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蘇散藥方的介紹
紫蘇子氣味辛溫發(fā)散,入手太陰、足太陽、陽明之表;桑白皮氣味苦辛平,入手太陰;青皮氣味苦辛溫微酸,入足少陽、厥陰;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紫蘇散藥方的介紹,希望你喜歡。
紫蘇散藥方(一)∶《普濟本事方》卷三
【來源】《普濟本事方》卷三。
【組成】紫蘇葉 桑白皮(洗凈,蜜涂,炙黃) 青皮(去白) 五味子(揀) 杏仁(去皮、尖,炒) 麻黃(去節(jié)) 甘草(炙)各等分
【用法】上藥為細末。每服6克,用水200毫升,煎至140毫升,溫服。
【功效】宣肺散寒,止咳化痰。
【主治】肺感風寒,咳嗽痰多,頭痛,惡寒發(fā)熱,口不渴,舌淡苔白,脈浮。
【方論】方中紫蘇葉、麻黃辛溫宣透,發(fā)散風寒為君;杏仁、桑白皮潤肺化痰,降利肺氣,青皮理氣寬中為臣;五味子、甘草酸甘化陰,斂肺生津,止咳平喘為佐。諸藥合用,共奏宣肺散寒,止咳化痰之功。
紫蘇散藥方(二)∶《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三
【來源】《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三。
【組成】紫蘇莖葉30克 桑根白皮30克(銼) 赤茯苓30克 羚羊角屑22克 檳榔22克 木香15克 桂心15克 獨活15克 枳殼15克(麩炒微黃,去瓤) 郁李仁60克(湯浸,去皮,微炒)
【用法】上藥搗粗羅為散。每服12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4克,煎至180毫升,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主治】消渴后,遍身浮腫,心膈不利。
紫蘇散藥方(三)∶《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九
【來源】《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九。
【組成】紫蘇莖葉30克 木通30克(銼) 桑根白皮30克 茴香根30克 枳殼60克(麩炒微黃,去瓤) 獨活15克 荊芥15克 羌活15克 木瓜15克 青橘皮15克<湯浸,去白、瓤,焙) 大腹皮10枚(銼) 甘草15克(炙微赤)
【用法】上藥搗粗羅為散。每服1.5克,用水350毫升,加生姜4克,蔥白1莖并須,煎至175毫升,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主治】婦人腳氣,腳重虛腫,胸悶惡心,不思飲食。
紫蘇散藥方(四)∶《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五
[來源]方出《圣惠》卷四十五,名見《普濟方》卷二四四。
【組成】紫蘇莖葉1兩半,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檳榔1兩,吳茱萸1兩(湯浸7遍,焙干,微炒)。
【用法】上為細散。每服1錢,煎生姜、童便調下,不拘時候。
[主治]腳氣沖心,煩悶不識人,喘促,坐臥不得。
紫蘇散藥方(五)∶《圣濟總錄》卷五十
[來源]《圣濟總錄》卷五十。
【組成】紫蘇葉1兩,桔梗(炒)1兩,麻黃(去根節(jié),煮,去浮沫)1兩,羌活(去蘆頭)1兩,牡丹皮1兩,連翹1兩。
[用法]上為粗末。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半,煎一盞,去渣溫服,一日三次。
【主治】肺臟多熱,面上生瘡,胸中積滯,或痰唾稠粘,或睡中口內有涎者。
紫蘇散藥方(六)∶《太平圣惠方》卷三十
[來源]《圣惠》卷三十。
【組成】紫蘇莖葉1兩,五味子半兩,赤茯苓3分,前胡1兩(去蘆頭),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白術3分,桂心3分,木香半兩,澤瀉半兩,人參3分(去蘆頭),黃耆3分(銼),半夏半兩(湯洗7遍去滑),訶黎勒皮3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用法】上為散。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熱服,不拘時候。
[主治]虛勞上氣,胸膈滿悶,不能飲食,四肢少力。
紫蘇散藥方的介紹相關文章:
1.紫蘇葉的功效作用
3.紫蘇葉的食用方法
5.風寒咳嗽吃什么藥
紫蘇散藥方的介紹
上一篇:再造散藥方的介紹
下一篇:犀角地黃湯藥方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