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姓姓氏源流和遷徙分布
寧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一百四十位的姓氏,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零五。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241位。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寧姓姓氏源流和遷徙分布,希望大家喜歡!
寧姓姓氏源流
寧(Nìng 甯)姓源出有三:
1、出自嬴姓,以謚號為氏。據(jù)《姓纂》和《急就篇》記載:“寧氏與秦同姓,秦襄公曾孫謚寧公,支庶因以為姓。”春秋時期,秦國國君秦襄公有曾孫去世后謚號“寧”,其支庶子孫有以其謚號“寧”為氏,世代相傳姓寧。
2、出自姬姓,來源于封地,以邑名為氏。上古周朝時,衛(wèi)國有位公族叫衛(wèi)成公,衛(wèi)武公將其兒子姬季亹(Wěi 音偉)封于寧邑(今河南省修武縣)。他的子孫便以封地名為姓,稱寧氏,世代相傳姓寧。據(jù)《元和姓纂》四十六:“甯,衛(wèi)康叔之后,至武公生季亹,食采于甯,弟頃叔生跪,跪孫速生武子俞,俞生殖,殖生悼子喜,九世卿族。”又《潛夫論》引《世本》云:“甯氏出自衛(wèi)武公子季亹,食采于甯,因以為氏。”再《姓氏考略》:“甯,衛(wèi)康叔之后,至武公生季亹,食采于甯,以邑為氏。望出齊郡,又與寧通。漢甯成,史記作寧城。”據(jù)此,寧氏發(fā)祥于春秋時代距今兩三千年前的河北、河南一帶古老家世,始祖衛(wèi)康叔是周武王同母弟,當時被封為諸侯的周文王眾多子弟之中,相當出類拔萃。衛(wèi)武公則為衛(wèi)國第二任國君,其在位時間相當于公元前812-758年。
3、出自滿族復姓所改。清滿族有寧佳氏、寧古塔氏,入關后有從漢姓習俗,改單姓為寧氏。
得姓始祖:季亹。寧氏的遠沮乃是周文王第九子姓姬名封,因他初封于康,后人稱他為康叔。周武王滅商后,把殷民七族和商故都(今河南省安陽)周圍地區(qū)分封給他,國號“衛(wèi)”,定都朝歌(今河南省淇縣),成為西周衛(wèi)國的始祖。傳至衛(wèi)成公時,其子姬季亹分封于寧邑(今河南省修武縣),后來他以邑為姓氏,其后裔世代相傳姓寧,這便是寧姓的來源。到東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其后裔寧相、寧渝、寧喜等,皆為衛(wèi)國史籍有名的大夫。其中一名寧戚者,從衛(wèi)國遷去齊國的國都臨淄(今山東省淄博市東北)居住,也當上齊桓公的大夫,后來世代為官。故寧氏后人尊季亹為寧姓的得姓始祖。
寧姓遷徙分布
寧姓發(fā)源于春秋時衛(wèi)國之寧邑,得姓不久,便風光顯赫,見諸史冊者有寧俞(寧武子)及其子寧相,寧殖(寧惠子)及其子寧喜(寧悼子),寧速(寧莊子)等均為衛(wèi)大夫,另有被放逐于秦的衛(wèi)國大夫寧跪,這樣寧跪子孫和秦寧公之支庶便在陜西相融合,另寧戚仕于齊,子孫便落籍山東。
戰(zhàn)國時,有周威王師、趙國中牟(今屬河南)人寧越,秦時有魏(今河北臨漳)人寧昌,東陽(今安徽天長)人寧君,西漢時有東平亢父(今山東濟寧)人寧壽,南陽穰(今河南鄧州)人寧成,東漢有朝歌(今河南淇縣)人寧季,廣漢(今屬四川)人寧叔。這些史實表明,在兩漢時寧姓已分布于今河南、河北、陜西、山東等黃河中下游省份,并有進入安徽、四川等南方省份者。魏晉南北朝時,寧姓曾繁盛于今山東濟南一帶,故后世寧姓有以濟南為其郡望堂號的。當然,這一時期的寧姓也同其他中原士族一樣,有避亂南遷進入今湖北、湖南、江蘇、浙江、江西等省份者,就連祖國西南端的廣西也有了寧姓人家的足跡。
隋唐兩代,寧姓名人再次多見于史冊,一改魏晉南北朝時期沉頓的局面,使寧姓發(fā)展呈現(xiàn)新局面。兩宋以后,寧姓人南遷者漸漸多起來,并逐漸播遷于廣東、福建。
明初,山西寧姓作為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于江蘇、安徽、浙江、河南、山東、河北、北京等地。明中葉以后,有河北、京津等地之寧姓進入山海關以北繁衍生息,并有四川、廣西之寧姓入遷云貴。張獻忠屠川后,有湖南、湖北之寧姓填四川。清康乾年間以后,山東、河北、河南之寧姓隨闖關東的風潮進入遼寧、吉林等地,并有閩粵沿海之寧姓入居臺灣,山西之寧姓入遷內蒙,陜西之寧姓進入甘肅。
如今,寧姓在全國分布較廣,尤以吉林、陜西、湖南、山西、河北、河南等省多此姓,上述六省之寧姓約占全國漢族寧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三。
寧姓歷史名人
寧 俞:衛(wèi)國大夫,就是大名鼎鼎的衛(wèi)武子,賢明忠勤,于衛(wèi)文公有道之時,無事可見,當衛(wèi)成公無道之日,卻不避艱險,被孔夫子極口贊美為“邦有道則智,邦無道則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寧 戚:春秋初期衛(wèi)國人,修德不用而商賈,宿于齊國的東門之外。有一天,率先稱霸諸侯的齊桓公夜出,聽到他飯??叟=嵌?,從歌詞中,知道他的賢德,就命管仲迎拜為齊國的上卿,表現(xiàn)得果然高明,后來還進一步繼管仲為齊相,千古垂名。
寧 越:戰(zhàn)國時中牟人。他家世代種田為生,但他感到種田太辛苦。便問朋友說:“怎樣才能免除種田的辛苦?”他的朋友說:“如果你能立志求學,苦讀30年,就不用再種田了。”他說:“別人休息的時候,我不休息,別人睡覺的時候,我不睡覺,我苦讀15年,應當有所成就。”他刻苦讀書15年,因為品學兼優(yōu),周成公就聘他為師。終于實現(xiàn)了他的志愿。
寧 成:西漢官吏,南陽穰縣(今河南省鄧縣)人。他任濟南都尉時,執(zhí)法嚴厲。后來任關都尉時,出入關的人都哀嘆:“寧見乳虎,無直寧成之怒”。后辭官回鄉(xiāng)經(jīng)營,果然大富大貴,家族昌盛。
寧 玉:元朝將軍,能拉強弓,力大過人,為朝廷立功而當大官,他雖是武將,但很有修養(yǎng),謙虛待人,深受贊揚。
寧原悌:壯族歷史上最早的史學家。欽江縣人,出生宦海門第,曾祖為廉州刺史,父封諫議大夫。少年時勤奮好學,才識過人。唐武后永昌元年(689年)會試考取進士,又參加宮廷賢良策試,當時應試者有1000多人,以成績優(yōu)異排名第九,朝廷內外為之驚異。武后時授職校書郎,后累次升遷為諫議大夫。唐景云二年(771年),睿宗的兩個女兒入道,要為她們建立華麗寺觀,原悌以先朝為鑒,上書力諫,睿宗遂納而停建寺觀。在任職期間,積極參與國事諫議,其見解深得睿宗賞識。唐玄宗時,原悌以諫議大夫兼修國史,他胸懷坦蕩,秉筆直書。玄宗審閱所修史稿,見直書李建成、李元吉被李世民所殺的事,便曉喻說:“白馬求卿,黃金贖罪,以為如何?”原悌答曰:“周公誅殺管叔、蔡叔,季友鴆殺叔牙,雖然太宗不得已殺掉建成、元吉,這也是他們自取滅亡罷了。”由是得罪玄宗,被罷官還鄉(xiāng)。
寧完我:明清之際遼東遼陽(今屬遼寧)人,字公甫。天命年間投后金(清),隸漢軍正紅旗。天聰在文館辦事,建議設六部,為皇太極所采納。后以好賭被免職。順治元年(1644年)起用為學士,不久擢弘文院大學士。曾三次任會試主考官,充《明史》、《清太宗實錄》總裁官。十年授議政大臣,次年因爭權奪利,排陷陳名夏致死。后以年老休退。
寧調元:字仙霞,別號大一。湖南省醛陵人。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在日本參加同盟會。次年創(chuàng)辦《洞庭波》雜志(后更名《漢幟》)。萍例醛起義爆發(fā),回國趕往參加,在岳州(今岳陽市)被捕。三年后獲釋,至北京辦《帝國日報》。武昌起義后在兩湖從事革命工作。民國元年(1912年)在任上?!睹衤暼請蟆分骶?,旋任廣東三佛鐵路總辦。民國2年宋教仁被暗殺,到漢口秘密活動討袁,被黎元洪逮捕,在武昌遇害。年40歲。有《太一遺書)留世。
寧協(xié)萬:字楚禪,號邦和,湖南省長沙人。華興會會員,民國12年應蔡元培之聘任國立北平大學教授。民國26年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辭去職務,編寫史料和法學著作。著有《國際公法》、《最近政治史》、《寧盧講義錄》、《現(xiàn)行國際法》、《西征記事》、《柏林旅次》等。
猜你喜歡:
4.寧姓男孩取名方法
寧姓姓氏源流和遷徙分布
上一篇:宮姓姓氏源流和遷徙分布
下一篇:仇姓姓氏源流和遷徙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