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與孩子的談話的方法有哪些
教師與孩子的談話的方法有哪些
教育教學工作的對象是學生。教師與學生接觸最多,“說”得也最多。如何“說”得學生心悅誠服地去執(zhí)行,這是一門學問、一門藝術。筆者認為,在與學生談話中若注意方式,做到以下談話方法,則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下面學習啦小編整理了教師與孩子的談話的方法,供你閱讀參考。
教師與孩子的談話的方法一、物樸乃存,器工招損。言拙意隱,辭盡鋒出。
1. 物樸乃存,器工招損
如果一件東西樸實無華,則比較容易保存,但如果是精巧華美則容易招致?lián)p傷。與人溝通,只要清楚的表達出自己的意思就可以了,不要有過多的華麗的辭藻,否則可能引起別人的反感。我們的工作也應該是樸素的,而不是華美的。課堂更應該是樸素的、實效的,不要有太多花里胡哨的東西。課堂的樸素,并不是我們不創(chuàng)新,而是去摒棄那些外在的華而不實的東西,剔除那些形式的東西,返璞歸真。不難發(fā)現(xiàn),優(yōu)質課比賽中,的確存在一些外形創(chuàng)新,而本質保守的現(xiàn)象。
老師自身也應該有樸素的形象,老師成了“名師”,就容易與學生產生一些隔閡。例如,一個學生問老師問題的時候,如果老師是個普通老師,他問問題很直接,并且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他的語言沒有修飾,如果沒聽明白,他會讓老師再講得清楚一些。但如果老師是“名師”,有的學生會擔心自己的問題簡單,讓老師生氣,在問問題的同時,他會有意識的隱藏一些問題,因為擔心自己知識的不足被老師發(fā)現(xiàn)。他會反復思索用什么語言來修飾自己的問題老師能高興,老師講到一定程度,他就趕緊說明白了,不明白也幾乎不會再問老師一遍,因為擔心被老師發(fā)現(xiàn)自己腦子笨、反應慢。
2. 言拙意隱,辭盡鋒出
人的禍患很多都是由自己的嘴巴造成的,這就是禍從口出,老師也不例外,很多不該說的話不能說,說了就會給自己的帶來禍患。其實,做到不該說的話不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兩種情況,我們最容易把不該說的話說出來。第一種,就是生氣的時候,有的人故意惹你生氣,侮辱你、打擊你,這時的你最容易說不該說的話。第二種,是別人的引誘。通過一定的說服方法,甚至是欺騙方法,套取你內心的實情。
其實,以上兩種情況,并不是最嚴重的,最嚴重的是“把話說盡”。一個人一旦把話說盡,內心的鋒芒就會畢露了,這就是“辭盡鋒出”。每一位老師都有追求、理想、目標,而且老師的追求、理想、目標往往大于老師自己的真實能力,所以你的追求、理想、目標是不適合公開說的。老師在坦漏心聲,把話說盡的時候,最容易鋒芒畢露,讓人忌恨。
有個老師告訴我,最近他的同事和他疏遠了,原因是和同事吃飯時,說了不該說的話。在日常生活中,他和同事有一些磕磕碰碰,但是他能夠謙讓,平時也不提這些事,可是到了周末和同事吃飯的時候,他借著酒勁把對自己的同事不滿,一股腦說了出來,同事發(fā)現(xiàn)原來他心里裝了這么多事,就和他疏遠了。兩個人交流,你一句我一句開玩笑,有時會引起對方的誤解,話說多了容易說出很多不恰當?shù)脑挕?/p>
有些時候,明明是對方不對,我們明明知道對方想什么,明明知道對方的目的是什么,我們也要盡量不要把話說出來。一個人穿衣服是為了遮羞,人的內心的想法,更不想被人猜透。即便是你平和的把對方的想法、目的說出來,對方也會感到被侮辱。老師在做學生思想工作時,他明明知道學生心里想的什么,但老師不要全部說出來,可以只說一部分,全說出來,不見得效果就好。對領導、對同事、對學生,無論你是如何知道對方內心的真實想法和意圖,也不好說出來,說出來只能給自己帶來麻煩。
教師與孩子的談話的方法二、識不逾人者,莫言斷也。勢不及人者,休言諱也。力不勝人者,勿言強也。
1. 識不逾人者,莫言斷也
知識、學識、見識不如別人,就不要在別人面前說決斷的話。例如,一個物理老師在和一個政治談論某一個時政新聞,物理老師不要對新聞的性質下結論。班主任在與文娛委員討論國慶匯演時,如果班主任不擅長文娛,那就盡量讓文娛委員做決定,自己則對文娛委員的決定提供精神和物質的支持。班主任召集所有的課任老師開班導會,會中可能涉及某個學生具體問題。作為課任老師,應該從自己學科出發(fā),談一下對這個學生看法,而對于這個學生綜合評價,應該由班主任來下最后結論。
2. 勢不及人者,休言諱也
如果你的“勢”不如他人,就不要說他人忌諱的話。我生病以后,我的學生從來不當著我的面提及我的病,也沒有拿我的病取笑我,盡管我的學生中有一些調皮的孩子,調皮的孩子也不提我的病,以表示對我的尊重。
我們的學生對待老師都這么懂事,普通老師對待領導更應該尊重,領導不愛聽的話,不要提及。例如,領導年齡大,頭發(fā)少,你如果在領導面前提這個,就是不尊重。我是建議領導和同事保持一定距離的,有些時候老師不經意的一句話,可能會說到領導忌諱的事情。
不說領導忌諱的話,不代表領導在工作上疏漏,我們不能指出。對于有些時候,領導在工作中出現(xiàn)的紕漏,老師可以恰當?shù)臅r候,以恰當?shù)姆绞?,告訴領導、勸諫領導。
3. 力不勝人者,勿言強也
能力不如別人,就不要說自己有多么有本事。中國人有一種不服輸?shù)木?,哪怕能力不及同事也不會認輸,這會給自己帶來很多麻煩。有的老師,明明教學成績不如同事,不但不內疚、自責,反而說同事是應試教育,只知道強化訓練,而說自己是素質教育,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甚至說現(xiàn)行的高考評價有問題,這簡直是強詞奪理。竟然有的老師大言不慚的說,除了教學成績不行,我還有哪里不行?
教學成績不是評價老師的唯一標準,但一個老師連教學成績都不能保證,其他的方面再好也是空談。教學成績不好,可以找辦法趕上去,而不是轉移視線來逃避。過分的理論聯(lián)系實踐、過分的讓學生來展示、教學形式大于內容等諸多原因,導致了一些老師的課堂“花里胡哨”,而沒有實效,最終導致了成績很差,甚至是最差。這樣的老師不自責,反而花言巧語掩蓋課堂上的問題,這就違背了師德。
教師與孩子的談話的方法三、王者不辯,辯則少威焉。智者訥言,訥則惑敵焉。勇者無語,語則怯行焉。
1.王者不辯,辯則少威焉
老師不應該與學生辯論,如果辯論會減少老師在學生面前的威勢和威嚴。班主任的很多工作,無需與學生討論,直接安排給學生去做就是了。越辯論,問題越多,舊的問題還沒有結束,新的問題又產生了。如果一個學生對你心服口服,哪怕你的工作思路是錯誤的,他也會有100個理由來支持你,如果一個學生討厭你,哪怕你的工作思路再怎么正確,他也會找100個理由來否定你。所以,多數(shù)情況下,辯論的意義不大,直接吩咐學生怎么做就可以了。如果學生提出好的建議,我們可以修正自己的工作思路。
與人交往,也盡量不要辯論,除非辯論是我們達到目的的手段,否則不要使用辯論與對方交流。兩個人辯論,如果我們辯論失敗了,我們會很難堪,如果我們辯論勝利了,也很可能把對方得罪了。關鍵是對方明明知道自己是錯誤的,可他就是不承認,你又有什么辦法。很多事情,從這方面講有道理,從另一方面講也有道理,多數(shù)情況下,辯論只會讓彼此間的感情越辯越淡。
我去醫(yī)院扎針,有兩個護士閑聊。其中一個護士說,她的老公在家里從來辯論不過她,為什么呢?因為她的老公腦子笨,不如她反應快。我就插了一句,“如果你的老公在嘴上贏了你,后果講更可怕。”她聽后,若有所思的說,如果她老公辯論贏了他,以后的幾天了,她會處處和老公做對,讓他好幾天不痛快。日常生活中,兩個朋友辯論,把對方駁倒了,朋友感情破裂了,這算是成功呢?還是失敗呢?
2.智者訥言,訥則惑敵焉
我見過很多人,嘴里不停地說,來表現(xiàn)自己的聰明、睿智。他這樣的做的目的,就是想告訴別人,他能說會道,辦事能力強,八面玲瓏??伤@樣做的結果是,別人會防著他,因為他太精明了。真正聰明的人,說話很穩(wěn)重,甚至有些遲鈍,這樣做可以迷惑對方。
其實,“智者訥言,訥則惑敵焉”這句話我也思考了很久。如果這句話讓我們變得奸詐和虛偽,那么,我們必須把這句話當做糟粕剔除??墒?,《論語》也有“敏于事而訥于言”的說法,所以我個人理解,“訥言”一種低調的為人處世的方式,是一種謙虛的品德,所以“訥言”不是奸詐,也不是虛偽。“訥言”對于我們保護自己,迷惑敵人很重要。訥言讓我們說話謹慎,以防禍從口出。
3.勇者無語,語則怯行焉
在學校里,會有一些“重任”讓老師來完成。面對“重任”,我們毫無怨言,這才是正真的勇敢。如果,我們又是表決心、又是寫保證,則反映出我們的內心是膽怯的、沒有信心的、對是否接受“重任”是猶豫的。
作為老師,領導分配重要任務時,只需要接受就可以了,不要說太多的表決心的話,否則領導會覺得我們對任務沒有信心。
教師與孩子的談話的方法四、忠臣不表其功,竊功者必奸也。君子堪隱人惡,謗賢者固小人也矣。
1. 忠臣不表其功,竊功者必奸也
品德高尚的老師不會在領導面前說,我做了那哪些貢獻,學校應該褒獎我,也不會對同事說,自己為學校做的貢獻如何之大。其實,即便是自己不說,領導和同事也會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對你會有一個很好的評價。但老師如果到處說自己做了哪些貢獻,久而久之會讓人反感。
在學校也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自己的做的貢獻或者成果被同事無緣無故的霸占,那么霸占你的貢獻和成果的人,一定是小人。我們要警惕這種人,小人的品性是難以改變的,如果不警惕,我們還可能再次吃虧上當。
2.君子堪隱人惡,謗賢者固小人也矣
正人君子不會去窺探別人的隱私,只有小人才會以窺探別人的隱私為樂。如果一個同事,既不是領導,也不是朋友,卻時刻關注著你的一舉一動,你就得提防他了。有的人嫉妒心很強,看見別人的進步心里難受,總想找個理由安慰一下自己,于是窺視你,若發(fā)現(xiàn)了你的隱私,則有了心理安慰,進而去詆毀你,甚至是在毫無任何理由和證據(jù)的情況,憑他的想象來詆毀你。盡管詆毀你,不會給他帶來任何好處,但他卻是非常喜歡詆毀你。對這類人,要敬而遠之,以防在不知不覺中中招。
君子可以包容同事的缺點和缺陷。例如有的同事有病,但君子可以不在乎,不會對有病的同事區(qū)別對待。其實,每個人都有性格的缺點,如果你拿同事當朋友,就不要介意同事身上的缺點,同時也不要想著幫著同事,改正“缺點”。性格上的缺點是難以改正的,我們能做到就是包容。
有的時候,我們會遇到這類情況。通過日常的相處,自己覺得同事A是個好老師,但是一次與同事B單獨閑聊時,同事B卻對自己很多知心話,同時還爆料了同事A的很多缺點,讓我們對同事B的印象突然變差了。同事B說的有鼻子有眼,不容的我們不相信。但實際情況是,同事B才是真正的小人。這就是“謗賢者固小人”。當一個人說別的同事壞話時,我們首先要有一個基本的判斷,誹謗別人的人一定不是好人。
以上是我學習的心得體會,不足之處請各位同仁批評指正。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