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亮輔政王敦舉兵的歷史事件
東晉初年爆發(fā)了一場動亂。出身瑯琊王氏的權臣王敦所發(fā)動,以誅劉隗為名進攻建康,并擊敗朝廷軍隊。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庾亮輔政王敦舉兵的歷史事件,希望你喜歡!
庾亮其人
庾亮是明穆皇后庾文君的兄長,是庾琛的兒子。庾亮的姿容俊美,善于言談議論,喜好老莊之學,為人嚴肅莊重,一舉一動遵禮而行,即使在閨閣之中,也并不需要嚴教就能自守禮法。時人把他與夏侯玄、陳群相提并論。庾亮十六歲時,東海王司馬越要征辟他為掾?qū)伲琢翛]有接受,隨其父住在會稽。他儼然自守,人們都有些顧忌他的方正嚴峻,不敢隨便接近他。
公元307年(永嘉元年),晉元帝司馬睿任鎮(zhèn)東大時,聽聞庾亮的名聲,征辟他為西曹掾。二人相見時,元帝看到庾亮的儀表風姿,大喜過望,非常器重他,還要聘庾亮的妹妹為世子(司馬紹)妃,庾亮反復推辭,元帝不許。
后來又轉任丞相參軍,參預討伐華軼有功,受封都亭侯,再轉任參丞相軍事、負責文書抄寫整理的工作。東晉建立之初,庾亮被拜為中書郎,領著作事務,在東宮侍講。他所講授和解釋的內(nèi)容,大多都被人們稱許。他與溫嶠同為太子司馬紹的布衣之交。當時元帝正以法家思想治理亂世,把《韓非子》賜給司馬紹,庾亮認為申不害韓非子的刑名權術之學,嚴厲苛刻有傷禮義教化,不應該多留心這些東西,司馬紹對此也很贊同。后來又遷任給事中、黃門侍郎、散騎常侍。當時王敦駐地在蕪湖,元帝讓庾亮前去拜訪王敦、商討國事,王敦與庾亮交談,不覺移動座位靠近庾亮,之后感嘆道:“庾元規(guī)的賢能,遠遠超過了裴頠呀。”于是上表推薦他為中領軍。
王敦之亂
王敦與堂弟王導都是東晉的開國功臣,當日仍是瑯邪王的晉元帝司馬睿初鎮(zhèn)建康時仍沒有威望,江南士族以至平民都無人理會他,王導與王敦則為他建立威望,建立起在南方較安定地方的一個朝廷。王導主掌政策事務,而王敦則掌握軍事力量,對東晉建立有極大的貢獻,當時的人更稱“王與馬,共天下。”可見王氏的地位和影響力。
但東晉建立后,司馬睿希望減弱瑯琊王氏的影響力。同時,王敦亦漸見專擅,讓司馬睿感到厭惡,而王敦亦對司馬睿的反抗行為大為不快。太興四年(321年)豫州刺史祖逖病逝,令王敦以為再無人可以在軍事上威脅他,最終決意舉兵動亂。
王敦舉兵
永昌元年(322年),王敦舉兵向建康前進。王敦同時呼喚梁州刺史甘卓,請他一同進攻,甘卓猶豫不決。
王敦見此,害怕甘卓在背后反對自己,于是派參軍樂道融去請甘卓前來支持。但樂道融憤恨王敦目無君上,圖謀奪位的行為,于是背叛王敦,要甘卓與他合作,襲擊王敦的根據(jù)地武昌。甘卓聽后終于有了決定率兵討伐王敦。武昌城中傳聞甘卓軍已到,眾人大驚而離散。
王敦亦派甘卬向甘卓求和,甘卓再次猶豫,在豬口停駐了數(shù)十日仍不前進。被召還建康防守的劉隗回京時受到百官在道上歡迎,意氣自若。入宮后與刁協(xié)要求司馬睿因王敦叛亂而盡誅王氏,但遭到拒絕,劉隗因而有懼色。同時王導亦率宗族子弟二十多人請罪,都被司馬睿原諒。
王導任前鋒大都督,戴淵任驃騎,周札為右、都督石頭諸軍事。又命王廙勸止王敦,但王敦不聽,更留下王廙自行任用。王敦逼近建康時,劉隗被指挀守金城,周札守石頭城,司馬睿親自領軍在城郊準備迎戰(zhàn)。
王敦兵臨石頭城,進攻石頭城,周札開城門投降。王敦因而占據(jù)石頭城。
司馬睿于是命劉隗、戴淵、刁協(xié)、王導、周顗、郭逸和虞潭等率軍進攻石頭城,但都被王敦軍打敗。
王敦在石頭城中擁兵,不入宮朝見司馬睿,更放縱士卒四處搶掠,當?shù)卮髞y。司馬睿派使者向王敦求和。不久在吳興響應王敦的沈充攻破吳國,殺害吳國內(nèi)史張茂。
王敦專政
司馬睿后命令百宮到石頭城見王敦。及后任命王敦為丞相、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江州牧、封武昌郡公;王敦假意辭讓。及攻破建康,王敦責備說:"不聽我的話,幾乎滅族。"
王敦更置百官及軍鎮(zhèn),影響數(shù)百人,但決策朝令夕改,只是隨心而作。不久王敦即回到武昌,并遙控朝政。后又自行加領寧、益二州都督。
王敦掌握朝政后,四方的朝貢大多都進了他的府第,同時將相州牧的任命皆由他掌握,所任用的都是他的親信或瑯琊王氏的族人。同時又以沈充和錢鳳為謀主,二人的計謀都會聽從。又任用諸葛瑤、鄧岳、周撫、李恒、謝雍等人,更縱容沈充等人胡作非為。王敦堂弟王棱多次勸諫王敦,卻遭到王敦暗殺。同年司馬睿憂憤成疾,最終病死,由太子司馬紹繼位。
王敦謀位
太寧元年(323年),王敦謀求篡位。
王敦侄兒王允之受王敦喜愛,經(jīng)常跟隨著王敦。一次王敦在夜里與親近的人一起喝酒,王允之稱醉倒下,王敦則與錢鳳商討叛逆篡位的事,王允之于是聽到全部內(nèi)容,及后當場嘔吐大作。錢鳳走后,王敦再看王允之,見他嘔吐得衣身都沾污了,以為他己醉得不省人事,不再懷疑。及后王允之要求去見當時在朝中任廷尉的父親王舒,到后則將王敦的圖謀告訴父親,王舒于是與王導一同報告司馬紹,暗中作好準備。
此時王敦集團繼續(xù)為篡位作準備,王敦派參軍賀鸞與在吳國的沈充一同盡殺周札的家人,又進兵會稽,周札在對戰(zhàn)中遇害。王敦又殺害冉曾、公乘雄等數(shù)名晉元帝的腹心。
晉室反擊
王敦的病愈來愈嚴重,于是矯詔讓王應任武衛(wèi),作為自己副手,又任命王含為驃騎,開府儀同三司。錢鳳一次問王敦一旦他身故,是否應一致?lián)泶魍鯌?,將所有事交給他。
王敦認為王應年少,不能擔當大事。說他死了以后,上計是解兵回歸朝廷;中計則是退守武昌,擁兵自守;下計則是謀反動亂,顛覆朝廷。錢鳳卻認為下計才是最好的計謀,與沈充決定在王敦死后發(fā)動叛亂。司馬紹知道王敦病重的消息后,決定討伐王敦。
王導帶領子弟為王敦發(fā)喪,而司馬紹亦假稱王敦已死,下詔討伐王敦的黨羽;眾人都以為王敦已死,士氣增強。王敦大怒,命王含為元帥,命錢鳳與冠軍鄧岳及周撫領兵攻向建康。司馬紹率諸軍出屯南皇堂,并派兵夜渡秦淮河,攻其不備,大破王含軍,并斬將領何康。
錢鳳后亦到江寧南岸,與司馬紹所率諸軍交戰(zhàn),頻頻戰(zhàn)敗。王敦知自己不久人世,向少府羊鑒和王應要求在他死后要先置文武百官才辦喪事。不久王敦病逝,王應秘不發(fā)喪,用蠟處理尸體并埋在屋中就與諸葛瑤等縱情聲色。
司馬紹亦曾派人以司空之位引誘沈充歸降,但沈充拒絕,領兵攻向建康。當時尋陽太守周光因王敦興兵而領數(shù)千人趕來,到后求見王敦,但王應以王敦患病而推卻,周光于是推論王敦已死。
王含見多次戰(zhàn)敗,決定燒營逃走,司馬紹回宮大赦,但王敦黨眾不赦,并命諸將追擊王敦各黨羽,如派庾亮督蘇峻等追擊沈充,溫嶠督劉遐等追擊王含、錢鳳。王含當時想到荊州投靠王舒,但王應認為到江州投靠王彬更好,王含不聽從王應所說而投奔荊州。
王含與兒子乘船到荊州,王舒派兵迎接,但其實是命人推他們進江水中溺死。王敦尸首被起出,焚毀衣服并跪著斬下頭顱示眾。錢鳳到闔廬洲時被周光殺死;沈充則誤入舊將吳儒的家,被吳儒殺死,并傳首至建康,與王敦的頭一同掛在朱雀桁上。至此王敦之亂正式結束。
助平王敦
公元323年(太寧元年),晉明帝司馬紹即位,任命庾亮為中書監(jiān),庾亮上表堅決推辭,明帝聽從了庾亮所請。當時王敦萌生叛逆之心,心中忌恨庾亮,而表面上卻很敬重他。庾亮感到憂慮,因病而離職。不久又接替王導出任中書監(jiān)。
公元324年(太寧二年),王敦起兵后,朝廷拜庾亮為左衛(wèi),與諸將一起抵抗王敦的部將錢鳳。七月二十七日,沈充敗走吳興郡時,明帝又授任庾亮持節(jié)、都督東征諸軍事,命他督察蘇峻等人追擊沈充。王敦之亂平定后,庾亮因功被封為永昌縣開國公,賜絹五千四百匹,但他堅決推辭不接受。又轉任護軍。
輔佐成帝
公元325年(太寧三年),明帝病重不想見人,群臣都無法進入殿內(nèi)。庾亮懷疑是左衛(wèi)、南頓王司馬宗,右衛(wèi)虞胤與西陽王司馬羕另有圖謀,于是徑直進入寢宮見到明帝,痛哭流涕不勝悲哀。述說司馬羕和司馬宗等人謀議廢黜大臣,自己請求輔佐朝廷,要求廢黜他們,明帝未采納。幾天后,命庾亮與王導等受遺詔輔佐太子司馬衍,輪番入殿領兵當值宿衛(wèi),又加庾亮為給事中,中書令。不久,明帝駕崩,由晉成帝司馬衍繼位。九月,庾太后臨朝攝政,命庾亮與司徒王導、尚書令卞壸共同輔佐朝政,但實際上一切政事都由庾亮決策定奪。
看了庾亮輔政王敦舉兵的歷史事件的人還看
1.中國歷史事件
3.古代中國歷史事件
5.秦朝重大歷史事件
庾亮輔政王敦舉兵的歷史事件
上一篇:慕容俊稱帝的歷史事件
下一篇:東晉平蜀的歷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