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良時代歷史講解_奈良時代歷史介紹
日本在奈良時代就有類似地方志的編纂 ,如地記、風土記等 ,內容包括行政區(qū)劃歸屬、地方物產名目、山川、土地、原野等內容。今天學習啦小編給大家?guī)砹四瘟紩r代歷史,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奈良時代歷史
奈良時代(NaraPeriod)始于日本天皇遷都于平城京(今奈良)的710年,止于遷都于平安京的794年,歷經八代天皇。元明女帝是奈良時代的第一代天皇。她死后,還有元正(女)、圣武、孝謙(女)、淳仁、稱德(原孝謙)、光仁、桓武。此期間歷代天皇注重農耕,興修水利,獎勵墾荒,社會經濟得到大為發(fā)展。此時的奈良朝受中國唐文化的影響,又通過唐朝接受到印度、伊朗的文化,從而出現(xiàn)了日本第一次文化全面昌盛的局面。這個時期由于日本極力保護佛教,因此,佛教美術開始繁榮起來。如7世紀初期開創(chuàng)日本佛教文化的飛鳥文化;7世紀后期獨具一格的白鳳文化;8世紀中葉在唐代鼎盛期文化的影響下以寫實手法體現(xiàn)人類豐富情感的天平文化等。
女人在奈良朝占了四代共三十年。圣武這一代幾乎是皇后光明子掌政,淳仁這一代也是上皇孝謙的天下。
奈良時代遣唐使、派往中國的留學僧和留學生在日本文化和美術繁榮方面,起著極大的作用。全國大興造寺、造像,堂皇的繪畫、華麗的裝飾藝術,今天仍見于奈良的寺院和正倉院寶物中。
與佛教美術相媲美,這個時期文化方面的金字塔是《萬葉集》?!度f葉集》收集了8世紀中葉前約400年間,下至庶民上至天皇所作的大約4500首和歌,如實反映了古代日本人的樸素的生活情感。此外,現(xiàn)在還保存著的日本最古老的歷史書籍《古事記》(712年)最古敕撰歷史書《日本書紀》(720年)、最古的漢詩集《懷風藻》(751年)等等都是這個時期的文化遺產。
奈良時代經濟
班田制
646年正月,孝德天皇宣布大化改新詔書,正式宣布實行“班田收授法”即班田制。班田制仿照唐朝的均田制而制定,是律令制土地制度的根本法。班田制從它頒布到消亡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從其頒布至742年,第二階段從743年墾田永世令頒布至800年,第三階段從801年一紀一班令頒布至902年。
班田制實行班田收授,首先須編定全國的戶籍。正倉院所存8世紀初的戶籍詳細地記述了姓名、年齡、受田額、家屬關系、人口數(shù)、疾病、貧富等級、租稅的課與不課等。戶籍每六年編制一次。班田的具體作法是:凡六歲以上公民,由政府班給口分田,男子二段(一段約1983.4平方米),女子為男子的三分之二。官戶奴婢與公民相同,家人、私奴婢則給公民的三分之一。有位、有職、有功者,按位的高低,功的大小,班給相應的位田、職分田、功田等。除口分田之外,還相應給以若干宅地和園田,為世業(yè)田,若絕戶還公。班田每六年一次。所受之田不準買賣,若受田者死亡,由國家收回。
班田制在實施之初還算順利,從646年至713年,共班田十二次。但此后越來越難以維持。這是因為:首先,沉重的租庸調和徭役負擔,使大多數(shù)公民無法承受而拋棄戶籍和口分田逃亡;其次,由于土地不能私有,因此無人墾田,而人口卻不斷增加,致使無田可班;另外,貴族和官吏營私舞弊,利用掌管班田之權,大量侵占公田,并使自己獲得的位田、職田、賜田等變成私有土地。
為了鼓勵荒地的開墾,增加收入,723年,政府制定了《三世一身法》。規(guī)定凡新修溝池開墾的土地,多少不限,允許開墾者三代占有;凡利用原有溝池開墾的田地,只準一代占有。由于農民倦怠,收效不大。但此法的實施卻成為國有土地私有化的契機。
743年,政府又頒布了《墾田永世私財法》。規(guī)定按位階限定開墾土地面積。一品及一位準墾500町,二品及二位準墾400町,三品、四品及三位準墾300町,四位準墾200町,五位準墾100町,六位至八位準墾50町,初位至庶人準墾10町,郡司大領、小領準墾30町,主政、主帳準墾10町。申請獲準后,三年內必須結束開墾。在以上規(guī)定下的墾田,永世歸開發(fā)者私有。有勢力的寺社、貴族、地方豪族均利用此令,大肆墾殖擴大領土,促進了莊園的發(fā)展。
租庸調和徭役
與班田制相適應,奈良朝的租稅實行租庸調制。租按田地面積征收,一段口分田征稻谷二束二把,約占收獲量的3%。庸是代替勞役而交納的實物。正丁(21~60歲)每年去京城服勞役十天,相應的庸則納布二丈六尺;次丁(61~65歲)二人的庸布相當于正丁一人。除布外,還可按當?shù)厮a交納米、鹽、棉等,并運往中央,腳夫由納庸戶負擔。調只限男丁負擔,按照正丁、次丁、中男(17~20歲)等不同等級交納絹、絁、布、綿、染料、油等土特產品。調和庸每年8月中旬開始征收,近國于10月末、中國于11月末、遠國于12月末以前上交大藏省,充作中央的費用。
除了交納租庸調之外,百姓還要負擔沉重的徭役。
兵役是一種很重的徭役。根據(jù)大寶令的規(guī)定,有四分之一的正丁被指名服兵役。到軍團當士兵的被分為十班,每十天輪流值勤,糧食、武器自備,免除其它徭役。若是去京城當衛(wèi)士則須一年,去九州當防人則長至三年,免除調庸和其它徭役。
還有一種徭役是出“仕丁”,每五十戶出二人,到京城為朝廷服役三年,免除調庸和其它徭役。至平安時代允許出錢代役。
在賦役令中未作出具體規(guī)定的徭役稱為“雜徭”。正丁每年限六十天,次丁三十天,中男十五天。一般由國司征調,從事官衙、道路、堤壩的修建等,原則上不供飲食。
此外還有雇役,即雇傭公民修建都城或耕種官田。雖名為“雇”,但報酬甚少,實際上也是一種徭役。
奈良時代音樂
在飛鳥時代時,日本就已從高句麗、百濟、新羅等地傳入了仗樂,仗樂其實是源于中國之踏歌。到了奈良時代,唐樂、渤海樂、林邑樂等大陸樂舞又東傳入日本,乃成為流行的音樂。在天武、持統(tǒng)兩位天皇時設置了專門的樂官,雅樂寮樂官的設置對日本以后的歌舞、音樂發(fā)展有很大影響。據(jù)《大寶律令》的規(guī)定,在治部省設雅樂寮,雅樂寮設有頭、助、允、大允、屬,四個等級的官員,并分派專門的歌人樂師學習各種音樂、舞蹈,以在宴會或宗教儀式上進行表演。
直到平安初期,來自大陸的樂舞被稱為“雅曲、正儛”,而傳統(tǒng)的樂舞則叫做“雜樂”。當時在日本的宮廷內不僅表演傳統(tǒng)的樂舞,還融合表現(xiàn)各種外來的樂舞,歌人樂師們演奏各種樂器,穿著華麗的服裝表演各種樂舞。在天平勝寶三年(753年),日本宮廷又模仿唐制,為女踏歌、女樂設置內教坊,而當時為了配合特技與魔術表演而演奏的散樂亦相當盛行,并成為之后猿樂的雛型。
看過“奈良時代歷史”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