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貴族精神
中國古代貴族精神
說傳統(tǒng)貴族,是因為中國已經(jīng)沒有貴族,當今的中國只有平民與流氓。雖說還有極少數(shù)的人具有貴族精神,可畢竟為數(shù)極少,所以稱不上是一個族群了。下面所說的貴族,都是指傳統(tǒng)上的貴族。
很難概括出中國的貴族精神,因為中國的貴族精神在歷史的長河中不停地衰變,說不清楚哪一個時代的貴族精神可以代表中國的貴族精神?;\統(tǒng)地講,我就用三個貴族的典范人物作代表,來表述中國貴族精神的特質(zhì)。 第一個典范是屈原,第二個典范是陶淵明,第三個典范是曾國蕃。 這三個典范所具有的三種精神特質(zhì),可以概括出中國貴族精神的衰變。
屈原所代表的第一種貴族精神
屈原精神代表一種追求卓爾不凡的精神,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精神。 這種精神代表中國古代貴族所具有的精神,我們今天讀到屈原的《離騷》,《漁父》等作品,仍能強烈地感受到那種追求卓而不凡的精神。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正是這種追求卓而不凡的精神,激勵那個時代的精英勤于求索,勇于求索,為中華民族創(chuàng)造出燦爛輝煌的古文明,中華民族所有的偉大思想幾乎都是創(chuàng)建于那個時代。那個時代的貴族可以與歐洲同時代的貴族齊駕并驅(qū),中國的古文明不比歐洲的古文明遜色,就是最好的說明。
追求卓爾不凡的精神是人類追求文明的動力,正是靠人類中一代又一代的精英追求卓爾不凡,帶領人類掙脫野蠻,走向文明。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精神,是一種殉道的精神。這是人類高貴的一種精神,當自己信仰的道義遭到毀滅,寧愿選擇與道義同時毀滅,也就是選擇與道義永遠同在。
陶淵明所代表的第二種貴族精神
陶淵明精神代表一種不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崇尚自由的精神,追求超脫物欲的精神,一種甘于自我放逐的精神。 對比屈原的精神,陶淵明的精神明顯發(fā)生衰變,不那么強烈地追求卓而不凡,而是傾向崇尚自由;他不認同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然而他堅守不為五斗米折腰,維護自身獨立的人格尊嚴。要恪守不為五斗米折腰,就要抽離體制的羈綁,那無異于就是自我放逐。在那物質(zhì)極其貧困的年代,自我放逐就要忍受饑寒交迫貧病交加的折磨,時時刻刻面臨生死存亡的威逼。豪無疑問,自我放逐須具備無比的勇氣與忍耐力。選擇自我了結,只需要一時的意氣;選擇自我放逐就得忍受無期的折磨。
自我放逐其實是對權勢的一種蔑視,表現(xiàn)出一種道不同不相為謀,堅守自己立場的精神。這是一種固守高貴的精神。其實,以他們的才華,只要他們愿意委身投靠,就可以輕而易舉換來升官發(fā)財,享盡榮華富貴。然而,他們寧愿選擇了自我放逐。這是對殘酷現(xiàn)實的妥協(xié),更是對權勢的蔑視。
自我放逐的精神,在魏晉時代的竹林七賢身上表現(xiàn)得更為強烈,幾乎到了放浪形骸的境界。對比屈原那種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精神,顯然是一種妥協(xié)。然而,這種妥協(xié)并不是他們怕死。他們似乎是故意用放浪形骸的生活方式來表示對權勢的一種蔑視,視權勢如糞土,讓權貴相形見絀,如骨在喉,寢食不安。這一點從竹林七賢之首的嵇康身上表現(xiàn)的最為突出,他被司馬王朝處以極刑,從容赴死,慷慨以歌,視死如歸,這顯然比屈原的投河自盡表現(xiàn)得更為豪邁。 陶淵明的自我放逐,比起竹林七賢的自我放逐,顯然又退了一步。陶淵明的自我放逐,不再那么強烈地表現(xiàn)出對權勢的蔑視,更多的表現(xiàn)出對自然的陶醉與對自由的迷戀。這當然是因為殘酷的現(xiàn)實,逼使陶淵明自削鋒芒,換取封建王朝對他的容忍。
從屈原精神衰變到陶淵明精神,這是封建王朝的殘暴所造成的。秦始皇焚書坑儒,開創(chuàng)了屠殺民族精英的先河,殘酷的現(xiàn)實逼使追求人格獨立的精英不得不選擇了自我放逐。
自我放逐,是一種無奈的選擇,更是一種高貴的選擇。面對腐敗而殘暴的政權,不愿同流合污而抽身離去,寧愿自我放逐而過貧困的生活,換取精神上的自由與人格上的尊嚴。這種自我放逐,成為中國歷代不甘委身投靠的精英不得不選擇的一種生活方式,這是對權勢的一種蔑視,這是對高貴品德的固守,這是另類的貴族精神。
曾國蕃所代表的第三種貴族精神
曾國蕃精神代表一種追求建功立業(yè)的精神,追求個人品格完善的精神。
這種精神代表中國歷史后期士大夫的精神,這種精神歸功于孔孟之道的熏陶??酌现赖暮诵氖侵倚?,一方面造就了士大夫忠于皇權的奴性,另一方面也造就了士大夫個人嚴謹?shù)钠犯???酌现纻€人品格修煉的核心理念是:格物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立功,立德,立言,成為士大夫追求的三種境界。曾國蕃集三種境界于一身,成為封建士大夫的精神楷模,成為中華民族近代貴族的典范。
對比屈原。屈原的追求是在不受制于既定框架之下的一種不屈的追求,而曾國蕃的追求則是在既定的框架之下一種自我完善的追求。那是因為屈原時代孔孟思想還沒成為一種道,屈原的追求是在思想自由狀態(tài)下的追求,所以他的追求表現(xiàn)出一種豪放的氣度;而曾國蕃的追求則處于高度的約束之下,不敢逾越雷池半步,依循孔孟之道從細微處抵達至高的境界。
對比陶淵明。陶淵明的追求精神是追求個人精神上的自由,寧愿自我放逐,也不愿為五斗米折腰。陶淵明時代,雖說孔孟之道已經(jīng)被推上霸主的地位,但還沒有深化到民間,所以陶淵明對孔孟之道不以為然,在他的心目中,權力與孔孟之道還不如野地里的菊花,他對自然的陶醉遠遠超過對權力和物質(zhì)的迷戀。當孔孟之道被歷代王朝強化之后,孔孟之道成為中國人精神的主宰,中國的士大夫失去了人身的自由,更失去了思想的自由。所以不可能再有屈原類的貴族,也難以再有陶淵明類的貴族,唯有曾國蕃類的貴族,只能在封建的體制之內(nèi)建功立業(yè),完善自我了。 三種貴族精神的衰變
從追求卓爾不凡,到自我放逐;從自我放逐,到回歸權勢;這就是中國歷史上貴族精神的衰變。
從屈原的精神衰變到陶淵明的精神,是焚書坑儒殘酷的現(xiàn)實,逼使他們放棄了追求卓爾不凡,而選擇了自我放逐,為堅守高貴的人格,拒絕向權勢委身投靠。這是一種無奈,也是一種對權貴的蔑視,正是這種無奈與蔑視顯現(xiàn)出他們高貴的人格精神。
從陶淵明的精神衰變到曾國蕃的精神,民族精英不得不向權勢低頭,走入封建體制之內(nèi)追求建功立業(yè),來完成自己對世俗權勢的追求。這種靠攏,失去了個人獨立的思想與人格,但也不乏一大批在體制之內(nèi)追求個人品格修煉的貴族,比如柳宗元,比如岳飛,比如文天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精神,文天祥《正義歌》所表現(xiàn)出來的那種鐵肩擔道義的精神,都是傳統(tǒng)貴族精神的突出表現(xiàn),他們都是在體制之內(nèi)達到完善的人格。
貴族精神的衰變,實質(zhì)上削弱了貴族精神的力量,也就局限了中國歷史上的貴族對人類文明的作為,對比歐洲的貴族,中國后期的貴族對人類文明的貢獻明顯大為遜色。 與歐洲貴族的對比
歐洲貴族對人類文明的貢獻,是顯而易見的。從遠古的哲學思想,宗教信仰,道德信念,到中世紀的文化藝術,
到近代的自然科學,到現(xiàn)代的民主機制,人類歷史上劃時代的思想,大多數(shù)都是歐洲貴族創(chuàng)建的。特別是近代的歐洲貴族,創(chuàng)造了君主立憲,《獨立宣言》,《人權宣言》,美國的馬丁路德金創(chuàng)造了《我有一個夢想》,并將這些文明的思想付諸于實,創(chuàng)造出輝煌的歷史,成為人類走向文明的里程碑。
中國的貴族,在秦王朝之前,可以與歐洲的貴族齊駕并驅(qū),創(chuàng)造出燦爛輝煌的古文明。中國的古文明并不比歐洲的古文明遜色,就是最好的說明。然而秦王朝之后,中國不再產(chǎn)生任何劃時代的思想,也就是說,中國的貴族不再對人類的文明做出重大的貢獻。秦王朝之后所有的思想家不過學會了炒冷飯,炒孔孟之道的冷飯,這一碗冷飯長炒不衰,炒了二千多年,至今還有人靠炒這碗冷飯混成大師。
這就是中國貴族精神的衰落,從屈原追求卓爾不凡的精神,衰變成陶淵明自我放逐的精神,再從陶淵明自我放逐的精神走向回歸依附權勢。在殘酷腐敗的體制之內(nèi),在孔孟之道的框架之下,中國的精英變成了封建王朝的奴才,不可能再有屈原那種追求卓而不凡的精神,也不會有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了。所以后期的士大夫,不可能產(chǎn)生新的偉大思想,只能在孔孟之道所賦予的人格意念上追求完善??酌现赖乃捻椈驹瓌t:非禮莫視,非禮莫聽,非禮莫言,非禮莫行。嚴重地窒息了中國貴族思想的生命力,注定不可能再對人類文明做出重大的貢獻了。 那么造成中國貴族精神衰變的根源在哪里呢?在殘暴的政權背后,是否有更深層的原因呢?
導致貴族精衰變的三大因素
導致中國貴族精神衰敗的因素很多,大致可以概括為三大因素:一是政權的殘暴,二是文化的缺陷,三是缺失一種主導性的宗教信仰。
封建專制的殘暴。
秦王朝焚書坑儒開創(chuàng)了毀滅人類思想的先河,從秦始皇的焚書坑儒,到漢武帝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到宋王朝的反詩,到明太祖的文字獄,到了清王朝,一個錯別字殺萬把人也是等閑事了。一代又一代的殘殺摧殘,是貴族與貴族精神衰變的最直接的原因。秦王朝實質(zhì)上成為中國貴族精神衰變的拐點。
然而,為什么歐洲的貴族精神能與時迸進而發(fā)揚光大,而中國的貴族精神卻日漸微弱了呢?難道說歐洲的封建王朝不殘暴嗎?我想早期的封建王朝殘暴性不會相去太遠。我想深層次的根源應該是文化。
中國古代貴族形成原因
中國古代君主授予貴族和功臣爵位的制度。它是歷代君主為鞏固其統(tǒng)治地位,調(diào)整統(tǒng)治階級內(nèi)部關系而實 行的一種封建等級制度。爵位是表示貴族或功臣身份、地位的稱號,分為不同的等級,有些爵位可以世襲。受 爵后通??傻玫绞骋鼗蛳喈敂?shù)量的財富。封爵制度在中國古代數(shù)千年的歷史中有相當大的發(fā)展變化。
中國古代封爵制度起源于何時,學術界尚無定論。傳統(tǒng)的看法認為起源于夏代,但這種看法已被否定。還 有一種看法認為起源于商代。商代疆域分為內(nèi)服與外服。內(nèi)服由商王直接統(tǒng)治,外服則分給侯、伯等,分封就是最初的封爵。另一種意見認為,商代的分封并不等于封爵。因為在商代,受封的有商王的妻及子(婦、子),有外圍邊防之官(侯與伯),還有近郊耕作之官(男與田)等幾類人。侯與男并無嚴格區(qū)分,也無等級之別。即使到了西周,公、侯、伯、子、男也只是國君的通稱,并非爵祿。直到戰(zhàn)國時代,才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實際上,封爵制度是一個逐步完善的過程,不同的看法主要由于所取標準不同。五等爵制到了戰(zhàn)國時期方才完備。
封爵制度與宗法制度有著密切的關系,最初的受爵者僅是王族?!蹲髠鳌氛压四?“昔武王克商,光 有天下,其兄弟之國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國者四十人,皆舉親也。”戰(zhàn)國時期,秦國從商鞅變法以后,取消王族 封爵,立二十等爵制以賞功勞(主要是軍功)。從最高的二十等到最低的第一等,依次是:徹侯、關內(nèi)侯、大 庶長、駟車庶長、大上造、少上造、右更、中更、左更、右庶長、左庶長、五大夫、公乘、公大夫、官大夫、大夫、不更、簪□、上造、公士。西漢以后,皇族封爵與功臣封爵并存,一直延續(xù)到清代。
秦以前君主稱王,封爵中最高的一等為公。秦始皇稱帝,西漢以后最高封爵為王,皆封與皇子。西晉以后,皇族封爵與功臣封爵名稱合并,但最高一級的王、親王只封與皇族。至明代,在爵位中加鎮(zhèn)國、鎮(zhèn)國等名稱。清朝皇族爵位分十四等,其中貝勒、貝子是滿語“天生貴族”的音譯。
爵位與官職有一定關系。西周所封公、侯等爵,對周天子稱臣,在封國內(nèi)就是君主,官爵合一。此后,總 的趨勢是官與爵逐漸分離,但在某些時期仍有例外。西漢、西晉及明朝初期,宗室王在封國內(nèi)有軍事、行政權,勢力逐漸膨脹,先后釀成“七國之亂”、“八王之亂”、“靖難之變”等,嚴重威脅著皇權。在其他時期,爵位只是一種榮譽稱號,因其與皇帝關系的親疏(皇族封爵)及功勞大小(功勛封爵)而有高低之分。
爵祿在古代往往連稱,受爵后必得祿。西周時,公、侯是封國內(nèi)的君主,封國內(nèi)的財政收入全歸其所有,但公、侯要對周天子承擔鎮(zhèn)守疆土、交納貢稅、朝覲述職等義務。以后封爵都有一定食邑,但不是自己征收,而是由王朝撥給。后來食邑變成了一種虛名,只有在爵位前加所謂“食實封”若干戶,才能享有相應的封戶租稅,或從國家領得一定封賜。
中國古代貴族精神
上一篇:中國古代貴族的生活方式
下一篇:日本古代貴族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