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屋建瓴的典故_高屋建瓴的故事
高屋建瓴意思是指從高屋頂上傾倒瓶子里的水。那么高屋建瓴有什么典故呢?下面學習啦給大家整理了高屋建瓴的典故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高屋建瓴的典故
楚漢相爭時,漢王劉邦的大將韓信東征西討,立下了汗馬功勞。他居功自傲,有點飄飄然起來。平定齊地后,他寫信給劉邦,要求把自己封為“假(代理)齊王”。劉邦得知后,非常惱怒,罵韓信是白日做夢!他的屬下張良看完信,勸道:“目前,我方不利,楚軍尚強,韓信又掌握著很大一部分兵權,大王不如順水推舟,答應他的要求。”劉邦心領神會,派張良為特使,帶了王印,去封韓信為齊王。韓信非常高興,答應迅速發(fā)兵攻打楚霸王。
漢軍在垓下設下埋伏,韓信擔任三軍統(tǒng)帥,并請劉邦守住大營。韓信有勇有謀,楚霸王戰(zhàn)敗,拔劍自刎。劉邦擔心韓信位高權重,就收了他的兵權,奪了齊地,改封他為楚王。
公元前202年,劉邦做了皇帝,即漢高祖。不久,有人告發(fā)說,韓信把項羽的大將鐘離昧窩藏在家里,看來是想造反。此事傳到韓信那里,有人勸道:“大王何不殺了鐘離昧,表明心跡,使皇上高興吶?”韓信說:“鐘離昧素來與我有交情。我在楚營時,霸王曾經(jīng)要殺我,多虧鐘離昧救了我。現(xiàn)在他走投無路,我怎忍心殺他?”盡管嘴上這么說,韓信最后還是當面跟鐘離昧談了。鐘離昧看透了他的心思,大罵他無情無義,自刎了。
隨后,韓信向劉邦獻上了鐘離昧的人頭。劉邦仍懷疑韓信不是真心,并命武士將他綁了起來。大夫田肯知道后,就拜見劉邦,說:“有幾件事,值得向陛下祝賀。一是韓信的束手就擒;二是陛下牢牢地控制著三秦(關中),陛下利用這雄險的地勢,來控制、駕御諸侯,就如從高高的屋脊上把水從瓶子里倒下去。”田肯又說,“齊地兩千多里,七十余城,非常重要,控制著這里,便可以一當十。如此重要的地方,非親子弟是不能封他做齊王的。”
劉邦聽出了田肯婉轉地為韓信求情的意思。因為定三秦、平齊地,主要是韓信的功勞。于是,劉邦赦免了韓信,只是將他降為淮陰侯。
高屋建瓴解析
[釋義] 建:倒水,潑水;瓴:盛水的瓶子。把瓶子里的水從高層頂上傾倒。比喻居高臨下,不可阻遏。
[語出] 西漢·司馬遷《史記·高祖本紀》:“地勢便利,其以下兵于諸侯,譬猶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近義] 居高臨下
[用法] 偏正式;作謂語、定語;比喻居高臨下
高屋建瓴造句
1, 的意見如高屋建瓴,不同于流俗。
2, 要趕上世界先進水平,非要有高屋建瓴、勢如破竹的氣勢不可!
3, 王立群到河大附中講學可謂高屋建瓴深入淺出,演講不時搏得同學們雷鳴般的掌聲。
4, 本文采用了邏輯分析判斷等高屋建瓴的方法,而非實證方法,對技術分析各種預測方法從源頭上進行了分析。
5, 他講話可謂高屋建瓴深入淺出,他的演講不時搏得聽眾雷鳴般的掌聲。
6, 基督真正被質疑的不在于高屋建瓴,而在于十字架。
7, 鄧小平法制思想從全局著眼,高屋建瓴,成為中國法制建設的指導思想。
8, 進行高屋建瓴式的戰(zhàn)略思考,進而據(jù)以進行競爭戰(zhàn)略制定和實施。
9, 整個采訪的過程中彼得外長就中西關系的發(fā)展做了高屋建瓴的闡釋。
10, 高屋建瓴地描述市場的需求以及本企業(yè)的產(chǎn)品滿足這種需求的能力。
11, 走進街區(qū),一片繁華,到處高屋建瓴!
12, 《講話》高屋建瓴、氣勢磅礴,內涵豐富、思想深邃,具有很強的政治性、理論性、實踐性、指導性,是一篇馬克思主義的光輝文獻,是加強黨的建設的偉大綱領。
13, 通過這個模型可以高屋建瓴地對網(wǎng)絡出版的前景和發(fā)展網(wǎng)絡出版的策略作出微觀和宏觀的雙重描述;其次,還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網(wǎng)絡出版的發(fā)展模式分兩方面:商業(yè)運營模式和內容傳播模式。
14, 令國人瞠目結舌的高屋建瓴,總喜追求高入云端的外部形象嗎,卻忽視腳踏實地的務實。
15, 你的回答聽起來越"高屋建瓴"越好。
16, 領導的發(fā)言高屋建瓴又玄機暗藏,使小王一時琢磨不透,心里就像揣了幾十只小兔子一樣。
17, 那憂郁的語調,那熟悉的簽名,還有字里行間高屋建瓴的辭藻。
18, 高新技術企業(yè)必須采用優(yōu)于傳統(tǒng)方式的高屋建瓴的人力資源管理政策,要樹立正確的人才觀,根據(jù)企業(yè)自身特點,確定適用、可用的人才,而不要過于好高騖遠;要制定科學合理的管理原則和具體措施,既要有利于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又要有利于企業(yè)的長期、可持續(xù)發(fā)展。
19, 這篇在重要時刻發(fā)表的重要講話,高屋建瓴,內涵豐富,思想深刻。
20, 他們認為,張茂才同志的報告統(tǒng)攬全局,高屋建瓴,重點突出,目標明確,措施得力,富有激情,充滿感召力,是指導全市今后五年發(fā)展的綱領性文件,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猜你喜歡:
1.居高臨下典故
3.氣勢磅礴典故
5.決勝千里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