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宰相范質的故事有哪些
范質字文素,大名宗城人。五代后周時期至北宋初年宰相。那么關于宰相范質的故事有哪些?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搜集關于宰相范質的故事,希望對你有幫助!
關于宰相范質的故事
說起宰相范質,最讓人贊揚的就是他一生清廉為官從不貪財的美德了。就連宋太祖也多次對人贊揚范質是“真宰相”。因為范質家里的屋子僅僅是夠自己住,一點也不像其他官員除了房屋多以外,還有各種商鋪田地等。
而且即使是有時候得到了朝廷的賞賜,范質也會把這些所得拿出來贈送給社會上一些孤寡老人和無法自給自足的乞丐等等。等到范質去世時,家里更是沒有任何多余的財物。
有一次,范質的侄子來找范質,希望能得到范質的推薦讓自己入朝為官,當了宰相范質想要推薦一個人,這本來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朝廷中也有不少官員會為自己的親戚打點。
但是范質卻沒有這樣做,反而是勸告侄子不要想著靠這種裙帶關系去謀權謀利,如果真的想要做官,就自己勤奮好學一點,自己去考取,這樣才是真正的本事。為此,范質還專門作詩來說服侄子。而這一事情當然也在社會各界廣為流傳。宋太祖為此更是器重這個“前朝”宰相。
而且除了為官清廉以外,宰相范質更是十分謙虛好學之人。在宋太祖黃袍加身時,范質和其他幾個前朝重臣一起輔助新君。但范質并沒有認為自己既是前朝宰相,到了現在還是宰相就目中無人。
相反在宋太祖面前,范質總是謙讓有禮,當然也小心翼翼。為此也是消除了宋太祖原本對于前朝舊臣的一些戒心,這也讓范質在經歷了前朝國變以后依然能夠穩(wěn)坐宰相位置。
范質的故事
歷經兩朝的宰相范質既是個飽讀詩書又勤奮好學的大才子,又是個清正廉潔的父母官。也因此范質的故事口口相傳,經久不息。就連當時新帝宋太祖都對范質贊不絕口。尤其是在范質為官清廉一事上十分賞識。
據傳,范質為官一生從來不收受任何人的禮物和錢財,自己的屋子夠住就可以,吃食上也以能夠飽腹即可,從來不貪戀山珍海味。而且每次收到朝廷賞賜也都會贈送給社會上需要的那些人,從來不會自己留著。也正是因為如此,宋太祖才會稱范質為“真宰相”。
除此之外,范質為人正直也是非常出名的。后來也官居宰相一職的趙普就是范質推薦給宋太祖的,他并沒有遇到好人才要藏著怕自己給比下去的小人心思,相反,范質是位非常喜歡發(fā)掘人才的好官。
而且他也不會因為自己官居宰相就各種庇護自己的親人朋友。范質拒絕為侄子推薦當官并寫詩勸告一事在當時也是非常受大家贊揚的。據了解范質的侄子認為范質如果向皇帝推薦自己,那么,皇帝一定會讓自己入朝為官,但范質認為男兒為官應當靠自己的真才實學,因此拒絕了侄子的提議,并且還寫下詩歌來勸告。宋太祖知道這件事情以后,更加認為范質為人正直剛正不阿,是位不可多得的好人才,也就更加重視這位宰相。而且宋太祖還總是鼓勵范質要多讀書,范質為此熟讀論語,更被稱為靠著半部論語定天下。
范質資料介紹
范質(911年—964年),字文素,大名宗城人。五代后周時期至北宋初年宰相。自幼好學,九歲能文,十三歲誦五經,博學多聞。后唐長興四年(933年)進士,官至戶部侍郎。后周太祖郭威自鄴起兵入京,范質為避戰(zhàn)禍,藏匿民間,后來被太祖找到,時值嚴冬,郭威脫下外袍給范質披上。封范質為兵部侍郎,樞密副使。周顯德四年(957年),范質上書朝廷,建議重修法令,編定后周的《顯德刑律統(tǒng)類》。宋代第一部法典《宋刑統(tǒng)》直接來源于此法典。
顯德六年(959年),周世宗病危,臨終托孤,命范質為顧命大臣,輔佐七歲的恭帝柴宗訓。封為蕭國公。顯德七年(960年)正月初一,忽傳北漢、契丹聯兵南下,令趙匡胤統(tǒng)帥禁軍北上。初三趙匡胤陳橋兵變還京,范質率王溥、魏仁浦責問趙匡胤,帳前羅彥環(huán)拔劍厲聲:“三軍無主,眾將議立檢點為天子,再有異言者斬!”王溥面如土色,被迫擁立趙為天子。曾舉薦趙普、呂慶余、竇儀等棟梁之臣。宋乾德元年(963年),封范質為魯國公。乾德二年(964年)正月,與王溥、魏仁浦同日罷相。是年(964年)九月,去世,臨終時“戒其后勿請謚立碑,自悔深矣”。朝廷追贈其為中書令。 著有《范魯公集》、《五代通錄》等。
猜你喜歡:
4.宋朝著名歷史事件
關于宰相范質的故事有哪些
上一篇:關于桑維翰的歷史評價
下一篇:錢镠是一個怎樣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