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胥氏的后裔及其蹤跡介紹
在三皇五帝之前,更有盤古開天辟地,而華胥氏便是盤古時代部落首領(lǐng)的后裔。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華胥氏的后裔及其蹤跡介紹,希望你喜歡。
華胥氏的后裔及其蹤跡
從泛稱說,華胥、有巢、燧人等等,均可統(tǒng)稱為神話人物盤古氏時代部落首領(lǐng)的后裔。華胥以后的傳說人物,則可泛稱為華胥(幾代的華胥氏)氏和燧人氏的后裔。如《易·系辭傳》把赫胥排在華胥的八九代之后,說她起碼有十幾代的子孫?!短接[》引《遁甲開山圖》載:“女媧氏沒,大庭氏王。次有柏皇氏、中央氏、粟陸氏、驪連氏、赫胥氏、尊盧氏、祝融氏、混沌氏、昊英氏、有巢氏(后裔)、葛天氏、陰康氏、朱襄氏,凡十五代。襲包犧之號。”說明他們都是伏羲氏的子孫,亦即華胥氏的后裔。文獻有載的華胥子女伏羲、女媧,又生子少典、有蟲喬,少典有蟲喬又生炎帝、黃帝,炎黃的世代子孫等,均可稱是華胥的后裔。其后裔形成的姓氏有:華胥、伏犧(羲)、伏、洑、宓、庖、泡、風胡、顓臾、顓、臾、昊、暞、咼、渦、汝、女、宿、夙、縮、柏、柏侯、伯常、柏常、柏成、伯成、郝、郝骨、省、須、須句、須卜、東方、東、東蒙、中英(皇)、毋、毋將、毋車、無懷、無弋、無氏、陳豐(鋒)、袐(秘)、馝邦、馝邗、馝刊、娥陵、皞、尊、罇、蹇、寋譽、騫、郁、潛龍、沅、希、宿六斤、宿勤、宿沙、夙沙氏,與上之后裔姓相加,共計八十多個姓。又因古代五大民族集團的祖先都來自華胥氏世代子孫,所以今日中華民族都尊奉其為始祖母。
1、華胥與胥姓
其姓名或號華胥氏,后來還形成了“華胥”、“胥”姓。華胥為歷史上罕見復(fù)姓。《姓氏考略》云:“以國為氏?!堵肥贰罚?lsquo;伏羲母國。在闐中(今屬重慶)’。”《史記·補三皇本紀》云:“太皞庖犧氏母曰華胥,履大人跡于雷澤,而生庖犧于成紀。”《姓氏詞典》引《太平寰宇紀》云:“陜西藍田縣有華胥陵。”胥姓。它源于華胥、赫胥二氏?!锻ㄖ?middot;氏族略》云:華胥氏,相傳為太昊之母姓,其后人多以“胥”為字(西周多以字行于世)。春秋時期晉國大夫字胥臣,任司空,華胥之后。其子便以“胥”為姓,稱胥甲。甲之子胥開,開之子胥童,皆襲職為晉國大夫。我們認為胥姓的本源,是華胥氏之“胥”,非胥臣。此外,華胥氏之裔赫胥氏也有形成“胥姓”的。“今朝有胥鼎,繁峙(今屬山西)人,官同平章事,封吳國公,屢典邊疆,朝野倚重,且為政鎮(zhèn)靜,明悉吏事,金代以書生為封疆大員,政績顯著者,首舉胥鼎一人。明朝有胥必彰,常德人,官監(jiān)察御史,彈劾不避權(quán)貴,人稱‘真御史’。此外,還有華姓與花姓。東漢末有華歆,尚書令。華佗,神醫(yī),譙郡(今安徽亳州人)?,F(xiàn)代有數(shù)學家華羅庚、原黨和國家領(lǐng)導(dǎo)人華國鋒等。漢代有花虔,唐代有花敬定,明代有花云、花寧、花潤生等。漢、壯、布依及傈僳等族,均有花姓。
2、赫與赫胥復(fù)姓
《姓觿》收有赫姓。《路史》云:赫胥氏之后。《姓氏尋源》有赫氏?!讹L俗通》云:古天子赫胥之后有赫氏、赫胥氏?!肚Ъ倚铡吩疲核贩?今內(nèi)蒙古杭錦族)族。明朝綏德(今屬陜西)諸生有赫崇德。
赫胥?!缎沼劇酚写诵??!堵肥贰吩疲汗诺酆振闶现蟆!讹L俗通》《姓氏尋源》均有此載。東晉大夏王赫連勃勃之姓,可能為赫胥所演變。赫連的后裔也有單性赫氏。
3、尊盧氏形成的姓氏
南宋羅泌《路史·禪通紀》云:“尊盧氏即宗盧氏五世。”這個氏族的首領(lǐng)世代襲號,為伏羲、女媧氏所生之子(即其氏族由二者的部落派生而來)。尊盧氏曾任伏羲部落之臣(管理人員)。尊盧氏之稱,后來還形成了姓氏?!缎沼劇肥沼凶鹦??!缎湛肌吩疲鹤鸨R氏之后?!缎帐蠈ぴ础酚凶鹗稀!讹L俗通》云:尊氏,太昊之世諸侯尊盧氏之后??梢娊袼{田的尊盧氏之陵,是其子孫的陵。這個陵與華胥氏之陵一樣,最早也只能是春秋末或戰(zhàn)國初所營修。按文獻記載,北魏已注意到藍田的“三皇舊居”,因而祭祀華胥陵及尊盧氏之陵的活動,應(yīng)該是比較早的。據(jù)住在藍田華胥鎮(zhèn)張河村文化老人張蔚堂回憶,“在民國初期,不少達官貴人和文化界名流,經(jīng)常到華胥陵”祭祀。“往后隨著軍閥混戰(zhàn),祭祀活動逐漸被淡化,成規(guī)模的祭祀絕跡。”
華胥氏故里和陵地之說
1、生于華胥國之說
《列子·黃帝》篇云:“華胥氏之國在弇州之西,臺州之北,不知斯(距)齊國(中國)幾千萬里,蓋非舟車足力之所及,神游而已。其國無帥(師)長,自然而已;其民無嗜欲,自然而已。不知樂生,不知惡死,故無夭殤;不知親己,不知疏物,故無愛憎;不知背逆,不知向順,故無利害。都無所愛惜,都無所畏忌。入水不溺,入火不熱,斫撻無傷痛,指 擿無痟癢,乘空如履實,寢虛若處床,云霧不硋(礙)其視,雷霆不亂其聽,美惡不滑其心,山谷不躓其步,神行而已。”(莊子·馬蹄)篇云:“赫胥氏之時,民居不知所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民能以此矣。”赫即華的音轉(zhuǎn),一說赫胥是華胥之別稱。這個自由自在、相互平等的華胥之國(應(yīng)是氏族部落),正是母系氏族社會的真實反映。弇州(州名、山名)和臺州的地望說法較多,因而“華胥之國”也有12處之說。
(1)今山東章丘縣說
臺州,《左傳·襄公二十五年》與《哀公十四年》,均曰在齊地(今山東博山縣)。臺同邰、駘,《左傳·哀公六年》云:邰在今山東章丘縣?!洞笄逡唤y(tǒng)志》載:“章丘縣西朝陽故城有赫胥墓。”既然華胥之墓在此,那么這個華胥國(即部落)也就在今山東章丘縣,華胥亦自然生于此。
(2)今山西汾水流域說
《左傳·昭公元年》云:“汾川”,“則臺駘汾神也。”《論衡》寫作臺臺?!堵肥?middot;后紀四》稱默臺、墨臺,即臺駘。今山西汾水流域的侯馬市有駘神廟,其他縣市也各有臺、駘之地名。因而有的學者認為“華胥之國”在山西南部,華胥生于此。
(3)今河南新鄭和新密市之間說
《拾遺記》載:伏羲“所都之國,有華胥之洲”。因河南新密市與新鄭市之間古有“華陽國”(即華胥之國),故有的學者認為華胥生于此。
(4)今陜西咸陽和寶雞市說
《史記·五帝本紀》云:“封棄于邰。”《正義》引《括地志》云:“故嫠城一名武功城,在雍州武功縣西南二十二里,古邰國,后稷所封也。”邰城,在今陜西咸陽市楊陵區(qū),遂有學者認為古華胥國在此,亦生于此。另一說是華胥氏生于今陜西寶雞市南的天臺山。
(5)今甘肅西和縣說
弇州,在崦嵫山一帶。《山海經(jīng)·西山經(jīng)》云:“鳥鼠同穴山”,“西南三百六十里,曰崦嵫之山。”畢沅注:“字當作弇茲。”新編《辭源》釋:“崦嵫,山名,在甘肅省天水縣西,古代神話說是日入之處。”趙逵夫先生考證:崦嵫之山,正當今西和縣以北的嶓冢山。遂有學者認為華胥之國在今西和縣一帶,華胥生于此。
(6)今青海省青海湖旁說
屈原《離騷·遠游》云:“路不周以左轉(zhuǎn)兮,指西海以為期。”王逸注:“不周,山名,在昆侖西北。”《山海經(jīng)·大荒西經(jīng)》云:“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趙逵夫先生曰:“就戰(zhàn)國時期神話傳說中不周山之原型言之,當指祁連山西端今甘肅省敦煌縣以南當金山口兩面之山(阿爾金山主峰與黨河南山)。”“西海”泛指甘肅以西的湖泊,有的學者認為是青海湖。于是便說:“在西北海外,有一個華胥國。這是一個人間樂土,居住著一些半人半神的人”。華胥氏族在這一帶,自然也就生于此。
(7)今四川成都盆地說
胡太玉《破譯(山海經(jīng))》云:“《列子·黃帝》篇中所描述的‘華胥之國’,正如‘都廣之野’一般,是一片人間樂園”。“我們認為華胥之國就是古代的天府之國。”因而華胥氏族部落的居地在今成都盆地。
(8)今浙江臨??h說
《辭海》云:“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改海州為臺州,以境北天臺山得名。治所在臨海。”遂有華胥國在今浙江臨??h之說,即華胥生于此。
(9)今江蘇太倉和太湖旁說
《辭海》云:“弇山,古國名。明王世貞在其家鄉(xiāng)太倉州(今江蘇太倉)所筑。因廣七十余畝,中迭二峰,名上弇、中弇、下弇,極園亭林之勝。所以弇山為太倉的別稱。”遂有華胥生于太倉縣之說,傳說太湖一帶古有華胥山,遂有華胥氏生于此之說。
2、生于雷澤之說
《辭?!吩疲?ldquo;雷澤,古澤名,即‘雷夏’。一名雷水。在今山西永濟南。源出雷首山,南流入黃河。相傳為‘舜漁雷澤’之處,實因水有雷名,強為牽合”;“古縣名。治所在今山東菏澤東北。因雷夏澤得名。隋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置,金貞元二年(公元1154年)廢入鄄城縣。”因?qū)诐傻牡赝J識分歧,遂有多處華胥氏生地之說。
(1)雷澤涉及的地方
晉代皇甫謐《帝王世紀》云:“燧人之世,有巨人跡出于雷澤,華胥以足履之。”《詩緯·含神霧》云:“大人跡出雷澤,華胥履之生宓犧。”《淮南子·地形訓》云:“雷澤有神,龍身人頭,鼓其腹而熙。”《史記·五帝本紀》《正義》引《山海經(jīng)》云:“鼓其腹則雷。”《尚書·禹貢》云:“雷夏即澤。”《周禮》注:“雷澤在成陽。”《漢書·地理志》云:“濟陰郡成陽,雷澤在其北。”即雷澤在今山東菏澤市北的鄄城縣,成陽在今鄄城縣西。古代雷澤水域?qū)拸V,涉及今山東鄄城、河南范縣、濮陽,因而有華胥故里分別在這三縣之說。還因山西永濟有雷澤地名及水名,故又有華胥故里在永濟之說。
(2)雷澤在吳西之說
《山海經(jīng)·海內(nèi)東經(jīng)》云:“雷澤中有雷神,龍身人頭,鼓其腹則雷,在吳西。”“吳西”,一般指的吳國都城(在今江蘇省蘇州)之西,因而有人認為華胥故里在蘇州之西。一說在太湖。
柯?lián)P先生提出雷澤可能指仇池(又寫作仇夷)山的別稱。馬世之先生依此考證:陜西寶雞市陳倉區(qū)西的岳山又稱吳山,仇池山(今甘肅西和縣)在其西,正好與《山海經(jīng)》之說相符合?!冻鸪赜洝吩疲?ldquo;仇池百頃,周回九千四十步,天形四方,壁立千仞。”百頃大湖,自然是個大澤。遂有華胥國在此之說。
(3)雷澤在四川之說
有的學者說:“聯(lián)系到四川彭山縣發(fā)現(xiàn)的恐龍足印化石”,“華胥履的大跡,正是恐龍足印”。“雷澤”即“華澤”,“華胥國就是古代的天府之國”。“四川時有大湖,有可能就是華澤”。“四川(包括漢中)稱為華陽,其間有華山,表明華澤也在這中間”,因而華胥是生在四川。
3、生于九河之說
《拾遺記》載伏羲氏曰:“華胥九河神女,以生余也。”《辭?!吩疲?ldquo;《書·禹貢》記載當時黃河流至河北平原后‘又北播為九河’,據(jù)《爾雅·釋水》說是徒駭、太史、馬頰、覆釜、胡蘇、簡、挈、鉤盤、鬲津等九條河,今已不能確指。近人多主張九河不一定是九條河,而是黃河下游許多支派的總稱。”其地域一說在今河北東南,一說在今山東西北。我們認為后說較確。因為黃河折而東北流的一段,正是從山東阿城至墾利縣的黃河,這個地區(qū)的黃河支流至今還有稱徒駭河的。從史前社會說,可以理解為華胥部落由九個氏族組成。
4、生于華胥之洲說
晉代王嘉《拾遺記》云:“庖犧所都之國,有華胥之洲。神母游其上,有青虹繞神母,久而方滅,即覺有娠,歷十二年而生庖犧。”
(1)華胥之洲今地望說
這一地望有今山東泗水縣東北古華渚(今名黃溝)之說;有今河南新密與新鄭市之間說;有今甘肅西和縣的仇池山之說;有今青海湖之說;有今四川盆地湖泊之說等,不多敘。
(2)華胥之渚在藍田比較準確而可信
清代吳乘權(quán)《綱鑒易知錄》云:“太昊之母居于華胥之渚(今陜西藍田),生帝于成紀(今甘肅秦安縣)。”宋敏求《長安志》引后魏《風土記》云:“西有尊盧氏冢,次北有女媧氏谷,則知此地是三皇舊居之所。”元代駱天驤《類編長安志》引《三秦記》云:“驪山巔有三皇廟,不齋戒而往,即風雨迷道”,“又呼為人祖廟”?!短藉居钣洝肪矶?ldquo;藍田縣”條之載,與后魏《風土記》相同。又云:“藍田衛(wèi)三皇舊居,境內(nèi)有華胥陵。”《陜西通志》云:“三皇祠在藍田縣北三十里,祀華胥氏、伏羲氏、女媧氏。蓋伏羲氏、女媧氏皆華胥氏所出,故祀于故里。”《西安府志》的記載與此相同?!端{田縣志》載:“藍田縣內(nèi)有華胥陵,是稱三皇故居。”陵在今華胥鎮(zhèn)北的孟巖村。“在緊靠村子西邊也是華胥溝,而越過華胥溝就是宋家村(舊稱宋家圪?)”,與“華胥渚(華胥氏與其子女的居住之地)十分吻合。當?shù)亓鱾髦环N傳說,此地即華胥懷孕后棲息之地”。“在宋家村南塬有一座古廟名為‘三皇廟’,曾經(jīng)有石碑刻文;‘古華胥伏羲肇娠地’等字樣。與《宋書·符瑞志》的記載相近”。“今華胥鎮(zhèn)紅河下游有媧氏村。而紅河在史書上被稱為女媧溝。白鹿原上李華村的原名就是女媧村。在孟巖村附近有一個叫拾旗寨的村子,村中人大多相信是古時祭祀儀仗隊成員的后代。”
5、華胥生于華池之說
何光岳《炎黃源流史》對諸多文獻記載綜合分析后說:“華胥氏也起于西方甘肅東部的華池一帶。”又云:“弇州既在西方”,“則弇州之華胥氏之國當在甘肅天水之東的華亭縣(今華池縣)。”《元和郡縣志》云:“華池縣因縣西華池水為名。”縣城在今甘肅合水縣東北120里的華池鎮(zhèn)?!洞笄逡唤y(tǒng)志》卷201“平?jīng)龈?rdquo;載;“華嶺山,在華亭縣東五十里,山多樺樹”;“華尖山,在華亭縣西北二里,縣居山之麓。”縣旁有華亭川,隋于此置華亭縣。即華胥氏的故里在今甘肅慶陽市華池縣。“這些名叫華嶺山、華尖山、華亭川、華亭縣的地方,正因為華胥氏曾居留于此而得名。華胥氏以樺樹為社樹,故華嶺多樺樹,是華胥部落聚居的象征”。“華池西南慶陽縣東十里有花坡,‘地多花木’,縣西60里又有花村原,‘地產(chǎn)牡丹、芍藥’。華胥氏當以花為圖騰而得名。”可見華胥氏族發(fā)展壯大后,已分布在慶陽大部分地區(qū)。
以上的這么多“生地”,有的是華胥前代或后代子孫之生地,有的是其支族族遷居地或氏族首領(lǐng)(襲華胥號)之生地,情況比較復(fù)雜。“生伏羲、女媧”的華胥氏,有蹤跡可尋,亦可作為我們中華民族的始祖母進行論述。分析諸說,我們贊同華胥氏的故里在今陜西藍田縣華胥鎮(zhèn)孟巖村,去世后也安葬于此之說。因為這里在文獻的記載中,比較詳細而可靠。
猜你喜歡:
2.上古人物介紹伏羲
3.女媧是怎樣誕生的
4.上古時代五帝伏羲
5.伏羲是怎么來的
華胥氏的后裔及其蹤跡介紹
上一篇:氏族社會的特點有哪些
下一篇:怎么樣劃分上古時代與中古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