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十五賞析_王安石春夜賞析
《十五》是王安石的其中一個作品,又名《將母》。十五》這首詩描述母愛,這種題材與類型的作品在王安石詩中獨樹一幟。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搜集王安石十五賞析的相關內(nèi)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王安石十五賞析
先來看看原文:
將母邗溝上,留家白邗陰。
月明聞杜宇,南北總關心。
邗溝是一個地名,指的是一條古運河,母親在邗河溝上,十五的月亮倍兒圓,母親聽到月夜杜鵑的聲音,想起了離鄉(xiāng)在外的兒子,南北相隔,深深牽掛。
古代的人為了事業(yè)背井離鄉(xiāng)打拼,王安石也一樣,考中進士后就一直在異地為官,古時候的距離太過于遙遠,古時候的書信太過于緩慢。人們?yōu)榱松?,為了事業(yè)離開家鄉(xiāng)離開父母,在外游子思念母親思念家鄉(xiāng),在家鄉(xiāng)的母親何嘗不是對于自己的兒子牽腸掛肚。“慈母手中線,臨行密密縫”這是天下母親的心和愛,王安石也不例外,他將所有的心境,將所有的愛都通過物化來表示了,世人通過讀《十五》可以摸到母愛的溫度,這也是王安石詩的魅力所在。開篇講述了母親與自己的所在之處,一個在南一個在北,母親留守在家孩子漂泊在外,講述另一種形態(tài),所以母親是留家白邗陰,十五月亮伴隨著杜鵑的聲音,空曠而寂寥,夜深時期思緒遼闊,不管多遠的距離牽掛依然在。
王安石春夜賞析
《春夜》是一首七言絕句,全首詩只有短短的28個字,作品表面看上去是一首政治抒情詩,其詩基地情感失落,但是細讀卻感受到詩中滿滿的是詩人的一種春風得意之情,因為當時正值詩人施展抱負之時。
引原文:
金爐香盡漏聲殘,剪剪輕風陣陣寒。
春色惱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欄桿。
這首詩的大概意思是:夜深了,香爐中的香已經(jīng)燒盡了,漏壺里的水,滴的也近尾聲了。后半夜的春風吹來已經(jīng)略有寒意了。雖然是春天了,但是春天的景色卻讓人心煩意亂,時間流逝,月光移動,在月亮的移動下花木的影子也發(fā)生了變化看著像爬上了欄桿。
這首《春夜》的創(chuàng)作背景是王安石入仕這段期間,1042年,王安石憑借其才華考中了進士,此后他任職地方官吏,為官期間關注民生,興修水利,擴辦學校,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也在這段期間王安石對整個社會問題有了深刻的了解,1059年,王安石寫了萬言書上書給宋仁宗,但是沒有被皇帝采納,政治抱負難以實現(xiàn)。1068年,宋神宗重用了王安石,并且支持變法。王安石用了整整26年的時光才換來了一個施展抱負的機會。這些年頭,王安石的抱負都沒能實現(xiàn)。宋神宗的出現(xiàn)無疑是一個契機,一個夜里詩人面對良宵春色,美景當前,表達了其春風得意之感?!洞阂埂愤@首作品的高明之處就在于內(nèi)在情感,表面上作者是描寫春夜清幽的景色,春風擾亂了他的思緒,實則是其思想作祟,創(chuàng)作手法可謂之高明。
王安石十五賞析_王安石春夜賞析
下一篇:王安石的教育思想_王安石資料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