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說孩子才愿意聽
如何說孩子才愿意聽
孩子需要引導。他們在一種特殊的語言情況中學會如何說話,也在一個特定的群體中學會如何行事做人。下面學習啦小編來告訴你如何說孩子才愿意聽吧。
如何說孩子才愿意聽:4個建議
1. 看進孩子的眼睛聽他把話說完
當孩子有話跟你說,最好停下手上的事情,看著他眼睛聽他說,千萬不要咀巴說在聽,眼睛瞪著手機。有時當孩子有煩惱要訴說,他們需要的是一個帶著同情心的聆聽者。
2. 不要打斷孩子說話,不時給予簡單的回應
當孩子告訴一件處理不當?shù)氖虑?,一定要沉著氣,壓下怒火,不要急著問問題,責備或建議,因為這樣會打亂他們的思路,中斷他想跟你的溝通。簡單如“啊。。。嗯。。。這樣啊”的回應鼓勵孩子把他的想法跟你分享,有時他們在說話的過程還會自己想出解決方法。需要提醒爸媽們避免復述孩子的原話,這樣會讓孩子覺得你沒有在認真聽。
3. 給孩子的感受一個表述
小孩一般會通過描述事情的經(jīng)過或語氣告訴你他的感受,很多時他們還不能把該感受正確地表達,如果我們能為孩子的感受找到一個確切的表述,不管是傷心還是生氣,這對他們來說是極大的安慰,因為他知道有人真正理解他。大部分父母都嘗試在孩子呼天搶地時轉移視線,不讓孩子去想不愉快的事,可惜這只對年齡小的小孩有用,大一點的孩子通常都會更鬧更傷心,只有讓孩子覺得你想他所想,跟他感同身受,他的情緒才能找到出口。
4. 跟孩子一起做白日夢滿足他的愿望
不是所有的要求都需要滿足,對于沒辦法實現(xiàn)的,有時候發(fā)揮想象力跟孩子一起做白日夢也是一個好辦法。當孩子知道有人理解他,并跟他一樣有那么想得到這個東西時,會讓他更容易去面對和接受現(xiàn)實。
如何說孩子才愿意聽:事件對比
事件1:墩子在空調房拉起衣服晾出肚子
墩:媽媽這里好熱
媽:空調打得很大呢!別著涼,穿好你的衣服,不要拉起來露著肚子
墩:拉起來,熱!
媽:我說不要拉起來,凍著肚子!
墩:不要!拉起來!熱!
事件2:墩子在玩積木,媽媽拿起一塊想跟他玩
墩:媽媽不要拿
媽:媽媽想跟你一起玩,你跟媽媽分享好嗎?
墩:不要分享!
媽:東西是需要互相分享,不分享都是自私的行為
墩:我要自私!不分享!媽媽不要拿!
事件3:午睡后在樓下公園玩
墩:媽媽,抱抱,我累了
媽:才剛下來,怎么會累呢?
墩:抱抱!
媽:墩子長大了,可以自己走了
墩:不要!媽媽抱!抱!抱!
類似以上的事件每天都發(fā)生,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些對話最后都變成我們認為的無理取鬧?當我看到書中這段話時引起我的反思:「當孩子自我感覺良好,他們便會自發(fā)地守規(guī)矩。如何讓孩子感覺良好?需要的是我們認可孩子的感受?!?/p>
確實,每當孩子跟我們設想有分歧(簡單如天氣的冷熱),我們都習慣先否定孩子的感覺,然后帶著權威,道理或建議嘗試說服孩子。我做了個大膽假設:假如那一刻墩子真的很熱?很累?或想獨自呆著?而他又很希望把這些感受告訴對他來說很重要得媽媽?我終于明白為什么墩子常說“不要!不要!”,因為我的回應是在告訴他我并沒有聽到他說的話,他那些熱了累了的感受都是不對的,所以才激起孩子更大的反彈。
之后幾周我努力嘗試代入墩子的感受,同樣的事件,我的回應竟是如此不一樣:
事件一:「媽媽在空調房覺得挺涼,但墩子覺得很熱,是嗎?」
事件二:「哦。媽媽看到墩子現(xiàn)在想自己一個人玩,等玩夠了再跟媽媽玩,是嗎?」
事件三:「盡管我們才剛剛下來,不過墩子已經(jīng)覺得很累?」
我不是在順從墩子,只是道出我倆不同的感受,沒有對錯之分,畢竟我們是兩個不同的個體,有著對事物不同的判斷。神奇地,當我這么回應,墩子竟然在火山爆發(fā)的邊緣暫停下來,給我一個「嗯~」,然后道出一連串他的真實想法和他希望怎樣解決,我們的對話從以前“要!不要!”的執(zhí)拗變成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