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與家長進行溝通
如何與家長進行溝通?與家長進行溝通的方法有哪些?下面學習啦小編整理了與家長進行溝通的方法,供你閱讀參考。
與家長進行溝通的方法一、溝通方式,無處不在。
實際而有效的指導是家長們迫切需要的。因為年輕的家長們,在忙碌的同時又無不渴望“子成龍,女成鳳”,可是由于忙碌,加上自身的條件,使他們對孩子只有愛的“渴望”,卻缺乏愛的“能力”。所以談教師與家長的溝通,其實是以教師為主動的,對家長具有一定指導的交流。 定期地召開家長會是教師與家長共同探討孩子的教育問題,教師指導家長的重要途徑之一。家長會上,教師可以將自己的教育目標、思路公布,將自己的教育方法傳達,家長們也能互相交流。家長會切忌流于形式,缺乏實效。同時,家長會畢竟開得少,一學期一次已經(jīng)非常不錯了,有些學校甚至一年一次也沒有的。所以單單靠家長會那是遠遠不夠的。 家訪是傳統(tǒng)而有效的溝通手段,教師上門顯得有誠意,有利交流。家訪前應做好必要的準備:首先要有家訪工作的目的。要設想好:通過家訪,教師要達到什么目的;預計對學生會產(chǎn)生什么影響;對不同的目的,不同的學生準備采用什么方法;預計家長對于教師所反映的情況會是怎樣的態(tài)度等,有針對性地制定出應對的策略。其次還要了解被訪問家庭的基本情況:家庭狀況、家長的知識層次、對學生的關心程度等,再根據(jù)家長的文化層次、工作性質、性格特點等差異,選擇采用何種談話形式和方式,或直截了當陳述,或耐心解釋引導等,最后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選擇采用學生、家長、教師三方談話式,還是采用家長、教師兩方談話式等。家訪要避免隨意性,更要避免向家長告狀。
與家長進行溝通的方法二、溝通技巧
實際工作中還有一些溝通方式也常被班主任們運用: 1、書信的方式。與家長定時進行書面交流,把要布置的任務,家長需注重的方面,以及自己的想法可以清楚有條理地寫在紙上,讓孩子帶回家,家長閱讀后還可以回信。家長信的優(yōu)點是簡便,無需勞師動眾,教師也可以有一定的準備。一些平時難開口的話可以寫在信上以取得支持或諒解。薜瑞萍老師(網(wǎng)名看云)就是通過一系列的家長信—— “請跟我來”,來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與指導,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效果。她引導孩子進行高品位的閱讀,通過一封封言辭懇切、有理有據(jù)的給家長的信,使家長跟著她走上閱讀之路,為了孩子,她們共同學習、一起讀書,不斷提升自己。 2、接送時面對面的交流。低年級家長接送孩子上學放學的多,這正是班主任與家長交流的良機。老師能把孩子當日或近幾日的情況與父母交流,又能了解孩子在家情況,而且是直接地、近距離地與家長接觸,便于老師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家庭即他的生長土壤。這種溝通是非常有針對性的,雖比不上家訪了解地系統(tǒng)深入,卻以“短、平、快”為長,很有實效。但是幾乎每天的面對面接觸需要老師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與清醒的頭腦,一天的工作無疑是瑣碎而又累人的,如若不注意,帶著情緒與家長交流,那效果往往是適得其反,后果往往是難以補救的。 3、現(xiàn)代通訊交流。接送時的交流固然好,但是涉及到因父母上班而無法接送的家庭,要想經(jīng)常聯(lián)系就可依靠現(xiàn)代的通訊工具了,電話,手機,短信,很多老師和家長采用,方便、及時和有效。學生考試得了好成績,發(fā)個短信報喜,家長會覺得自己的孩子得到老師的關注;學生身體不舒服,及時打個電話通知家長,家長會覺得老師工作細致,孩子交到老師手上放心;過節(jié)過日,手機上收到一條條祝福的話語,教師會感到舒心;假期里家長來詢問有關學習的問題讓老師感受到肩頭的責任……電話等的交流,雖比不上面對面來得真實與自然,可是卻能隨時隨地,又能應對突發(fā)事件,是一種靈活的溝通方式。
再次,家長自身素質的提高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作為班主任,我覺得還應以自身的素質去影響家長,引導家長。有的家長望子成龍,自己卻從來不讀書,不看報。認為學習就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不讓孩子看電視,自己卻下了班,打撲克,玩麻將。有的家長在家休息,把孩子關在自己小屋里學習,自己卻在沙發(fā)上磕瓜子,看電視,手里拿著遙控器,一邊換著頻道,一邊在門縫里看孩子是不是真的寫作業(yè),嘴里還不停地喊:“要認真寫,寫不好可得重寫一遍。”要求孩子去好好學習,自己卻不天天向上,這樣的教育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班主任應通過適當?shù)姆绞阶尲议L意識到:孩子是父母的影子。有怎樣的家庭便有怎樣的孩子。自己的素質不提高,很難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子女來。當然,教師不能以居高臨下的態(tài)度去教訓家長,畢竟家長不是學生,家長的素養(yǎng)并不是說提高就能提高的,盛氣凌人的態(tài)度只會引起家長的反感。我們提倡老師自身的力量去感染、影響家長。比如教師熱愛讀書、又與家長建立起信任的友誼,可以推薦好書閱讀,以書為載體互相促進、交流。教師自身素質、人格魅力會像巨大的磁場那樣吸引周圍的磁鐵。
與家長進行溝通的方法三、溝通技巧,有效為本。
在小學的低段,教師與家長接觸是比較頻繁的,交流的機會也多,但并不見得一定是與家長的溝通都是有效的,也不一定都產(chǎn)生了教育的合力。在與家長交流溝通的過程中還有一些情況是必須要把握好的,否則事倍功半不說,還有可能導致與家長關系破裂,從而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 1、不同類型家長區(qū)別對待。每個家庭都是非常有“個性”的。因為家長的組成是非常復雜的,其知識結構、職業(yè)類別、性格氣質、修養(yǎng)程度等都參差不齊,沒有哪一種家庭教育方法是萬能的,某種方法在這個家庭有效,但到另外一家則不靈。班主任應對學生家庭進行調查分析,對家長的文化水平、職業(yè) 狀況、年齡、家教思想、家庭關系等做到心中有數(shù)。對待不同層次的家長,就要有不同的溝通方式,不同的溝通內容。例如在農(nóng)村,為了創(chuàng)造家庭學習的氛圍,對于有一定文化的可建議家長閱讀,而對于幾乎不認字的家長可鼓勵他們與孩子共同學習,一起認字,讀課文,切不可一刀切而挫傷了家長的積極性。 2、與家長宜保持適當?shù)木嚯x。我們提倡教師走近家長,相互了解,以取得支持,進行溝通,但是不一定走得越近越好。走得過分近,教師往往會越權,或參與了學生家庭的矛盾,或讓學生會認為自己有特權而沾沾自喜。 有這樣一位班主任,班上有一位學生的父母感情不好,妻子沒有工作,一切依賴丈夫,疑心丈夫有外遇,因為信任,她就和班主任傾訴。為了挽救即將破裂的家庭,這位班主任把孩子父親請到學校,跟他談了孩子的教育和成長問題,并讓他保證不做破壞家庭的事。當時這位父親非常誠懇地接受了??刹痪?,主任在外面遇到了學生父親和年輕女人很親密地在一起,于是將此事告訴孩子的母親,希望一同阻止危機。然而,孩子的父親竟然當面承認一切,并且提出離婚。孩子的母親精神崩潰殺了丈夫,自己也進了精神病院……孩子一下子成了孤兒。 在這個案例中,班主任雖然一片好心,與家長關系也非常密切,可是行動顯然越權了,幫助變成了干涉。事實證明,她這樣做,不但超出了教師的職責范圍,而且她的干預并沒有解決人家的家庭危機,反而造成了更大的危機,出了人命。 3、在廣大的農(nóng)村,教師與家長溝通的主動權在教師手里。農(nóng)村的家長普遍對老師是比較尊重的,所以談教師對家長的指導基本上是可行的。可是,如果面對這種局面,教師產(chǎn)生過高的“身份期待”,即依靠外在的身份上的某種光榮,來提升我個人的價值,那么家長也不會賣你的帳,或者當面不敢對老師說什么,心里卻在想:這老師沒啥名堂。作為教師自己,應該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依靠自己的人格魅力,而不是教師這個職業(yè),讓家長感受到你真正是“一個教師,是多么高尚的人”(盧梭)。
總而言之,家長工作是我們老師份內的事,做好了,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因為實踐證明:只有家校形成合力,教育效果才可能是加法。
如何與家長進行溝通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