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孔子是怎樣的
孔子做為我國的偉大圣人,不僅僅只是教育的代表,也更是影響力最大最廣的思想家。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搜集整理的歷史上孔子的簡介,希望對你有幫助。
歷史上孔子的簡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國栗邑(今屬河南省商丘市夏邑縣),出生地魯國陬邑(今屬山東省曲阜市)。中國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孔子開創(chuàng)了私人講學的風氣,是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他的學說成為中國二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統(tǒng)。他興辦私學,突破官府壟斷,擴大教育對象的范圍,曾受業(yè)于老子,帶領(lǐng)部分弟子周游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jīng),即《詩》《書》《禮》《樂》《易》《春秋》??鬃尤ナ篮?,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jīng)典《論語》??鬃釉诠糯蛔鸱顬?ldquo;天縱之圣”、“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后世統(tǒng)治者尊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師、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其儒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孔子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被尊為儒教始祖(非儒學),隨著孔子影響力的擴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為和上帝、和國家的祖宗神同等級別的“大祀”。
孔子的故事
義利之辯
魯國有一道法律,如果魯國人在外國見到同胞(遭遇不幸),淪落為奴隸,只要能夠把這些人贖回來(幫助他們恢復(fù)自由),就可以從國家獲得金錢的補償和獎勵。(孔子的學生) 子貢,把魯國人從外國贖回來,但不(向國家)領(lǐng)取金錢??鬃诱f:“賜( 端木賜,即子貢),你錯了!圣人做的事,可用來改變民風世俗,教導(dǎo)可以傳授給百姓,不僅僅是有利于自己的行為。現(xiàn)在魯國富的人少窮人多,(向國家)領(lǐng)取補償金,(對你)沒有任何損失;但不領(lǐng)取補償金,魯國就沒有人再去贖回自己(遇難)的同胞了。”
子路救起一名 溺水者,那人感謝他送了一頭牛,子路收下了??鬃痈吲d地說:“魯國人從此一定會勇于救落水者了。”
孔子學琴
孔子在學習方面是很虛心,尤為刻苦。有一次孔子隨 師襄學鼓琴。曲名是《 文王操》。孔子苦苦的練了很多日子,師襄子說:“可以了。”孔子說:“我已經(jīng)掌握了這個曲子的彈法,但未得其數(shù)。”又練了很多日子,師襄子又說:“可以了,你已于其數(shù)。”可是孔子仍說:“不可以,未得其志。”又過了相當?shù)臅r間,師襄子認為這回真的可以了,可是孔子仍然認為自己沒有彈好這首樂曲。于是,孔子反復(fù)的鉆研,體會琴曲的內(nèi)涵,直到他看到文王的形象在樂曲中表現(xiàn)出來了,才罷休。
孔子的社會評價
伏爾泰:“東方找到一位智者”
德國 萊布尼茨:熱烈地贊美儒學
李約瑟:“孔子是‘無冕皇帝“
愛默生:“孔子是哲學上的華盛頓”
司馬遷: 太史公曰: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讀孔氏書,想見其為人。適魯,觀仲尼廟堂車服禮器,諸生以時習禮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賢人眾矣,當時則榮,沒則已焉??鬃硬家?,傳十余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于夫子,可謂至圣矣!
愛默生認為“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榮”。
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之前的春秋戰(zhàn)國時代,出現(xiàn)了“諸子爭鳴”的學術(shù)繁榮局面,其中以儒、道、墨、名、法五個學派最為著名。儒家在先秦時,和諸子地位平等,并不立于一尊的地位。故各家對孔子的毀譽不一。
孔子門人及其后學者均推尊孔子。門人中以子貢為代表,他對孔子贊美備至,奉如天人,把孔子比擬為高天、日月、木鐸,凡人是永遠不可企及的,認為孔子是天生的圣人。亞圣孟子認為孔子所行的“圣人之道”是遍及自然界和社會的至高準則。然而當時民間一般看法認為孔子是博學成名的大學者。
戰(zhàn)國末期大儒荀子,雖然其禮的思想根源于孔子,然而他有濃厚的“法”思想的成分。他以繼承儒家正統(tǒng)自任,稱頌孔子,認為孔子的美德永遠不可泯滅。但他貶斥子張、子夏、子游為“賤儒”,批評子思、孟子。他的著作多處稱引孔子及其門徒的言行,借孔子之名表達他重視禮法和“親賢用知”的思想。
墨家對于儒家學說非議頗多,批評孔子的“述而不作”,主張“述而且作”,批評孔子和儒家的繁瑣禮儀。
道家以自然無為為宗旨,蔑視禮法,對于儒家的禮儀道德持否定態(tài)度。
先秦法家學說思想上與儒家對立,早期法家代表人物商鞅認為孔子學說與法家農(nóng)戰(zhàn)思想對立,致使國家“必貧而削”。法家的集大成者韓非認為孔子學說為五蠹之首,且俠以武犯禁儒以文亂法。
上述先秦諸子對孔子的毀譽褒貶,各持己見,正是反映了當時學術(shù)上百家爭鳴的興盛景象。這與漢以后獨尊儒術(shù)的局面則截然不同。
秦漢評孔
秦漢時代是儒學發(fā)展中的關(guān)鍵時期。在先秦,孔子只算是諸子之一,儒家雖號為“顯學”,也只是百家中的一派。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儒學從此居于統(tǒng)治地位,成為官方的意識形態(tài)。
宋元評孔
宋元時期對孔子的評價總體上是對孔子推崇備至,進一步把孔子神化,用孔子的神圣光環(huán)和綱常倫理來維護其封建統(tǒng)治。
宋元時期,中國結(jié)束了晚唐以來近百年的分裂割據(jù)局面,確立了以官僚地主階級為支柱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quán)制。宋元時期的哲學運動以更典型的形式表現(xiàn)了中國中世紀哲學思維的特點及其邏輯發(fā)展的曲折。從以前儒教、佛教、道教相互攻伐到相互吸取,由三教鼎立到三教合流,從而產(chǎn)生了宋元時期十分精致的官方哲學:以儒家綱常倫理為核心內(nèi)容,以精巧的哲學學說為理論基礎(chǔ),吸取佛老思想營養(yǎng)而建立起來的理學唯心主義。
孔子學說是理學的理論基礎(chǔ),因此孔子本人的形象在宋元時期作為至圣先師也被塑造得更加完美與高大,無論是皇家朝廷,還是學林名流,對孔子都極力頌揚,對孔子的學說也極力闡發(fā)光大。
明代評孔
繼宋元之后,明代理學發(fā)展到一個新階段,心學極盛。與之同時,還出現(xiàn)了與之對立的所學。呈現(xiàn)理學、心學和氣學三大思潮鼎立的局面。三者對孔子及其學說亦各自有其闡發(fā)和評述。
清代評孔
在清朝時代,孔學由盛而衰。論孔者依時代之不同而歧見紛呈,其要者有:
1.治統(tǒng)、道統(tǒng)合一論;
2.朱學即孔學論; 以孔學批評理學;
3.以孔、孟之學批評君主專制;
4.“經(jīng)學即理學”論;
5.“六經(jīng)皆史”論;
6.“中體西用”說;
7.“孔子改制”說;
8.以夷變夏論; 孔子尊君論; 儒學汗漫說。
歷史上孔子是怎樣的相關(guān)文章:
2.歷史上孔子是誰
3.歷史上孔子的身世
5.寫孔子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