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侵華歷史事件講解
日本侵華戰(zhàn)爭是中國近代史上最為慘痛的長期戰(zhàn)爭,不僅給中國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和不可逆轉的傷害,今天學習啦小編給大家?guī)砹巳毡厩秩A歷史事件講解,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日本侵華歷史事件講解一:南京大屠殺
南京大屠殺指1937年至1945年中國抗日戰(zhàn)爭期間,中華民國在南京保衛(wèi)戰(zhàn)中失利、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淪陷后,日軍在南京及附近地區(qū)進行長達四十多天的大規(guī)模屠殺 。其中日軍戰(zhàn)爭罪行包括搶掠、強奸、對大量平民及戰(zhàn)俘進行屠殺等。屠殺的規(guī)模、死傷人數等沒有世界共同認可的數字,但一般認為死亡人數超過30萬。 南京大屠殺是侵華日軍公然違反國際條約和人類基本道德準則,是日軍在侵華戰(zhàn)爭期間無數暴行中最突出、最有代表性的一例之一。 南京大屠殺期間,《紐約時報》、《中央日報》、《新華日報》等中外媒體,均對南京大屠殺進行了大量的揭露。戰(zhàn)后,中國國民政府對南京大屠殺進行了廣泛的調查。其中,南京審判戰(zhàn)犯軍事法庭經調查判定,日軍集體屠殺有28案,屠殺人數有19萬;零散屠殺有858案,死亡人數有15萬,死亡人數達30多萬,制造了慘絕人寰的特大慘案。
日本侵華歷史事件講解二:甲午戰(zhàn)爭
中日甲午[1]戰(zhàn)爭為19世紀末日本侵略中國和朝鮮的戰(zhàn)爭。按中國干支紀年,戰(zhàn)爭爆發(fā)的1894年為甲午年,故稱甲午戰(zhàn)爭(日本稱日清戰(zhàn)爭,西方國家稱第一次中日戰(zhàn)爭/Sino-Japanese War)。甲午戰(zhàn)爭以1894年(清光緒二十年)7月25日豐島海戰(zhàn)的爆發(fā)為開端,至1895年4月17日《馬關條約》簽字結束。這場戰(zhàn)爭以中國戰(zhàn)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告終。中國清朝政府迫于日本軍國主義的軍事壓力,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馬關條約》。甲午戰(zhàn)爭的結果給中華民族帶來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則使日本國力更為強大,得以躋身列強。
日本侵華歷史事件講解三:七七事變
日本軍隊為了占領中國,發(fā)動了全面侵華戰(zhàn)爭。自1937年6月起,駐豐臺的日軍連續(xù)舉行所謂的軍事演習。1937年7月7日深夜,盧溝橋的日本駐軍在未通知中國地方當局的情況下,居然擅自在中國駐軍陣地附近舉行所謂軍事演習,并謊稱有一名日軍士兵于演習時失蹤,要求進入北平西南的宛平縣城(今盧溝橋鎮(zhèn))搜查。這顯然是蓄謀已久的挑釁行為,中國守軍當即嚴詞拒絕了這一要求。日軍立刻向盧溝橋一帶開火,向城內的中國守軍進攻。中國守軍第29軍37師219團予以還擊。這便拉開了中國全面抗日戰(zhàn)爭的序幕。[1]日軍自1931年占領中國東北后,為進一步發(fā)起全面戰(zhàn)爭,繼續(xù)運兵入關。到1936年,日軍及日偽軍已從東、西、北三面包圍了北平(今北京市)。
盧溝橋事變中國守軍和日軍在盧溝橋激戰(zhàn),日本派大批援軍,向天津、北京大舉進攻。29軍副軍長佟麟閣,132師師長趙登禹先后戰(zhàn)死。1937年7月30日,國民黨軍隊因傷亡慘重被迫撤離天津,天津淪陷。
1937年7月8日早晨,日軍包圍了宛平縣城,并向盧溝橋中國駐軍發(fā)起進攻。中國駐軍國民黨第二十九軍官兵奮力反擊。排長申仲明親赴前線,指揮作戰(zhàn),最后不幸戰(zhàn)死。駐守在盧溝橋北面的一個連僅余4人生還,余者全部壯烈犧牲。
看過“日本侵華歷史事件講解”的人還看了:
6.歷史學年論文范文
日本侵華歷史事件講解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上一篇:日本近代的歷史事件
下一篇:日本革命重大歷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