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條約影響有哪些
時間:
漫柔0由 分享
社會性質的變化。條約簽訂前,中國是一個經濟上自主的國家,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占著統(tǒng)治地位;條約簽訂后,中國領土、領海、司法等主權遭破壞。外國侵略者利用侵略特權,瘋狂向中國傾銷商品和掠奪原料,逐漸把中國市場卷入世界資本主義市場,中國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逐步解體。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社會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開始轉變?yōu)橥鈬Y本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社會革命任務(革命對象)的變化。條約簽訂后,中國人民肩負起反對外國資本主義侵略和反對本國封建統(tǒng)治的雙重革命任務。鴉片戰(zhàn)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中國的主權完整遭到破壞,獨立發(fā)展的道路被迫中斷,并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中國歷史進程發(fā)生了重大轉變,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南京條約》為中國近代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雖然其本身是否不平等條約還有爭議。但在其后續(xù)訂的《中英五口通商章程》(1843年7月22日)和《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條款》(虎門條約,1843年10月8日)中,英國人相繼取得了協(xié)定關稅、治外法權(領事裁判權,中外人民訴訟各按本國法律管理)、劃定租界、片面的最惠國待遇(利益均沾)、軍艦停泊口岸等特權,則明顯是不折不扣的不平等條約,損害中國主權達百年之久, 更有利了外國資本主義對中國的商品傾銷和原料掠奪。
當時清朝政府輕易的放棄這些主權,一個重要原因也是因為不了解國際法,并不認識這些條款損害國家主權的嚴重性,反以為有許多便利,不失為一種較公道的解決辦法。如認為劃定租界,可便于防范外人,對中國人的擾亂可以較少;而協(xié)定關稅使得中國稅收實際上比較以往還有所增加,得到了實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