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真題解析_高考語文真題答案
行動是成功的階梯,行動越多,登得越高。祝高考成功!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推薦的高考語文真題,僅供大家參考!
高考語文真題第一部分
一、基礎(chǔ)知識。本大題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每對讀音都不相同的一組是(3分)( )
A.采擷/詼諧 狹隘/寧謐 雋永/雋秀 B.貶黜/矗立 棘手/沖刺 會計/會晤
C.奢侈/對峙 儕輩/躋身 綺麗/漣漪 D.吞噬/嗜好 分明/分外 亢奮/伉儷
2.下面語段中畫線的詞語,使用不恰當?shù)囊唤M是(3分)( )
近幾年,國內(nèi)許多風景名勝區(qū)實行“一票制”,將景區(qū)內(nèi)多個景點門票捆綁搭售。這種做法引起了人們的置疑和不滿,許多游客認為這是變相漲價。一個知名景區(qū)要可持續(xù)發(fā)展,首先必須贏得游客的口碑,如果過分依賴“門票經(jīng)濟”做“一錘子買賣”,對游客的意見充耳不聞,一意孤行,一旦引起游客的反感乃至抵觸,就可能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
A.置疑 B.一錘子買賣 C.充耳不聞 D.乃至
3. 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3分)( )
A.靖國神社內(nèi)的游就館,來源于荀子的“君子游必就士”,此句意為出行時應(yīng)學習賢士的規(guī)范和品行,但現(xiàn)在被如此應(yīng)用,實在令人不快。
B.其實幾乎所有的高端品牌都存在這種困惑:一方面羨慕低廉的中國制造成本,一方面又顧忌中國制造呈現(xiàn)在外的價廉物劣的形象。
C.中山大學自主招生廣東省單考昨日結(jié)束。一些連日作戰(zhàn)的考生贊其為“最輕松考試”的原因是只考語數(shù)英三科、考試僅用三個小時造成的。
D.與《亞洲雄風》的豪邁的風格不同,廣州亞運會的主題歌《日出東方》則突顯了和諧社會開放、大氣、委婉之風,展現(xiàn)了廣州大都市的氣度與溫婉的魅力。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唤M是(3分)( )
讀狄金森的詩, , , 。 。 。
?、俣沁@兩位詩人都有若神助——他們的詩歌絕對不是狠下苦功拼命努力能寫得出來的,這點上狄金森尤勝一籌
?、谖也挥勺灾飨氲嚼畎?/p>
?、凵羁臻g的狹窄與她詩中所呈現(xiàn)的宏大氣象和豐沛心靈,反差實在太強烈,叫人難于置信
?、艿共皇莾烧叩脑姶嬖谑裁聪嗨浦?/p>
⑤這位終身未嫁的女詩人,一輩子生活在美國小鎮(zhèn),30歲后幾乎足不出戶。她拒絕會見任何人,性情孤僻之極
A.⑤②④①③ B.②④①⑤③ C. ⑤②①④③ D.②④①③⑤
二、本大題7小題,共35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個“□”為考查而設(shè)),完成5~9題。
吾彥,字士則,吳郡吳人也。出自寒微,有文武才干。身長八尺,手格猛獸,旅力絕群。仕吳為通江吏。時將軍薛珝杖節(jié)南征,軍容甚盛,彥觀之,慨然而嘆。有善相者劉札謂之曰:“以君之相,后當至此,不足慕也。”初為小將,給吳大司馬陸抗??蛊嫫溆侣?,將拔用之,患眾情不允,乃會諸將,密使人陽狂拔刀跳躍而來,坐上諸將皆懼而走,唯彥不動,舉幾御之,眾服其勇,乃擢用焉。
稍遷建平太守。時王濬將伐吳,造船于蜀,彥覺之,請增兵為備,皓不從彥乃輒為鐵鎖橫斷江路及師臨境緣江諸城皆望風降附或見攻而拔唯彥堅守大眾攻之不能克乃退舍禮之。
武帝吳亡,彥始歸降,武帝以為金城太守。帝嘗從容問:“孫皓所以亡國者何也?”曰:“吳主英俊,宰輔賢明。”帝笑曰:“君明臣賢,何□亡國?”彥曰:“天祿永終,歷數(shù)有屬,所以為陛下擒。此蓋天時,豈人事也!”張華時在坐,謂彥曰:“君為吳將,積有歲年,蔑爾無聞,竊所惑矣。”彥厲聲曰:“陛下知我,而卿不聞乎?”帝甚嘉之。
遷雁門太守,時順陽王暢驕縱,前后內(nèi)史皆誣之□罪。乃彥為順陽內(nèi)史,彥清身率下,威刑嚴肅,眾皆畏懼。暢不能誣,乃更薦之,冀其去職。遷員外散騎常侍。帝嘗問彥:“陸喜、陸抗二人誰多也?”彥對曰:“道德名望,抗不及喜;立功立事,喜不及抗。”
中都會交州刺史陶璜卒,以彥為南中都督、交州刺史。重餉陸機兄弟,機將受之,云曰:“彥本微賤,為先公所拔,而答詔不善,安可受之!”機乃止。因此每毀之。長沙孝廉尹虞謂機等曰:“自古由賤□興者,乃有帝王,何但公卿。若何元干、侯孝明、唐儒宗、張義允等,并起自寒役,皆內(nèi)侍外鎮(zhèn),人無譏者。卿以士則答詔小有不善,毀之無已,吾恐南人皆將去卿,卿便獨坐也。”于是機等意始解,毀言漸息矣。
初,陶璜之死也,九真戍兵作亂,逐其太守,九真賊帥趙祉圍郡城,彥悉討平之。在鎮(zhèn)二十余年,威恩宣著,南州寧靖。自表求代,征為大長秋。卒于官。
(選自《晉書•吾彥傳》)
5.對下列句子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抗奇其勇略 對……感到驚奇 B.彥清身率下,威刑嚴肅 率領(lǐng)
C.乃更薦之 改變 D.陸喜、陸抗二人誰多也 優(yōu)秀
6.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詞語,最恰當?shù)囊豁検?3分)( )
①君明臣賢,何□亡國 ②前后內(nèi)史皆誣之□罪 ③自古由賤□興者,乃有帝王,何但公卿
A.①以 ②以 ③且 B.①為 ②以 ③而
C.①以 ②于 ③而 D.①為 ②于 ③且
7.下列句子中,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皓不從/彥乃輒為鐵鎖/橫斷江路/及師臨境/緣江諸城皆望風降附/或見攻而拔/唯彥堅守/大眾攻之不能克/乃退舍禮之。
B.皓不從/彥乃輒為鐵鎖/橫斷江路及師臨境/緣江諸城皆望風降附/或見攻而拔/唯彥堅守/大眾攻之不能/克乃退舍禮之。
C.皓不從/彥乃輒為鐵鎖/橫斷江路/及師臨境/緣江諸城皆望風/降附或見攻而拔/唯彥堅守/大眾攻之/不能克乃退舍禮之。
D.皓不從/彥乃輒為鐵鎖/橫斷江路及師/臨境緣江/諸城皆望風降附/或見攻而拔/唯彥堅守/大眾攻之不能克/乃退舍禮之。
8.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吾彥雖出身寒微,但面對突襲,他舉幾御之,英勇無比,陸抗提拔了他,眾人沒有誰不服的。
B.吾彥在回皇帝問話時客觀指出陸抗和陸喜的不足,但陸抗的兩個兒子陸機和陸云因而心生怨恨,總是詆毀吾彥,后來在長沙孝廉尹虞的勸導(dǎo)下,才消除了對吾彥的恨意。
C.吾彥清身率下,威刑嚴肅,眾人都畏懼他。順陽王暢縱使驕縱也不能誣蔑他,反而欽佩他的德行而舉薦他到其它地方當官。
D.吳國滅亡后,吾彥才歸降。武帝問吾彥吳國為何亡時,他卻說“吳主英俊,宰輔賢明”,可見他對先主的忠誠。
9.根據(jù)要求分別完成下列各題。(10分)
(1)將下列句子翻譯為現(xiàn)代漢語。(7分)
?、倌藭T將,密使人陽狂拔刀跳躍而來,坐上諸將皆懼而走。(3分)
?、趶┍疚①v,為先公所拔,而答詔不善,安可受之。(4分)
(2)在文章中找出兩個表現(xiàn)吾彥武干的例子。(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3分)
10.閱讀下面這首詞,回答后面問題。
醉花間 南唐·馮延巳
晴雪小園春未到,池邊梅自早。高樹雀銜巢,斜月明寒草。
山川風景好,自古金陵道。少年看卻老。相逢莫厭醉金杯,別離多,歡會少。
(1)“高樹雀銜巢,斜月明寒草”一句,運用了何種手法,請簡要分析。(3分)
(2)請結(jié)合詩句,簡要分析作者在詞中所蘊藏的豐富感情。(4分)
11.補寫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任選3題作答,多答只按前3題計分。)(6分)
(1)故木受繩則直, , ,則知明而行無過矣。(荀子《勸學》)
(2)長橋臥波,未云何龍? , 。(杜牧《阿房宮賦》)
(3) ,月照花林皆似霰??绽锪魉挥X飛, 。(《春江花月夜》)
(4)小樓昨夜又東風, 。 ,只是朱顏改。(李煜《虞美人》)
三、本大題4小題,共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題。
鄉(xiāng)土本色 費孝通
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xiāng)土性的。那些被稱土氣的鄉(xiāng)下人是中國社會的基層。我們說鄉(xiāng)下人土氣,這個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義是指泥土。鄉(xiāng)下人離不了泥土,因為在鄉(xiāng)下住,種地是最普通的謀生辦法??糠N地謀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貴。農(nóng)業(yè)直接取資于土地,種地的人搬不動地,長在土里的莊稼行動不得,土氣是因為不流動而發(fā)生的。
不流動是從人和空間的關(guān)系上說的,從人和人在空間的排列關(guān)系上說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個人為單位的,而是以住在一處的集團為單位的。中國鄉(xiāng)土社區(qū)的單位是村落,從三家村起可以到幾千戶的大村。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間的關(guān)系而說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絕對的,但是人口的流動率小,社區(qū)間的往來也必然疏少。我想我們很可以說,鄉(xiāng)土社會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們活動范圍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區(qū)域間接觸少,生活隔離,各自保持著孤立的社會圈子。
鄉(xiāng)土社會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會。常態(tài)的生活是終老是鄉(xiāng)。假如在一個村子里的人都是這樣的話,在人和人的關(guān)系上也就發(fā)生了一種特色,每個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著長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圍的人也是從小就看慣的。這是一個“熟悉”的社會,沒有陌生人的社會。
在社會學里,我們常分出兩種不同性質(zhì)的社會:一種并沒有具體目的,只是因為在一起生長而發(fā)生的社會;一種是為了要完成一件任務(wù)而結(jié)合的社會。用一位外國學者的話說,前者是“有機的團結(jié)”,后者是“機械的團結(jié)”。用我們自己的話說,前者是禮俗社會,后者是法理社會。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鄉(xiāng)民,他們平素所接觸的是生而與俱的人物,正像我們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們選擇得來的關(guān)系,而是無須選擇,甚至先我而在的一個生活環(huán)境。
熟悉是從時間里、多方面、經(jīng)常的接觸中所發(fā)生的親密的感覺。這感覺是無數(shù)次的小磨擦里陶煉出來的結(jié)果。這過程是《論語》第一句里的“習”字。“學”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觸,“習”是陶煉,“不亦說乎”是描寫熟悉之后的親密感覺。在一個熟悉的社會中,我們會得到從心所欲而不逾規(guī)矩的自由。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規(guī)矩是“習”出來的禮俗。從俗即是從心。
“我們大家是熟人,打個招呼就是了,還用得著多說么?”——這類的話已經(jīng)成了我們現(xiàn)代社會的阻礙。現(xiàn)代社會是個陌生人組成的社會,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細,所以得講個明白;還要怕口說無憑,畫個押,簽個字。這樣才發(fā)生法律。在鄉(xiāng)土社會中法律是無從發(fā)生的。“這不是見外了么?”鄉(xiāng)土社會里從熟悉得到信任。鄉(xiāng)土社會的信用并不是對契約的重視,而是發(fā)生于對一種行為的規(guī)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時的可靠性。
從熟悉里得來的認識是個別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則。在熟悉的環(huán)境里生長的人,不需要這種原則,他只要在接觸所及的范圍之中知道從手段到目的間的個別關(guān)聯(lián)。在鄉(xiāng)土社會中生長的人似乎不太追求這籠罩萬有的真理。
在我們社會的急速變遷中,從鄉(xiāng)土社會進入現(xiàn)代社會的過程中,我們在鄉(xiāng)土社會中所養(yǎng)成的生活方式處處產(chǎn)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組成的現(xiàn)代社會是無法用鄉(xiāng)土社會的習俗來應(yīng)付的。于是,“土氣”成了罵人的詞匯,“鄉(xiāng)”也不再是衣錦榮歸的去處了。
(有刪改)
12—13題為選擇題。請在答題卡“選擇題答題區(qū)”作答。(12題選對一項給2分,選對兩項給5分,多選不給分)
12.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兩項是(5分)( )( )
A.生活在鄉(xiāng)土社會的人們,彼此之間相互了解,沒有隔閡,相比現(xiàn)代社會,更容易獲得一種從心所欲的自由。
B.禮俗是鄉(xiāng)土社會里應(yīng)對社會生活的根本原則、抽象真理,也是人們處理具體事務(wù)時目的與手段間的普遍聯(lián)系。
C.鄉(xiāng)民之間的交往是基于彼此的熟悉和信任來進行的,法律不是調(diào)節(jié)鄉(xiāng)土社會中人際交往和人際關(guān)系的基本依據(jù)。
D.鄉(xiāng)土社會的信用產(chǎn)生于對一種行為規(guī)矩熟悉到不加思索的可靠性,這種信用遠勝于法理社會中的一紙契約。
E.在鄉(xiāng)土社會進入現(xiàn)代社會過程中,原有生活方式暴露出與現(xiàn)代社會不相適應(yīng)的弊端,“土氣”一詞因而有了貶義。
13.下列對“中國社會是鄉(xiāng)土性的”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
A.鄉(xiāng)民是中國社會的基層,他們以種地為基本生存方式,從土地中獲取生活資源,因此與土地分不開,為土地所束縛。
B.人與人在空間排列上的不流動性,造成鄉(xiāng)土社會里鄉(xiāng)村之間彼此的孤立與隔膜,形成了各自保持著孤立的社會圈子。
C.鄉(xiāng)土社會里的個體為了謀生這一共同目標,分工協(xié)作,有機地聚合在一起,于是形成了沒有陌生人的“熟人”社會。
D.由于受地方性的限制,無論是生活環(huán)境還是所接觸的人,對鄉(xiāng)民而言都十分熟悉,于是終老鄉(xiāng)土便成為一種生活常態(tài)。
14. 文末說:“從鄉(xiāng)土社會進入現(xiàn)代社會的過程中,我們在鄉(xiāng)土社會中所養(yǎng)成的生活方式處處產(chǎn)生了流弊。”談?wù)?ldquo;流弊”在文中具體指的是什么。(4分)
15. 孟懿子問什么是孝??鬃踊卮穑?ldquo;孝就是:父母活著時,就依禮侍奉;父母死了,就依禮安葬、祭祀。”孟武伯問什么是孝??鬃踊卮穑?ldquo;孝就是為父母的疾病憂愁。”子游問什么是孝。孔子回答:“孝,不只是養(yǎng)活父母,更要對父母恭敬。”孔子通過列舉具體行為答復(fù)了學生的問題,這體現(xiàn)了鄉(xiāng)土社會在認識問題的方式上的特征,請結(jié)合文意簡要分析。(4分)
高考語文真題第二部分
四、本大題為選考內(nèi)容的兩組試題。每組3小題,共15題。
選考內(nèi)容的兩組試題分別為“文學類文本閱讀”試題組和“實用類文本閱讀”試題組,考生任選一組作答。作答前,務(wù)必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填涂與所選試題組對應(yīng)的信息點;信息點漏涂、錯涂、多涂的,答案無效。
(一)文學類文本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題。
鑒賞家
汪曾祺
全縣第一個大畫家是季陶民,第一個鑒賞家是葉三。
葉三是個賣果子的。他專給大宅門送果子。到了什么節(jié)令送什么果子都是一定的。他的果子不用挑,個個都是好的。他的果子都是原裝。四鄉(xiāng)八鎮(zhèn),哪個園子里,什么人家,有一棵出名的好果樹,他都知道,而且和園主打了多年交道,熟得像親家一樣了……立春前后,賣青蘿卜。“棒打蘿卜”,摔在地下就裂開了。杏子、桃子下來時賣雞蛋大的香白杏,白得一團雪,只嘴兒以下有一根紅線的“一線紅”蜜桃。再下來是櫻桃,紅的像珊瑚,白的像瑪瑙。端午前后,枇杷。夏天賣瓜。七八月賣河鮮:鮮菱、雞頭、蓮蓬、花下藕。賣馬牙棗、賣葡萄。重陽近了,賣梨:河間府的鴨梨、萊陽的半斤酥,還有一種叫做“黃金墜兒”的香氣撲人個兒不大的甜梨。菊花開過了,賣金橘,賣蒂部起臍子的福州蜜橘。入冬以后,賣栗子、賣山藥(粗如小兒臂)、賣百合(大如拳)、賣碧綠生鮮的檀香橄欖。他還賣佛手、香櫞。人家買去,配架裝盤,書齋清供,聞香觀賞。
不少深居簡出的人,是看到葉三送來的果子,才想起現(xiàn)在是什么節(jié)令了的。
葉三五十歲整生日,老大老二都提出爹不要走宅門賣果子了,他們養(yǎng)得起他。
葉三有點生氣了:
“嫌我給你們丟人?我給這些人家送慣了果子。就為了季四太爺一個人,我也得賣果子。”
季四太爺即季陶民。他大排行是老四,城里人都稱之為四太爺。
葉三真是為了季陶民一個人賣果子的。他給別人家送果子是為了掙錢,他給季陶民送果子是為了愛他的畫。
季陶民有一個脾氣,畫一張畫要喝二斤花雕,吃斤半水果。
葉三搜羅到最好的水果,總是首先給季陶民送去。
季陶民每天一起來就走進他的小書房——畫室。葉三不須通報,一來就是半天。季陶民畫的時候,他站在旁邊很入神地看,專心致意,連大氣都不出。有時看到精彩處,就情不自禁地深深吸一口氣,甚至小聲地驚呼起來。凡是葉三吸氣、驚呼的地方,也正是季陶民的得意之筆。季陶民從不當眾作畫,他畫畫有時是把書房門鎖起來的。對葉三可例外,他很愿意有這樣一個人在旁邊看著,他認為葉三真懂,不是假充內(nèi)行,也不是諛媚。
季陶民最討厭聽人談畫。他很少到親戚家應(yīng)酬。實在不得不去的,他也是到一到,喝半盞茶就道別。因為席間必有一些假名士高談闊論。但是他對葉三另眼相看。
葉三只是從心里喜歡畫,他從不瞎評論。季陶民畫完了畫,釘在壁上,自己負手遠看。有時會問葉三:“好不好?”
葉三大都能一句話說出好在何處。
季陶民畫了一幅紫藤,問葉三。
葉三說:“紫藤里有風。”
“唔!你怎么知道?”
“花是亂的。”
“對極了!
季陶民提筆題了兩句詞:“深院悄無人,風拂紫藤花亂。”
季陶民最愛畫荷花。有一天,葉三送了一大把蓮蓬來,季陶民一高興,畫了一幅墨荷,好些蓮蓬。畫完了,問葉三:“如何?”
葉三說:“四太爺,你這畫不對。”
“不對?”
“‘紅花蓮子白花藕’。你畫的是白荷花,蓮蓬卻這樣大,蓮子飽,墨色也深,這是紅荷花的蓮子。”
“是嗎?我頭一回聽見!”
季陶民于是展開一張八尺生宣,畫了一張紅蓮花,題了一首詩:
紅花蓮子白花藕,果販葉三是我?guī)煛M愧畫家少見識,為君破例著胭脂。
季陶民送了葉三很多畫,都是題了上款的。有時季陶民給葉三畫了畫,說:“這張不題上款吧,你可以拿去賣錢,——有上款不好賣。”葉三說:“題不題上款都行。不過您的畫我一張也不賣!”
十多年過去了。季陶民死了。葉三已經(jīng)不賣果子,但是他四季八節(jié),還四處尋覓鮮果,到季陶民墳上供一供。
季陶民死后,他的畫價大增。大家知道葉三手里有很多季陶民的畫,都是精品。很多人想買葉三的藏畫。葉三說:“不賣。”
有一天有一個外地人來拜望葉三,因為是遠道來的,葉三只得把畫拿出來??腿朔浅r\,要了清水洗了手,焚了一炷香,還先對畫軸拜了三拜,然后才展開。他一邊看,一邊不停地贊嘆:“喔!喔!真好!真是神品!”
客人要買這些畫,要多少錢都行。
葉三說:“不賣。”
客人只好悵然而去。
葉三死了。他的兒子遵照父親的遺囑,把季陶民的畫和父親一起裝進棺材里,埋了。
一九八二年二月二十八日(有刪改)
16. “實在不得不去的,他也是到一到,喝半盞茶就道別”這句話寫出了季陶民怎樣的性格特點?這對葉三這個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4分)
17.小說是通過哪些情節(jié)來塑造葉三的鑒賞家形象的?請結(jié)合文本作概括。(5分)
18.小說題目是“鑒賞家”,但卻用了很大篇幅寫葉三賣果子。作者這樣安排有什么用意?請結(jié)合全文,簡要分析。(6分)
高考語文真題解析_高考語文真題答案
上一篇:高考語文真題及答案2017
下一篇:高考語文真題全國卷參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