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家古德里安的簡介
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一位著名的德國陸軍將領,最高軍階為大將,與曼施坦因、隆美爾被后人并稱為二戰(zhàn)期間納粹德國的三大名將,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搜集整理的軍事家古德里安的簡介,希望對你有幫助。
軍事家古德里安的簡介
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德語:Heinz Wilhelm Guderian,1888年6月17日-1954年5月14日)著名陸軍戰(zhàn)術“閃擊戰(zhàn)”創(chuàng)始人。古德里安為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前,提倡坦克與機械化部隊使用于現(xiàn)代化戰(zhàn)爭的重要推動者,在他組織與推動理論下,德國建立了一支當時作戰(zhàn)最具效率的裝甲部隊,屢屢擊敗敵軍,古德里安也是聯(lián)合兵種作戰(zhàn)和前線指揮等戰(zhàn)爭型態(tài)發(fā)展的推動者。古德里安現(xiàn)今成為了德國發(fā)展裝甲兵力的代表人物,被歷史學家稱作“閃擊戰(zhàn)之父”,同時也因為其急躁和直爽的個性而被部下取了個“急速海因茲”的綽號。
從軍事角度來看,他過人的軍事素質,出色的軍事指揮藝術,對世界軍事歷史產生了重大影響,確實值得后人研究。與那些制造屠殺的納粹德國政客們和黨衛(wèi)軍首腦相比,身為正規(guī)的德國國防軍優(yōu)秀將領的他還算清白。雖在希特勒的戰(zhàn)爭中策劃指揮德國組建了裝甲部隊,卻反對納粹的屠殺和滅絕政策,更沒有參與屠殺暴行。也許正因為這點,加上他令人驚嘆的軍事造詣,使他贏得了敵國的尊敬和歷史學家、軍事學家的客觀評價。
古德里安的閃電戰(zhàn)和裝甲集群,僅用近一個月的時間便占領波蘭全境,更在一個月余令法國戰(zhàn)敗。敦刻爾克大撤退使希特勒吃驚閃電戰(zhàn)的速度,以為有詐,不允許進攻,命令休整。若非如此,33萬英法聯(lián)軍也許會被他完全消滅。進攻法國時,他曾說“我沒有時間俘虜你們。放下武器從道路上讓開,免得擋路”。他是閃電戰(zhàn)之父—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
軍事家古德里安的生平簡介
1907年4月至12月間,在梅茲又一次參加了短期軍事訓練,于1908年1月27日,正式授予軍銜。從此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為止,他都過著一個很愉快的低級軍官的生活。1909年10月1日,他們的輕步兵營被調到漢羅福省,去擔任駐防的工作。在那里他與瑪加麗特哥爾尼姑娘訂了婚,經過4年的浪漫戀愛生活之后,他們于1913年10月1日才結婚。自此以后,瑪加麗特哥爾尼就成了一直與古德里安同甘共苦的賢內助了。但是他們新婚的快樂很快被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戰(zhàn)火所代替。從1914年8月2日起,以后的四年中,他只回家過一次渡過一個短短的假期。他上前線后不久,他們有了第一個兒子。
不幸的是戰(zhàn)爭開始不久,古德里安的父親就去世了。這對他來說既是個重大的打擊,又是個不小的損失。因為古德里安一直把自己的父親當作是自己塑造典型的軍人和完整的人性方面的楷模。古德里安很為自己是位軍官的兒子而感到高興和自豪。
1940年2月,德國陸軍總司令頒發(fā)關于進攻西線——“黃色方案”修正案的訓令。這次戰(zhàn)役的目標是占領荷蘭、比利時和法國,迫使英國締結有利于德國的和約。“黃色方案”是曼斯泰因擬制的。但是,古德里安在計劃和執(zhí)行該方案中都起了一定作用。為了進行西線戰(zhàn)爭,希特勒調集了136個師,3000余輛坦克,4500余架飛機,分為“A”、“B”、“C”三個集團軍群。“A”集團軍群轄64個師作為左翼,擔任主攻,由龍德斯泰特指揮,從亞琛至摩澤爾河一線發(fā)起攻擊,突破色當,直插英吉利海峽沿岸;“B”集團軍群轄28個師,由博克指揮,任務是越過荷蘭和比利時,作為右翼插入法國;“C”集團軍群17個師,由勒布指揮,其任務是牽制馬奇諾防線上的法軍。此外,還有47個師作為預備隊。古德里安的第十九裝甲軍隸屬于“A”集團軍群。1940年3月,“A”集團軍的高級將領被召集到柏林府中,每一個將領都要報告自己所擔負的任務,以及將如何去執(zhí)行自己的計劃。古德里安談到自己的任務是:在奉命進攻之日,就要越過盧森堡的國界。經過比利時南部,然后突破色當,渡過馬斯河,并在對面建立一個橋頭陣地,以掩護后續(xù)的步兵軍渡河。他計劃戰(zhàn)爭的第五天就強渡馬斯河,并在當天下午在對岸建立好橋頭陣地。當古德里安匯報到這里時,希特勒發(fā)問道:“那么以后你又準備做些什么呢?”古德里安回答說:“除非我已經接到了其他的命令,否則我將決定次日繼續(xù)向西推進。最高統(tǒng)帥應該決定我的目標是亞眠還是巴黎。我個人的意見認為正確的路線是通過亞眠,直趨英吉利海峽。”這里反映了古德里安一再強調的原則——裝甲兵在進攻時應永不停頓。但以后的事實卻令人費解,希特勒命令德軍在敦刻爾克前停止進攻,放跑了33萬英法聯(lián)軍。
戰(zhàn)爭之霧
1940年5月10日,德國法西斯野蠻地對西線發(fā)動前所未有的大規(guī)模進攻(參見法蘭西戰(zhàn)役)。古德里安的十九軍兩個裝甲師于5月14日一擁而過。當晚在馬斯河上匆促搭起浮橋,向西前進。5月16日,古德里安正處在一往無前的喜悅之中,在他回憶錄中這樣寫道:“迷惑著我們的戰(zhàn)爭之霧不久就完全廓清,我們已看見青天,結果一切都在我們預料之中。我從第一裝甲師的一千前進縱隊旁邊走過。那些人員都神采飛揚,他們都了解我們已經獲得一個完全的勝利。他們向我歡呼著說:‘老頭子,這一仗打得真好!’現(xiàn)在所有的道路部分配給三個裝甲師,他們一路馬不停蹄向西疾駛。”但是,次日清晨,兵團部命令古德里安軍隊立即停止前進。古德里安以要求免職而力爭,于是在集團軍批準之下,繼續(xù)作“威力搜索”。他立即故意對“威力搜索”作了廣義的解釋,命今部隊迅速挺進。5月18日古德里安部到達圣昆丁,次日強渡索姆河,5月20日他親自督導第一裝甲師占領亞眠城后前出至英吉利海峽沿岸,5月23日進抵距敦刻爾克約20公里的阿運河地區(qū),封鎖了布倫和加來。當時40萬英法聯(lián)軍退縮在敦刻爾克的狹小地區(qū)內,前面是波濤洶涌的大海,后面是如虎似狼的追兵,丟盔卸甲,潰不成軍。就在這千鈞一發(fā)之際,5月24日,希特勒在戈林等人慫恿之下,不頤布勞希奇和哈爾德的反對。紿“A”集團軍群的坦克部隊下達了命令:停止前進!這樣英法聯(lián)軍便取得了3天時間修筑防御工事,掩護退卻。從5月26日到6月4日,英法和其他盟軍經過9個晝夜的苦戰(zhàn),33萬多人渡過海峽,進入英國。另有4萬多名法軍未來得及撤退就當了俘虜。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敦刻爾克撤退。關于希特勒為什么要命令停止前進的問題,至今還是個謎,軍事歷史學家們進行著激烈的爭淪,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成為一大歷史懸案。5月29日,古德里安指揮的第十九軍奉命從敦刻爾克附近撤回,由第十四軍接防。他對希特勒停止前進的命令深為不滿,對英法等國軍隊能生還英國深以為憾。他在回憶錄里這樣寫道:“假如當時我們能夠俘虜?shù)接h征軍的全部兵力,那么未來的戰(zhàn)局發(fā)展恐怕也很難預言了。無論如何,像這樣一個大規(guī)模的軍事勝利,也可以使外交家多了一個討價還價的機會,不幸得很,這個大好機會卻給希特勒個人的神經質弄糟了。”1940年6月1日,為希特勒賣命有功的古德里安得到了重用,擔任了第二裝甲集群司令。
古德里安上任之后
他對德國的戰(zhàn)爭形勢作了預測。他認為,到1944年,德國就該準備發(fā)動大規(guī)模的攻勢。而進攻的方式,還應是以裝甲部隊為主,到時,一個裝甲師,只有當它的坦克和其他種類的兵器和車輛保持一種正確的比例時,才會有充分的戰(zhàn)斗力。德軍每一個裝甲師,照原定計劃應有4個坦克營。換言之,全師需要坦克總數(shù)為400輛,如果全師坦克數(shù)量減至400輛以下,那么它們的全部組織就不能夠成為一個有實力的攻擊力量。而展現(xiàn)在古德里安面前的裝甲部隊竟沒有一個符合這一標準的。因此,在古德里安看來,當前壓倒一切的任務是,重建裝甲師,提高部隊的戰(zhàn)斗力。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古德里安擬定了1943年適用的組織系統(tǒng)表(計劃)。關于坦克裝備,他認為德軍當時的主戰(zhàn)坦克是Ⅳ型,它主要用于非洲和東方戰(zhàn)線,仍需要大量的補充和提高。而“虎”型和“豹”型坦克的生產是不受沖擊和影響的。他們還對坦克的性能進行了改進。特別是其火力系統(tǒng),并把75mmL48的火炮加裝在了Ⅳ型坦克上了,大大提高了這種坦克的性能。為了增加坦克的數(shù)量,古德里安還想了另外一個辦法,那就是延長坦克的使用壽命,為此他們對新型的車型進行反復實驗,盡量使其性能盡善盡美,才能正式投入使用,例如“豹”型坦克的生產和投入使用的過程就是這樣的。古德里安常常去工廠和坦克學校了解情況。處在卡斯爾的亨西爾工廠是生產“虎”型和“豹”型坦克及88mm戰(zhàn)防炮的工廠,古德里安常來這里視察,有時也去學校拜訪坦克設計者。他對“虎”型坦克“菲迪南”式的坦克設計者波爾西教授所設計的坦克火炮系統(tǒng)即88mmL70火炮的性能,及時指出了它的弱點。對坦克的“圍裙”的改進也提出了意見。
軍事家古德里安的戰(zhàn)爭履歷
成家立業(yè)
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 (Heinz Wilhelm Guderian) 于1888年6月17日生于但澤南部魏克塞爾河附近的Culm(當時屬德國,現(xiàn)屬波蘭)。從 1901年到1907年,他就讀于軍事學校和柏林陸軍軍官學校。畢業(yè)后,他作為一名準尉加入了他父親指揮的部隊。1908年,他到梅斯的軍事學院學習,晉升為,后又回到了原部隊。1911年,古德里安和在漢羅福省駐防時相識的Margarete Goerne(瑪加麗特·哥爾尼)相愛,但他父親認為他還太年輕而不應該過早結婚,因此派他到第三無線電營執(zhí)行任務。1913年10月,他終于和Margarete結婚,他們生有兩個兒子,二戰(zhàn)期間都跟隨裝甲部隊作戰(zhàn),長大后成為了一名。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他在騎兵部隊擔任指揮官和參謀。1922年,他調到陸軍運輸處,開始確立機械化觀念。
青年時的古德里安,就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想象力,從不滿足于現(xiàn)有的戰(zhàn)術、技術和兵器。他經常在《軍事周刊》雜志上發(fā)表探討當代軍事問題的文章,以至這個周刊的主編阿托克經常訪問這位年青的軍官。他常常利用戰(zhàn)術演習和兵棋推演的機會,發(fā)表自己關于坦克將成為地面戰(zhàn)場主宰的新觀念。于是,古德里安逐漸有了名氣。1931年,他出任摩托化部隊總監(jiān)部的參謀長。
德國組建了裝甲部隊
1934年7月,德國組建了裝甲部隊,希特勒派古德里安為裝甲兵總監(jiān)。古德里安系統(tǒng)地研究了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時戰(zhàn)術方面的經驗教訓,特別是英國人利德爾·哈特和富勒的軍事理論,逐漸萌生了以機械化部隊為主體,各軍兵種密切協(xié)同的戰(zhàn)術思想,希特勒信奉的機動、攻擊、迅速的“閃擊戰(zhàn)”理論,也為古德里安欣然接受。裝甲兵總監(jiān)這個職務,使古德里安得到了把自己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思想付諸實踐的機會。
發(fā)展德國裝甲兵
1930年,德國的摩托化部隊只有幾輛陳舊的裝甲偵察車和幾個摩托車連。到1932年,參加演習的摩托化分隊還在使用模型坦克。古德里安擔任裝甲兵總監(jiān)后,德國裝甲兵得到了迅速的發(fā)展。希特勒非常欣賞古德里安坦克戰(zhàn)的理論和實踐,他不僅在財力物力上優(yōu)先滿足裝甲兵發(fā)展的需要,而且每當演習和試驗新坦克時,他都親臨現(xiàn)場。當他第一次參觀古德里安組織的“坦克群”進攻演習時,面對僅僅由加裝鐵皮和木頭偽裝成坦克的卡車,他高興得手舞足蹈:“這正是我想要的東西!”1935年3月,希特勒徹底撕毀了凡爾賽條約,德國陸軍當年就把一個裝甲旅擴編為三個裝甲師,每個師有561輛戰(zhàn)車。古德里安是其中第2裝甲師的師長。
古德里安的過人之處是他的戰(zhàn)術遠見。他設計的作戰(zhàn)形式就是坦克集群的高速進攻。1936年至1937年,他寫了一本名叫《注意——裝甲兵》的書,書中闡明了他以后在戰(zhàn)爭中運用的坦克戰(zhàn)術。1938年,希特勒任命古德里安為機動部隊總監(jiān),統(tǒng)管裝甲部隊的一切組織和訓練事項。這一年,德國又試制成功了3號坦克和4號坦克,這兩種坦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是德國裝甲部隊的基本裝備。同年,希特勒吞并奧地利時,古德里安率兩個裝甲師打頭陣。盡管路上有些戰(zhàn)車因技術故障而拋錨,但還是在兩天之內前進了數(shù)百公里,創(chuàng)造了部隊機動速度的新記錄。從而顯示了裝甲部隊的優(yōu)越性。
19軍軍長
1939年,古德里安任第19裝甲軍軍長。這個軍包括三個國防軍最老牌的裝甲師,在閃擊波蘭的戰(zhàn)役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他出色地執(zhí)行了希特勒速戰(zhàn)速決的戰(zhàn)術原則,也使自己提倡的“閃擊戰(zhàn)”理論獲得了驚人的成功。古德里安把他所在的“北方集團軍群”中的兩個裝甲師和兩個輕裝甲師集中起來使用,橫沖直撞,銳不可當,強渡了那累夫河。9月14日,突破了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的筑壘地域,17日與“南方集團軍群”的前衛(wèi)裝甲部隊在布格河畔的符沃達瓦會師。古德里安像隆美爾一樣,從來不在后方指揮,他總是乘坐裝甲指揮車與先頭部隊一同前進,靠無線電同他的指揮機關和各師師長保持聯(lián)系。有時由于前進速度過快,甚至進入己方的炮擊區(qū)而險遭厄運。
古德里安又轉戰(zhàn)西線
波蘭投降后,古德里安又轉戰(zhàn)西線。他指揮的19裝甲軍屬倫德施泰特指揮的“A集團軍群”。1940年5月,該軍作為在色當?shù)貐^(qū)的攻擊主力,從法軍防線上打開一個缺口,5月13日就渡過馬斯河。一天之后,古德里安的第19裝甲軍在色當以西和以南擴大了橋頭陣地,并擊退了法軍第三裝甲師和第四裝甲師的多次反擊。當時在他看來,只有兩件事可以阻止裝甲部隊的前進,即汽油耗盡和到達英吉利海峽。但是,德國最高統(tǒng)帥部包括希特勒在內都對裝甲部隊高速進攻獲得的巨大戰(zhàn)果感到驚疑,為防止法軍發(fā)動翼側反擊,急令各裝甲部隊停止前進。對前線情況了如指掌的古德里安及一些前線指揮官們認為,這無異于放棄奇襲,會喪失一切初步戰(zhàn)果。于是他們據理力爭,終于獲準作進一步的“強力偵察”、“擴大橋頭陣地”。古德里安對這項命令加以靈活解釋,率領部隊沿索姆河一線神速前進。5月18日到達圣康坦,19日強渡索姆河,20日其前衛(wèi)抵達阿布維爾和英吉利海峽,接著又由阿布維爾向北推進,22日占領布倫。6月初,古德里安被任命為第二集團軍司令,率領所部又取得了一連串的重大勝利,其中第3裝甲師還獲得了“鋼鐵尖刀”“鐵甲狂飆”的美譽。古德里安和他的坦克兵拖著德國陸軍前進,創(chuàng)造了現(xiàn)代戰(zhàn)爭史上空前的勝利。
德國發(fā)動侵蘇戰(zhàn)爭
1941年6月22日,德國發(fā)動侵蘇戰(zhàn)爭,古德里安指揮的第二裝甲集群屬中央集團軍群,擔負了向莫斯科方向突擊的任務。戰(zhàn)爭初期,他們節(jié)節(jié)獲勝,10月份,曾攻到距莫斯科幾十公里的地方。但到12月初,由于冬季的來臨、蘇軍的英勇抵抗和德軍戰(zhàn)略目標分散等各種原因,進攻莫斯科之戰(zhàn)以失敗告終。12月6日,古德里安被撤職,編入預備役,過了一年多閑散生活。1943年2月,希特勒在斯大林格勒遭到慘敗之后,又重新起用古德里安,任命他為裝甲兵總監(jiān),讓其負責裝甲部隊的發(fā)展、組織和訓練。在他任職期間,德國著名的虎式坦克和豹式坦克投入生產并裝備部隊。
1944年7月,謀殺希特勒的事件敗露后,與此事無關的古德里安出任德國陸軍總參謀長。但這時德軍的失敗已成定局,第三帝國大廈將傾,已是獨木難支。1945年3月底,希特勒免去了古德里安總參謀長的職務,再次將其貶入預備役。5月10日,古德里安被美軍俘虜。不久獲釋。
1954年,古德里安病逝。這位坦克戰(zhàn)專家雖然到底沒有擠進元帥的行列,但他為法西斯德國稱雄一時所起的作用以及所負盛名,并不亞于納粹德國26位元帥中的任何人。他的肖像至今仍掛在德國的裝甲兵軍營中。
軍事家古德里安的簡介相關文章:
軍事家古德里安的簡介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