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望舒的情感經(jīng)歷大全
戴望舒是當代著名的文學家,他最出名的代表作是《雨巷》,描寫了一位撐著油紙傘的姑娘,那么在生活中,戴望舒的雨巷姑娘又是誰呢?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戴望舒的情感經(jīng)歷,希望你喜歡。
戴望舒的情感經(jīng)歷
戴望舒一生與三位女性有不解之緣,他的初戀是施蟄存的妹妹施絳平、而他的第一任妻子是穆時英的妹妹穆麗娟,第二任夫人是楊靜。
初戀
1928年,戴望舒憂郁而強烈的感情世界里,深深地愛上了施蟄存的妹妹施絳平。時年18歲的施絳平活潑可愛,與戴望舒憂郁的性格形成強烈的對比。 戴望舒當時寄居在上海施蟄存處,雖與施絳平日日相見,但他對愛情羞于啟口,借詩表白,而施絳平偏偏笑而不答。戴望舒身材高大但面部黝黑,面容不雅,使施絳平不悅。對施絳平一往情深的戴望舒遭到冷遇后,他最終以跳樓相挾,施絳平勉強答應。戴望舒興奮之際,趕緊要父母從杭州趕到上海,向施的父母提親。施絳平父母起初是不同意這樁婚姻的,現(xiàn)在迫于這種情狀,并在施蟄存的努力下,也勉強同意。 1931年春夏之際,戴望舒與施絳平舉行訂婚儀式,聲勢很大。但施絳平提出了條件:戴望舒出國留學取得學業(yè)回來有穩(wěn)定的收入后,方可完婚。這時,戴望舒又一次陷入感情的低谷。因為他太愛施絳平,面對施絳平提出的條件,他只有義無反顧。 1932年10月8日,戴望舒在經(jīng)濟非常困難的情況下,為了兌現(xiàn)愛情的預約,他乘坐達特安號郵船離滬赴法留學。 在法國的3年中,戴望舒過著極其貧困的生活,由于自費留學的資金不夠,他只得靠譯稿來掙錢。1933年8月,戴望舒終耐不住貧困,他寫信告訴父親準備回國。父親焦急中連忙寫信告知施蟄存,施蟄存迅速電告戴望舒,請他慎重考慮回國一事。接著為其籌款寄去,又電告他不要回國。 戴望舒的旅法好友羅大岡曾在文章里記載:戴望舒手上的錢花光了,生活發(fā)生問題,于是他向里昂中法大學申請接濟。而戴望舒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并沒有好好學習,只不過把此當作生活的保障而已,尤其聽到施絳平移情別戀的傳聞,戴望舒就更不去上課了。 1935年4月,戴望舒被中法大學開除回國。一種說法是說他因為在中法大學住了兩年半,毫無成績。另一種說法是他在西班牙旅游期間參加西班牙進步群眾反法西斯示威游行。直到走時,他才把這個消息千訴羅大岡。上車時,只有羅大岡一人為他送行,學校沒有給他途中的零用錢,只有一張火車票,從馬賽至上海,是一張四等艙的船票,而其他學生是三等艙,四等艙夜間連被子都沒有,晚上冷得只得蜷著身子來回翻滾。 1935年5月戴望舒回到上海,一個不相信的傳聞終于得到證實,施絳平已確實戀上她原本就喜歡的那個人,戴望舒憤怒之下當眾打了施絳平一記耳光,長達8年的戀愛終于結束。
與穆麗娟共結并蒂蓮
沉浸在失戀傷痛中的戴望舒,當時住在劉吶鷗的江灣公園的公寓,與穆時英一家挨得很近,為了撫慰 戴望舒與穆麗娟
戴望舒愛情的傷口,穆時英將自己的妹妹穆麗娟介紹給戴望舒。小他12歲的穆麗娟的清純、秀麗一下就迷住了戴望舒,使他很快從感情的困厄中掙脫出來,并于第二年結婚。但1938年5月,戴望舒全家由上海乘船到香港后,兩人間的感情逐漸有了分歧,他們常常因一點小事而大動干戈。 據(jù)穆麗娟憶起當年生活時說:"他對我沒有什么感情,他的感情給施絳平了。"1940年冬,穆麗娟回到上海決定離婚,戴望舒得知消息后,便 戴望舒與第一任妻子穆麗娟
給穆麗娟發(fā)出"絕命書":"從我們有理由必須結婚的那一天起,我就預見這個婚姻會給我們帶來沒完的煩惱。但是我一直在想,或許你將來會愛我的?,F(xiàn)在幻想毀滅了,我選擇了死,離婚的要求我拒絕,因為朵朵(大女兒戴詠素)已經(jīng)5歲了,我們不能讓孩子苦惱,因此我用死來解決我們間的問題,它和離婚一樣,使你得到解放? 盡管這封"絕命書"寫得如此傷感,還是未能動搖穆麗娟離婚的決心。戴望舒只好在離婚協(xié)議上簽字,根據(jù)協(xié)議,戴詠素歸戴望舒撫養(yǎng)。
第二次婚姻
1942年,戴望舒與同在大同圖書印務局的抄寫員楊靜相識,并很快進入熱戀。盡管楊靜的父母竭力反 戴望舒、楊靜及子女
對,但楊靜是個充滿個性的女孩,她沖破種種阻力,毅然與大她21歲的戴望舒結了婚。楊靜從小長在香港,嬌小美麗,活潑好動,結婚時才16歲,由于彼此性格和年齡的差異,加之婚前缺乏深入了解,婚后不久便出現(xiàn)了感情上的裂痕,常常因生活上的瑣事吵架。1948年末,楊靜愛上了一位姓蔡的青年,并向戴望舒提出離婚,戴望舒做了種種努力都未能奏效,兩人各帶一個女兒,戴詠樹歸楊靜,戴詠絮歸戴望舒。
戴望舒的死因
到1949年初,人民解放軍勝利的消息頻傳。曾經(jīng)蒙受"附日"冤枉的戴望舒決定回到北方。這時,卞之琳從英國回國,路過香港,戴望舒決定與他結伴而行,他對挽留的朋友說:"我不想再在香港呆下去了,一定要到北方去。就是死也要死得光榮一點。" 到北京不久,戴望舒被安排到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國際新聞局負責法文科工作,對于這項工作,他十分欣慰,曾向新聞出版總署的負責人胡喬木表示,"決心改變過去的生活和創(chuàng)作方向"。而這時,他的哮喘病已嚴重到上樓都要停下來休息一會兒。為了更好地工作,他聽從醫(yī)生建議動了手術,但病情并未好轉(zhuǎn),由于惦記《論人民民主專政》的法文翻譯,他提前出院,并給自己打麻黃素針,在家治療。1950年2月28日上午,他照例自己打麻黃素針,為了能早點治好,他加大劑量,注射后不久,心臟跳動劇烈,撲在床上就昏迷過去,等送到醫(yī)院,已經(jīng)停止了呼吸。 命運多舛的戴望舒一直在曲折中行走,當曙光照耀他時又過早離世。卞之琳在悼念文章中說:"望舒的忽然逝世最令我覺得悼惜的是:他在舊社會未能把他的才能好好施展。現(xiàn)在正要為新社會大大施展他的才能,卻忽然來不及了。"
戴望舒原名
戴望舒(1905年11月15日-1950年2月28日),名承,字朝安,小名海山,浙江杭縣(今杭州市余杭區(qū))人。后曾用筆名夢鷗、夢鷗生、信芳、江思等。中國現(xiàn)代派象征主義詩人,翻譯家。
他先后在鴛鴦蝴蝶派的刊物上發(fā)表過三篇小說:《債》,《賣藝童子》和《母愛》,曾經(jīng)和杜衡、張?zhí)煲砗褪┫U存等人成立了一個名謂“蘭社”的文學小團體,創(chuàng)辦了《蘭友》旬刊。
1950年在北京病逝,享年45歲。安葬于北京西山腳下的北京香山萬安公墓,墓碑上有茅盾親筆書寫的“詩人戴望舒之墓”。
戴望舒的子女后人
長女戴詠素,1937年生,穆麗娟之女。
次女戴詠絮,1943年生,楊靜之女。
三女戴詠樹,1945年生,楊靜之女。
戴望舒的情感經(jīng)歷大全相關文章:
2.感情散文精選
5.戴笠生平簡介
戴望舒的情感經(jīng)歷大全
上一篇:盧俊義怎么樣上梁山的
下一篇:魯智深的經(jīng)典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