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之薛姓姓氏起源
薛姓發(fā)源地有山東濟寧、滕州,山西運城(古河東薛氏)。薛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68位。接下來學習啦小編給大家介紹百家姓之薛姓,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薛姓姓氏起源
起源一
源于任姓,出自黃帝之幼子禹陽在顓頊帝時的封地任,屬于以居邑為氏。相傳薛氏先祖最早源自古代任姓部落,是人文始祖黃帝的后裔。據(jù)史籍《元和姓纂》、《新唐書》、《通志》等記載,黃帝一生共有二十五子,成年后皆以德行出眾,受封為十二個不同的姓族,散居于各地。其中幼子禹陽在顓頊帝時受封于任(今山東濟寧任城),而為任侯。禹陽之裔孫以邑為氏,形成任姓,其后任姓幾經(jīng)發(fā)展壯大,人才興旺,支系龐雜。[2] [3] 《左傳》滕侯、薛侯爭長(隱公十一年),薛侯曰:“我先封!”魯隱公畏懼諸多任姓封國勢力,派羽父對薛候說“不敢與諸任齒”,即不敢與諸任爭論,表示敬服。禹陽的第十二世孫奚仲,是中國歷史上鼎鼎有名的人物,因其精工巧思、發(fā)明車輛有功,被大禹任命為車正(官名),專門管理天下車轅之事,奚仲因此也被視為車的創(chuàng)造者,受后人仰慕。車輛的發(fā)明與使用大大加快了中華文明的步伐,大禹賜封奚仲以薛(今山東藤州)為邑,稱薛侯。奚仲家人聞訊都以此為榮,不少人甚至索性以薛為氏,表示紀念,是為薛氏之始。后來奚仲曾一度遷居于邳(今山東棗莊薛城官橋鎮(zhèn),一說微山湖地區(qū))。[4] 薛國歷經(jīng)夏、商、周三代,凡六十四世,有史可記的世次為:畛→初→厲侯陵→宣武侯房→哀侯褒→莊侯元→平侯貴→昭侯直→襄侯夷→桓侯辨→康侯安興→定公箱→恭侯尚→景侯魏→宣侯伯勤→簡侯文歡→惠侯夷黃→靈侯英→文侯俱→隱侯清→愍侯洪→薛公。到了戰(zhàn)國末期以后,薛地的地位日漸下降,最后變?yōu)橐粋€村落。而薛國族人輾轉遷徒,始終不忘先祖列宗,后以國名為姓氏,仿薛公子登,多稱薛氏。
起源二
源于媯姓,[5] 出自虞舜裔孫齊國丞相田嬰的封地薛,屬于以居邑為氏。孟嘗君是著名的“戰(zhàn)國四公子”之一,其父就是在周郝王姬延五年(齊宣王田辟疆九年,公元前310年)出任齊國宰相的田嬰,他曾被齊威王田因齊封于薛(今山東滕縣),也就是故薛國之地,因此他也被稱作薛公,號靖郭君(一作靜郭君)。田嬰逝世后,田文襲封,仍以薛地為食邑。后田文病逝,無能的諸子們爭位,亂成一團,結果被齊、魏兩國聯(lián)手共滅之。至秦王嬴政滅六國后,薛國故地被秦國設置為薛郡,田文的后裔徹底失卻封地,子孫分散各地。漢朝以后,直至魏、晉時期均設為薛縣,最后到隋朝時期被廢黜,成為滕縣領屬之地。西漢初期,田文之孫田國、田陵遷徙到竹邑(今安徽宿縣)居住,并以故封邑命氏,遂改田氏為薛氏[6] 。
起源三
源于匈奴族,出自漢朝時期匈奴民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匈奴是中國古代北方游牧部族,又稱胡。戰(zhàn)國時匈奴開始與中原各政權接觸,其后長期影響中原各地,直至南北朝后期,匈奴之名逐漸消失。通過戰(zhàn)爭、和親和關市,匈奴在很多方面接受了漢文化的影響。關于匈奴薛氏來源,因史料不詳,今已無從查考。僅在史籍《魏書·裴慶孫傳》中記載。[7] 吐京,在今山西石樓西北部十五公里處。匈奴最先活動于今蒙古高原一帶,東漢時期因內(nèi)訌分成南北二部,南匈奴后來南下附漢,并幾經(jīng)輾轉最后定居于今山西離石一帶。由于長期與漢族人雜居生活,交往密切,南匈奴各部逐漸放棄原來的游牧生活轉而農(nóng)耕定居,出現(xiàn)漢化趨勢,至魏晉時,甚至紛紛改用漢姓,匈奴民族薛氏也形成于這一時期,后逐漸漢化。
起源四
源于鮮卑族,出自南北朝時期鮮卑拓拔部叱干氏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9] 叱干氏源于鮮卑拓拔部叱干氏族,亦稱薛干氏。鮮卑族是中國古代北方游牧部族之一。曹魏后期,拓跋鮮卑興起于西部,降服了濡源西部直至五原的諸部落,建都于盛樂(今內(nèi)蒙古和林格爾),其首領力微遣太子入魏朝聘,長期留居洛陽達十七年(公元261~277年)。晉懷帝司馬熾執(zhí)政時期(公元306~311年),拓跋部首領拓跋·猗盧受晉封為大單于、代公。東晉孝武帝司馬曜太元年(公元376年),拓跋鮮卑的代國被苻堅所滅,晉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拓跋·硅復國,并改國號為魏(北魏)。這一時期,尤其是北魏統(tǒng)治的一個半世紀中,鮮卑族進一步吸收漢文化,漸與漢族人融合。至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為進一步強化統(tǒng)治,鞏固政權,爭取中原漢族地主支持,增進胡漢融合,北魏孝文帝決定順應形勢,推行一系列的漢化改革,要求朝廷上下“禁胡服,斷北語,改姓氏,定族姓”,強令鮮卑族人從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各個方面迅速漢化,并將本民族的二三字以上的復姓改為單音漢姓,如皇族拓跋氏改為元姓,獨孤氏改為劉姓,“其余所改,不可勝紀”。在這場聲勢浩大的改姓浪潮中,叱干部遂改為薛,成為薛氏成員之一。
起源五
源于突厥族,出自唐朝時期突厥薛延陀部,屬于漢化改姓為氏。薛延陀國,是隋、唐時期北方游牧民族鐵勒部的一支,由薛部與延陀部聯(lián)合組成。據(jù)傳,薛部先祖本是漢族人,后來流落到漠北一帶并在此蕃息發(fā)展不斷壯大起來,成為當?shù)氐囊粋€游牧部落。為了表示不忘先祖,他們便以“薛”為部落名稱。以后薛部在與鄰近的延陀部戰(zhàn)爭中獲勝并其部而有其眾,兩部遂合二為一,稱薛延陀。薛延陀國滅亡后,部眾四散流徙,或南下附唐,或并于他族,其中一部分人“以族為氏”,而改姓了漢族的薛氏,分布于營州至平州一線(今遼寧朝陽至河北盧龍)。在薛延陀部故居地(今蒙古國西北部杭愛山脈),至今仍有許多薛氏族人生息繁衍,他們都是古薛延陀部的突厥族人后裔。唐朝時期的營州、平州,均屬于漢、晉、北魏時期的古遼西郡,這就是南宋著名學者鄭樵在《通志》中所稱的“遼西薛氏”之源。
起源六
源于冒姓,出自唐朝武則天時期馮氏后裔馮小寶,屬于帝王賜改姓為氏。唐朝時期,有一著名的人,叫作薛懷義。薛懷義,原名馮小寶,自稱周文王后世子孫,鄠人(今陜西戶縣),闖蕩江湖,在同官縣(今陜西銅川)販賣藥材,練就了健壯的身體,粗獷中不失數(shù)分英俊。馮小寶發(fā)跡后,其兄弟子侄乃至姻親裔孫紛紛冒姓薛氏,以崇其位,此后沿襲不改。
起源七
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明時期蒙古諸部,屬于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
1、元末明初,忽必烈的一些嫡系后裔子孫內(nèi)附于明王朝,以元朝開國皇帝的蒙古稱號“大蒙古國薛禪汗”為漢姓,稱薛氏,世代相傳至今。
2、據(jù)史籍《明史》中的記載: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賜蒙古貴族托果齊姓薛名臺,安置駐扎于平州新昌一帶;又賜瓦剌部首領托歡姓薛名斌,為原駐地甘肅土司。賜姓,是中國封建社會中皇帝對臣屬的殊榮,故一人受賜,全族榮耀。內(nèi)附的蒙古族瓦剌部族人因酋長獲帝王賜姓,有許多部族人等一時均隨之改漢姓為薛氏,世代相傳至今。
3、據(jù)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蒙古族蘇尼特氏,亦稱薛尼特氏、雪尼特氏,源出元朝時期蒙古薛尼特部,是成吉思汗第六世祖海都幼子抄真斡兒帖該之第四子薛尼特所組建的氏族,世居巴顏鄂隆(今內(nèi)蒙古錫林郭勒西烏珠穆沁旗)。后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Sunit Hala,后多冠漢姓為薛氏、蘇氏等。
起源七
源于其他少數(shù)民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今朝鮮族、土家族等少數(shù)民族中,均有薛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氏,世代相傳至今。
薛姓得姓始祖
奚仲。薛姓出自黃帝的任姓,[2] 黃帝共有二十五子,分別得十二個姓,其中有一子名禺陽,因被封在任(今山東濟寧市)而得任姓。任姓傳到十二世孫奚仲,奚仲在夏禹時任車正,為車的創(chuàng)造者,居住在薛,稱為薛侯。其后人祖已的七世孫曰成,舉國遷于摯,改號為摯國。商末時,周伯季歷娶摯國女大任為妻,生子姬昌,就是后來的周文王。到武王克商,復封為薛侯。春秋時,齊桓公稱霸諸侯,惟有薛侯不從,被黜為伯爵。春秋后期,薛公子登在楚國做官,薛人遷往下邳(今江蘇邳州),楚懷王賜沛地為其食邑。薛國歷夏、商、周三代,凡六十四世,戰(zhàn)國時亡國,其后子孫以國為氏,稱薛姓。他們尊奚仲為薛姓的得姓始祖。
薛姓遷徙分布
薛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根據(jù)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數(shù)據(jù),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35位,屬于大姓系列,人口約720余萬,占全國人口總數(shù)的0.42%左右。
春秋時期
薛姓自春秋戰(zhàn)國得姓以后,就得到了長足的發(fā)展。山東是薛姓的發(fā)源地,地處中原東部,薛姓人由山東向周邊地區(qū)擴散,活動地域大致在趙、宋、楚、齊、秦諸國,相當于今湖北、湖南、江蘇、河南、河北、陜西、山東的部分地區(qū)。[14]
春秋時有薛邦,兗州人,孔子弟子。戰(zhàn)國至秦,散布于中原各地的薛姓就已活躍在中國歷史舞臺上。戰(zhàn)國末期任姓薛氏裔孫薛倪為楚令尹。戰(zhàn)國時趙國(建都今河北邯鄲)有處士薛公,為寓居趙國的魏公子信陵君之友。秦國大舉攻魏,魏王派人請信陵君回國統(tǒng)兵御秦,信陵君因與魏王有矛盾,不肯應命。經(jīng)薛公苦心勸說,信陵君無忌才從趙返魏,帶兵遣將擊破秦軍,解救魏國。宋國(建都于今河南商丘)有高士薛居洲,居于當時中華文明的中心,主張長幼尊庫皆應有序,被時人奉為道德楷模;秦國(建都于咸陽即今陜西西安附近)有薛炬,相傳他劍術精湛,為一代宗師。
秦漢時期
秦及兩漢,薛姓經(jīng)過長期的繁衍發(fā)展,人口大為增加,一些人因仕宦等原因而分居于各地,使薛姓的分布地域得以擴大。這一時期,黃淮流域下游仍是薛姓族人重要的居住地,但當時國家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位于黃河中下游,越來越多的薛姓人,或為官,或經(jīng)商而遷至中原腹地,尤以今河南省境內(nèi)為甚,為薛姓的河南郡望形成奠定了基礎。
西漢末年,外戚王莽篡位改制,但改革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西漢末期的政治危機,反而使社會經(jīng)濟日益惡化,階級矛盾日益尖銳,終于爆發(fā)了綠林赤眉起義,后來變成各種軍閥勢力的混戰(zhàn)。這一時期,一部分薛姓為避戰(zhàn)亂,自黃淮流域南遷至長江流域。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軍閥混戰(zhàn),中原烽煙再起,一支薛姓人在首領薛永的帶領下追隨蜀先主劉備進入四川,薛永父子為蜀漢重臣,薛氏人亦在蜀地扎下根來,蓬勃發(fā)展,世號蜀薛。
秦漢400多年的歷史時期,薛姓名人頻出,光宗耀祖,永載史冊。
楚漢相爭之時,項羽部下有薛公,驍勇善戰(zhàn)。劉邦手下有薛歐,追隨漢王,功成名就。西漢建立后,漢高祖封薛歐為廣平敬侯,在漢高祖所封的漢初18位侯爵中名列第土5位,食邑四千五百戶。漢高祖五年任典客,掌管祭祀、外交。兒子薛山為靖侯,孫子薛澤繼封為平棘侯,曾孫薛穰為平棘節(jié)侯,玄孫薛去病在漢宣帝時任大夫。漢元帝時御史大夫薛廣德,不記榮辱,正直敢言。西漢末年,齊人薛方,字子容,時值外戚王莽把持朝政大權,陰謀篡奪漢室江山,他一方面排斥異己,殘酷打擊忠于漢室、不歸附他的大臣,另一方面,他又采取籠絡人心的伎倆,封官許愿,加官進爵,還邀請當時通曉禮儀、博古知今的清明方正之士到朝為官。薛方也是其中被征之一,但薛方看破王莽虛假偽善的面目,拒絕了王莽的一再征請,居家講經(jīng)授文,寫詩作賦,保全了自己的清白聲譽。東漢政權建立后,世祖劉秀久聞薛方清高正直,征用之,薛方欣然受命,可惜途中病卒。王莽時還有博士薛順。西漢末年,洛陽有富商薛子仲。洛陽是西漢東都,地處中原,物產(chǎn)豐饒,人員輻輳,交通便捷,自先秦即為水陸商業(yè)中心,薛子仲依靠洛陽優(yōu)越的經(jīng)商條件,穿梭往來于全國各地,擁有家財萬貫,富甲全國。王莽見其致富有方,甚至邀請他去商討解決國家的財政問題。西漢時平陵人薛恭,以孝舉為縣令,是為關中薛姓。
東漢末年,豪強割據(jù),薛氏一族在社會動蕩中進行了一次大規(guī)模的遷徙。從此,在蠻夷居多的西南蜀地有了薛姓的蹤跡,并很快發(fā)展為蜀地大姓,世號蜀薛。
東漢末年,政治日趨腐朽,皇帝幼弱無知,外戚宦官擅權專制,階級矛盾尖銳,社會動蕩不安,不堪重壓的農(nóng)民奮起反抗,爆發(fā)了波瀾壯闊的黃巾軍大起義,東漢中央集權勢力大大削弱,而州郡官吏和地方豪強卻乘機發(fā)展割據(jù)勢力。一時群雄并起,天下大亂。中原逐鹿,生靈涂炭,兵荒馬亂之中,人民流離失所,避難他鄉(xiāng),紛紛向江南和巴蜀流徙。
在龐大的逃難人群中,有一支薛姓人隨劉備進入蜀地,這支薛姓族人的首領叫薛永。薛永的父親薛蘭是西漢御史大夫薛廣德的十世孫,曾任兗州別駕,后被曹操所殺。父親慘死后,薛永遂轉而投奔當時占據(jù)徐州一帶的劉備。劉備旋即敗于呂布、曹操,幾經(jīng)輾轉,被迫到荊州牧劉表手下謀事。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六軍南下,據(jù)有荊襄九郡之地,劉備于當陽再次敗于曹軍,最后只得聯(lián)合江東孫權,在赤壁大敗曹軍,取得赤壁之戰(zhàn)的勝利,復奪得荊州大部,才算有了落腳之地。面對曹操和孫權兩大軍事集團的壓力,劉備惟有向西發(fā)展以求自保。211至214年,劉備終于打敗益州牧劉璋,據(jù)有西川之地,為以后蜀國建立奠定了基礎。而在此過程中,薛永恪盡職守,忠心佑主,始終追隨于劉備左右,南征北戰(zhàn),立下了卓越功勛。大批薛氏族人也隨著薛永往返遷徙,逐漸進入巴蜀。
從歷史記載上看,這或許是薛姓宗族第一次大規(guī)模的移動,盡管史書對此語焉不詳,但由蜀漢王朝建立后,薛永升受劉備蜀郡太守、其子薛齊官拜巴郡太守的情況來看,他們父子能同時掌管號為蜀地大郡、朝廷屏翼的巴、蜀重郡,說明他們不僅居功至偉,而且足可擔當御敵戍邊的重責。蜀地不少人因感念其惠,遂以薛為姓。大概也因此原因,薛姓在川北各地影響深遠,并留下了不少與薛姓有關的地名。直至隋唐之際,屬于劍南道的維州仍有薛城縣的記載,入宋后方改名為保寧。據(jù)專家考證,這可能就是薛氏一族舊日的聚居地。263年,曹魏發(fā)兵滅蜀,當時薛氏投降的竟達5000戶之多,勢力之大,亦可窺知薛姓在蜀漢時期占據(jù)相當重要的政治地位。
蜀漢滅亡后,為了徹底斷絕劉氏宗族恢復故國的企圖,曹魏決定采取移民空地的政策,大舉將蜀地百姓內(nèi)遷中原各地。這時,薛齊雖然降魏,受封為光祿大夫,然而也在遷徙之列,隨同薛姓宗族一道遷至河東郡汾陰居住。盡管這些薛姓族人原本大多不是蜀人,由于薛永勤政愛民,深得當?shù)厥袢藫泶?,因他們遷自蜀地,所以世人共謂之“蜀薛”。成為后來河東望族薛姓的先祖之一。
魏晉南北朝時期
魏晉南北朝時期,薛姓呈現(xiàn)出全面發(fā)展的勢頭,薛姓族人已遍及北方的黃淮流域,很大一部分集中于今山西、河南、山東、安徽北部等地,并形成了薛姓的主要繁衍中心。
在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個政權里,就有薛姓人任職。魏國有天水人薛夏,魏文帝時官至秘書丞,曹操對他頗為器重.常與之談古論今,并尊稱他為“薛君”。薛靈蕓,為魏文帝宮中美人,對裁剪針工有獨到之處,能在沒有燈光的房間里,很快地裁制衣服,宮中稱之為“針神”。蜀國薛姓宗族領袖薛齊為巴、蜀二郡太守。竹邑人薛綜至孫子薛兼三代任太子少傅,“由綜至兼,世傳東宮,談者美之。”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河東薛姓在魏晉時期形成,并逐漸發(fā)展成當?shù)氐拿T望族。魏晉南北朝時期,門閥制度盛行,無論漢族政權,或是少數(shù)民族政權,要建立和鞏固自己的統(tǒng)治,都必須依靠當時的名門望族,于是他們紛紛拉攏、吸收中原望族參加到自己的政權里。河東薛姓,作為關東著姓,也是各個政權積極爭取籠絡的對象,作為統(tǒng)治集團的中堅力量,薛姓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到南北朝時,薛姓在各方面則大放異彩。河東汾陰人薛安都是南朝宋著名將領,歸附北魏后被封為鎮(zhèn)南大徐州刺史,并賜爵河東公。其子薛淵為南朝齊重要軍事將領。薛安都侄子薛深任南朝宋驃騎,薛真度歷任荊州、豫州、揚州刺史,又授金紫光祿大夫,加散騎常侍,能撫恤百姓,深得北魏宣武帝的信任。代北(后落籍河南洛陽)人薛豹子,本鮮卑族叱干氏,在魏孝文帝的漢化改革中改姓薛,于北魏任徐州刺史,剛正不阿,“在州甚多惠政”,深受百姓愛戴。其子薛椒,風度翩翩,遵禮行教,舉止得當,拜七兵尚書。太原人薛提,北魏初年因有政績,遷晉兵、冀州刺史,封太原公。河東汾陰人薛強原為后秦右光祿大夫、七兵尚書,封馮翊公,其子薛辯為北魏平西、東雍州刺史,賜爵汾陰侯。薛辯子薛謹為北魏河東太守,襲爵汾陽侯。薛辯長子初古拔,因功任鎮(zhèn)西大、開府儀同三司,進爵河東公。學者薛憕,曾為北魏征虜、中散大夫,西魏時進爵為伯,升任中書侍郎、安東。汾陰人薛實,西魏時領著作佐郎,修國史,遷中書令,北周時因功進爵為侯,任驃騎大、開府儀同三司等等不一而足。
一些在北朝任職的薛姓人,在隨后的隋唐時期繼續(xù)擔任官職。北周司金大夫、文城郡公薛胄在隋文帝時任兗州刺史。義興(治所在今江蘇宜興)人薛士通為隋膺揚郎將,唐初歸降,授東武州刺史、平輔公祏,后改任泉州刺史。長期主持中樞的河東汾陰人薛道衡,深受隋文帝器重,道衡的兄弟、五個兒子及族叔、堂侄等多在朝廷任職,且委以重任。隋代河東汾陰薛姓因薛道衡家族而發(fā)跡,成為聞名全國的望族[6] 。
隋唐時期
隋唐時薛姓除在黃淮流域中下游繼續(xù)發(fā)展外,更稱盛于中國西北部。南北朝時,薛姓族人主要沿自東向西北的路線傳播,三國時魏有天水(今屬甘肅省)人薛夏,說明此時已有薛姓人居住在今甘肅省。至隋唐時,甘肅省薛姓已形成壯大之勢,金城(今甘肅蘭州)人薛舉家財萬貫,隋朝末年曾起兵反隋,后一度稱帝。
及至唐代,薛氏家族達到了空前繁榮。薛姓郡望已全部形成。唐代的政治中心在長安(今陜西西安),因為有薛姓人多在朝中為官,因此,大量的薛姓族人遷居關中,今陜西關中地區(qū)成為薛姓一個重要繁衍地,從而躋身關中望族。武則天女兒太平公主嫁給出自河東薛氏家族的薛紹,既是恩寵,也是唐王朝對薛氏家族的拉攏。
宋元明清時期
五代時期有薛懷讓,其先世為戎人,說明他是由少數(shù)民族加入薛姓的。他自幼勇敢,在后唐莊宗時任軍職,唐明宗時任神武廂都校、州刺史。后晉時歷任宿州團練使。后漢時安國軍節(jié)度使,后移鎮(zhèn)同州。后周時加同平章事銜,任左屯衛(wèi)上、左武衛(wèi)上。
宋朝建立后,國家重新統(tǒng)一,人民又得以過上較為安定平穩(wěn)的生活。這一時期,薛姓散居于全國各地,發(fā)展相對穩(wěn)定,其中北宋初年薛居正家族比較顯赫。
明清時期薛姓規(guī)模日盛,族人已遍及大江南北,尤其向南遷徙的進度更快、規(guī)模更龐大了。自南宋開始,福建薛氏又分衍出廣東海陽、五華、興寧、梅州等支派。元代有薛信,由寧化轉徙粵之平遠,其后復由平遠轉徙程鄉(xiāng)(今屬福建),作為一個歷史悠久、有著輝煌事跡的家族,這一時期的薛姓人不遜先輩,以多姿多彩的形象活躍在歷史的舞臺上。
自明清起,于東南沿海的薛姓已零星遷入臺灣。清康熙年間,派兵攻滅臺灣鄭氏政權,隨即在臺駐軍,設置府縣。當時臺灣地廣人稀,土地肥沃,對于地窄人稠的閩粵居民很有吸引力,于是陸續(xù)有人從閩、粵兩地入臺墾殖,其中也有薛姓人士。大約1710年前后,有一個入墾打獵東堡的人,名叫薛大;另有一位粵籍人薛昌貴,定居于淡水。乾隆年間又有薛君隆從廣東到桃園的大桃村開墾,廣東的薛華梅到臺中縣的東勢鎮(zhèn)定居。近代以來,特別是1895年中日《馬關條約》后,大陸與臺灣的聯(lián)系一度中斷達50年之久,直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臺灣方才回到祖國的懷抱。其間薛姓極少有移居臺灣者。1949年國民黨政權退居臺灣后,黨、政、軍、科、教、文各界有大批人員自大陸遷臺,其中就有為數(shù)不少的薛姓人,如國民黨高級將領薛岳,資深報人薛心熔等。
薛姓人在清代遷往臺灣的同時,也開始有人涉洋過海,向東南亞等地遷徙,成為當?shù)厝A僑。進入近代,由于世界奴隸制的廢除,歐美各國及其殖民地急需大量廉價勞動力,而此時清政府也由于政局不穩(wěn),世事多變,且急需外匯彌補巨額貿(mào)易赤字。如光緒十年(1886年)兩廣總督張之洞上奏稱,每年需要總數(shù)2000萬元(約合1400萬兩白銀)的僑匯,已相當于光緒后期每年關稅收入的65%,所以不但解除清初的禁海令,同時大力鼓勵華人出洋勞務。這樣又極大刺激了中國向海外移民的熱情,進一步壯大了華僑的隊伍。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到光緒末年,全球華僑及華裔已達400多萬人,其中就包括大量的薛姓族人。
當代薛姓的人口已近310萬,是全國第四十八位姓氏,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25%。從明朝至今600年中薛姓人口由27萬增長到近310萬,增長了11倍多,薛姓人口的增長速度等同全國人口的增長速度。在全國的分布如今主要集中于江蘇、陜西、河南三省,大約占全國薛姓人口的39%。其次分布于山西、河北、山東、安徽,這四省的薛姓又集中了27%。江蘇為薛姓第一大省,占薛姓總人口的15%。全國形成了東南蘇皖、西北秦晉、北部豫冀三塊薛姓聚集區(qū)。在近600年期間,薛姓人口流動的程度和方向與宋元明期間有了很大的區(qū)別,由東南向華中、華北的回遷已經(jīng)大于由北向東南的遷移。薛姓在長江以北地區(qū)是比較常見的姓氏之一。薛姓在人群中分布頻率示意圖表明:在江蘇、安徽北部、山東南部、陜寧晉豫、甘肅東部和中西部、渝鄂北部、新疆西北,薛姓占當?shù)厝丝诘谋壤_0.45%以上,中心地區(qū)可達到1.3%以上,上述地區(qū)覆蓋面積約占了總國土面積的18%,居住了大約51%的薛姓人群。在甘肅中部、青海東部、內(nèi)蒙古中西部和東北、河北東部、京津、山東北部、遼寧西部、吉林東部、黑龍江東部和西北、四川北帶、渝鄂皖中部、浙江北端、上海、廣西中部,薛姓一般占當?shù)厝丝诘谋壤?.3%一0.45%之間,其覆蓋面積約占了總國土面積的16.7%,居住了大約21.6%的薛姓人群。
猜你喜歡:
2.百家姓之郭姓
4.薛姓的來源介紹
百家姓之薛姓姓氏起源
上一篇:百家姓之霍姓的姓氏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