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之光姓
光姓,即單個漢字“光”作為的姓氏。下面學習啦給大家整理了百家姓之光姓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百家姓之光姓
光姓,即單個漢字“光”作為的姓氏。源于“媯姓”,出自舜帝后裔陳氏田光之秦末子孫,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媯姓一族的一個分支遷到齊國后,自稱“田姓”。后來,田氏中田光為避免秦始皇追殺,逃至燕國,改稱光姓。
光姓姓氏淵源
單一淵源:源于媯姓,出自舜帝后裔陳氏田光之秦末子孫,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舜帝為黃帝直系子孫,由于政治清明,流芳百世,到西周王朝建立伊始,周武王即尋訪舜的后人封于陳(今河南淮陽)。據史籍《史記·田完世家》及《新唐書·宰相世系表》、《古今姓氏書辨證》等資料記載,齊桓公封媯完于田地,其后子孫以地為氏,稱田氏。相傳帝舜當天子之前,帝堯把兩個女兒嫁給了他,讓他們在媯汭河邊居住,他們的祖孫有留在媯汭河一帶的,就是媯姓。
周武王滅商后,建立了周朝,便追封前代圣王的后人,找到了帝舜的后裔媯滿(帝舜之子商均的第三十二世孫)。武王封媯滿為陳侯,史稱胡公滿、陳胡公。春秋時期,陳桓公的弟弟在陳桓公死后殺死了太子免,自立為陳歷公。太子免的兩個弟弟欲報殺兄之仇,就趁陳歷公去蔡國時把他殺了,兄弟二人相繼為國君,就是陳莊公和陳宣公。陳宣公晚年打算立寵姬所生的兒子為太子,就把先前所立的太子御寇殺了。陳歷公的兒子叫陳完(媯滿的第十世孫),他同御寇的交情很好,御寇被殺后,他怕被株連,便逃到了齊國。齊桓公就將他封于田地。陳完因為逃到了齊國,不愿用原來的國名為氏,遂以食采地名為氏,改稱田氏。傳至田和任齊國相國時,他將齊康公放逐到海上,自立為君,于是姜姓齊國成了田氏齊國。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田氏代齊”。后來田氏有一支遷至燕國,在戰(zhàn)國末期出了一位為仁為義、敢做敢為的俠者,即節(jié)俠田光。當時秦國仗勢連滅各國,田光激于義憤,將荊軻引薦給燕太子丹。后來荊軻刺秦王不成,事泄,秦始皇得知荊軻是田光引薦給燕太子丹的。秦國滅六國后,秦始皇下令徹查此案。
田光后人為避殺戮,逃至太原府平定洲樂平縣巴洲村桃園定居,并遂以父名為子姓,稱光氏,遠避于故晉地絳郡一帶。巴洲桃園便成為華夏光氏之源、之祖、之根。
光姓得姓始祖
田光。田光(公元前?~前227年),戰(zhàn)國末燕國人。以“節(jié)俠”自許。由太傅鞠武引見,與太子丹結交。后薦荊軻于太子丹,并自刎以壯其志。子孫后來為避秦始皇追誅,改為光氏,以田光為得姓始祖。
光姓遷徙分布
光姓現于山西、山東、甘肅、河南皆有分布。其中一支于清末遷于馬來西亞。
光姓郡望堂號
郡望
正平郡:亦稱絳郡,今山西省新絳縣。春秋時期屬于晉國,戰(zhàn)國時期三家分晉,正平歸屬于魏國。漢朝時期為臨汾縣地。北魏時期始置正平郡,兼置東雍州。北周武成二年(公元560年)改為絳州。隋朝開皇三年(公元583年)州治從玉壁遷置今縣址,后改稱絳郡,附郭正平縣。唐朝時期改郡為州。明朝洪武初年(公元1368年),正平縣被廢黜,地入絳州。民國初期改稱新絳縣。
安樂郡:古代安樂郡有兩個:①南北朝時期北魏王朝設置,隸屬安州,其時轄地在今北京市東北古北口外。東魏時期轄境南移,管轄安市,在今北京市密云縣密云水庫之東北,所領二縣中安市縣在今北京市密云縣境。北齊、北周時期領安市、密云二縣。隋朝開皇初年廢黜。②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置檀州,隋大業(yè)三年(公元607年)改為安樂郡,管轄燕樂,故城在今北京市密云縣密云水庫北燕落村。領燕樂、密云二縣。唐朝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復改為檀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