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之洞洋務運動的貢獻_張之洞洋務運動故事
張之洞,字孝達,是晚清時期的中樞重臣,張之洞出身于仕官之家,早年的時候是前清流的重要成員,后來成為了洋務派的一份子,為了洋務運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搜集張之洞洋務運動的貢獻的相關內(nèi)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張之洞洋務運動的貢獻
張之洞是洋務運動的代表人物,推動了整個民族工業(yè)發(fā)展,其提出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是對早期洋務運動和改革的一個總體方針。毛澤東對張之洞評價頗高,認為重工業(yè)發(fā)展不能忘了張之洞,足以看出張之洞的社會地位與貢獻。
何為洋務運動?洋務運動是一場引進西方機器生產(chǎn),及科學技術以此來自立自強的一種求富運動。洋務運動使落后的中國出現(xiàn)了首批近代企業(yè),讓中國走上了民族資本主義道路。張之洞主要從兩塊進行洋務運動,一塊是主要實業(yè),一塊是設辦新式學堂。
一:主要實業(yè)
張之洞督辦并建設了蘆漢鐵路,這條鐵路起于盧溝橋,止于武漢,也就是現(xiàn)在著名的京漢鐵路),鐵路之利,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助民生。
張之洞將武漢打造成為了重工業(yè)基地。蘆漢鐵路修建成功,實則上就是為重工業(yè)做鋪設,在18年間,張之洞創(chuàng)辦了著名的漢陽鐵廠,鋼軌廠,湖北織布局,煤礦等一大批近代工業(yè)化企業(yè),從而奠定了湖北的近代工業(yè)體系。
二:創(chuàng)辦新式學堂
張之洞大力創(chuàng)辦新學堂,引進人才,壯大了中國的師資教育力量,出國留學,學生出洋已經(jīng)為常事,張之洞送出的留學生不計其數(shù)。其創(chuàng)辦了自強學堂,湖北師范學堂,女子師范學堂等這些都是現(xiàn)在大學的前身,為中國培養(yǎng)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對中國的人才需求與培養(yǎng)做出了杰出的貢獻。
張之洞的故事
張之洞三不爭
在張之洞的遺囑里有一個三不爭:不與俗人爭利;二不與文士爭名;三不與無謂爭閑氣。
一不爭不與俗人爭利,俗人在乎的無非是利益,這波人可以為了利益斤斤計較,小利都不放過何況是大利呢?見利忘義者比比皆是。
二不爭不與文士爭,文人視錢如糞土,但是他們最在意的是面子,在意名聲,如果誰不給他面子,破壞他的名聲,那么他就會被熱鬧。
三不爭不與是非之人爭,喜歡搞是非的人,就算好好的不去招惹他他也會自己找上門,大戰(zhàn)一回。
上面三類人各有各弱點,如果我們能避開這三類人,那么我們的世界就少了很多煩惱事,心情愉悅了,心靈寧靜了就能做更多的事情了。
少年得志
清朝道光年間,張之洞的故鄉(xiāng)南皮縣舉辦縣試,很多書生都去趕考,那時候的張之洞還是一個10歲小娃,張之洞也去了考場參加考試。主考官一看這年紀紛紛瞧不起張之洞,對他說,小孩子來湊什么熱鬧?這讓張之洞心中不悅,抬頭挺胸底氣十足的說到我是來參加考試的,不是來參加年齡比賽的。主考官就出了個對子打算刁難張之洞,并說如果能對上就讓他參加考試,對不上就回家去。沒想到上聯(lián)一出,張之洞出口成章的對上,上聯(lián)南皮縣童子十歲,下聯(lián)北京城皇上萬歲。這讓主考官很是欽佩,讓其參加考試,在這場考試中,張之洞中了秀才。
張之洞簡介
張之洞,字孝達,是晚清時期的中樞重臣,張之洞出身于仕官之家,早年的時候是前清流的重要成員,后來成為了洋務派的一份子,為了洋務運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張之洞(1837—1909),字孝達,號香濤,又是總督,稱“帥”,故時人皆呼之為“張香帥”。 晚清名臣、清代洋務派代表人物,出生于貴州興義府(今安龍縣),祖籍直隸南皮(今河北滄州南皮)。咸豐二年(1852年)十六歲中順天府解元,同治二年(1863年)二十七歲中進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編修,歷任教習、侍讀、侍講、內(nèi)閣學士、山西巡撫、兩廣總督、湖廣總督、兩江總督(多次署理,從未實授)、軍機大臣等職,官至體仁閣大學士。
張之洞早年是清流派首領,后成為洋務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教育方面,他創(chuàng)辦了自強學堂(今武漢大學前身)、三江師范學堂(今南京大學前身)、湖北農(nóng)務學堂、湖北武昌蒙養(yǎng)院、湖北工藝學堂、慈恩學堂(南皮縣第一中學)、廣雅書院等。 政治上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工業(yè)上創(chuàng)辦漢陽鐵廠、大冶鐵礦、湖北槍炮廠等。八國聯(lián)軍入侵時,大沽炮臺失守,張之洞會同兩江總督劉坤一與駐上海各國領事議訂“東南互保”,并鎮(zhèn)壓維新派的唐才常、林圭、秦力山等自立軍起義,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11月,以顧命重臣晉太子太保,次年病卒,謚文襄。有《張文襄公全集》。張之洞與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并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