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抹茶化的起源和發(fā)展歷史
小編看到日式抹茶制品都會定定的看上那么一會,然后摸摸口袋低頭離開。抹茶制品深受廣大年輕人的喜愛,那你知道抹茶的來歷嗎?下面是學習啦小編分享的日本抹茶化的起源和發(fā)展歷史,一起來看看吧。
日本抹茶化的起源和發(fā)展歷史
日本的《類聚名物考》中記載:“茶道之起,在正元中筑前崇福寺開山,南浦昭明由宋傳入。”《本朝高僧傳》也有“南浦昭明由宋歸國,把茶臺子、茶道具一式帶到崇福寺”的說法。
在此之前的鐮倉時代,榮西法師把宋代的禪宗和飲茶習俗帶入日本。 那時的飲茶方式,正是現(xiàn)代“抹茶”的雛形:將干燥的茶葉磨成極細的粉,加入熱水,以茶筅快速攪動起泡沫。不過這種茶,在宋代被稱為“末茶”。
說來有趣,最早使末茶在日本風靡的原因倒不是品茶本身,而是宋代的“斗茶”游戲。斗茶是宋代風靡的一種游戲,是以競賽的形式品評茶質(zhì)優(yōu)劣的一種風俗,以茶面湯花的色澤和均勻度、盞的內(nèi)沿與湯花相接處有沒有水痕來衡量效果。色、香、味三者俱佳者,能取得最后的勝利。
不同于宋代斗茶品鑒茶品質(zhì)的優(yōu)劣,日本的“斗茶”是通過飲茶猜出茶的產(chǎn)地是否正宗來評判勝負。當時所說的正宗茶,都是京都的(木母)尾茶,這是榮西法師贈送給他的友人明惠上人種植的。在(木母)尾茶最盛行的時代,這個產(chǎn)地的茶才能被稱為“本茶”。今日的抹茶圣地宇治一直到日本戰(zhàn)國時代(1467—1615年)才得到認可,在當時只能被稱為“非茶”。
開慶元年(1259年)南浦紹明入宋,歸國時將一套徑山茶臺子(制作末茶的茶磨和茶磨盤)與茶道具,以及七部中國茶典一并帶回了日本,在寺內(nèi)推廣徑山的禪茶。后來南浦昭明的弟子宗峰妙超開創(chuàng)建了京都的大德寺,茶道器具和禪茶儀式也隨宗峰妙超到了大德寺。日后對日本茶道的創(chuàng)立有很大貢獻的一休宗純和村田珠光都出自大德寺。
茶道初傳入日本,并沒有立刻形成自己的風格,甚至并沒有“茶道”這個詞,而是以“茶之湯”為之表述。
早期的茶道并不像今日看到的這般清冷風格,相反,因為當時受到唐宋文化影響太深,要想成為茶道名人,必須擁有唐物(指從中國傳來的藝術品和陶器等),茶道用具都是以使用昂貴華麗的唐物為榮,當時茶室的建筑風格與后來的茶室比較起來簡直浮夸,多為夸張的中國式、兩層建筑的茶亭,或者唐代書院式高大的建筑。茶會的主人和客人的打扮也都十分夸張,“主客雙方都要裝扮成具有相當?shù)匚坏暮蜕校泶┚勛右?,外罩金線織花錦緞的袈裟,地上鋪著豹子皮,身體還要靠著憑肘”。(《茶道的歷史》)甚至,在那個時代做茶師,有時是拿生命在工作——如果跟織田信長或豐臣秀吉面對面做臺子點茶,稍有不慎,就要被砍掉腦袋。
所以,初期的的茶會可謂浮華的名利場,茶道是名利場上的工具。
16到17世紀,“茶之湯”大體是作為一個包含藏茶、吃茶的規(guī)范和精神理念的詞來使用的。直到17世紀中后期,作為有著內(nèi)涵吃茶作法的規(guī)范和精神理念的詞語的“茶道”一詞才初見文獻。而對于“茶道”到底是什么,日本學者也有很多不同的解釋,但歸納起來,可以理解為一種以服用抹茶為契機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綜合性的文化體系。
日本的抹茶道真正興起是在中世(鐮倉、室町時代)的亂世。日本茶文化研究學者桑田忠親感慨地說,那個時代,無論是茶道鼻祖田村珠光、中興名人武野紹鷗還是最后的集大成者千利休,他們的理想都是以茶道在日常生活中的社交文化作為基礎,來建立絕對和平的、充滿人間之愛的殿堂。
到了珠光時期,因為他擁有跟隨大德高僧一休和尚參禪的經(jīng)歷,所以把“佛法在茶湯中”的理念帶入了茶道,從外在和內(nèi)在改變了日本茶道的氣質(zhì)。
田村珠光首先改革了浮夸的書院式茶室,創(chuàng)造了“數(shù)寄屋”式茶室,這種草庵茶室更接近日本農(nóng)村的建筑形式。珠光說過“草屋拴名駒,陋室配名器”,意思是,寒酸破舊的茅屋(茶室)外拴著名貴的馬(階層),簡陋的茶室里有名貴的茶器,這就是差異的搭配,而這其中就蘊藏著“茶味”。珠光通過改革茶室構(gòu)造,倡導“人人平等”的理念,來參加茶會的人,無論貴族與否,都要從“窩身門”進入,用“蹲踞”式的洗手臺和“下腹雪隱”的廁所。換言之,以大家都成下人的方式實現(xiàn)了人人平等,這就是日本茶道的核心精神——侘。因為人人平等,所以珠光提倡主客在茶會中應該相互關照,彼此真心相待,這就是我們熟悉的“一期一會”的思想。
茶書《南方錄》中說:“小草庵的茶之湯,首先要依佛法修行得道為根本。追求豪華住宅,美味食品,乃俗世之舉。屋,能遮雨;食,能解饑,足矣,此乃佛之教誨,茶之湯之本意也。”所以從珠光的草庵開始,日本茶道的根基在于,它是以佛教為引導的,基于對人的欲望、對作為人的最低需求進行深刻反省的基礎上建構(gòu)起來的文化。而從珠光開始,日本的茶道由之前的物質(zhì)炫耀上升為精神本位的茶。對茶本身的生物性要求降低,對吃茶的社會性要求提升。
武野紹鷗時代,茶道更加日本化。紹鷗最大的貢獻在于,他能夠從凡人認為平常普通的事物中發(fā)現(xiàn)驚人的美,這就是所謂的“目明”。雖然作為一個富有的皮革商人他擁有60件唐物,但正是他的“目明”,使得日本茶道用具走上了拋棄唐物自我發(fā)展道路。他完全打破了凡物不能入茶道的原則,善于在日常中發(fā)現(xiàn)有“侘寂”之美的物件:比如“天目茶碗”是來自中國的唐物茶碗,“耀變天目”和“油滴天目”是十分鮮艷的,但“紹鷗天目”是用信樂的民間陶器生產(chǎn)的無釉陶,只是外觀上模仿了天目盞,并不漂亮。著名的茶具“阿彌陀堂釜”原本是放在有馬溫泉的阿彌陀堂走廊下的燒水鍋,被發(fā)現(xiàn)后變成了茶釜。
以前茶室中掛在壁龕中的字畫也都是來自唐代的繪畫,以山水、花鳥或人物畫為主。但紹鷗首次把日本的和歌掛在了茶室壁龕中,打破規(guī)矩,創(chuàng)造了新傳統(tǒng)。
正是由推崇華麗奢侈的唐物到能發(fā)現(xiàn)本土“平凡之美”的轉(zhuǎn)變,讓日本茶道的美學載體實現(xiàn)了轉(zhuǎn)變,形成了以真誠、謙遜、不奢華為核心的“侘”茶精神。這些看起來“侘”的茶器,并非真的簡單寒酸,而是在制作和發(fā)現(xiàn)過程中包含著謙遜的“侘”之心,這些器物體現(xiàn)出來的,也就是茶會主人的謙遜之心。
到了千利休的時代,他在器物和空間改造上都有成就,被認為是茶道的集大成者。
首先是器物上進一步日本化。創(chuàng)造出了真正的日本抹茶茶碗,就是今燒茶碗,也是后來“樂燒”的開端。除此之外,還發(fā)明了吊桶水壺、竹制鍋蓋架等茶具,完全取代了唐物,形成與唐物精致華美相反的,追求樸拙、自然風格的寂寥的“侘”茶道用具體系。千利休幾乎不考慮茶具與茶的顏色搭配,而更側(cè)重于茶人修為深淺與道具的協(xié)調(diào)。如《心之文》說,“此道最忌自高自大,固執(zhí)己見……初學者爭索備前、信樂之物,真可謂荒唐至極。”
在茶室空間設計上,利休建造了只有兩張榻榻米大小的“待庵”茶室,這種小空間的茶室,能更好的拉近主客之間的距離,提升茶道的精神和交往功能、營造出彼此關愛的和諧氛圍。主人的技法成熟,客人必須也得具備同樣的茶道修為,主客間必須做到心心相印。點一碗茶的過程,其實也恰是建立各種人際關系、進行角色轉(zhuǎn)化的一個訓練過程。在“一期一會”的空間里,“雪下青青草,春意已盎然”(千利休詩)的侘茶精神,就是在嚴肅的稍顯寂寥的點茶喝茶中(雪下青草),賓主通過執(zhí)行各自的禮儀完成茶會,實現(xiàn)一味同心、異體同心的交流,從而實現(xiàn)情感的最大滿足(春意盎然)。
日本抹茶文化的現(xiàn)狀
九世紀末,中國的抹茶隨遣唐使進入日本。當時的日本上至朝廷下至庶民都視大唐文化為“三個代表”,視為珍寶加以學習、傳承。日本茶人將品茶與宗教哲學、社會道德、品行修養(yǎng)融為一體,把“品茶”與“論道”結(jié)合起來,把喝茶(其實用“吃茶”更為恰當)上升到“道”的高度,形成獨具特色的日本茶道。今天,茶道已成為日本的國粹,抹茶已成為日本招待國賓貴客的禮儀之一。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