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政治主張以什么為主
孔子是我國偉大的教育家與政治家,他的政治思想對后世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那你知道孔子的政治主張以什么為主呢?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搜集到的相關內(nèi)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孔子的政治主張以什么為主
孔子的政治主張還是以仁與禮為主
孔子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他的政治主張對以往傳統(tǒng)的政治思想文化,進行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吸收,在此基礎上創(chuàng)建了新的領域,形成以“仁”、“禮”為中心的政治主張。
孔子政治主張下的“仁”:仁者愛人。仁者的愛,是大愛,包含一切的美德。愛自己、愛他人、愛國家。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和平友善,大家相親相愛,互幫互助。“仁”是一種權力也是一種義務,在享受到別人關愛幫助的同時,也要學會對身邊的人進行回饋。最重要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實施仁的同時不能把自己不想要的、不好的事物或思想強加于人。
孔子政治主張下的“禮”:克己復禮。懂得克制自己的行為,在禮的范圍內(nèi)做規(guī)范的事,從而使自己成為一個有學識、有內(nèi)涵的人??鬃拥亩Y是多方面的,有對個人的禮,有對君臣的禮,又有對國家的禮。萬變不離宗,禮先源自于對自身的要求及約束,只有約束小我才能進一步約束大我。生活在春秋末期的孔子,拯救和恢復西周的“禮”一直是他的夢想和追求。他主張“以禮治國”,以禮治人,以禮服人,反對“法治”,反對嚴苛的政治制度和各類刑法,他相信道德的力量比刑法更有說服力,更能使人民信服。德治的政治思想一直是孔子所推崇的。
孔子佩劍
孔子,著名的教育家、文學家,有著“文圣”之稱,提倡“仁”的思想,倡導禮儀道德。但是他卻常年佩戴寶劍,現(xiàn)在孔子的很多雕像都是他佩戴寶劍時的樣子。作為一個提出“仁”思想的“文圣”,孔子為什么對寶劍這一兵器情有獨鐘呢?這其中原因有二:
第一是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那些知識分子都比較喜歡佩劍,劍形態(tài)筆直,象征著君子的正直品格,人們也將劍比作武器之中的君子。春秋戰(zhàn)國時期,社會動亂,各地戰(zhàn)爭不斷,所以人們比較崇尚武力,擊劍的運動非常的受到歡迎。那個時候的人們,不管習文還是習武,都會一點劍術,也以佩劍為潮流。孔子是春秋之人,讀書佩劍那是無可厚非的。
第二就是,我們只知道孔子推行“仁政”,但是很多人都會忽略孔子的另一個方面的思想,這就是軍事方面。孔子是一個全才,文武方面都能有所涉及,他的“仁政”思想,被很多的君主用來控制民眾的思想,所以才會非常的出名。
孔子軍事思想的核心是“義戰(zhàn)”,就是為“禮”而戰(zhàn),以戰(zhàn)止戰(zhàn)。這里的“禮”不是傳統(tǒng)的禮節(jié),而是指社會秩序。在孔子的心中,“義戰(zhàn)”是為天下太平而戰(zhàn),為天下百姓而戰(zhàn),為維護社會秩序而戰(zhàn)。但是,春秋時期的戰(zhàn)爭都是為了個諸侯國的私利而戰(zhàn),所以擁有“亞圣”之稱的孟子在其著作《孟子》之中,才會發(fā)出“春秋無義戰(zhàn)”的感嘆。
另外,孔子雖然提倡文治,但也不反對國家訓練很多軍隊,孔子主張之國應該文武兼顧,“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他認為一個國家想要強大,必須具備經(jīng)濟發(fā)達,軍備強大,民眾信任國家這三大支柱。
孔子的政治主張以什么為主
上一篇:孔子罵子貢的原因是什么
下一篇:孔子老師萇弘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