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的老師是誰_荀子的老師是宋子嗎
荀子作為儒學大家,讓很多后人銘記。荀子取得這樣的成就離不開自己的努力,也離不開名師的指導,那么荀子的老師是誰?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搜集荀子的老師是誰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荀子的老師是誰
荀子的老師,史書上并沒有明確的記載,但是一個普遍的觀點認為荀子的老師是非常有名的宋子,也就是宋钘,認為宋钘是早期荀子的老師,但是有的人又提出了這樣的一個疑問,荀子在非十二子篇中曾經批評過自己的老師宋钘,這和當時尊師重教的社會風氣是不相符的,荀子怎么可能會批評自己的老師。
所以這一觀點也得到部分人的否定。荀子特別推崇子弓,并把子弓和孔子排在一起,子弓名仲弓,德智也很了得,很是得到荀子的尊敬,荀子也得到了仲弓學派的親自指導。于是人們又認為仲弓是荀子的另一位老師。
在百家爭鳴的年代,老師有兩類說法,一個是正宗的老師,自己常年向一個老師學習,一個是學術交流,向自己的長輩請教,這也可稱之為老師。從荀子的學術觀點來看,荀子集合了多家的思想,和很多的學派都有思想上的碰撞,其提出的觀點也得到了許多學派的認同。
荀子的著作
荀子,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學識廣泛的學者,也是著名的思想家,雖說,沒有與孔子齊名,但是,他的思想也是極其具有影響力的。
和孔子一樣,中國古代的學者都有一個與自己同名的著作,荀子也一樣,他的著作就叫《荀子》。由于荀子出生在百家爭鳴的戰(zhàn)國后期,所以,他的思想是混合了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多家思想的。所以,其作品所表現(xiàn)出來的內容也是多種多樣的。
首先,是在學習方面。荀子有一篇名氣比較大的文章,它不僅僅是中國語文教材中必須學習的文言文,而其中也產生了許多有名的句子,從中又衍生出了一些詞語,例如,鍥而舍之,鍥而不舍等,這兩個詞其實是可以表現(xiàn)出荀子對于學習的一種態(tài)度的,也可以說是他對于大眾學習的一種要求,認為一個人對待任何事情要能夠堅持不懈,而不應該中途就沒信心放棄,尤其是在學習上,他勸誡人們學習要一直堅持,一直努力,這樣才能取得成功。
荀子也有關于人在自己內心方面看法的文章。荀子對于人生來所具備的特性與別人的看法大不相同,他認為人生來就是有欲望、貪念,而善良是后天學到的,所以,為了變善良、變好就要進行學習。
荀子人性論內容
荀子作為我國先秦時期的一名著名的唯物主義哲學家,在人性問題的研究上頗有見解,其得出的“性惡論”的研究成果,對我國古代思想的發(fā)展具有深遠的影響,而且對當今學者在人性問題的研究上也具有較大的影響。
荀子的人性論認為,人的本性是“惡”的,而非“善”,這與孟子所提倡的“性善論”形成鮮明的對比。荀子之所以主張人性本惡,是因為他認為,如果人性本是“善”的,那么教育的意義和作用何在,也就是說人無需開展教育,就可以自行遵紀守法,規(guī)范行為,社會的秩序也就會良好、有序。然而事實卻與此相反,人有好壞之分,社會秩序也需要不斷去維護才得以有序。因此,“人性本惡”是荀子人性論的核心思想。
“化性起偽”是荀子人性論中相當重要的內容。根據荀子的人性論,所謂“性”就是指人對自然生理的欲望和物質生活的欲求。人為獲得這些欲求而采取的不符合道德規(guī)范和行為標準的實踐活動就是“惡”。
因此,要將“惡”轉化為“善”,使人們遠離“惡”的本性,不斷接近“善”,就需要一個能夠制定行為標準和道德規(guī)范的人,以此去對人加以約束,這種人被荀子稱之為“圣人”。因此,荀子認為人性雖然本為惡,但并不是注定不可以被改變的,而正因為人性本惡可以通過后天來加以改變,所以才需要“圣人”去制定相應的標準來加以約束,這實質上就是荀子所說的“化性起偽”的過程。
猜你喜歡:
1.荀子的故事有哪些
2.荀子是什么人
3.孔子荀子的關系
4.荀子的字是什么
5.荀子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