴力界限時,中止不合作運動并譴責使用暴力的群眾。要把歷史人物放到具體的歷史環(huán)境中去考察。
【點撥】此題難度較大。一方面考生要準確理解材料,提取、概括有效信息,另一方面要求考生要具備調(diào)動知識、闡述、論證事物的能力。第⑴和⑶問要求根據(jù)材料提供的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態(tài)度轉(zhuǎn)變的原因和如何正確評價甘地。第⑵問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即可。
歷史人物評說高考試題專項訓練二
(2007年高考海南單科32題) (8分)
[材料一]拿破侖在1808年正式創(chuàng)立帝國貴族制度,據(jù)統(tǒng)計,在帝國貴族中,舊貴族出身的占22.5%,資產(chǎn)階級出身的占58%,其他階級出身的占19.5%。進出宮廷的公卿、侍臣、宮女與舊貴族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有些人本身就是幾代的貴族„„在拿破侖任命的中,出身貴族的到1814年達到43%。——摘編自《從高盧到戴高樂》
[材料二] 1814年3月14日拿破侖說:“只要我還活著,我將是全法國的主人„„今天像在奧斯特立茨戰(zhàn)場上一樣,我是主人„„但是我認為在拉法耶特的時候(指法國大革命前期)和我這個時期有一個區(qū)別:當時人民是主宰,而現(xiàn)在我是主宰” ——摘編自《拿破侖與帝國》
(1)概括指出上述材料所反映的拿破侖統(tǒng)治的特征。(3分)
(2)根據(jù)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從拿破侖統(tǒng)治與法國大革命之間關系的角度評價拿破侖。(5分)
【答案】
(1)統(tǒng)治集團以資產(chǎn)階級為支柱,吸收了其他階級的成員(包容性,妥協(xié)性);實行個人獨裁(3分)
(2)順應歷史潮流,鞏固資本主義制度推動了資本主義的發(fā)展“破壞了人民主權原則,強壓民主運動,與封建勢力妥協(xié)(5分)
【點撥】
(1)注意從材料中讀取信息,抓住關鍵詞。(2)對人物評價要注意一分為二,積極方面在順應時勢,發(fā)展資本主義;消極方面,個人獨裁,一定程度上破壞民主。
歷史人物評說高考試題專項訓練三
(2013年江蘇高考24題B)(10分)克倫威爾和拿破侖是歐洲近代革命的杰出人物。
材料一 克倫威爾在他建立新模范軍的時候,不論階級出身和社會地位,一律論功行賞,但后來當平等派提出普選權的要求時,克倫威爾卻竭力加以反對。他在一次向議會發(fā)言時說,窮人就是壞人,并且說,如果共和國注定要受苦受難的話,那么在富人之下受苦,比在窮人之下受苦更好一些。 ——王覺非《歐洲史論》
材料二 拿破侖認為,法國發(fā)生革命不是因為法國渴望自由,而是因為要求平等。他所了解的平等是法律上所保證的同樣的公民權利,而不是公民生活的同樣的社會經(jīng)濟條件。因此他就決定用自己的法典確保公民權利的平等。„„他消滅了政治自由,把他所了解的“平等”鞏固下來,編成了法典。 ——(蘇聯(lián))塔爾列《拿破侖傳》
材料三 克倫威爾對愛爾蘭和蘇格蘭的征討均以勝利而結束。以后,愛爾蘭的土地被英國占領軍沒收,大部都落入英國高級軍官之手??藗愅柕热硕汲闪藧蹱柼m的大土地所有者。 ——劉祚昌《世界史(近代史編)》 請回答:
(1)據(jù)材料一,概括克倫威爾平等觀的變化。分別指出前后平等觀產(chǎn)生的原因。(3分)
(2)據(jù)材料二,歸納拿破侖對政治“平等”的理解。材料二認為“平等”被拿破侖法典
鞏固下來,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拿破侖法典“鞏固”平等帶來的深遠政治影響。(4分)
(3)綜合上述材料,概括克倫威爾平等觀的主要政治傾向,并分析立法途徑與革命戰(zhàn)爭
對資產(chǎn)階級文明擴展的價值。(3分)
【答案】(1)變化:先提倡平等,后來反對普選權(或主張貧富有別)。
原因:前因:建立新模范軍(推翻封建王權),以“平等”激勵革命;
后因:反對平等派,需要以“不平等”維護其獨裁和富人利益。
(2)理解:平等是法律上的同樣的公民權;平等是革命的目標(或用法典確保公民平等
權)。影響:法典鞏固了資產(chǎn)階級革命成果;法典成為資本主義社會的立法規(guī)范。
(3)政治傾向:滿足社會上層(如富人、高級軍官)的利益。
價值:沖擊封建統(tǒng)治,維護資產(chǎn)階級利益;客觀上傳播革命思想。
歷史人物評說高考試題專項訓練
上一篇:歷史人物評說高考試題訓練
下一篇:歷史人物評說高考試題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