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之杜姓
杜姓,在《世本》中有“杜康作酒”的記載,并注為“黃帝時人”。下面學(xué)習(xí)啦給大家整理了百家姓之杜姓相關(guān)資料,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百家姓之杜姓
在《世本》中有“杜康作酒”的記載,并注為“黃帝時人”?!毒普a》也記載到:“酒之所興,肇自上皇。”這說明黃帝時期已有杜姓。傳說杜康是黃帝的宰人(掌管膳食的官),而黃帝所居之地“軒轅丘”,在今河南新鄭。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少康是夏朝第6代國王,居住在今河南西部。所以,如果說杜康是杜姓始祖,那么,這個姓至少也有四五千年了。但因年代久遠,杜康以后的世系缺乏文字記載,一些姓氏書對杜姓起源另有說法。
杜姓傳統(tǒng)文化
氏族崇拜
杜本是一種樹木的名,也稱甘棠,即杜梨,屬古代的陜西長安地區(qū)生長一種杜梨枝,是神農(nóng)氏中一支氏族所擅長栽培的樹,已經(jīng)成為該氏族的社樹,即神樹。這支氏族崇拜杜梨樹為氏族的原始圖騰,以杜命氏族名,以杜命居地名,建立國家后稱杜城,最終形成國和姓,這應(yīng)該是杜姓最早的起源。
杜陵杜氏
源于祁姓,出自帝堯裔孫劉累之后裔的封地,屬于以國名為氏。黃帝的二十五子之一有個叫祁的,堯姓伊祁,杜氏源于祁姓,是帝堯的后代。堯除承繼祖輩姬姓外,又因其母慶都(居于今河南淮陽的有鋒氏族部落之女)在祁地伊長孺家生下他,故又以地名“祁”為姓。中國古史傳說的“帝”都有氏號,如炎帝神農(nóng)氏、黃帝軒轅氏等。堯的氏族部落善于農(nóng)耕和燒制陶器,又曾以唐(今河北唐縣)、陶(今山東定陶)地為部落居住地,遂被人們尊稱為陶唐氏,故有帝堯陶唐氏之稱號,亦單稱為“唐堯”。陶唐氏的后裔曾建國于劉。當(dāng)時夏后氏的六世孫孔甲為夏王,他好方鬼神。傳說天降雌、雄二龍,孔甲不會養(yǎng),陶唐氏的裔孫劉累就向豢龍氏學(xué)擾龍。豢龍氏畜龍以事帝舜,因而被賜姓。而劉累因為學(xué)擾龍而事孔甲,也被賜姓為御龍氏。到西周時,劉累的后代建唐國,人稱唐杜氏。后周成王把唐國滅了,把自己的弟弟虞封在唐,而把唐國國君遷到杜,稱為杜伯。周宣王時,杜國又被滅,作為周大夫的杜伯也無罪而被殺害。杜伯的子孫大多投奔其它諸侯,而那些留在杜城的就用杜作為姓氏了。當(dāng)時,杜伯之子隰叔逃奔晉國,后仕晉為士師之官。其子孫遂為士氏,后食邑于范,又為范氏。杜氏、士氏、范氏三氏同宗同源。春秋初年,唐杜國被秦國所滅。公元前687年,秦武公置杜縣,治所在今陜西省西安市的東南部。西漢元康六年(公元前65年),因漢宣帝筑陵于該地,遂改名為杜陵。
據(jù)有關(guān)史料所證,杜陵杜氏族人的世居地,在今陜西長安縣東少陵原東南端一帶,此地因世居杜氏貴族,故而在唐朝時期便在該地設(shè)置“杜曲”地名。后又因其南設(shè)杜固地名,后世便稱杜曲為北杜,杜固為南杜,兩社之杜氏族人史稱杜氏正宗,為杜氏家族的主要組成部分。該支杜氏正確讀音作dù(ㄉㄨˋ)。
羋姓杜氏
源于羋姓,出自春秋時期楚國君主杜敖,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春秋時期,楚國有君主名叫熊艱,號稱杜敖,亦稱堵敖、莊敖。據(jù)史籍《史記·楚世家》中記載:“武王卒師中而兵罷。子文王熊貲立,始都郢。文王二年,伐申,過鄧,鄧人曰‘楚王易取’,鄧侯不許也。六年,伐蔡,虜蔡哀侯以歸,已而釋之。楚強,陵江漢間小國,小國皆畏之。十一年,齊桓公始覇,楚亦始大。十二年,伐鄧,滅之。十三年卒。子囏立,是為杜敖。杜敖五年,欲殺其弟熊惲,惲奔隨,與隨襲弒杜敖,代立。”在楚杜敖熊艱被弒后,其族人后裔分散避難,有以先王稱號為姓氏者,稱杜氏、或稱堵氏,后統(tǒng)稱為杜氏,世代相傳至今。
羋姓杜氏源出杜敖(堵敖),其“杜”、“堵”的讀音皆作tú(ㄊㄨˊ),今音讀作dù(ㄉㄨˋ)亦可。
獨孤渾氏
源于鮮卑族,出自南北朝北魏王朝時期有鮮卑拓拔部獨孤渾氏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據(jù)史籍《魏書》記載,南北朝時北魏政權(quán)有獨孤渾氏,為鮮卑拓拔部的氏族部落之一。鮮卑獨孤渾氏,排在鮮卑貴族一百一十姓之末,是代北地區(qū)鮮卑族代國舊部。
在北魏孝文帝的改革過程中,獨孤渾氏大多改為漢姓杜氏、獨氏、獨孤氏,逐漸融入漢族,是為河南洛陽杜氏。該支杜氏正確讀音作dù(ㄉㄨˋ)。
姬姓杜康
源于姬姓,出自黃帝時期的釀酒發(fā)明者杜康,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據(jù)史籍《世本》記載,杜氏是黃帝時期的釀酒發(fā)明人杜康的后代。相傳,杜康原是黃帝手下的一位大臣。黃帝建立部落聯(lián)盟后,經(jīng)過神農(nóng)氏嘗百草,辨五谷,開始耕地種糧食。黃帝命杜康管理生產(chǎn)糧食,杜康很負(fù)責(zé)任。另外一種傳說是:杜康又名少康,夏王朝時期人,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朝的第五位國王,
氏族崇拜
杜陵杜氏
據(jù)史籍《史記·夏本紀(jì)》及其他歷史文獻記載,在夏王朝第四位國王帝相在位的時候,發(fā)生了一次政變,帝相被殺。那時帝相的妻子后緡氏已身懷有孕,逃到娘家“虞”這個地方,生下了兒子,因希望他能像爺爺仲康一樣有所作為,所以,取名少康。少年的杜康以放牧為生,帶的飯食掛在樹上,常常忘了吃。一段時間后,少康發(fā)現(xiàn)掛在樹上的剩飯變了味,產(chǎn)生的汁水竟甘美異常,這引起了他的興趣,就反復(fù)地研究思索,終于發(fā)現(xiàn)了自然發(fā)酵的原理,遂有意識地進行效仿,并不斷改進,終于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釀酒工藝,從而奠定了杜康中國釀酒業(yè)開山鼻祖的地位,其所造之酒也被命名為“杜康酒”。在杜康的后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杜氏。如果杜康是杜氏的得姓始祖,那么杜氏至少也有五千年以上的歷史了。
該支杜氏正確讀音作dù(ㄉㄨˋ)。
杜蒯后裔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時期晉國大夫杜蒯,屬于以先祖官職稱謂為氏。“杜”字作為植物解釋,是中原地區(qū)魯、楚國對某一類植物的稱謂,非晉、秦、衛(wèi)國所據(jù)地區(qū)的稱謂。在晉、秦、衛(wèi)國所據(jù)地區(qū),“杜”就是牡宰,亦稱灶宰,通“屠”字;“蒯”就是一種專門屠宰犧牲的刀劍。杜蒯,是春秋時期晉、秦、衛(wèi)諸國掌管膳食和祭祀犧牲的官吏,是官職稱謂,通稱宰夫。后來戰(zhàn)國時期的魏、趙、韓、秦諸國仍以“杜蒯”為內(nèi)宮宰夫的官稱,歷史上著名的“杜蒯”有數(shù)人。在杜蒯的后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省稱杜氏,世代相傳至今。
該支杜氏正確讀音作tú(ㄊㄨˊ),今音讀作dù(ㄉㄨˋ)亦可。
蒙古族
源于蒙古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據(jù)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載蒙古八旗姓》記載,蒙古族杜爾根基特氏,亦稱德特齊特氏,世居英郭和羅(今俄羅斯托木斯克州)。后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Detecit Hala。蒙古族、滿族杜爾根基特氏,在清朝中葉以后多冠漢姓為杜氏、德氏。
蒙古族杜氏讀音作dù(ㄉㄨˋ)。
女真族
源于女真族,出自金國時期女真徒單氏部落,屬于漢化改姓為氏。女真族徒單氏,源出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禿丹部落。宋、遼時期,女真族徒單氏部落與完顏部、烏濟赫部散居于珠河胡凱山一帶地區(qū)(今黑龍江尚志帽兒山)左近之地,后隨金太祖完顏·阿骨打起兵抗遼,成為金國女真諸部的中堅。金哀宗完顏守緒天興三年(宋理宗趙昀端平元年,大蒙古國木亦堅汗窩闊臺六年,公元1234年)農(nóng)歷1月,金國在蒙古與南宋兩國的聯(lián)合攻擊下滅亡,不少女真族人將姓氏改為漢姓以避兵禍,其中的大多數(shù)徒單氏族人退回烏喇(今吉林永吉)、蘇完(今吉林雙陽河流域)、黑龍江流域等地生息繁衍,后逐漸變稱為都善氏、圖克坦氏等,還有一些徒單氏族人取諧音漢字改為單字漢姓杜氏、單氏、都氏、圖氏等。
而后來的滿族都善氏、圖克坦氏,在清朝中葉以后亦多冠漢姓為杜氏,讀音皆作dù(ㄉㄨˋ)。
滿族
源于滿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據(jù)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滿族德敦氏,滿語為Dedun Hala,漢義“站”,世居黑龍江流域,后多冠漢姓為杜氏、鄧氏等。
⑵.滿族杜魯穆氏,亦稱都嚕氏,滿語為Duru Hala,漢義“模樣”,世居長白山區(qū)、黑龍江流域。按后來俄羅斯學(xué)者史祿國的調(diào)查記錄,都嚕氏族為新、老滿洲共有的姓氏,后多冠漢姓為都氏、魯氏、杜氏等。
據(jù)俄羅斯學(xué)者史祿國在《滿族的社會組織》中記載:
?、?滿族杜奇勒氏,滿語為Ducile Hala,這個氏族人口不多,也不知道這個姓氏的含義,世居愛琿地區(qū)(今黑龍江黑河),被俄國人稱為“杜切爾”,后來由于哥薩克對他們采取斬盡殺絕的血腥政策,以至于人口非常稀少,后多冠漢姓為杜氏、圖氏。
?、?滿族杜朱氏,滿語為Duzu Hala,為新滿洲部族,人數(shù)不多,亦無分支,民國初年多改漢姓為杜氏、朱氏等。
滿族杜氏讀音皆作dù(ㄉㄨˋ)。
裕固族
源于裕固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裕固族,為隋、唐時期的回紇民族后裔之一,信奉藏傳佛教。未婚女子有帶頭面的習(xí)俗。裕固族近90%聚居在甘肅省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境內(nèi)的康樂、大河、明花、皇城區(qū)及馬蹄區(qū)的友愛鄉(xiāng),其余居住在酒泉市的黃泥堡裕固族鄉(xiāng),主要從事畜牧業(yè),兼營農(nóng)業(yè)。裕固族自稱“堯呼爾”,崇尚騎馬和射箭。據(jù)史籍記載,宋朝時期,裕固族先民被稱為“黃頭回紇”,元朝時期稱為“撒里畏吾”,明朝時期稱為“撒里畏兀兒”,清朝時期稱為“錫喇偉古爾”,民國時期稱為“錫喇偉古爾”、“西喇古兒黃番”。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之初,曾一度稱為“撒里維吾爾”。1953年經(jīng)該民族代表協(xié)商,確定以同“堯呼爾”音相近的“裕固”為族稱。經(jīng)中央人民政府批準(zhǔn),一致稱為裕固族。裕固族沒有本民族的文字,漢語、漢文是裕固族共同進行書面文字交際的工具,通用三種語言:甘肅省南部裕固族自治縣西部的裕固族人使用西部裕固語(堯呼爾語),甘肅省南部裕固族自治縣東部的裕固族人使用東部裕固語(恩格爾語),裕固族人還通用漢語。清朝末期至民國初期,裕固族的杜曼氏改漢姓為杜氏,世代相傳至今。
裕固族杜氏讀音作dù(ㄉㄨˋ)。
杜姓遷徙
先秦時期,杜姓主要活動于陜西地區(qū)。秦漢時期杜姓已經(jīng)散播到河南、山西、湖北、四川、山東等地。到了唐朝杜姓在長江南北都有分布,明末杜姓始入臺灣。
宋朝時期,杜姓大約有54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0.7%,為宋朝第二十九位大姓。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北、四川、山東、浙江,這四省杜姓大約占杜姓總?cè)丝诘?4%,其次分布于河南、陜西兩省。河北為杜姓第一大省,居住了杜姓總?cè)丝诘?2.7%。全國形成了北方冀魯、西部四川、東面浙江三大塊杜姓人口聚集區(qū)。
明朝時期,杜姓大約有38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0.41%,為明朝第六十位大姓。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浙江、江蘇,這三省杜姓大約占杜姓總?cè)丝诘?5%,其次分布于山西、四川、河北、山東,這四省的杜姓又集中了36%。江西為杜姓第一大省,約占杜姓總?cè)丝诘?3.5%。全國形成了東面贛浙蘇、北部晉冀魯、西部四川三大塊杜姓人口聚集區(qū)。宋元明期間,杜姓的分布總格局變化不大,但其人口的流動主要由北向東南移動。
當(dāng)代分布
當(dāng)代杜姓的人口已近520萬,為全國第四十七位姓氏,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41%。在全國的分布如今主要集中于河北、河南、遼寧、湖北四省,大約占杜姓總?cè)丝诘?1.5%。其次分布于山東、四川、廣西、山西、安徽、甘肅、廣東七省區(qū),大約占杜姓總?cè)丝诘?4%。河北居住了杜姓總?cè)丝诘?.4%,為杜姓第一大省。全國形成了冀豫魯鄂、川甘、遼寧三大塊杜姓人口聚集區(qū)。杜姓在人群中分布頻率示意圖(見圖47)表明:在冀京津、陜晉、內(nèi)蒙古中部、遼寧大部、吉林南部、山東北端、河南西部、鄂渝北端、寧夏東部、甘肅中部和東部、新疆喀什地區(qū)、廣西南部,杜姓一般占當(dāng)?shù)厝丝诘谋壤?.66%以上,中心地區(qū)可達1.6%以上,上述地區(qū)覆蓋面積約占了總國土面積的22.8%,居住了大約38%的杜姓人群。在河南東部、山東大部、湖北大部、皖蘇北部、湖南北端、川渝大部、云南東部、貴外I西部、廣西中部、廣東東南、甘肅南部和西部、寧夏東端、內(nèi)蒙古西部和東部、黑龍江北部、吉林北部和中部、遼寧東北、新疆西北,杜姓在當(dāng)?shù)厝巳褐械姆植急壤?.44%一o.66%之間,其覆蓋面積約占了總國土面積的25.7%,居住了大約36%的杜姓人群。
臺灣地區(qū)
明神宗萬歷年間(1573—1619年),福建、廣東等地的杜姓人開始向臺灣謀生。明思宗崇禎年間(1628—1643年),大臣杜三策曾奉命出使臺灣。之后,杜姓人便有進入臺灣謀生的,至清代始有記載。
清康熙六十年(1722年),在臺灣苗栗縣墾耕的移民中就有杜姓人。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福建的杜瑞莪、杜鸞成等攜家人遷入臺北縣淡水鎮(zhèn)深奧里墾耕謀生。清嘉慶元年(1796年),福建人杜伯瑞又?jǐn)y家人進入臺灣淡水鎮(zhèn)硬石里進行墾耕。近代,尤其是新中國成立前,又有不少杜姓人從大陸移居臺灣。杜姓人多分布臺灣苗栗、新竹、臺南、彰化、臺中地區(qū)。
大陸遷居臺灣
據(jù)《陜西海外人》(侯丹編著,陜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輯錄資料:杜銓,美籍華人,原籍為今陜西省佳縣店鎮(zhèn)鄉(xiāng)杜家溝,生于1934年農(nóng)歷二月二十六日。祖父杜重華曾隨愛國人士于右任參加推翻清政府的革命活動。后來返回佳縣從事地方教育事業(yè)三十多年。父親杜衡,是中華民國國民大會憲政研討委員會的召集人。杜銓出生在杜家溝名門富裕家庭。
杜銓有弟弟杜奎、杜瑜,妹杜筱蘭,新中國成立前均隨父母去臺灣。杜銓生于1934年,大學(xué)畢業(yè)后留學(xué)美國,獲威斯康辛大學(xué)食品工業(yè)博士學(xué)位。他曾在美國工作、成家,生有五個兒子,后返回臺灣。大陸改革開放后,他多次表示,要帶在美國出生的孩子們回鄉(xiāng)認(rèn)祖;他的小弟杜瑜,生于1943年,中興大學(xué)畢業(yè)后赴加拿大留學(xué),獲得生化博士學(xué)位,返回臺灣后自辦電腦公司;他的妹妹杜筱蘭,1935年生,臺灣中學(xué)畢業(yè)后,赴日本山野美容專修學(xué)校學(xué)習(xí)。1968年,她又到美國紐約市美術(shù)學(xué)校學(xué)習(xí)。返回臺灣后,專門從事鉆石檢驗工作。1993年她專程回大陸,為母親實現(xiàn)落葉歸根的夙愿作安排,對故土十分熱愛。
新中國成立前去臺灣的國民黨官員及各方人士中杜姓甚多,知名者前已述。新中國成立后,也有移居臺灣的杜姓人。
移居海外
東南亞東南亞諸國的杜姓人,多是由云南、廣西等地遷人的,以越南北部的杜姓人最早。東晉建立(317年)后,晉元帝任命杜元(杜預(yù)后裔)為寧浦(治所在今廣西橫縣南)太守,攜家屬赴任,親近的本族人有的也跟隨前往。
之后,杜元又調(diào)任交趾郡 (治所在今越南河內(nèi)市西北)太守,家人隨遷。東晉成帝咸和二年(327年),他的兒子出生在郡府,起名杜瑗。杜瑗聰明好學(xué),有父親之風(fēng),成年后以才學(xué)著名。杜元去世后,其子杜瑗被晉帝任命為交趾郡太守。晉安帝即位(397年)后,調(diào)杜瑗任日南郡(治所在今越南廣治河與甘露河匯流處)太守。不久,他又任九德郡(治所在今越南榮市)太守。內(nèi)地的杜姓人陸續(xù)遷入這些地區(qū)。
九真郡(今越南廣治、河靜兩省)太守李遜是交趾的豪強,勢力較大。他想控制交州郡(治所在今廣州),暗使其子率地方勢力阻止晉安帝派的交州刺吏赴任。杜瑗奉命率軍擊敗李遜的父子軍,殺李遜,鏟除了地方勢力,迎交州刺史上任,以功勞被安帝升任為龍驤,又拜其子杜玄之為寧浦(治所在今廣西橫縣)太守。后來,林邑(今柬埔寨)王范胡反叛,攻占了日南、九德、九真三郡,又包圍了交州郡,形勢危急。杜瑗組織軍民反擊,杜玄之也率寧浦軍支援,收復(fù)九德郡,乘勝又收復(fù)日南、九真,迫使范胡軍退回林邑。晉安帝升杜瑗為冠軍,遷任交州郡太守,并任其子杜慧度為交趾郡太守。杜慧度鎮(zhèn)壓了盧循勾結(jié)李弈、李移、李脫(均為李遜之子)等人發(fā)動的叛亂,將他們的首級獻于建康,被晉安帝封為龍編縣侯(今越南河內(nèi)東天德江北岸),之后他又親近劉裕。
公元前420年太尉劉裕廢晉恭帝建立宋政權(quán)后,拜杜慧度為輔國,攻占了林邑。杜慧度被宋文帝封為功勛侯,以交州刺史職領(lǐng)其他四郡太守。隋唐時期,幾位杜姓人去交趾或日南等地做官,還有流放于灌州(今越南榮市)的杜姓人。約至明清時期,越南、柬埔寨的杜姓人已或多或少地分布在東南亞諸國,直至印度。
阿富汗、巴基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俄羅斯、蒙古等國的杜姓人,多從新疆、內(nèi)蒙古、東北地區(qū)徙人。朝鮮、韓國、日本等國的杜姓人多從東北及山東等地遷入;歷代封建王朝通過友好往來或征服這些鄰國時,杜姓人或做官或經(jīng)商或避難,也有移居四周鄰國者。
唐朝宰相、文學(xué)家、史學(xué)家杜佑的族侄兒杜環(huán),在唐玄宗天寶七年(748年)隨軍征伐西域叛亂之國,歸屬安西都護府(公元640年唐太宗置,治所初在今新疆吐魯番東高昌故城)。公元657年,唐高宗在招撫西突厥諸屬部屬國后,將治所移至今新疆庫車縣。公元670年,治所又移入托克馬克附近。其轄境相當(dāng)于今新疆阿爾泰山以西至咸海所有游牧部落和蔥嶺東西地區(qū),東起銀山,西包括阿姆河兩岸城廓諸國。
武則天長授二年(692年),又將治所遷回今新疆庫車縣,歸都護、大將高仙芝統(tǒng)一指揮。當(dāng)時不僅安西都護管轄境內(nèi)的屬部屬國有叛亂,而且境外的吐蕃(活動在今青海及西藏的大部分地區(qū))、東突厥(今新疆北部偏東)、大食(今阿拉伯的敘利亞、科威特、伊拉克、利比亞等國)等,也不斷侵犯唐朝國土。唐玄宗為保護安西都護府轄地的安全,在守捉(今新疆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設(shè)立了前方哨所,派駐了軍隊。天寶九年(750年),高仙芝率大軍越過蔥嶺(今新疆克孜勒開阿爾克孜自治州),經(jīng)今吉爾吉斯斯坦進攻常東犯唐境的石國(在今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干一帶),滅其國,收歸唐朝所有。又征服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控制了里海以東地區(qū)。石國的王太子逃人大食后,向國王哭訴亡國狀,求出兵奪回故國土地。大食國從自身利益出發(fā),派軍東進,高仙芝率唐軍3萬人迎戰(zhàn),西行軍700里,在恒邏斯城與大食國軍隊激戰(zhàn),由于地理環(huán)境不熟悉,加之軍需供應(yīng)不上,被大食國軍打敗,部分將士被俘虜,高仙芝帶殘軍退回石國堅守。杜環(huán)也是被大食國俘虜?shù)奶茖⒅弧?/p>
杜環(huán)等將士被大食軍俘虜后,大食國王未下令殺害,而是予以優(yōu)待和安置,讓他們(包括杜姓人)向大食軍隊和百姓傳授軍事技術(shù)和制造工具等,以表示對大唐帝國友好。杜環(huán)是名相杜佑的侄兒,大食國王對其從父仰慕,又賞識杜環(huán)的博學(xué)多才,欲拜其為官,被辭謝。國王對杜環(huán)另眼相待,給予優(yōu)厚待遇,允許他自由參觀和考察地方民情風(fēng)俗,屬部或?qū)賴矡崆闅g迎和派車送行。杜環(huán)學(xué)問淵博,又是旅行家,懂得幾國語言,博聞強記。在大食國留住的10多年內(nèi),他游歷和考察了今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敘利亞、土耳其、沙特阿拉伯、阿爾及利亞、利比亞、埃及、突尼斯、意大利等國,記錄了諸國的疆域、自然風(fēng)貌、經(jīng)濟與文化狀況、宗教信仰及鄉(xiāng)土民情等。唐肅宗寶應(yīng)元年(762年),杜環(huán)歷經(jīng)千辛萬苦,由慕其名望的外國商船船長相助,才從中東由海路回到廣州,受到交州刺史的熱情接待,派車馬護送他回到長安,唐肅宗親自召見,予以安慰和賞賜,晉升了官職,派助手協(xié)助他完成《經(jīng)行記》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