囫圇吞棗典故_囫圇吞棗的故事
囫圇吞棗,比喻對事物不加分析思考,籠統(tǒng)地接受。那么大家知道囫圇吞棗的典故是什么嗎?下面由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囫圇吞棗典故,希望大家喜歡!
囫圇吞棗典故
相傳,古時候有個老先生,身邊教了很多學生。一天課余時間,學生們拿出新鮮的梨子和大棗吃了起來。這時,先生家里來了一位客人。這位客人是個醫(yī)生。他看到學生們都 在不停地吃著梨子和大棗,就勸他們說:“雖然梨子有益于嗓子,但吃多了卻會傷脾;大棗是有益于脾,可是吃多了就會損壞嗓子。”聽了這位客人的話,一個愚鈍的學生想了很久才說:“那我吃梨的時候光嚼不咽下去,這樣就不能傷我的脾了;吃棗就整個兒吞下去而不嚼,也就傷不了我的嗓子了。”客人說:“唉,真沒辦法,你整個兒一個囫圇吞棗呀!”
囫圇吞棗解析
【詞目】囫圇吞棗
【拼音】hú lún tūn zǎo
【出處】宋代的朱熹《答許順之書》:“今動不動便先說個本末精初無二致,正是鶻侖(囫圇)吞棗。”
【解釋】不多咀嚼,把棗子整個吞下去。比喻對事物不加分析思考,不思考仔細,籠統(tǒng)的接受。。囫圇:整個兒。
【用法】: 作謂語、賓語、狀語;形容讀書不認真
【近義詞】不求甚解、生吞活剝、走馬觀花
【反義詞】含英咀華、細嚼慢咽、融會貫通
【同韻詞】闔門卻掃、兔子不吃窩邊草、針頭線腦
囫圇吞棗造句
1) 我們要認真理解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切勿囫圇吞棗。
2) 他只是把這首詩囫圇吞棗地背下來了,至于什么意思一點兒也不清楚。
3) 理解膚淺是因為看書時囫圇吞棗,所以我們要認真讀書,反復思考。
4) 不懂得問題一定要清楚明白才行,不能囫圇吞棗。
5) 水子回到家,將布克寫給自己的信囫圇吞棗地看了。
6) 不懂的問題一定要清楚明白才行,不可囫圇吞棗。
7) 培訓講課有點粗糙,囫圇吞棗,還得回家好好研究。
8) 要養(yǎng)成讀書的好習慣,提倡積極思考,反對不求甚解,囫圇吞棗。
9) 讀書不能囫圇吞棗,要讀到內涵,讀到中心才能讀好。
10) 行為主義的交替反應之說便用以補救這種囫圇吞棗之弊。
11) 我們囫圇吞棗地吃了幾口就出門了。
12) 我讀書經(jīng)常只是囫圇吞棗的看一遍。
13) 我們要細心體會課文的意思,不能囫圇吞棗。
14) 他囫圇吞棗地把晚飯塞下肚,好像三天沒吃過東西似的。
15) 張老師告訴我們,學習上不要囫圇吞棗,生吞活剝別人的理論。
16) 讀書,學習要善于思考,囫圇吞棗會收效甚微,是一種不良習慣。
17) 讀書要反復的讀不能囫圇吞棗。
18) 我們讀書不要囫圇吞棗,要細細品味其中的好詞好句。他向來做事都是張冠李戴,三心二意。
19) 學問二字,學是學,問是問。要多問,不可再囫圇吞棗了。
20) 囫圇吞棗地吃食物是個壞習慣。
21) 學習不能囫圇吞棗而是要精益求精。
22) 學習知識要深刻理解,不要囫圇吞棗。
23) 倘使囫圇吞棗,似乎沒有多大用處。
24) 學習文言文,只是囫圇吞棗地死記硬背不是好辦法,只有逐字逐句地品味消化吸收,才能真正學好。
25) 學習上我們決不能囫圇吞棗。
26) 學習不認真,貪多求快,囫圇吞棗,一知半解,這是一種要不得的學習態(tài)度。
27) 由于太餓了,飯菜一上來,我便囫圇吞棗吃起來,結果給噎著了。
28) 一想到讀書我就如饑似渴,但當我拿起課本了我就是囫圇吞棗的看了一遍。
29) 今天心煩意亂,靜不下心看書后半部分不能細細看下去了,囫圇吞棗竟有收獲。
30) 我常常的把水滸傳上的人物張冠李戴的亂說一氣,老師告訴我不能囫圇吞棗的看書!
猜你喜歡:
1.成語囫圇吞棗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