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來總理的陵墓修建在哪里
周恩來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提出死后不留骨灰的人。周恩來總理的陵墓修建在哪里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關(guān)于周恩來總理的陵墓修建在哪里,歡迎閱讀!
周恩來總理的陵墓修建在哪里
死不留灰 中國歷史第一人
周恩來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提出死后不留骨灰的人。當總理去世的時候,正是中國政治風(fēng)云變幻的日子。1976年1月15日下午追悼會結(jié)束后,鄧穎超就把家屬召集到一起,說總理在十幾年前就與她約定死后不留骨灰。灰入大地,可以肥田。當晚,鄧穎超找來總理生前黨小組的幾個成員幫忙,一架農(nóng)用飛機在北京如磐的夜色中冷清地起飛,飛臨天津,這個總理少年時代生活和最早投身革命的地方,又沿著渤海灣飛臨黃河入海口,將那一捧銀白的灰粉化入海空,也許就是這一撒,總理的魂魄就永遠充滿人間,貫通天地。
沒有灰,當然也談不上埋灰之處,也就沒有碑和墓,欲哭無淚,欲祭無碑,魂兮何在,無限相思寄何處?于是人們難免生出一絲絲的猜測,有的說是總理英明;有的說是總理節(jié)儉,不愿為自己的身后事再破費國家錢財。但我想,他主要的就是要求一個干凈:生時鞠躬盡瘁,死后不留麻煩。他是一個只講奉獻,獻完轉(zhuǎn)身就走的人,不求什么紀念的回報和香火的饋餉。也許隱隱還有另一層意思。以他共產(chǎn)主義者的無私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忠君,他更不愿在身后出現(xiàn)什么“僭越”式的悼念。
周總理安葬在哪里
在新中國建立后,由毛主席周總理等人提倡,死后實行火化,一位為后人節(jié)省土地,二是避免喪事鋪張浪費,因此許多開國將帥和國家領(lǐng)導(dǎo)人,在死后都是骨灰安葬,沒有建什么大墓。
就連全國人民敬愛的周總理去世,遵照周總理生前的遺囑,他的骨灰分別撒在了四個地方,沒有留下一點塵埃,就連在八寶山也沒有建墓,這是周總理的遺囑,因此周總理是沒有墓地的。
在全國除了毛主席紀念堂外,其他許多開國元勛和國家領(lǐng)導(dǎo)人,他們的墓地在八寶山只是面積很小的一塊,但是有一位副總理,他的墓地在老家修建的特別宏偉堪比第二個“中山陵”。
這點很難想象,因為連周總理都沒有墓,一個副總理卻把墓地修建的如此宏偉,這個副總理不是別人,就是大將熟知的農(nóng)民副總理陳永貴。
1975年,已經(jīng)60歲的陳永貴,在第四屆人大上被任命為國務(wù)院副總理,直到1980年辭職,他整整當了五年的副總理,他是那個時代從大寨走出的第一人。
1986年3月26日,陳永貴因肺癌在北京去世,但他的榮耀并沒有消失,毛主席曾親切的喊“永貴好!”,周總理也對他做出了高度的贊揚,因此他在死后能享受殊榮也是無可厚非的。
陳永貴墓是在山西昔陽縣大寨村虎頭山上,是一塊特地為他開辟出來的地方,這里也是大寨的紀念地,因此這個地方有著特殊的含義,是一個時代的象征。
整個墓地依山而建,仿照中山陵的建筑,入墓園的第一眼便可看見巨大的陳永貴雕像,雕像的后面是228級的臺階。
分為三組,一組代表陳永貴的工作年限,一組代表他年紀,一組代表他的黨齡,上了228級臺階之后,便可以看見陳永貴之墓,在上面可以俯視整個虎頭山。
周恩來骨灰撒落地點與含義
厚葬祖先,澤被子孫,這是我們中華民族沿襲了幾千年的傳統(tǒng)習(xí)俗。然而,我們的開國總理周恩來卻是個例外。他當上一國總理之后,不僅沒有為自己家中的先人修陵造墓,還先后用各種方法把紹興、淮安和重慶這三處的先祖及父親的墳就地平掉,墳地交給當?shù)剞r(nóng)民使用,首開中華民族殯葬改革的先河。對這件事,周恩來說:“人死了,不做事了,還要占一塊地盤(指墳?zāi)?,這是私有觀念的表現(xiàn)。”不僅如此,周恩來生前還留下囑咐:死后火化,不保留骨灰,把他的骨灰撒向祖國的山山水水。
針對這件事,鄧穎超同志說:“早在1956年,我和恩來都曾在中央倡導(dǎo)人死后要火化的倡議書上簽了字。同時,我倆相約,死后不保留骨灰。”她說:“人死后土葬留墳到平墳還耕是殯葬改革的第一次進步,從全尸土葬到火化再葬或是保存骨灰又是一次進步;而只有從火化存灰到火化后撒掉骨灰才是殯葬習(xí)俗最后、最徹底的一次革命!”
周恩來生前說到了,死后也如愿了。他為祖國和人民奉獻了他的一生,不留下任何讓人民可以寄托哀思的念物。難怪全國人大原副委員長許嘉璐1998年在淮安含淚寫下了“無花無冢情何寄?清心束手拜淮城”。
周恩來逝世已經(jīng)三十大幾年了,他的骨灰到底撒在了何處?每一處都有些什么含義?似乎該告訴人們,或者叫做解密了。筆者因為在淮安周恩來紀念館工作的關(guān)系,曾先后無數(shù)次接觸和拜訪過參與撒周恩來骨灰的四個人中的三位:時任中共中央調(diào)查部部長的羅青長、周恩來生前警衛(wèi)士高振普,還有一位是時任中共中央組織部部長的郭玉峰,多次聆聽他們關(guān)于撒周恩來骨灰的情況和撒在每一處的含義。
遺言骨灰不保留
哭聲震顫大會堂
周恩來逝世當天,鄧穎超同志向黨中央提出了周恩來生前的最后一個請求:骨灰不保留,要撒掉。
三天后,鄧穎超把張樹迎,高振普叫到她的辦公室,對他們說:“恩來不保留骨灰的請求,黨中央已經(jīng)批準,今天叫你們來,就是要研究一下,把他的骨灰撒在什么地方”。
周恩來的逝世,給當時的全國人民帶來巨大的悲痛,多年在他身邊工作的張樹迎、高振普他們的悲痛自然更不用說了。他們靜靜地聽鄧穎超同志的講述。只聽鄧穎超同志繼續(xù)說,“你們是跟隨恩來(周恩來病重以后曾批評高振普不要再叫他總理,‘我都病成這樣,不能工作了,你們怎么還叫我總理?’但是他身邊工作人員多年來都已叫習(xí)慣了。這使他們很為難。高振普就把這事對鄧穎超說了。因為不是在周恩來身邊,鄧穎超就安慰高振普說,‘你就再這么叫他一次吧。’可是周恩來去世后,連鄧穎超也不再稱他為‘總理’了,而是改稱‘恩來同志’。——筆者)工作多年的人,他的最后一個請求已得到中央批準,就由你們二人執(zhí)行撒骨灰的任務(wù)。這也是你倆為恩來同志做的最后一件事??”
鄧穎超說不下去了,張樹迎、高振普兩人的淚水已奪眶而出。鄧穎超當即表現(xiàn)出巨大的克制力,她強抑住悲痛,安慰他們說:“接到中央批準撒掉恩來骨灰的消息后,我很高興。我高興的是,恩來生前說過,他擔心我替他辦不成這件事。今天終于可以辦成了,他的遺愿就要成為現(xiàn)實了。我們要共同為實現(xiàn)他的這一遺愿而繼續(xù)工作。我也很想親自去撒,但是,目前的條件已不允許我去做了。因為天氣太冷了,我年歲又大了,一出去‘目標’就大。恩來同志是我們黨的人,你們二人都是恩來所在支部的支委成員,所以我委托你們二人去做這件事。我們靠基層支部,就相信你們一定能很好地完成這一特殊任務(wù)。”鄧穎超說的“目標”就是指當時億萬人民對周恩來逝世的哀痛和對撒周恩來骨灰的關(guān)心。因為那時如果有人知道周恩來的骨灰撒在哪里,人們就會想方設(shè)法地去搞各種悼念周恩來的活動。所以撒周恩來骨灰這件事必須嚴格保密。
猜你喜歡:
1.中國古代墓葬文化
2.世界十大著名陵墓
3.世界十大必看奇跡
周恩來總理的陵墓修建在哪里
上一篇:周朝五王陵墓在哪里保存的怎樣
下一篇:周靈王的陵墓有沒有被盜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