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皇帝殺死年羹堯的真實原因是什么
年羹堯、隆科多本來是雍正對付胤禩集團的兩把利刃,沒想到先于胤禩集團走向覆滅。雍正皇帝殺死年羹堯的真實原因是什么?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雍正皇帝殺死年羹堯的真實原因,供大家閱讀!
雍正皇帝殺死年羹堯的真實原因是什么
在封建時代最注重名分,君臣大義是不可違背的,做臣子的就要恪守為臣之道,不要做超越本分的事情。
年羹堯的所做所為的確引起了雍正的極度不滿和某種猜疑。年羹堯本來就職高權重,又妄自尊大、違法亂紀、不守臣道,招來群臣的側目和皇帝的不滿與猜疑也是不可避免的。雍正是個自尊心很強的人,又喜歡表現(xiàn)自己,年羹堯的居功擅權將使皇帝落個受人支配的惡名,這是雍正所不能容忍的,也是雍正最痛恨的。
雍正并沒有懼怕年羹堯之意,他一步一步地整治年羹堯,而年也只能俯首就范,一點也沒有反抗甚至防衛(wèi)的能力,只有幻想雍正能看著舊日的情分而法外施恩。所以,他是反叛不了的。雍正曾說:“朕之不防年羹堯,非不為也,實有所不必也。”至于年羹堯圖謀不軌之事,明顯是給年羅織的罪名,既不能表示年要造反,也不能說明雍正真相信他要謀反。
從年羹堯來看,他一直也是忠于雍正的,甚至到了最后關頭也一直對雍正抱有很大幻想。
在被革川陜總督赴杭州任的途中,年羹堯幻想雍正會改變決定,因而逗留在江蘇儀征,觀望不前。結果這反使雍正非常惱怒,他在年羹堯調任杭州所上的謝恩折上這樣批道:“看此光景,你并不知感悔。上蒼在上,朕若負你,天誅地滅;你若負朕,不知上蒼如何發(fā)落你也!……你這光景,是顧你臣節(jié)、不管朕之君道行事,總是譏諷文章、口是心非口氣,加朕以聽讒言、怪功臣之名。朕亦只得顧朕君道,而管不得你臣節(jié)也。只得天下后世,朕先占一個是字了。”雍正的這段朱批實際上已經(jīng)十分清楚地發(fā)出了一個信號:他決心已定,必將最終除掉年羹堯。
直至年羹堯接到自裁的諭令,他也一直遲遲不肯動手,還在幻想雍正會下旨赦免他。但雍正已經(jīng)下定決心,認為使其免遭凌遲酷刑、自裁以全名節(jié)已屬格外開恩,所以他應該“雖死亦當感涕”,因此年羹堯生路已絕。一個想要謀反的大臣怎么會對皇帝有這種不切實際的幻想呢?雍正在給年羹堯的最后諭令上說:“爾自盡后,稍有含冤之意,則佛書所謂永墮地獄者,雖萬劫不能消汝罪孽也。”在永訣之時,雍正還用佛家說教,讓年心悅誠服,死而不敢怨皇帝。
殺人滅口,事出有因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年羹堯參與了雍正奪位的活動,雍正帝即位后反遭猜忌以至被殺。不只是稗官野史,一些學者也持這種看法。據(jù)說,康熙帝原已指定皇十四子胤繼位,雍正帝矯詔奪位,年羹堯也曾參與其中。他受雍正帝指使,擁兵威懾在四川的皇十四子允,使其無法興兵爭位。
雍正帝登基之初,對年羹堯大加恩賞,實際上是欲擒故縱,待時機成熟,即羅織罪名,卸磨殺驢,處死年羹堯這個知情之人。有人不同意此說,主要理由是雍正帝繼位時,年羹堯遠在西北,并未參與矯詔奪位,亦未必知曉其中內(nèi)情。但客觀上講,當時年羹堯在其任內(nèi)確有阻斷胤禵起兵東進的作用。
關于雍正帝篡改遺詔奪取皇位的情況,許多著述都進行了闡釋,閻崇年先生的《正說清朝十二帝》也有系統(tǒng)歸納,此不贅言。各家說法,見仁見智,莫衷一是。雍正即位一事,確實疑點很多。而他即位后,又先后處置了原來最為得力的助手年羹堯和隆科多,讓人更不禁要懷疑這是作賊心虛、殺人滅口。當然,這只能算是合理推定,尚無鐵的資料作為支撐,所以,這種懷疑套句俗語說就是:“事出有因,查無實據(jù)。”
我們暫且拋開雍正決心除掉年羹堯的真正動因不說,從年羹堯自身而言,他的死確實有點咎由自取。他自恃功高,妄自尊大,擅作威福,絲毫不知謙遜自保,不守為臣之道,做出超越臣子本分的事情,已為輿論所不容;而且他植黨營私,貪贓受賄,“公行不法,全無忌憚”,為國法所不容,也為雍正所忌恨。這就犯了功臣之大忌,勢必難得善終。所以《清史稿》上說,隆、年二人憑借權勢,無復顧忌,罔作威福,即于覆滅,古圣所誡。
雍正為什么殺年羹堯
關于雍正為何殺年羹堯,史學界向來有爭論。有人說是因為年想造反,又有人說年羹堯當年參與了雍正與諸兄弟的皇位之爭,雍正這樣做是殺人滅口。我們不妨分析一下這些說法:
犯上謀反,難成定讞
有一種觀點認為年羹堯的死是因為他自立為皇帝。乾隆時學者蕭奭在《永憲錄》中提到:年羹堯與靜一道人、占象人鄒魯都曾商談過圖謀不軌的事。
有的學者也持此說,認為“羹堯妄想做皇帝,最難令人君忍受,所以難逃一死”。
而《清代軼聞》一書則記載了年羹堯失寵被奪兵權后,“當時其幕客有勸其叛者,年默然久之,夜觀天象,浩然長嘆曰:不諧矣。始改就臣節(jié)”。說明年確有稱帝之心,只因“事不諧”,方作罷“就臣節(jié)”。其實這種說法是沒有充分依據(jù)的。且聽小編娓娓道來。
雍正皇帝殺死年羹堯的真實原因相關文章:
1.鰲拜怎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