吠陀和奧義書的關(guān)系
《吠陀經(jīng)》是婆羅門教和現(xiàn)代印度教最重要和最根本的經(jīng)典。奧義書,婆羅門教的經(jīng)典之一,音譯"鄔波尼煞陀"。它們之間有什么關(guān)系呢?下面是學習啦小編分享的吠陀和奧義書的關(guān)系,一起來看看吧。
吠陀和奧義書的關(guān)系
印度奧義書
具有2000年歷史的紗麗依然穿在婦女身上,男人的衣衫與佛陀時代完全一樣。這些傳統(tǒng)衣飾包裹著更古老的靈魂。靈魂里是《奧義書》和《吠陀》描述的深遠天空。
在信仰伊斯蘭教的莫臥爾王朝建立之前,印度帝王們沒有留下陵墓和財寶,也沒有卷帙浩繁的史書??帐幨幍臍v史中只有《羅摩衍那》和《摩訶婆羅多》兩部史詩,以及《吠陀》、《奧義書》和《薄伽梵歌》三大圣典系列維系著印度人的精神。
佛教與印度古老思想比較
一 奧義書
1 出現(xiàn)在公元前9世紀至公元前6世紀左右,它標志著吠陀時代的結(jié)束,所以《奧義書》被稱為“吠檀多”,也就是“吠陀的終結(jié)”。(駐印記者)
大部分晚出,較早的6世紀前后的只有13部(林語堂)
最早為公元前9世紀,晚為公元后(百度百科)
《奧義書》是印度吠陀經(jīng)典的精華部分,也就是一般所說的吠陀哲學,產(chǎn)生在公元前六七世紀。(轉(zhuǎn)自西祠胡同)
2 在梵文中稱為“Upanisad”,是“近坐傳授”的意思,這大概能使人想見當時師父徒弟口傳心領的場景。
3 《奧義書》共有100多部,最主要的有《廣林奧義》等13種?!秺W義書》提出了“梵我合一”理論。根據(jù)這一理論,在所有不斷變化著的物質(zhì)形式背后,是不變的“梵”。“梵”是永恒的,無始無終、無邊無際。它存在于人的內(nèi)心。
《奧義書》的共有主題,就是對至上意識(又稱宇宙意識、宇宙絕對本體)直接的體驗。
4 為了達到“梵我合一”,教徒們想出了眾多修行辦法,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苦行和瑜珈。
(1)在印度教圣地和北方的森林里,我看到很多瑜伽大師在刻苦修行,他們身上涂抹著象征再生的炭灰,割斷欲望和一切,把自己折磨成“空”。(2)也有一些修行者散盡家財,四處云游。他們身披黃色袈裟,前額涂上自己信仰的大神標志,以乞討為生,希望通過這種修行方式獲得精神上的解脫。
5 印度人“不殺生”的觀念來自古代經(jīng)典。如《奧義書》的輪回理論認為,人生一直處于輪回狀態(tài),人在來世進入梵界、人界或獸界取決于“業(yè)”,也就是一個人的行為和意念。按照這種理論,人一造業(yè)必有果報,有了果報便有輪回。一個人可能投胎為牲畜或蟲魚,對于另一個人來說,這些動物有可能是自己前世親人。一切眾生在輪回的過程中,便彼此有了密切關(guān)聯(lián)。圣雄甘地所倡導的非暴力運動就是來自不殺生思想,并且贏得了世界的尊重。
A
關(guān)于《奧義書》
一、《奧義書》的意義
吠陀經(jīng)典為人類歷史上最早揭露靈性修持的典籍,可說是印度一切哲學傳承和靈性修持的本源。所謂靈性修持就是瑜伽。吠陀經(jīng)典分為兩大部分:《禱頌》(Mantra)和《婆羅門之書》(Brahmana)。《禱頌》部分是主要的,而《婆羅門之書》則是附屬,作為《禱頌》的闡釋和說明?!镀帕_門之書》又分為三部分:
1.《梵書》(Brahmana);
2.《森林書》(Aranyakas);
3.《奧義書》(Upanishads)。
《梵書》說的是祭典方法;《森林書》描述禮拜上天和靈性修持的各種不同方法;《奧義書》則揭示如何摧毀我們個體靈魂的無明,引導靈性修持者獲得最高的智慧和完美的成就,以及解脫我們對物質(zhì)世界和世俗誘惑的執(zhí)著,對肉體小我的執(zhí)著。
《奧義書》是印度吠陀經(jīng)典的精華部分,也就是一般所說的吠陀哲學,產(chǎn)生在公元前六七世紀。《奧義書》不是宗教性的經(jīng)典,它沒有教條也沒有教理學說。它不屬于任何宗教,而是歷久彌新的人人皆宜的哲學?!秺W義書》一詞來自梵文,含有“授課”的意思,亦即是把學生集合起來,坐在老師的身邊聆聽他的教誨。
據(jù)說現(xiàn)存的200多種《奧義書》中,對人們有裨益的超過100種,但學者們最常引用的只有11種,也是最廣為流傳的?!秺W義書》有許多不同的注釋,最古者而傳于今世的是印度大圣哲商卡拉(Shankara)的注釋。他是最出色最有才華的吠陀哲學家和絕對不二哲學的始祖,他選了11種《奧義書》來做注釋,這些書被公認是特別杰出的。商卡拉把《奧義書》稱為“解脫經(jīng)”或“明道經(jīng)”,因為《奧義書》揭開和啟示了宇宙本體最高知識——“道”,它是永恒的智慧寶庫。商卡拉和其他注釋者對《奧義書》的意義作了如下三項解釋:
1.《奧義書》被認為是印度吠陀時期的先知在最清凈和超越的狀態(tài)下,即在三摩地(入定)的境界中,覺悟到的真理和啟示。他們把這些真理傳授給他們的弟子,經(jīng)過世世代代的口授心傳,使它們被保存下來。
2.《奧義書》教導宇宙和永恒的真理。此真理是獨一無二的。吠陀的先知以咒語(Mantras)的方式來述說這些真理。咒語意指能把心靈從悲傷和痛苦中解脫出來的語言文字。
3.《奧義書》認為,宇宙萬物雖各不同,以整體而言,卻具有獨一無二的本質(zhì)。無知的人看不清事實的真相,追求物質(zhì)享受,渾渾噩噩終其一生?!秺W義書》明白指出:實行靈性修持是解脫的道路。
二、《奧義書》知識的來源
《奧義書》所包含的根本真理,既非來自外界的感官的覺知,也不是靠思維所得,而是古圣先賢通過瑜伽的靈性修持,在最深沉的靜坐、觀想、禪定狀態(tài)下,也即是深沉的氣功態(tài)中,直接從直覺本源的內(nèi)在而得到的。直覺的知識不證而自明,周遍圓滿,是最高明的知識;從其他層面而來的知識;只是真知的影子。所以,《奧義書》被稱為“所聞經(jīng)”(Sruti),這就是說,由圣哲和先知們在深沉的禪觀狀態(tài)下用他們的心耳所聽到的?!秺W義書》里的咒語,被稱為“音訓”(Niruktan)。因為這些咒語的意義隱藏在最精細的聲音的震波的不同頻率中,這只有在最深的意識層面才能體驗到。
當今印度瑜伽大師喇嘛尊者在其《無神的開悟》(Enlightenment Without God)一書中說:“知識的來源有兩個途徑:直接的和間接的。直接的知識是超越卓絕的,是從本源體驗到并且不必經(jīng)過證明即自然明白的。間接的知識是從心智及感覺而來,它是從外在世界得來的知識,也就是從清醒,作夢、深睡所得到的知識,它是經(jīng)由感官和意識由人們的思維能力所理解到而覺察出來的,因此受到時間、空間和因果關(guān)系的限制。直接的知識不是經(jīng)由感官和心智而覺察出來的,因為它是絕對本體的知識。它既不是客體也不是主體,而是個體的小我完全體驗到宇宙的大我。這種知識,不是從心智得來的知識,而是靠最深奧的了悟狀態(tài)所流露的洞察力而得來的知識。”
只有靈性修持達到開悟狀態(tài);才能獲得直接知識。這種深奧的狀態(tài),相當于超越清醒、作夢和深睡狀態(tài)的超意識狀態(tài),即所謂的“圖力亞”(Turiya)狀態(tài)。開悟就是個體意識與至上意識(Brahman)即與宇宙意識(Universal Consciousness)的結(jié)合,亦即達到深刻的天人合一的境界。也就是說,修持者擴展個體意識到宇宙意識時,就會自我了悟,就會了解意識的各種不同層面,了解生命的意義,了解天地萬物和人與宇宙的奧秘,了解宇宙意識的知識。
但是,印度古圣先賢在《奧義書》中的這些揭示,雖然對研究人體生命科學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但數(shù)千年來并不為許多人所承認、理解和身體力行。因為通過入靜、觀想和禪定的靈性修持達到天人合一與開悟的境界,是非常困難的。光憑理論或智力是無法開悟的;僅是研究經(jīng)典、傾聽老師的演講,或者整天麻木地反復祈禱,也是無法開悟的。人們向來習慣于對外在的世界進行觀察,證明、判斷,卻不習慣去觀察內(nèi)在,發(fā)掘內(nèi)在,以了解生命內(nèi)在的層面。而且,靈性修持者要想達到至上的目標,就要具備某些資格:首要的就是不執(zhí)著,包括思想、欲望、感情等方面的不執(zhí)著;其次,修持者對他的工作和行為的結(jié)果不要求任何回報。在物欲橫流的社會,這些是很難辦到的。盡管如此,《奧義書》的這些精髓,仍然對此后佛教的修持有著重大的影響,并為我們今天對人體生命科學的研究和氣功事業(yè)的發(fā)展提供了重要的經(jīng)驗和理論根據(jù)。
三、《奧義書》的主題
《奧義書》的共有主題,就是對至上意識(又稱宇宙意識、宇宙絕對本體)直接的體驗。何謂至上意識?《曼都卡奧義書》(Mandukya Upanishad)說:“不論在此處、彼處和一切處,所看到的一切,都是至上意識的顯示。宇宙的大我、自性(Atman)就是至上意識,即宇宙絕對的本體。”由此可知,我就是至上意識;整個宇宙都是至上意識;一切都是至上意識。它是超出陰陽等等相對概念的本體;它是我們真正的大我的本性;它是萬物一體,形形式式的萬物內(nèi)在都是相同的。這是一元論的觀點。
能否把遍在和超越的至上意識了解為宗教信仰的上帝或神靈?喇嘛尊者在其《無神的開悟》一書中對此作了否定的答復。他明確論證了《奧義書》的內(nèi)容是哲理而不是宗教信仰。他說:“《奧義書》不可與東方宗教性的書籍混為一談,《奧義書》的哲理與世上任何其他宗教經(jīng)典的傳教講道大有不同。”“《奧義書》的哲學不受單一的宗教及其創(chuàng)立者所限制,它適用于幾千年前,也適用于今天,只要人類存在一天,它就永遠地適用于人類。”他又說:“寧靜的心是開悟首要的條件。了悟的道上,必須控制感官和心念,但是并不一定要相信上帝。”
事實上宗教所傳播的上帝的概念,在《奧義書》中是找不到的。所有宗教都存在二元論的觀念,諸如人是上帝或神靈造的,宇宙是上帝或神靈造的,上帝或神靈主宰著人類,君臨于人類之上等等,而《奧義書》的哲理卻是一元論,不把上帝或神靈看做不同的生靈,而是要了解自己真正的大我及其本質(zhì),即我們自己的大我就是宇宙至上意識。靈性修持者在靜坐和冥想的準備階段,可能體驗到二元論的對立,但這只是過渡到一元論的境界,是進步的表現(xiàn),就絕對本體來說,是沒有兩樣的,因為修持的最后階段,仍是要達到一元論。宗教信仰要求追隨先知,信奉外在高居于日、月、星辰之上的上帝或神靈,這樣才能得到他們的恩寵與賜福,卻不相信內(nèi)在心靈的體驗?!秺W義書》則提供了自我訓練和自我開展的實用方法,引導修持者朝向生命的內(nèi)在,擴展和探查人類的意識層面,幫助修持者從個體意識擴展到宇宙意識。喇嘛尊者說:“《奧義書》激勵人們首先了解自己,再來了解宇宙的大我?!秺W義書》讓人們知道,每一個具有肉體的生靈都是至上意識活動的殿堂。內(nèi)在殿堂會放射出知識、寧靜和幸福的無限光芒,《奧義書》提供了登堂入室的方法。”
B
《奧義書》選
印度《羯陀奧義書》選
納基凱達說:“閻羅王啊,世事無常,人生虛妄,我不要榮華,也不要富貴,不要美女,也不要財寶。擁有財寶并不幸福,人死后如何擁有財富?讓我們隨意活著,但實際上,我們哪能隨意?還不是要得到你的允許?因此,我還是選擇我剛才說出的心愿。目睹了永生、自由、歡樂、美麗的天國,一個常人如何會追求凡界的長命百歲?由生到死,其中隱藏著什么秘密?閻羅王啊,請你告知我吧,探究死亡奧秘中的奧秘,這是我的心愿,除此之外,納基凱達別無所求。”
納基凱達說:“我知道所謂的財富都是虛妄無常的東西,永恒的世界不能通過非永恒的東西來實現(xiàn),閻羅王啊,請賜教于我吧,你的教誨將引領我從非永恒的世界走向永恒。”
-----------------------------------------------------------
閻羅王說:“……聰明的人通過自我的沉思而回歸于太古,太古是難以看見的世界,讓我們像敬奉神一樣敬奉太古吧。太古隱蔽于人的內(nèi)心深處,人的快樂與憂傷對它產(chǎn)生不了絲毫的影響,它安居于深淵之中。一個人認識了太古的玄機,他在任何事物中都會發(fā)現(xiàn)令他快樂的東西,納基凱達啊,這就好像在他的心靈深處開啟了一扇明亮的大門。”
----這一節(jié)說到“太古”,并用了“深淵”一詞,與老子的返本復根,深淵比喻的比較?
-----------------------------------------------------------
納基凱達說:“閻羅王啊,你說世間萬物,非此非彼,非因非果,也無所謂過去和將來,這怎么理解呢?”
閻摩:“這是最美好的祝福,這是最崇高的祝福,得到這種祝福的人,便會沐浴于大梵的神恩之中。得到這種祝福的人,不死也不生,他不自何處來,也不到何處去,他像太古一樣永恒,即使他的身體不存在了,他也不會死。
“自我,小得不能再小,大的不能再大,隱于眾生之中。一個擺脫了欲望和悲傷的人,沐浴著大梵的神恩,自我的輝煌便會得以顯現(xiàn)。
“坐著不動,但他走得很遠很遠;躺臥不起,但他無處不在。超越了快樂與悲傷,他是至高無上的存在。大小自如、無處不在的自我,是沒有形體的形體,是變幻不定中的不變的存在,明白個中奧秘的人沒有悲傷。
“他人的講授和自我的學習,都無法使人獲得這種自我,是自我選擇了人體,而非人體選擇了自我。但即使是自我選擇了人體,人如果不能從壞習性中解脫出來,不能泰然自若地對待一切,不能夠心平氣和,那么他也無法獲得這種自我.……”
心猿意馬與心思單純,專心致志
“超越于人的感官的,是感官中的世界;超越于感官世界的,是人的思想;超越于人的思想的,是人的智性;超越于人的智性的,是偉大的自我;超越于偉大自我的,是一種非顯示的存在;超越于非顯示存在的,是原人(即精神或意志);超越于原人的,是空靈(一無所有),那是終極而至高無上的存在。
“自我隱藏于眾生之中而不外露,然而,感覺細致入微的人,能夠洞察到自我。一個人應當克制自己的語言,控制自己的思想,與充滿智性的自我合一,與偉大的自我合一,與安寧不動的自我合一。
“蘇醒吧,起來吧,我已滿足了你的心愿,你對此要好好思量。正像鋒利的刀刃最難走過,通向自我的道路需要你艱難跋涉。無聲無觸,無影無形,無味無臭(器官),無始無終(時間),無變無不變(終極),一個人能夠?qū)Υ擞兴兄湍軘[脫死亡的困惑。”
現(xiàn)實世界中所有看到的東西,同樣存在于看不見的大梵世界,同樣地,大梵世界里的一切,也都映照于現(xiàn)實世界之中。認為此與彼之間存在差異的人,將從死亡走向死亡。只有通過人的心識,才能理解大梵。彼與此根本沒有差別。
正像落到山崗的雨水在山坡上四處流淌一樣,人在繽紛的世界中也是四處奔走;正像清潔的水落入清潔的水之后變成清潔一樣,人的自我融入神我(大梵)之后便會變成大梵。
其他
印度人“不殺生”的觀念來自古代經(jīng)典。如《奧義書》的輪回理論認為,人生一直處于輪回狀態(tài),人在來世進入梵界、人界或獸界取決于“業(yè)”,也就是一個人的行為和意念。按照這種理論,人一造業(yè)必有果報,有了果報便有輪回。一個人可能投胎為牲畜或蟲魚,對于另一個人來說,這些動物有可能是自己前世親人。一切眾生在輪回的過程中,便彼此有了密切關(guān)聯(lián)。圣雄甘地所倡導的非暴力運動就是來自不殺生思想,并且贏得了世界的尊重。
C
1. 舍利奧義書(屬于阿闥婆吠陀)
他知曉,真我就是享用感官釀成花蜜的人,
他永遠在心中臨在,他超越恐懼, 他是時間的統(tǒng)治者。
因為這個真我就是至高的我!——《奧義書》(c. B.C. 800)
猜你感興趣:
1.印度哲學論文
4.東方哲學論文
吠陀和奧義書的關(guān)系
上一篇:吠陀經(jīng)的歷史
下一篇:吠陀經(jīng)箴言中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