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夏圭的簡介
夏圭是宋代杰出畫家,是南宋畫院待詔,早年工人物畫,后來以山水畫著稱。下面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搜集整理的畫家夏圭的簡介,希望對你有幫助。
畫家夏圭的簡介
夏圭,字禹玉,南宋畫家。浙江杭州人。曾任畫院待詔。他開始學(xué)畫人物,后來攻山水畫,用禿筆帶水作大斧劈皴,將水墨技法提高到“淋漓蒼勁,墨氣襲人”的效果。樹葉有夾筆,樓閣不用界尺,景中人物點族而成,神態(tài)生動。構(gòu)圖常取半邊,焦點集中,空間曠大,近景突出,遠景清淡,清曠俏麗,獨具一格,人稱“夏半邊”,后人認(rèn)為此系南宋偏安寫照。夏圭一類畫法多少受佛教禪宗影響:“主張脫落實相,參悟自然”,趨向筆簡意遠,遺貌取神。畫雪景學(xué)范寬。后人把他與馬遠并稱“馬夏”,合李唐、劉松年稱“南宋四家”。傳世作品有:《溪山清遠圖》卷、《西湖柳艇圖》軸,均輯入《故宮名畫三百種》;《遙岑煙靄圖》,現(xiàn)藏故宮博物院。
夏圭的繪畫風(fēng)格
在構(gòu)圖方面,夏圭更善于剪裁與美化自然景物,善畫“邊角之景”。對長卷畫用概括的筆墨,寫實的物形,巧妙的結(jié)構(gòu),大膽的剪裁等,是他的新創(chuàng)造。從他的十二段長卷(今只存“遙山書雁”、“煙村歸渡”、“漁笛清幽”、“煙堤晚泊”四段)中,完全全看到他這種成就。明人題這卷后說:“筆墨蒼古、墨氣明潤、點染煙嵐恍若欲雨,樹石深淡遐邇分明”。他糅合了李唐、范寬與米芾的畫法,筆法蒼老,墨汁淋漓。曾作拖泥帶水皴,畫風(fēng)大體和馬遠相同,作樓臺亭閣可信手而揮,突兀而奇特,氣韻高拔。夏圭善墨,善用禿筆帶水作大斧劈皴,人稱“拖泥帶水皴”,“淋漓蒼勁,墨氣襲人”。在題材上,夏圭多畫長江、錢塘江等江南水鄉(xiāng)以及西湖景色,又喜歡畫雪景及風(fēng)雨氣象。
夏圭的筆簡意遠,遺貌取神,應(yīng)該很合乎文人畫對“平淡天真”的追求。董其昌創(chuàng)為“南北宗”畫論,簡單地講,就是提倡“文人畫”,鄙視“畫工畫”;崇尚率真,反對寫實;注重筆墨情趣,輕視繪畫技能。這其實是由不同的繪畫觀念形成的兩大流派,而被董其昌冠以地域傾向的“南宗”、“北宗”之名,就難免使人迷惑了。不能因為“馬夏”出自畫院,就貶為“畫工”,不屑一顧。歷史上“畫工畫”與“文人畫”雖有爭議,但一直互相影響,取長補短。被標(biāo)為文人畫典范的元四家,就明顯地承繼了南宋畫派崇簡的畫風(fēng)。如果說馬遠的刻畫精細的人物、樓閣尚有過于雕飾之嫌,那么夏圭的極其簡括的勾、皴,應(yīng)該無悖于董其昌畫論的核心—禪宗關(guān)于“脫落實相,參悟自然”的理念。后人稱夏圭為“夏半邊”,而《溪山清遠圖》顯然是全景,原圖無款印,也許受了“半邊”概念的制約,如此浩渺的江湖山色,竟被后人題稱“溪山”。
夏圭的藝術(shù)評價
在構(gòu)圖上,馬遠刻意將近景置觀者目前,所畫人物五官清晰,姿態(tài)生動,樓閣則以“界畫”法刻畫精細,而夏圭則將景物遠置觀者身外,畫人物僅圈臉勾衣、點簇而成,樓閣隨手勾畫,筆簡而形具。這影響延及元代:王蒙畫中近景人物其衣冠、五官、舉止皆精細生動;倪瓚畫中幾乎無人,而黃公望與吳鎮(zhèn)畫中人物的簡筆則顯然取法夏圭,畫面之空寂,也分明承襲李唐以至馬遠、夏圭的簡略遺風(fēng)。
《圖繪寶鑒》評夏圭:“院中人畫山水,自李唐以下無出其右者也。”為南宋四大家之一。
明代王履贊曰:“粗而不流于俗,細而不流于媚。有清曠超凡之遠韻,無猥暗蒙晨之鄙格。”董其昌對“北宗”山水,多懷偏見,卻對夏圭十分折服:夏圭師李唐而更加簡率,如塑工之所謂減塑者。夏圭一類畫法多少有佛教禪宗的影響,主張“脫落實相,參悟自然。”趨向筆簡意遠,遺貌取神。
畫家夏圭的簡介相關(guān)文章:
1.南宋畫家李唐簡介
2.宋代繪畫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