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五千年片段摘抄
《上下五千年》濃縮了泱泱大國五千年的光榮歷史。那你知道上下五千年片段摘抄有哪些嗎?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分享的上下五千年片段摘抄,歡迎大家閱讀。
上下五千年片段摘抄:《馬關條約》喪權辱國
黃海大戰(zhàn)以后,日軍分海陸兩路,進攻中國大陸.清廷卻一味退讓,還在公元1895年初就派張蔭桓、邵友濂到日本去求和.這時日軍正在威海衛(wèi)圍殲北洋艦隊,認為談判的時機沒有成熟,就以他倆資格不夠為借口,不予理睬.到了北洋艦隊全軍覆沒之時,清廷不敢再戰(zhàn),為了求得停戰(zhàn),不惜任何代價,同意改派李鴻章為全權大臣,前往日本求和.
光緒皇帝把李鴻章召到北京,商討對日談判的事.李鴻章對光緒帝說:“割地的事,臣不敢承擔,就是索取大量賠款,恐怕戶部也拿不出這筆錢.”
光緒帝的老師翁同龢(hé)接口道:“只要不割地,多賠一些銀子問題不大,我們一定設法籌辦.”
無論是割地還是賠款,光緒帝都感到心痛,所以一時也拿不定主意.他要李鴻章去見慈禧太后,想讓她決定.慈禧太后聽說以后,趕忙派太監(jiān)出來傳話說:“太后說了,朝廷的事,一切聽皇上作主.”光緒帝無可奈何,最后只好給了李鴻章割地之權.
3月19日,李鴻章帶著他的兒子李經(jīng)方等一幫人到達日本馬關.第二天,就開始同日本內閣大臣伊藤博文進行談判.
談判分為兩步,先談停戰(zhàn)條件,后談議和條件.伊藤博文首先把一紙停戰(zhàn)條款扔給了李鴻章.李鴻章一看,只見白紙黑字寫的是:“日本軍隊應占據(jù)大沽、天津和山海關”,不禁大吃一驚,責問道:“現(xiàn)在你們日本軍隊還沒有打到這些地方,為什么竟要提出占據(jù)?”
伊藤博文擺出戰(zhàn)勝者的架子,蠻橫地說:“凡是講停戰(zhàn),應當對兩國都有好處.停戰(zhàn)本身就對中國軍隊有好處,所以我軍也必須以占據(jù)這三個地方為抵押.”
由于日本提出的停戰(zhàn)條件實在太苛刻了,李鴻章不敢答應,所以雙方談判了二次,也沒有結果.不料,一起突發(fā)事件迫使日本不得不同意馬上停戰(zhàn).
3月24日下午,李鴻章離開談判地點春帆樓,坐轎子回自己的旅館途中遇刺,子彈擊中了他的左顴(quán)骨,血流如注,當場昏倒.原來這一槍是日本人小山豐太郎打的.消息傳出,世界各國輿論大嘩,紛紛指責日本.伊藤博文感到壓力很大,不得不親自跑到李鴻章的床前,主動提出無條件停戰(zhàn)二十一天,直接談判和約問題.
但是,伊藤博文擬訂的和約條款底稿,仍然是非??量痰?他們既要中國賠償二億兩白銀,又要割讓遼東半島、臺灣全島和澎湖列島,同時還要開放沿海和內地的口岸通商,讓日本人到中國自由辦廠.
李鴻章不敢貿然答應這些條款,連忙電告朝廷,問哪些該同意,哪些該駁回,但沒有得到具體的指示.隨后他就依照自己的想法同伊藤博文討價還價.
伊藤博文不耐煩了,于是在4月10日的談判中威脅李鴻章說:“如果這次談判破裂,那么我一聲令下,將有六七十艘輪船運送大軍開赴戰(zhàn)地.到那時,你們北京的安危就很成問題了.再說了,如果談判破裂,那么你一離開此地,能否再安然出入北京城門,我們也很難保證.”只是由于怕引起別國干涉,伊藤博文才答應減去賠款三分之一,在其他一些條款上稍許作了一點讓步.
三天以后,伊藤博文把經(jīng)過修改的和約條款交給李鴻章,并且聲明:“這是最后條款,不許再改,中國對此,只有‘允’和‘不允’兩點上表態(tài),限四天之內進行答復.”
李鴻章心里明白,這實際上是最后通牒.他再次打電報給朝廷,問到底該怎么辦.得到的回答是:如果沒有商改可能的話,請權宜簽字.
最后在談到臺灣問題時,伊藤博文要求在互換條約批準書后一個月辦完交割手續(xù).李鴻章覺得一個月過于倉促,要求再延長一個月,并說:“臺灣已是貴國口中之物,何必著急?”
伊藤博文瞪著眼回答說:“還沒有咽下去,餓得厲害!”一句話,暴露了日本貪婪的強盜本性.
4月17日上午,《馬關條約》正式簽字.
《馬關條約》是一個嚴重的不平等條約,特別是允許日本人在中國開辦工廠,為列強對中國實現(xiàn)資本輸出開了先例.從此,列強在中國相互角逐,掀起了劃分勢力范圍和瓜分中國的狂潮.中華民族的危機一天比一天加重了.
上下五千年片段摘抄:王叔文改革失敗
唐代晚期,除了藩鎮(zhèn)割據(jù)外,政治上的另一個大弊病就是宦官專權.
唐太宗時期,宦官不過是看門傳令的奴仆而已.唐中宗時,宦官人數(shù)大增,官銜為七品以上的就有上千人.唐玄宗時,宦官人數(shù)更多,達到三千多人,甚至有了三品官銜的.而玄宗最寵信的高力士,則在朝廷政事方面起了不小的作用.唐肅宗時,宦官李輔國因隨肅宗到靈武稱帝而權傾一時.他因為對當時已做了太上皇的玄宗不滿,就私自把玄宗遷到太極宮去居住.代宗即位后,對他也無可奈何.
公元763年,吐蕃進犯涇州,直逼京師,唐代宗倉皇逃往陜州.宦官魚朝恩率駐陜州的軍隊和神策軍迎駕有功,使代宗對他倍加寵信.代宗任命他為宣慰使,主管神策軍,能時常出入宮廷禁地.魚朝恩由此驕橫不可一世,最后令代宗也難以容忍,代宗與宰相元載密謀,乘三月寒食節(jié)宮中舉行宴會之際,將魚朝恩縊殺.
魚朝恩被處死后,宦官一度不再掌有兵權.但唐德宗時,涇原兵變,德宗出逃奉天,宦官竇文場、霍仙鳴率宦官和隨從一百人護駕,由此宦官又掌握了兵權.兵變結束回到長安,德宗委任竇文場、霍仙鳴掌管左右神策軍.公元796年,神策軍擴大到十五萬人,竇霍二人權傾天下,各地的藩鎮(zhèn)將領,不少都是由禁軍將領提升選派的.
貞元年間,宮中還派出宦官,到市場上以低價強買老百姓的物品,稱為宮市.在長安的東市、西市和其他較熱鬧的貿易場所,他們派出九百個東張西望的人,叫作“白望”.他們察看人們出賣的東西,只用一百錢就要換取價值幾千的物品.宦官們不僅把持朝政,還到社會上公開掠搶,禍害百姓.
除了宮市,宮中還有雕坊、鶻(gǔ)坊、鷂坊、鷹坊、狗坊這五坊.在五坊中干事的宦官稱為“五坊小兒”,他們常借口宮中需要,敲詐百姓.他們到處張網(wǎng)捕鳥,有時故意把網(wǎng)張在老百姓的家門上、井口上,讓人無法出入、取水.要請他們把網(wǎng)收去,受害的人家就要送錢送物.
唐順宗李誦在做太子時,從陪伴他讀書的王叔文、王伾等人那里就聽說了宦官們的劣跡,就想改革朝政,除掉這些禍害.可是李誦還沒登上皇位就中風了,說不出話來.唐德宗見了,一下急出病來,不久就死了.公元805年,李誦在病中即位,這就是唐順宗.
順宗即位后,任命東宮伴讀王叔文、王伾,在政治上進行改革,由于順宗的年號是永貞,所以歷史上稱之為“永貞革新”.王叔文掌權后,即代順宗下了一道詔書,把宮市、五坊小兒全取締了.當時各地節(jié)度使還向宮廷進奉錢財,給老百姓造成了額外的沉重負擔.王叔文把這些苛捐雜稅也免了.
王叔文知道自己聲望不夠高,就建議請老資格的官員韋執(zhí)誼做宰相,又起用了柳宗元、劉禹錫等一批有才干的官員,朝廷官員面貌為之一新.
王叔文對藩鎮(zhèn)割據(jù)勢力也保持了警惕,并采取措施,抑制藩鎮(zhèn)勢力.劍南西川節(jié)度使韋皋派人到京師長安,要求統(tǒng)領劍南東川、西川和山南西道這三川,但被王叔文嚴詞拒絕.
王叔文知道,要改變宦官專權的局面,最重要的是奪取宦官的兵權.為此,順宗派很有威望的老將范希朝去掌握神策軍.可是,神策軍的一些將領大多是宦官們的親信爪牙,所以當范希朝去神策軍接管人馬時,宦官們已事先做好了準備,使范希朝空手而回.
王叔文大刀闊斧的改革,使宦官們不但感到氣憤,更感到害怕.他們當然不會坐以待斃.當時的宦官頭子是俱文珍,他先盜用順宗的名義,把王叔文翰林學士的職務免了.接著,他又勾結一些大臣,說順宗病重,不能再執(zhí)理朝政,應由太子李純監(jiān)國.只過了一個月,又宣布太子李純正式即位,這就是唐憲宗.
順宗退位,進行了不到一年的“永貞革新”也失敗了.王叔文、王伾被貶到外地去,柳宗元、劉禹錫等八人也被貶到邊遠地區(qū)去做司馬,歷史上把他們稱作“二王八司馬”.
王叔文第二年就被殺害了.
上下五千年片段摘抄:顏筋柳骨傳天下
公元782年(唐德宗建中三年),有五個節(jié)度使公開叛亂,其中淮西節(jié)度使李希烈的兵力最強大.唐德宗聽信宰相盧杞的讒言,派太子太師顏真卿去叛軍中安撫.顏真卿當時已七十六歲高齡,但為了朝廷仍毅然前往.
顏真卿來到叛軍中,李希烈指使部將、養(yǎng)子一千多人,手持刀劍,圍著顏真卿又叫又罵,揚言要把他殺了,分而食之.顏真卿紋絲不動,面不改色.李希烈見硬的不行,就來軟的,他把顏真卿送到驛館里,用名利引誘他.李希烈稱帝前,讓朱滔等四鎮(zhèn)藩王勸顏真卿,在李希烈稱帝后去做他的宰相;李希烈稱帝時,又派人去問他稱帝的儀式.對此,顏真卿都嚴詞拒絕了.
顏真卿早在擔任平原(治所在今山東平原西南)太守時,正逢安祿山反叛,他聯(lián)絡堂兄常山太守顏杲卿起兵抵抗.顏杲卿不幸被害.顏真卿此時身陷叛軍,一心想的是“學習堂兄的氣節(jié),為國而死”.公元784年,百般無奈的李希烈派人將顏真卿縊死了.
顏真卿不僅是大唐的忠臣,也是唐代著名的書法家.他所創(chuàng)造的顏體方正渾厚,和他正直磊落的人格是完全一致的.顏真卿被譽為“唐代書法第一人”.
顏真卿初學書法,也曾臨摹過王羲之父子,并受到“草圣”張旭的直接指點.在學習前人的基礎上,他以篆書的筆意寫楷書,將初唐四家的“瘦硬緊勁”風格,改造成豐腴雄渾、寬博舒張的風格,成為別具一格的顏體.
今天能見到的顏真卿作品,楷書最多.其中《多寶塔碑》結構整密,點畫有法,是學書法的最好教材.其他如《顏勤禮碑》寬博魁偉,《李元靖碑》樸質蒼勁;而行書《祭侄文稿》,氣象非凡,被譽為是繼《蘭亭序》以后的“天下第二行書”.
在書法史上,與顏真卿并稱“顏柳”的柳公權,也是一位對后世影響很大的書法家.
柳公權從小聰明好學,無論是寫字、畫畫,還是寫文章,都一學就會.他還喜歡看各種各樣的書,因而能出口成章,對答如流.據(jù)說他曾在走七步路的時間內作詩三首,比大名鼎鼎的曹植更勝一籌.
柳公權的書法,楷書尤其出名.最初他學王羲之的字,后來又學歐陽詢、顏真卿,最后融合各家之長,創(chuàng)出了風格獨具的“柳體”.后人把他和顏真卿并稱為“顏柳”,說明他們的楷書藝術都達到了極高的水平.不過,顏真卿的楷書雍容氣派,柳公權的柳書剛勁挺拔,因此又有“顏筋柳骨”的說法.
柳公權的字在當時就已經(jīng)非常有名了.據(jù)說王公大臣死后,墳上的碑如果不是柳公權寫的,那么他們的子女就會被周圍的人看作是不孝順的.甚至連不寫漢字的少數(shù)民族,到京城來送貢品的時候,也要花重金來購買柳公權的墨跡.
由于擅長書法,柳公權被唐穆宗封為翰林院侍書學士.有一次,唐穆宗問柳公權,怎樣才能達到書法的理想境界.
柳公權心想,這位皇上處理朝政時常常隨心所欲,為什么不趁這個機會向他進言幾句呢?于是他回答道:“寫字的關鍵在于‘體正’,如果體不正了,那書法的最高境界就無從談起了.”
唐穆宗又問怎樣才能做到體正.
柳公權回答說:“寫字時,筆雖然握在手里,但筆要聽從心的指揮.心地端正了,那么筆法自然也就端正了.”
從此,柳公權“心正則筆正”的說法流傳開來,他的為人和他的字,都成了后世的楷模.
猜你感興趣:
上下五千年片段摘抄
上一篇:上下五千年收獲感受
下一篇:上下五千年盤古開天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