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里的成語典故
《莊子》里有什么成語典故呢?下面由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整理了《莊子》里的成語典故相關(guān)知識,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莊子》里的成語典故1:朝三暮四
這個故事源于《莊子*齊物論》。
有一年碰上糧食欠收,養(yǎng)猴子的人對猴子說:“現(xiàn)在糧食不夠了,必須節(jié)約點吃。每天早晨吃三顆橡子,晚上吃四顆,怎么樣?”這群猴子聽了非常生氣,吵吵嚷嚷說:“太少了!怎么早晨吃的還沒晚上多?”養(yǎng)猴子的人連忙說:“那么每天早晨吃四顆,晚上吃三顆,怎么樣?”這群猴子聽了都高興起來,覺得早晨吃的比晚上多了,自己已經(jīng)勝利了。
其實橡子的總數(shù)沒有變,只是分配方式有所變化,猴子們就轉(zhuǎn)怒為喜。那些追求名和實的理論家,總是試圖區(qū)分事物的不同性質(zhì),而不知道事物本身就有同一性。最后不免象猴子一樣,被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所蒙蔽。
朝三暮四的原意是指實質(zhì)不變,用改換名目的方法使人上當。宋《二程全書•遺書•十八•伊川先生語》:“若曰圣人不使人知,豈圣人之心是后世朝三暮四之術(shù)也?”遺憾的是,后來應用這個成語的人,并不十分清楚朝三暮四的出處,把它和“朝秦暮楚”混淆了。而后者指的是戰(zhàn)國時期,秦、楚兩大強國對立,有些弱小國家一會兒倒向秦國,一會兒倒向楚國。就象十年前美蘇爭霸時期,有些非洲國家時而倒向美國,時而倒向蘇聯(lián)。朝三暮四本來與此無關(guān),但以訛傳訛,天長日久,大家也就習慣把“朝三暮四”理解為沒有原則,反復無常了。
《莊子》里的成語典故2:成者英雄敗者賊
這個故事出于《莊子*盜跖》。
在春秋這個社會(其實不限于春秋),小的盜賊被抓起來,而竊國大盜卻成了諸侯。齊桓公小白殺了他的哥哥才當上齊國的國君,當上國君后又把嫂子據(jù)為己有。對這樣的人,著名的賢人管仲卻心甘情愿地輔佐他。齊國的大臣田常殺死了齊王,竊取了齊國,自己當了齊王。對這樣的竊國大盜,圣人孔子也毫無愧色地接收了田常送給他的錢。要是議論起來,這種事情真是讓人不足掛齒,可是連圣賢都對他們沒有非議。其實這事有什么奇怪呢?《尚書》上說:“孰惡孰美?成者為首,不成者為尾。”
在后來的社會也是這樣。北宋蘇軾在《孔北海贊序》中說:“世以成敗論人物,故(曹)操得在英雄之列。”可惜的是,莊子、蘇軾這樣的大聲疾呼不常聽到。與此相對的一個成語是“不以成敗論英雄”。作此呼吁者多半是失敗的一方。國民黨被打敗,逃到臺灣。臺灣的報紙議論起來,就經(jīng)常用“不以成敗論英雄”這個詞。
實際上,公平地說,莊子的觀點有點脫離實際。俗話說“時勢造英雄,而非英雄造時勢”,英雄也好,平民也罷,都不能脫離當時的歷史去看待他們,用今人的眼光去看四大發(fā)明,肯定覺得技術(shù)落后而不是先進,可在當時的科學環(huán)境下,是非常了不起的大事。重要看這些英雄們是否促進了社會的進步,科學的發(fā)展,對當時和后代的人民大眾是否做出了大的貢獻。
《莊子》里的成語典故3:無中生有
道家認為世間萬物都是從“無”開始的。從“無”生出“有”,又從“有”發(fā)展成萬物?!肚f子*齊物論》指出,小到生命,大到宇宙,都有一個開始,在開始之前有一個未曾開始的開始,還有連未曾開始都未曾開始的開始。宇宙之初的形態(tài)是“有”,在“有”之前是“無”,還有連“有”和“無”都沒有的“無”。忽然間有了“無”,不知道“有了‘無’”到底是“有”呢還是“無”。
這話聽起來有點玄。不過老子早就說過:“玄而又玄,眾妙之門。”道家認為:“天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應用到《易經(jīng)》就是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直至無窮。但是事物一開始,首先是“無中生有”。
莊子的“無中生有”理論,和現(xiàn)代的宇宙大爆炸理論有相似之處。大爆炸理論認為大爆炸是宇宙的起源,也是時間和空間的開始。在此以前(其實沒有什么以前),一切都是“無”。
道家對“無”非??粗?。老子曾說:一個車輪有三十根輻條,可是中間必須空出來,才好安放車軸。中間空出來的地方,看起來什么也沒有,可是正因為那兒什么也沒有,才有放置車軸的用處。一座房子中間必須留有空間,人才能住進去。這個空間仿佛什么也沒有,可是如果沒有這個“什么也沒有”的空間,房子就不叫房子了。正是這個空間,使房子具有了人們建筑它時所要求的功能。事實上,房子的功能就在這個“無”上。
“無中生有”本來是道家的哲學思想,后來人們用它的字面意思,一般把無中生有形容為胡說八道。莊子對此也無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