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東擊西的典故_聲東擊西的典故故事
聲東擊西,迷惑敵人的一種戰(zhàn)術(shù);虛張聲勢說攻擊東邊;實際進攻西邊。聲:聲張;擊:打擊。那么你想知道聲東擊西有什么典故嗎?下面學(xué)習啦給大家整理了聲東擊西的典故相關(guān)資料,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聲東擊西的典故
東漢時期,班超出使西域,目的是團結(jié)西域諸國共同對抗匈奴。為了使西域諸國便于共同對抗匈奴,必須先打通南北通道。地處大漠西緣的莎車國,煽動周邊小國,歸附匈奴,反對漢朝。班超決定首先平定莎車。莎車國王北向龜茲求援,龜茲王親率五萬人馬,援救莎車。班超聯(lián)合于闐等國,兵力只有二萬五千人,敵眾我寡,難以力克,必須智取。班超遂定下聲東擊西之計,迷惑敵人。他派人在軍中散布對班超的不滿言論,制造打不贏龜茲,有撤退的跡象。并且特別讓莎車俘虜聽得一清二楚。這天黃昏,班超命于闐大軍向東撤退.自己率部向西撤退,表面上顯得慌亂,故意放俘虜趁機脫逃。俘虜逃回莎車營中,急忙報告漢軍慌忙撤退的消息。龜茲王大喜,誤認班超懼怕自己而慌忙逃竄,想趁此機會,追殺班超。他立刻下令兵分兩路,追擊逃敵。他親自率一萬精兵向西追殺班超。班超胸有成竹,趁夜幕籠罩大漠,撤退僅十里地,部隊即就地隱蔽。龜茲王求勝心切,率領(lǐng)追兵從班超隱蔽處飛馳而過,班超立即集合部隊,與事先約定的東路于闐人馬,迅速回師殺向莎車。班超的部隊如從天而降,莎車猝不及防,迅速瓦解。莎車王驚魂未定,逃走不及,只得請降。龜茲王氣勢洶洶,追走一夜,未見班超部隊蹤影,又聽得莎車已被平定,人馬傷亡稍重的報告,大勢已去,只有收拾殘部,悻悻然返回龜茲。
聲東擊西解析
[釋義] 迷惑敵人的一種戰(zhàn)術(shù);虛張聲勢說攻擊東邊;實際進攻西邊。聲:聲張;擊:打擊。
[語出] 宋·張綱《乞修戰(zhàn)船札子》:“況虜情難測;左實右偽;聲東擊西。”
[辨形] 擊;不能寫作“機”。
[近義] 出其不意 出奇制勝
[用法] 常用于軍事;指一種出奇戰(zhàn)勝敵人的戰(zhàn)術(shù)。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結(jié)構(gòu)] 聯(lián)合式。
[例句] 雖然現(xiàn)在這里還沒什么動靜;但地勢險要;千萬麻痹不得;小心敵人~。
[英譯] look one way and row another
聲東擊西造句
1) 他們以聲東擊西的方法轉(zhuǎn)移敵人的注意,成功地攻占了山頭。
2) 警方運用聲東擊西的戰(zhàn)略,轉(zhuǎn)移了匪徒的注意力,才能順利將他們一網(wǎng)成擒。
3) 我原以為他會躲在柱子后嚇我,哪里知道他是聲東擊西騙我上當。
4) 從作戰(zhàn)謀略和戰(zhàn)術(shù)運用上說,作戰(zhàn)中的以退為進,聲東擊西,避實就虛再由迂變直,猶如拳擊爭霸賽中要出重拳時,必須也必然要先虛晃幾招一般。
5) 有時不妨以退為進,先退后進,有時可以聲東擊西,欲擒故縱,有時則要適可而止,止于至善。
6) 我這是聲東擊西,調(diào)虎離山之計,將敵人誘騙出來后,再用主力直搗巢穴。
7) 一對對摔跤手采取聲東擊西的佯攻手法,使對方猝不及防,終于揪住了對方,開始搏斗起來。
8) 棋者落落布子,聲東擊西。
9) 游擊隊聲東擊西,故弄玄虛,搞得敵人團團亂轉(zhuǎn)。
10) 抗日游擊隊靈活多變,經(jīng)常用聲東擊西的戰(zhàn)術(shù)打得敵人昏頭轉(zhuǎn)向。
11) 警方用聲東擊西的方法,將匪首制服。
12) 這是敵人聲東擊西的戰(zhàn)略,可別上當,他們的主力可能正準備直搗我們的總部。
13) 他們宣稱那些人不過是"聲東擊西"。拿這個論點與人的討價還價是很不高明的。
14) 他最后的論點是在聲東擊西,想讓我們忘掉要點。
15) 由于我們聲東擊西的策略,直到最后時刻為止,敵人始終不知道我們究竟要在哪里展開攻勢。
16) 這個時候,袁紹才發(fā)現(xiàn)是上當了,中了聲東擊西、調(diào)虎離山之計,然后卻派劉備和文丑轉(zhuǎn)過來攔截曹操。
猜你喜歡:
3.聲東擊西成語典故
5.聲東擊西成語故事
聲東擊西的典故_聲東擊西的典故故事
下一篇:實事求是典故_實事求是典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