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的官職
明朝(1368年[1] ―1644年[2] )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tǒng)王朝 ,共傳十六帝,享國276年。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大明朝的官職相關資料,希望能幫到你。
大明朝的官職
明朝官職設置按品級,官大小要辦其品,自正一品至從九品,共分18個等級.史志中有記載的,由考中進士出身的、正四品(知府)以上的興化籍官員就有193人.
三公(太師、太傅、太保),三孤(少師,少傅、少保),為明朝中央最高級官職;三公為正一品,三孤為從一品,兩者位尊權重,但是一種虛職,是皇帝對大臣的加官和贈官,興化有兩位禮部尚書(周如磐、宋繼祚)加封太子太保,吏部尚書陳俊加封太子少保,他們都是明代興化品位最高的官員.
明朝初期,中書省為中央最高行政機構,明太祖朱元璋為了加強皇權,于洪武二十八年(1093)撤銷中書省,自秦設立的丞相制度被廢除.原中書省所轄的吏、戶、禮、兵、刑,工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六部尚書實際上成為朝廷的最高的行政長官,其品位也由正三品升為正二品.明朝興化共出了12位尚書,除上述三人加封太保、少保外,其余九人為翁世資(戶部)、鄭紀(戶部)、林俊(刑部)、康大和(工部)、林云同(刑部)郭應聘(兵部)、陳經邦(禮部)、曾楚卿(禮部)、林蘭友(兵部).
都察院是明朝中央的司法行政監(jiān)察機構,明朝部,院同治,院、部權并重,院長官都御史與尚書平級,為正二品,興化官居都御史的有三人.
承宣布政使司為明地方(省)最高行政長官,明朝全國設有13個布政使司,而巡撫在明初為中央派出協(xié)調地方工作的官員,為臨時的官職,任務完成之后,回朝復旨,職務也就自然取銷.宣輪?螅?426—1435),許多巡撫不再回朝,而成為一省最高行政長官.興化人當布政使的有27人,巡撫3人,其官職均為正二品.
正三品官員興化有26人,其中六部侍郎(六部的副長官)13人,通政使司(中央情報機關)通政使1人,大理寺(中央司法機關)卿1人,副都御史(都察院副長官)1人,按察使司(地方最高監(jiān)察機構)按察使9人.
從三品官員興化有24人.其中:承宣布政使司參政(省副長官)19人,都轉運使司(中央在地方的辦事機構)轉運使3人,大仆寺(兵部在地方設立的牧養(yǎng)軍馬機構)卿2人.
明朝全國設159府,府的長官稱知府,其官正四品,興化人官居知府的有35人.與知府同級的四品官還有:按察使司副使26人,大理寺少卿4人,都察院右僉都御史1人.
此外,尚有四品以下,如參議、六部郎中、員外郎、主事等六品以上官員,數以百計.
明朝官職:明朝是繼周朝、漢朝和唐朝之后的繁盛黃金時代。大明王朝無漢唐之和親,無兩宋之歲幣,天子守國門,君主死社稷,在清朝官修史書《明史》中評價明朝是治隆唐宋、遠邁漢唐。
明朝官職設置按品級,自正一品至從九品,共分18個等級。
三師(太師、太傅、太保),三孤(少師,少傅、少保),為明朝中央最高級官職;三師為正一品,三孤為從一品,太子三師為從一品,太子三孤為正二品,以上官員位尊權重,但是一種虛職,是皇帝對大臣的加官和贈官。
明朝初期,中書省為中央最高行政機構,明太祖朱元璋為加強皇權,于洪武二十八年(1093)撤銷中書省,自秦設立的丞相制度被廢除。原中書省所轄的吏、戶、禮、兵、刑,工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六部尚書實際上成為朝廷的最高的行政長官,其品位也由正三品升為正二品。
都察院是明朝中央的司法監(jiān)察機構,明朝院、部權并重,院長官都御史與尚書平級,為正二品。
承宣布政使為明省級行政長官,明朝全國設有13個布政使司,而巡撫在明初為中央派出協(xié)調地方工作的官員,為臨時的官職,任務完成之后,回朝復旨,職務也就自然取銷。宣德之后(1426—1435),許多巡撫不再回朝,而成為一省最高行政長官。
正三品官員有六部侍郎(六部的副長官)人,通政使司(中央文件收發(fā)機關)通政使,大理寺(中央司法機關)卿,副都御史(都察院副長官),按察使司(省級監(jiān)察機構)按察使。
從三品官員有承宣布政使司參政(省副長官),都轉運鹽使司(中央在地方的鹽政辦事機構)轉運使,大仆寺(軍馬管理機構)卿。
明朝全國設159府,府的長官稱知府,其官正四品。與知府同級的四品官還有:按察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都察院右僉都御史。
四品以下六品以上還有參議、六部郎中、員外郎、主事等官員。
部門官職品級職掌說明
三公太師、太傅、太保正一品佐天子,掌國家政事。
三孤少師、少傅、少保從一品
內閣大學士(中極殿、建極殿、文華殿、武英殿、文淵閣、東閣)正五品皇帝顧問洪武十二年,廢中書省,十五年設大學士。仁宗以后,其位漸崇,掌實際上的宰相職權。
六部(明代遷都北京后,另設南京六部)
尚書正二品明代六部除戶、兵二部各十三司外,其它四部均各四司。
左、右侍郎正三品
各司郎中正五品
都察院
左、右都御史正二品掌監(jiān)察、執(zhí)法即前代的“御史臺”。
左、右副都御史正三品
左、右僉都御史正四品
十三道監(jiān)察御史(末年為十五道)正七品掌巡按州縣,考察官吏
總督()
巡撫明之總督、、巡撫,均因事而設,以重臣任之。
翰林院學士正五品掌修史、著作、圖書等
侍讀學士、侍講學士從五品
侍讀、侍講正六品
修撰(史官)從六品
編修正七品
檢討從七品
國子監(jiān)祭酒從四品掌教育行政
司業(yè)正六品
五經博士從八品
助教從八品
學正正九品
六科都給事中
(每科一人)正七品掌侍從規(guī)諫、補闕拾遺、稽查六部百官之事。六科為吏、戶、禮、兵、刑、工。
左、右給事中從七品
給事中從七品
廿四衙門
十二監(jiān)太監(jiān)正四品掌皇帝宮中日常生活上的各項事務。以宦官掌之。
四司司正正五品
八局大使正五品
承宣布政使司
(地方)左、右布政使從二品掌一省之政明洪武九年廢行中書省,分全國為十三承宣布政使司。為省一級的最高行政機構。
左、右參政從三品
左、右參議從四品
提刑按察使司
(地方)按察使正三品掌一省刑獄之事與“布政司”及管軍事之“都指揮使司”合稱一省中之“三司”。
副史正四品
僉事正五品
府知府正四品掌府之政明代改路為府,分上、中、下三等。
同知正五品
通判正六品
推官正七品
州知州從五品掌州之政
同知從六品
判官從七品
吏目從九品
縣知縣正七品掌縣之政縣分上、中、下三等。明之典史,典文移出納,如縣無丞、簿,則兼領之。
縣丞正八品
主簿正九品
典史未入流
都指揮使司(都司)
都指揮使正二品地方最高軍事長官明代在全國設十六個“都司”。
都指揮同知從二品
都指揮僉事正三品
衛(wèi)指揮使司
(衛(wèi))指揮使正三品各“衛(wèi)”,齊統(tǒng)于“都司”、“行都司”或“留守司”。
指揮同知從三品
指揮僉事正四品
千戶所
(所)正千戶正五品“所”統(tǒng)于“衛(wèi)”
副千戶從五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