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家訪婉言達意的四種話
教師家訪,在一般情況下可直接跟家長溝通,無須遮遮掩掩;而針對有些特殊學生、特殊事情的家訪,還必須講究婉言達意,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整理了教師家訪婉言達意的四種話,歡迎你閱讀。
教師家訪婉言達意的四種話:
教師家訪婉言達意一、旁敲側(cè)擊的暗示話
最近,李勇學習明顯退步,家庭作業(yè)馬虎,上課沒精打彩。陳老師在與該生的交談中了解到,他爸爸媽媽半年前從工廠辭職下海經(jīng)商,最近每晚在家大戰(zhàn)“方城”,嚴重影響了孩子的學習。于是陳老師決定通過家訪解決這個問題。
陳老師來到李勇家,還沒進門,麻將聲、歡笑聲就不絕于耳。進得門去,互相打了招呼,陳老師細心打量起屋子來,就這么十幾平米大的屋子,孩子做作業(yè)的桌子幾乎緊挨麻將桌,難怪孩子學習掉隊呢。
孩子的父親發(fā)現(xiàn)老師環(huán)視著屋子,很不自然,忙抱歉地說:“老師,屋里太擠了些,唉唉!是太擠了。”
陳老師沒有搭話,跑到李勇寫作業(yè)的桌旁,對趴在桌上做作業(yè)的孩子說:“小勇,你怎能把書桌挨著麻將桌呢?這樣你還有心思寫作業(yè)嗎?”
家長不好意思起來,忙著解釋:“確實太吵了些,孩子他媽,快把麻將收起來,給老師倒杯茶!”其他幾個打麻將的人也知趣地幫著收起麻將,匆匆離開了。
面對這樣的家長,如果直接表示不快,效果并不一定會好。陳老師通過巧妙轉(zhuǎn)換,變更角度,旁敲側(cè)擊,既暗示了自己的真實意圖,又不使家長難以接受。自從那次家訪以后,李勇反映他父母不在家里打麻將了,家里終于放下了一張安靜的書桌。
教師家訪婉言達意二、順水推舟的引申話
有些家訪的話題,如果難以直接表述,可以在與家長的交談中,捕捉時機,然后巧借話題,順水推舟,以達到目的。
一個家長讓孩子停學在家?guī)椭_小店。該生家中人手較緊,開店確實需要個幫手,但無論如何也不能讓上小學的孩子停學啊!陳老師前去家訪,進得屋去,正巧由于孩子剛才賣牙膏、牙刷、肥皂和幾袋牛奶,把錢算錯了,少收了八毛錢,爸爸正在發(fā)脾氣。陳老師了解情況后,跟家長進行了以下一番談話——
老師:真不怪你發(fā)火,小本生意,還吃得消在算賬上出錯嗎?
家長:老師,你也這樣說,真是氣死我了,這點兒簡單的賬目也算不明白,要是大的買賣,還吃得消嗎?
老師:是啊,那還不賠光了。幸好,你及時發(fā)現(xiàn)。其實,也不能全怪孩子。你想孩子才多大,三年級還沒有上完,這幾樣東西,又是乘法,又是加法,又是減法,而且又是口算,也真難為孩子了。這些在三年級還沒有全學到呢!
家長:這倒也是,要不是家中人手緊,我也不會讓他停學在家?guī)兔Α?/p>
老師:真是為難,他不在家,這開店就不方便;他在家嘛,又沒有這個能力,你也不放心。太難了。
家長:(嘆氣)可不是嗎……
老師:其實,家長的苦心,一切還不都是為孩子著想,總想為孩子做點什么,但讓孩子一輩子受用的還是知識。
家長:看來,我還是讓他讀書好啊!
這次家訪,如果陳老師直接說明來意,未必能做通家長的思想工作。而巧借家中風波,借助家長怨氣,順手牽羊,合理引用,三言兩語,就使家長看到了老師的良苦用心,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師家訪婉言達意三、主次顛倒的捎帶話
有時,對家訪的話題可以來個主次顛倒,對主要話題先避而不談,而對次
要話題加以渲染,待與家長告別時對主要話題“蜻蜓點水”,其效果往往很好。
開學初收學費時,一個家長總不讓孩子帶錢來交,其實該生家庭條件并不差。因此,陳老師決定登門家訪。
如果直接提要錢的事,會給家長難堪。為此,她進屋后就告訴家長:自己到前村有事,順道來看看孩子。然后就跟家長談起了該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現(xiàn),充分肯定了該生的進步,并了解了該生在家的情況。
談了好一會,便起身告辭。臨出門,她像突然想起來似的,漫不經(jīng)心地說:“噢,順便還有點小事,就是孩子的學雜費,如果你手頭一時不寬裕,我給先墊上?”家長連連搖頭:“老師,都怪我瞎忙乎,沒事,明天就給你帶去。”
之所以會如此順利地達到家訪目的,陳老師的一個“順道”、一個“順便”,就使本來難以開口的事不經(jīng)意中傾吐了出來,而家長因忙而忘,下了臺階,使得雙方都心舒氣暢。
教師家訪婉言達意四、以退為進的自責話
有時,由于孩子在校惹出事端,對來訪的老師,家長往往滿腔怒氣,甚至惡言相加。此時,如果與其據(jù)理力爭,往往會火上澆油,于事無補。有效的辦法是避其銳氣,以退為進,誠懇自責,以求諒解。
放學了,數(shù)學考試打了100分的李兵跑著跳著沖出校門,一不小心摔了一跤,額頭碰破了。在附近的兩位老師發(fā)現(xiàn)后,立刻把他送到醫(yī)院縫了五針。
晚飯后,陳老師去李兵家中看望。不想,孩子的爸爸見老師來了,竟發(fā)起牢騷來,說老師不負責任,對孩子管教不力,雖然孩子的媽媽再三勸說,他還是得理不饒人。按說,此事的責任并不在老師,她完全可以理直氣壯進行申辯。但如果這樣,結(jié)果只能是針尖對麥芒,事情越弄越僵。
她不動聲色先來到床前看了看孩子,問了問傷情,然后叫孩子安心休息,缺了的課老師會幫助補上。等孩子爸爸的火氣稍小了點,才來到他面前真誠地說:“說實話,也真不怪你發(fā)火,如果是我,可能比你的火氣還要大些,孩子是送到學校學習的,怎么竟包著頭回來了?哪個家長不心疼呢?如果我們的安全教育做得更好些,孩子不要蹦蹦跳跳地走路,今天的事就不會發(fā)生了。”
家長有點不好意思了,孩子的媽媽說:“做老師的哪有不關(guān)心孩子的?今天的事情純屬意外。讓這調(diào)皮蛋長長記性也好啊!”至此,家長的怨氣全消了,并反過來要老師原諒他的無禮,還感謝在這件事中老師的果斷處理。
家長的態(tài)度之所以有這樣的轉(zhuǎn)變,原因就在于陳老師能審時度勢,面對家長的怒氣而不動聲色,以真誠的語言,主動承擔責任,并換位思考,理解家長的“火氣”,終于使家長消氣明理,承認“事情純屬于意外”,家長與老師的認識統(tǒng)一了,最終達到了家訪的目的。
教師走訪學生家庭,是一項經(jīng)常性的工作,如果我們既善于坦誠直言,又善于在必要時靈活婉言,與家長的溝通就會得心應(yīng)手,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