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度平淮西之亂的歷史
在古代的歷史里,你知道裴度平淮西之亂的歷史嗎?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裴度平淮西之亂的歷史,希望對你有用!
裴度平淮西之亂的主要人物——裴度
晉國文忠公裴度(765年-839年4月21日[1-2] ),字中立,漢族,河東聞喜(今山西聞喜東北)人[3] 。唐代中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學家。
裴度出身河東裴氏的東眷裴氏[4] ,為德宗貞元五年(789年)進士。唐憲宗時累遷御史中丞。他支持憲宗削藩,因而與宰相武元衡均遇刺,武元衡遇害,裴度亦傷首。旋即代武元衡為相。后親自出鎮(zhèn),督統(tǒng)諸將平定淮西,以功封晉國公,世稱“裴晉公”。此后歷仕穆宗、敬宗、文宗三朝,數(shù)度出鎮(zhèn)拜相。晚年隨世俗沉浮,以求避禍。官終中書令,故稱“裴令”。開成四年(839年)去世,獲贈太傅,謚號“文忠”。會昌元年(846年)加贈太師,后配享憲宗廟廷。
裴度堅持與權奸、宦官、藩鎮(zhèn)割據(jù)勢力斗爭,并輔佐憲宗平吳元濟、李師道之亂,實現(xiàn)“元和中興”。他堅持治理國家要任用賢才,為將相二十余年,薦引李德裕、李宗閔、韓愈等名士,重用李光顏、李愬等名將,還保護劉禹錫等人。史稱其“出入中外,以身系國之安危、時之輕重者二十年”,被時人比作郭子儀。
裴度在文學上主張“不詭其詞而詞自麗,不異其理而理自新”,反對古文寫作上追求奇詭。他對文士多所提掖,時人莫不敬重。晚年留守東都時,與白居易、劉禹錫等借吟詩、飲酒、彈琴、書法以自娛自樂,為洛陽文事活動的中心人物[5] 。有文集二卷,《全唐文》及《全唐詩》等錄其詩文。
裴度的早年經(jīng)歷
晉國文忠公裴度(765年-839年4月21日),出身河東裴氏的東眷裴氏。貞元五年(789年),裴度中進士科,又于貞元八年(792年),登博學宏辭科,參與唐德宗李適在殿廷親自詔試的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考試,因應對策問的成績優(yōu)等,被委任為河陰縣尉。后晉升為監(jiān)察御史,密章奏論德宗寵臣時措語直切,德宗不喜,裴度遂被調(diào)出朝廷任河南府功曹。后提升為起居舍人。
元和六年(811年),以司封員外郎職務掌管擬制詔令,不久轉(zhuǎn)任本司郎中。元和九年(814年)十月,裴度改任御史中丞。
平定淮西的歷史
元和十年(815年)五月,因討吳元濟諸軍久未有功,裴度又以中丞的身份兼刑部侍郎,受命赴蔡州行營宣慰,了解軍情,向諸將傳達朝廷旨意?;爻?,他向憲宗詳細地述說了淮西之現(xiàn)狀,憲宗向裴度詢問各將的才干,裴度說:“據(jù)臣看,李光顏深明大義、能干勇為,終將有所成就。”李光顏統(tǒng)兵后不久,便大破淮西軍于陳州溵水縣西南之時曲。消息傳來,憲宗更是嘆服裴度的知人善用。
同年六月,成德節(jié)度使王承宗、平盧淄青節(jié)度使李師道都派刺客刺殺宰相武元衡,同時指使他們刺殺裴度。這天,裴度從通化里出來,刺客向裴度擊刺三劍:頭一劍砍斷了裴度的靴帶;第二劍刺中背部,剛剛劃破內(nèi)衣;末一劍微傷裴度的頭部。裴度跌下馬來。適逢裴度頭戴氈帽,因此頭部傷不很深。刺客又揮劍追殺裴度。裴度的隨從王義便抓住刺客連連急聲呼救,刺客回劍砍斷了王義的手,才得脫身。裴度跌進溝中,刺客以為裴度已死,這才罷手離去。事隔三日,憲宗下詔委任裴度為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裴度為人剛強正直,而且能言善辯,尤其擅長把握施政要領,凡是他陳情講述的事,總能感動人心。自出使魏博返朝,因傳布朝廷旨意使憲宗稱心,憲宗十分贊許、看重他。再從蔡州勞軍回京,憲宗更加聽從他的意見。因武元衡執(zhí)政,委以重任卻未見成效,自從京城發(fā)生刺殺宰相事件,憲宗便將朝廷的重大謀劃決策之事托付給裴度。起初,武元衡遇害,某些獻計者奏請罷免裴度的官職,以安撫王承宗、李師道之心,憲宗大怒說:“如果罷免裴度,這就是讓奸計得逞,朝廷綱紀如何得以整頓樹立?朕任用裴度一人,足以擊敗這兩個亂臣逆賊子。”裴度也以平定逆賊為己任。當他因所受刺傷向朝廷請求告假二十余日時,憲宗下詔派衛(wèi)兵到裴度的私宅值夜守衛(wèi),內(nèi)宮使臣前往他家問候探詢絡繹不絕。在裴度拜相前一日,憲宗對裴度宣詔稱:“不用去宣政殿參加報到,即入延英殿來應答。”到裴度進殿應答,憲宗對他安撫告慰備至。這時盜寇群起違反法紀,京城內(nèi)驚擾四起,朝野一片驚恐。待到委任裴度為相的制誥下達,人心方才安定,認為他必定能消滅盜寇。從此誅除盜賊的計策,日日都有進獻,調(diào)兵遣將愈益緊急。
元和十二年(817年),憲宗的生母莊憲王皇后逝世,裴度任禮儀使。憲宗不上朝處理政事,想按舊例設置冢宰來總領百官。裴度認為不必因循守舊,建議不設冢宰。憲宗便下令:“諸官公事,當暫受中書門下省處置。”裴度的建議被時人稱許。
同年六月,蔡州行營的唐、鄧節(jié)度使高霞寓自蕭陂進至文城柵,遇伏而敗,僅以身免。在此之前,憲宗詢問群臣討伐吳元濟是否妥當。朝臣多認為還是罷兵赦罪為上策,翰林學士錢徽、蕭俛等紛紛對策延英殿,想借此勸阻憲宗罷兵。惟有裴度聲稱:吳元濟不可赦免。及至高霞寓兵敗,宰相們以為憲宗必定厭倦用兵,想以停止征討應答。眾宰輔在延英殿剛要啟奏,憲宗說:“一勝一負,是兵家的常態(tài)。若是王師就不該失敗,那么自古以來朝廷用兵還有何難?屢屢無所不能,就不應留有這號兇賊。今天只論此次用兵該與不該,以及朝廷決斷處置是否妥當,眾卿只須在關鍵問題上做出處理。將帥有不合適的,撤去,毋須遲疑;兵力不足的,迅速給予接應。怎么能夠因一個將領的失利,就阻止既定的大計?”于是宰臣不敢再言罷兵,裴度平淮之計得以推行。
王稷家的兩個奴仆告發(fā)王稷掉換其父的遺表,隱瞞了進奉朝廷的財物。憲宗將這兩個奴仆留在宮內(nèi),派宮內(nèi)使臣去東都搜查、索取王稷的家財。裴度進奏說:“王鍔去世之后,他家進奉朝廷的財物已經(jīng)很多?,F(xiàn)因其家奴告發(fā),就查抄他的家財,臣擔心全國的將帥聽說后,必將會有為保全家財而謀慮的人了。”憲宗當天就讓宮內(nèi)使臣返回,兩個家奴交給京兆府處死。
從元和九年(813年)至元和十二年(817年),李愬、李光顏諸將屢屢奏報攻破賊軍,但國家在淮右集結(jié)軍隊四年,支付供給的糧餉,朝廷難以承受其消耗,諸軍將領彼此觀望,輕忽剿寇,毫無收獲,憲宗也以此為憂。宰相李逢吉、王涯等三人,以勞損軍力、耗費財賦為由,想要停止進剿,面見憲宗,交相陳述用軍、罷兵的利與害。惟獨裴度緘默不語,憲宗問他的意見,裴度回答說:“臣請求親自督戰(zhàn)。”次日在延英殿重議此事,李逢吉等出殿后,憲宗單獨留下裴度,對他說:“卿確能替朕出巡嗎?”裴度匍伏流淚說:“臣與此賊誓不兩全!”憲宗也為之動容。裴度又進言說:“臣日前看到吳元濟的乞降表,料想這個逆賊,處境實已窘迫,只是我軍諸將持見不一,未能進逼,所以未降罷了。如果臣親赴行營,那么諸將各都想要立功來鞏固圣上的恩寵,剿滅此賊是必定無疑的了!”憲宗同意他的見解。八月,裴度受命,以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蔡州刺史之職,任彰義軍節(jié)度使,申、光、蔡州觀察使,兼任淮西宣慰招討處置使。
詔書擬成后,裴度因韓弘已是淮西行營都統(tǒng),不想再給自己加“招討”職份,請求只稱“宣慰處置使”。又因此行既兼招撫,請求將“剪除”改為“革心”。同時,韓弘已是都統(tǒng),請求將“改弦更張”改為“暫停樞衡”,將“煩勞宰相”改為“授以成謀”,憲宗一一采納了他的建議。裴度又奏請委任刑部侍郎馬總為宣慰副使,太子右庶子韓愈為彰義行軍司馬,司勛員外郎李正封、都官員外郎馮宿、禮部員外郎李宗閔等人任兩使判官書記,這些奏請也都獲準。
德宗時,朝政多有乖情悖理之舉,朝廷官員偶有過從,也多命掌管京城治安的執(zhí)金吾暗中偵察,密報德宗,以致宰相不敢在自己家中會見賓客。到裴度輔政,因眾亂臣逆賊尚未誅除,應接待奇才能士,共商破賊計謀,他于是奏請在宰相私宅接見賓客,憲宗準奏。從此天下賢才俊杰得以向宰相獻計出謀,宰相能在私宅接待才士,是由裴度奏請而施行的。自討伐淮西以來,朝廷的軍隊屢遭失敗。議論之人因官軍被殺傷的人愈來愈多,轉(zhuǎn)送不及,考慮息兵撤軍,頻繁交相進奏。裴度認為根本的禍患不及時除掉,終將釀成大禍;不除淮西的腹心之患,兩河的寇賊,也將效法淮西逆賊,與朝廷一爭高下。于是堅決請求堅持討伐,憲宗十分傾心信賴裴度,因此言聽計從毫不猶疑。
裴度受命后,在延英殿回答憲宗策問,進陳衷情說:“主憂臣辱,理當赴義捐生獻必死之力。逆賊被滅,則將有朝見天子之日;賊在一日,則將無返回朝廷之期。”憲宗為他的懇切陳情潸然淚下。同年八月初三,裴度前往淮西,憲宗詔令神策軍派三百名騎士隨從護衛(wèi),并親至通化門慰問勉勵。裴度在城樓下含淚辭別,憲宗賜給他帝王佩用的通天犀角腰帶。裴度名義上雖是宣撫使,實際上行使元帥職權,仍以郾城為官署所在地。憲宗因李逢吉與裴度不和,于是免除了李逢吉執(zhí)掌朝政的職務,調(diào)出朝廷任劍南東川節(jié)度使。
裴度離京后,淮西行營大將李光顏、烏重胤對監(jiān)軍梁守謙說:“如果等裴度到來并建立了軍功,就會對我們不利。當迅疾出戰(zhàn),先行立功。”便在八月六日,率軍出戰(zhàn),但敗于賈店。同月二十七日,裴度到達郾城,立即巡撫諸軍,宣達圣旨,士氣倍增。當時諸道兵都有宦官監(jiān)陣,致使“進退不由主將,戰(zhàn)勝則先使獻捷,偶創(chuàng)則凌挫百端”。裴度又罷中使監(jiān)軍,歸兵權于將帥,頗得軍心。由于裴度軍法嚴肅,號令劃一,因此捷報連傳。裴度派使者入蔡州勸降,吳元濟拒降。十月十一日,李愬雪夜襲破懸瓠城,擒獲吳元濟。裴度先派宣慰副使馬總?cè)氤前矒?。次日,裴度?zhí)持彰義軍使符節(jié),帶領洄曲投降的士卒萬人,相繼進往,李愬身著戎裝以軍禮迎接裴度,在路旁拜見。裴度處置政務后,蔡州人極其高興。吳元濟時法令:路途上不許相對密談;夜晚不得燃點火燭;有以酒食相交往的人,按軍法論處。裴度卻減省刑法:除盜賊斗殺外,其余舊法一概取消,相互往來,不再以白天、夜晚作為限制。到這時,歸降朝廷的蔡州人才知道有人生的歡樂。
最初,裴度用蔡州士卒任署府衛(wèi)兵,有人認為反叛地區(qū)剛剛歸順的人,他們尚未安心,不可自己撤去防備。裴度笑著回答說:“我受朝廷任命做彰義軍節(jié)度使,叛逆元兇已經(jīng)被擒,蔡州黎民就是本朝的黎民了。”蔡州父老聽說后,無不感激涕零。申、光二州的百姓,立即平穩(wěn)安定下來。十一月,憲宗受降,斬吳元濟。至此,淮西戰(zhàn)事終告結(jié)束。二十八日,裴度由蔡州入朝,留馬總?cè)握昧x軍留后。裴度剛?cè)氩讨輹r,有人誣陷裴度私自沒收吳元濟家的婦人珍寶,憲宗聽說后頗為懷疑他。這時憲宗想將吳元濟的舊將全部誅殺,加授梁守謙兩支寶劍,派他前往蔡州執(zhí)行。裴度回朝至郾城時遇見梁守謙,便又與他返回蔡州,按罪行輕重對吳元濟的舊將施以刑罰,并未完全按憲宗詔令行事。梁守謙一再以詔令制止裴度,裴度先以奏疏陳述,之后直接回朝當面陳述。
元和十三年(818年)二月,憲宗為嘉獎裴度,下詔加其為金紫光祿大夫、弘文館大學士,賜勛上柱國,封晉國公,食邑三千戶,復知政事,加授其子及侄女婿等官職。又詔刑部侍郎韓愈撰《平淮西碑》,以示紀念。
看了裴度平淮西之亂的歷史的人還看
1.韓愈傳 閱讀答案
3.韓愈諫迎佛骨
4.關于詩詞說說大全
裴度平淮西之亂的歷史
上一篇:孫策為什么把江東交給孫權
下一篇:孟知祥稱帝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