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的即興演講稿
所謂即興演講,就是在特定的情境和主體的誘發(fā)下,自發(fā)或被要求立即進行的當眾說話,是一種不憑借文稿來表情達意的口語交際活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于專注的即興演講稿,歡迎借鑒參考。
做事要專注
我們一輩子擁有的時間不是無限的,我們能夠做的事情也不是無限的,所以在不斷探索世界、擴大眼界、博覽群書、廣泛涉獵的同時,能夠讓自己專注起來,一心一意熟讀幾本書、一心一意學習一個專業(yè)、一心一意做成一個事業(yè)、一心一意愛一個人,未嘗不是一件無比幸福的事情。
上小學和中學的時候,教科書就那么薄薄的幾本,其他任何書籍幾乎都是被禁止的,圖書館借不到,書店買不到,因此只能把教科書翻來覆去地讀,用報紙認真地把書皮包起來,里面的書頁都翻爛了,書皮還像新的一樣;由于沒有別的書看,語文書中的課文背了一遍又一遍,從《小英雄雨來》,背到《誰是最可愛的人》,又背到《阿Q正傳》;到現在為止每一篇課文都還像刻在心上一樣。現在回想起來,背過的大部分課文是適應政治形勢的文章,好像白背了,要是當初就把中國文化中最美好的篇章都編到教科書里面,到今天一定還能用到,并且受益無窮。于是不禁想起了兩件事,一是不知道現在的教科書到底編了些什么課文,如果現在的學生還能像我們當初背那些沒有用的文章一樣背出來這些課文,是不是能夠受用終生;第二件事情就是古時候學生從小只背四書五經,必須背得滾瓜爛熟,盡管刻板狹隘,但凡是背過的人一輩子都可以引經據典,出口成章,也成就了不少像蘇東坡、王安石這樣的偉大人物。當然現在的學生除了語文,還要學習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英語等學科,而且還必須學,不學就會落后于時代,結果是知識面比古人要廣得多,但從熟能生巧到終生使用來說,則大部分學生都是為了考試學習,考試完了就忘了。學習不再是為了終身受益,過完了考試門檻,學過的知識就可以像敲門磚一樣扔掉了。
進了大學之后,我就再也沒有體會過小時候一篇篇課文慢慢背,背出無限樂趣來的那種快樂。在大學里發(fā)現同學們像百米沖刺一樣比賽著讀書,讀了一本又一本,大家不是比誰把哪本書研究透了,而是比讀書的數量,只要能把書名、作者和內容概要記下來,能回到宿舍吹噓就是勝利。結果在大學讀了很多書,幾乎沒有哪本書中的重要思想能夠信手拈來地引用?,F在想來,要是在大學不那么虛榮地去追趕同學的讀書數量,而是踏踏實實研究幾本書,可能現在學問的境界和思想的深度就不一樣了。林肯好像一輩子的床頭書就是圣經和莎士比亞,別的書他都不讀,結果心智同樣偉大而廣博;當然我不是說大家一輩子只讀幾本書就夠,而是在廣泛讀書的同時,確實應該真正精讀幾本書,甚至背誦,達到心靈的領悟為止。在大學的時候,也曾經拼命學習英語,教科書學了一本又一本,結果學了很多年,英語水平還在洋涇浜的水平上;想想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我們老師那一輩人,進入教會學校后就拿著一本圣經,翻來覆去的念叨,拋開宗教意義不說,幾年以后一本圣經翻得爛熟,結果英語水平一輩子過關;記得上大學的時候,聽到我們那些老師讀英文時優(yōu)雅的發(fā)音和充滿自信的慢條斯理,打從心眼里驚奇,設想一下當時既沒有錄音設備也沒有復讀機,就能把英文講得如此地道,那是一種何等迷人的狀態(tài)。我們現在什么學習設備都有了,把英文學好卻很難,是什么原因呢?是我們沒有把注意力專注到一個點上,一個點都沒有抓住,想要抓住全面當然會很難。所以現在有人問我英語怎么學,我常常一句話說完:把任何一本好點的教科書背得滾瓜爛熟就行,我沒法說讓大家把圣經背出來,否則大家會以為我是傳教的呢。
現在的孩子們選擇太多,對于他們來說是好事也是壞事,好事是見多識廣,機會眾多,壞事是不再專心致志,常常三心兩意見風使舵,不斷改變自己生活和工作的方向,結果最后就迷失了方向,也迷失了人生。我的一個朋友做過一個調查,看有多少大學生對于自己的專業(yè)不喜歡,結果有一大半是不喜歡的;過去專業(yè)是被分配的,不喜歡情有可原,現在專業(yè)是學生自己挑的,不喜歡就已經不對頭;但更加不對頭的還在后面,很多同學因為不喜歡就換了自以為喜歡的專業(yè),結果調查發(fā)現,在換過專業(yè)的學生中,依然有一半的同學對于自己換過的專業(yè)還是不喜歡;可見現在的大學生在眾多的機會面前是多么地不知所措?;叵肫饋?,反而覺得我們那時的大學生活更加幸福,國家給你分配一個專業(yè),你學也得學不學也得學,結果是不得不學會喜歡,后來很多人還成了專業(yè)領域的杰出人才。正像丘吉爾所說的那樣,一個人不在于他喜歡做什么,而在于學會喜歡正在做的事情。任何一件事情獲得成就,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有時候很多人喜歡一件事情是表面的喜歡,一旦要付出努力就會望而卻步。我有一個朋友喜歡聽鋼琴曲,對于會彈鋼琴的人羨慕得要死,后來終于有了時間有了錢,于是下定決心要學鋼琴,請了很好的老師,結果兩個月之后就徹底崩潰放棄,我問他為什么放棄,他說聽到自己彈出來的刺耳的聲音,神經病都快發(fā)作,對鋼琴再也沒有興趣了,從此把自己對于鋼琴曲的喜歡也消滅了。所以,我們喜歡一件事情和要真正做好一件事完全是兩回事,做好一件事的前提是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心血。我在開始做新東方的時候,是被生活所迫,所以談不上喜歡做,有幾個和我同時創(chuàng)業(yè)的人,最后都耐不住寂寞和辛苦,半途而廢了,但我沒有別的事情好做,人又不夠聰明,所以只能堅持下來,最后歪打正著,做成了新東方,也喜歡上了新東方。
專注成就未來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曾經讀過愛默生的一句話:專注、熱愛、全心貫注于你所期望的事物上,必有收獲。是啊,我想,只有我們專注,全身心投入于科學知識的掌握,未知世界的探索,才能學而不倦,必將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才,成就美好未來。因此,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專注成就未來》。
想必大家都知道明代著名散文家宋濂程門立雪的故事吧!宋濂自幼好學,遇到不明白的地方總要刨根問底。有一次,宋濂為了搞清一個問題,冒雪行走數十里。去請教已經不收學生的夢吉老師,但老師并不在家,宋濂沒有氣餒,而在幾天后拜訪老師,老師沒有接見他。當宋濂第三次獨自拜訪時,掉入了雪坑中,幸被人救起。當宋濂幾乎暈倒在老師家門口時,老師被他的專注所感動,耐心解答了宋濂的問題。后來,宋濂為了求得更多學問,不畏艱難困苦,拜訪了很多老師,最終成了學識淵博聞名遐邇的散文家!被明太祖朱元璋贊譽為“開過文臣之首”。
宋濂成功了,成就了美好未來。但是如果沒有他的專注的求知毅力,沒有他持之以恒的求學態(tài)度,就不會得到名師的指點,更不會成為轟動一時的散文家了。
有位偉人曾經說過: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是否堅持,是否專注。寫出《資質通鑒》的大文豪司馬光,警枕立志被傳為佳話。小時候的司馬光也是個貪玩貪睡的孩子,為此他沒少受同伴的嘲笑和先生的責罵。于是,他決心改掉這個毛病,用圓木做了一個警枕,早上一翻身,頭滑落到床板上,自然驚醒。司馬光用這個每天早早起床讀書,專注認真,終于寫出了《資治通鑒》,成為了一代文豪。
成功人士的身邊,總是會有專注的身影的,如果沒有專注,他的成功是不會長久的。所以說,專注在人的一生中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角色。他可以把一個凡人推向人生的巔峰!
縱觀中華上下五千年,神州大地上發(fā)生了許許多多因專注而改變人生軌跡的故事。我們依稀可以看到思想家顧炎武讀破萬卷書,在朦朧的月光下苦抄資治通鑒時的背影;我們的耳邊還回蕩著大詩人屈原在山洞里苦讀《詩經》時那蕩氣回腸的聲音;還有我們偉大的中國共產黨人依靠崇高的共產主義理想,專注于民族解放和祖國富強,拋頭顱灑熱血,開天辟地,克難攻堅,革命的隊伍由小到大,由弱到強。從三座大山的推翻到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從抗日戰(zhàn)爭的成功到全國的解放;從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到現代化強國的崛起。在世界的東方譜寫了壯麗的詩篇。
是啊,專注可以使一個鐵棒變成一個繡花針,專注可以是一個口吃的孩子成為著名的演講家,專注可以使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繁榮富強!專注是一種催人奮進的力量。
一場關于幸福的堅韌博弈
大家好,我是婚禮紀的CEO俞哲。今天我分享的主題是“一場關于幸福的堅韌博弈”。
我是理工科學校畢業(yè)的,創(chuàng)業(yè)前一直在外企工作,跟結婚其實沒有太大的關系。其實大家會很奇怪,為什么你會選擇這樣一個創(chuàng)業(yè)的方向?
說出來也很簡單,因為我跟我太太談了八年的戀愛,追到手也非常不容易,所以希望婚禮辦得好一些,盡量滿足她所有的一些愿望。那么我們兩個人為籌備婚禮也去過婚博會,頂著大太陽跑過去,一進門會有一群人圍著你、拽著你的手,把你拖到他們攤位上去,這個體驗你不會想嘗試第二次。
其實讓人崩潰的還在后頭。一到周末我太太就會拖著我東跑西跑,找這些商家人就會非常累,我記得光一件婚紗前前后后可能試了有七八家店,試的過程當中實際上因為我是男生嘛,對婚紗其實也并不是很了解,然后我只能在一旁很無聊地玩手機。為什么結個婚這么累?有沒有一種辦法可以變得更輕松一些?
然后我發(fā)現這個里面其實就是很嚴重的一個信息不對稱。往往人結婚都是一次,所以他沒有經驗,他不知道該找什么樣的服務,實際上他就需要有人去幫助他、指導他。但是我研究整個結婚市場,并沒有這樣的一款產品可以真正地去幫助新人,所以那時候我拿出了工作了幾年的積蓄50萬作為一個啟動資金,租了一個很小的辦公室,一個人、幾張桌子,對門是高大上的阿里巴巴。當時選擇那邊可能也是想給自己樹立一個比較好的一個對標吧。
為了省錢找的那個辦公室非常得破,導致第一個來面試的一個小姑娘她問我的第一句話是什么?“你這里是不是騙人的公司?”往往聊20個也沒有一個人愿意加入團隊,所以當時我還是靠著朋友和老同事的這些幫忙把婚禮紀的這個1。0版本發(fā)布了。
創(chuàng)業(yè)初期,俞哲選擇繞開互聯網婚禮市場已有的競爭方向,以電子請柬為切入點,成功累積了用戶流量,也吸引了投資人的目光。一切顯得順風順水,但俞哲內心的忐忑從未停止。
我自己也不確定我做的這件事情靠不靠譜,但是后來我遇到一件事情堅定了我的信心。有一天我收到了一封郵件,郵件里說他是中國在日本的一個留學生,那時候想要跟他女朋友結婚下載了婚禮紀之后,發(fā)現這是他夢想了5年想做的一件事情。第二天就買了機票從日本飛到杭州,要求加入團隊,碩士學位也不要了,他現在是我們北京公司的城市經理。
所以都有這樣的人懷著這個夢想來把這件事情做好,我們一定可以共同努力把它去做好。實際上作為創(chuàng)業(yè)公司的CEO來說可能做的就三件事情:找錢、找人、找方向。你要做成一件事情,你必須吸引那些比你更優(yōu)秀的人加入團隊共同來做,才有可能把它去做好。所以我一旦發(fā)現有一個人可能對團隊有價值,我就會想盡一切辦法去把他網羅進來。
就拿我們公司現在的產品總監(jiān)來說,那時候他來面試我就覺得非常優(yōu)秀,但是優(yōu)秀的人實際上往往手上會有好幾個offer。過了幾天我在北京出差就收到他給我的一條短信,說他沒有辦法過來了,他要去另外一家公司,然后打算明天去報到。然后我想這怎么行?就立即趕回杭州。
然后我在從北京到杭州高鐵的5個小時里,不停地通過微信給他發(fā)消息,讓他再等我一下,還特意下載了他想去的那家公司的產品,仔細研究了一下。所以我見了他之后,跟他說的第一句話是“你必須得來婚禮紀,原因有以下幾點……”然后我就跟他很詳細地對比地分析了他個人的一個發(fā)展規(guī)劃跟我們兩家公司未來發(fā)展的一個匹配度,所以后來他也跟我說他最后選擇婚禮紀的原因是什么?一是他覺得我很真誠;另外一方面被我的堅韌執(zhí)著打動,因為他覺得這是一個基本上不可能實現的事情,然后我還不放棄,他覺得創(chuàng)業(yè)就需要有這樣的精神。所以他愿意選擇一起加入來共同去做這件事情。
憑著一股子堅韌執(zhí)著的勁兒,俞哲不但網羅到公司所需人才,更讓婚禮紀從最初單一的工具產品逐漸發(fā)展成為一站式婚禮服務平臺。為了更了解女性用戶的所需所想,憨厚的俞哲做了不少讓家人朋友大跌眼鏡的事。
我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公司的客服,只有這樣才是最貼近用戶的、才知道用戶在想什么。所以那一段時間我太太對我的意見就非常大,因為婚禮紀的用戶80%是女性用戶。記得有一次,因為我創(chuàng)業(yè)很忙,很難得一起去餐廳吃飯。結果在吃飯的過程當中我突然聽到鄰桌有兩個女生正在討論婚禮籌備的事情,所以我就直接拿著我的這個產品,拿著手機跑過去讓她體驗一下,也能給我一些建議。所以我只要逮住機會,不管是認識的還是不認識的,我都會跟他們去交流產品。
一家公司想要持續(xù)地發(fā)展,他必須得給用戶創(chuàng)造價值。比如說我們前不久上線了我們的金融產品,因為新人他在籌備婚禮的過程當中,會有很大量資金的一個需求。同一個時間點,他可能會面臨買房、裝修、買車,這個時候他可能會有資金的緊張的問題。所以我們就推出金融產品去服務他們,真正地去想新人所需要的事情。
我們希望每一對新人,對待婚姻的態(tài)度是認真的;我們也希望每一對新人可以幸福美滿。謝謝大家,今天我的分享就到這里!
相關文章:
1.一分鐘即興演講
5.五分鐘即興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