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巧妙運用演講技巧
很多經(jīng)理人都是在演講結束時才開始大徹大悟:“要是我處理那個問題時,稍稍多一點技巧就好了”;“要是能找到更多有說服力的數(shù)據(jù)來支持我的觀點就好了”。當然,演講過后最追悔莫及就是:“要是我有更多時間準備就好了。”這些都是事后諸葛亮,完全于事無補。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于如何巧妙運用演講技巧,歡迎借鑒參考。
一、演講前的準備
林肯曾經(jīng)說過:“我相信,我若是無話可說,就是經(jīng)驗再多,年齡再老,也不能免于難為情。” 要進行成功的演講,需要有成功的準備,否則,未經(jīng)準備即出現(xiàn)在聽眾面前,與未穿衣服一樣??突惨辉購娬{(diào),只有有備而來的演說者才能獲得自信和成功。如果沒有準備,就像一個人上了戰(zhàn)場,帶著有故障的武器,并且身無彈藥。任何演講都需要作一定準備,長則數(shù)十年,短則數(shù)分鐘。所謂“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
那么在公開演講前要做哪些準備?最重要的是了解你將要面對的演講對象,想方設法了解演講聽眾的需求。演說者與聽眾間建立起和諧關系,是一切成功演說的關鍵。根據(jù)聽眾的興趣來講演可以有效地抓住受眾,也可以使自己盡早進入演講的角色。
曾把《如何尋找自己》這一題目講過六千多次的演講家羅索·康威爾博士這樣回憶:“當我去某一城或某一鎮(zhèn)訪問時,總是設法盡早抵達。以便去看看郵政局長、旅館經(jīng)理、學校校長、牧師們,然后會找時間去同他們交談。了解他們的歷史與他們擁有的發(fā)展機會。然后,我才發(fā)表演說,對哪些人談論,就得適當?shù)剡x擇當?shù)仡}材。”
二、核心觀點貫始終
無論你采用何種方式來確定演講稿的結構,你都可以通過列出重點段落或概念作為“記憶觸發(fā)點”來節(jié)省時間,也就是要抓住要點,而不是逐字逐句地把整篇文章寫出來。
曼德爾溝通有限公司的CEO史蒂夫·曼德爾(Steve Mandel)認為,記憶觸發(fā)點模式有助于演講時的即興發(fā)揮,而聽眾也喜歡聽。“我告訴那些演講人,演講時不要唱獨角戲,要多用對話模式與聽眾進行溝通,就像兩個人坐在廚房的桌子邊聊天那樣,這會令人感覺自然、放松,而且你還不用花很多心思去想說些什么。而獨白式的演講就是一個人對著幻燈片生硬地自言自語。”
曼德爾說,在準備演講的開始階段,應該花更多時間去琢磨如何圍繞核心觀點來組織演講內(nèi)容。“電梯式演講”是指核心觀點始終貫穿整個演講過程,就像電梯在每個樓層間運行一樣。當然這得花費時間,但卻是值得的,可以避免在遇到挫折時就投降,也可以避免在找到核心觀點之前,在那些無關痛癢的事情上花太多時間。
三、演講時巧妙運用技巧
當公開演講馬上就要來臨,而你雖已經(jīng)準備了數(shù)個小時,可仍然怯場。有一則古老的戲劇法則這樣說到:“誰若不再有怯場的感覺,他定會走下坡路,而且必然會退出舞臺世界。”所以演講者不是要消除怯場,而僅僅是要控制怯場的消極方面。當一個人處于一個很特別的場景之下時,精神就會緊張,一旦急劇上升到一定程度,就會出現(xiàn)語無倫次、昏厥等極端現(xiàn)象。在演講準備工作已做得充分后,演講者需要關注一些小細節(jié)就可以把怯場控制住,例如穿稍寬松衣服、深呼吸、建立自信等等。
人們常常更多地根據(jù)感覺和直覺,而很少憑借理智來做決定,當然前提是“講什么”實事求是,而且翔實具體。所以如何把準備好的演講題材說到人們心坎兒里去,這決定著演講的成敗,但更多取決于演講前的充分構思和準備--“豬肚”,但演講中的“鳳頭”和“魚尾”也扮演著重要角色。
每個演講都需要有一個無與倫比的、非常吸引人的導語,導語的目的是要讓聽眾從自身角度出發(fā)確信,這個演講對演講者十分重要。
開場一定要與眾不同,確切地說就是一定要在開場時就能抓住聽眾的注意力??v觀那些優(yōu)秀的演講家,他們大多以四種方式來開始自己的演講:一、一則小故事。幽默故事和一般故事都可以,使用幽默故事當然要求講話者要有幽默秉賦,切不可平淡呆板;而后一類故事,可以是現(xiàn)實生活中的軼事趣聞,也可以是中外歷史上有影響的事件;二、展示物品。講話之前,先拿出一件物品,肯定會讓在座的聽眾挺直身子。他們會猜想:他要表演魔術嗎?這就引起了聽眾的好奇;三、令人震驚的事實。它可以使聽者從一系列觸目驚心的事實中醒悟過來,造成一種“懸念”,使聽者急于了解更多情況;四、涉及聽者切身利益的話。把自己講話的內(nèi)容與聽者的切身利益聯(lián)系起來,引起聽者的關注和重視。
應該摒棄的開頭有:沽名釣譽式,把空洞客套的導語當作時髦的開場白,“很可惜我沒怎么準備,但盡管如此,我還是想要試一試……”;不言而喻的事,無聊,“我們今天相聚在一起,因為……”;自殺式,無異于告訴聽眾,他們是何等的不重要,“我很抱歉,給諸位帶來了負擔,但……”一旦使用這樣的開場方式,演講將失敗無疑。
結束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精彩的結束語猶如與人話別,能促人深思。一般來說,結尾都要總結觀點,簡明扼要地對所闡述的思想和觀點做一個高度概括的總結,以達到強化主題、畫龍點睛之作用;“請求采取行動”也是一個好的選擇,演講者在結尾可以以充滿激情、扣人心弦的語言來表達思想主張,贏得聽眾感情共鳴,對聽眾的理智和感情進行呼喚,鼓舞聽眾振奮精神,付諸行動;結尾的另一個作用是“提出問題引起思考”,提出問題,甚至是一系列的問題,這能引起聽眾深入思考;如果已經(jīng)掌握了演講的奧秘,好的演講者經(jīng)常會用用含蓄、幽默的言辭或動作作為結尾,意思雖未直接表露,但富有趣味,發(fā)人深省,聽眾在歡聲笑語中禁不住要去思考、領會演講者含而未露的深刻用意。
當然,所有的解決方法,都像是一個“悟道”的過程,如果不能參透其中玄機,那么“方法”層面的“知識”就永遠不可能變成“智慧”,你也將仍然經(jīng)受著演講前的局促不安,并且收獲“蹩腳”的演講。
四、勤加預演“怎么說”
某咨詢公司的總裁瑪里琳·莫布利(Marilynn Mobley)建議在演講稿還未定稿之前就開始預演,這樣就可以盡早知道在哪些地方你可能會講太長時間、哪些內(nèi)容還需要調(diào)整。
莫布利在準備一個演講時,是這樣安排時間的:因為對話題和聽眾都很熟悉,她先用15%的時間調(diào)查聽眾的需求;50%的時間用來準備演講---確定論點、收集論據(jù)、設定起承轉(zhuǎn)合、制作幻燈片;20%的時間用來進行初步的預演,“就當有聽眾在面前,練習如何停頓、如何結合幻燈片講解,并熟悉設備,從而確定整個過程是否可行,時間拿捏是否合理”;10%的時間是在初步預演后進一步修改演講稿,包括編輯文字和調(diào)換某些幻燈片的順序;剩下5%的時間用來進行最后的預演。
先想想你以前通常是怎么準備演講的。也許你和大多數(shù)經(jīng)理人一樣,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練習,或在路上分秒必爭,或在辦公室里忙里偷閑。
專家認為,這種方式大有問題:花太多的時間去練習,而沒有足夠的時間去預演。預演意味著要站起來,用和真實演講同樣的手勢、同樣的眼神,配合視聽設備控制演講進程。
卡內(nèi)基公司的格林認為,坐在飛機上或在辦公室里回顧演講稿或幻燈片是練習,不是預演。就像戲劇里的演員沒有穿上戲服就沒有入戲的感覺一樣,非專業(yè)的演講者不經(jīng)過一到兩次的全程預演,就不應該出現(xiàn)在聽眾面前。預演時最好還要選擇一些人坐在臺下,給演講者一些反饋意見。
格林說:“你不能只坐在房間里背誦演講稿,必須去預演,模仿真實的演講,這樣才能達到預演的目的。把你的心思從演講的內(nèi)容轉(zhuǎn)移到和聽眾的互動上去,這也是預演與練習的不同。我并不認為企業(yè)界人士都理解預演的價值。經(jīng)理人往往在”說什么“上面花了太多精力,但對”怎么說“卻重視不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