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知識框架高中必修一圖
高中歷史第二課堂的開展,能夠彌補普通歷史課堂的不足,擴大歷史教學的范圍,保障高中歷史教育的功能和價值,是高中歷史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下面由學習啦小編為你提供的歷史知識框架高中必修一圖,希望大家喜歡。
歷史知識框架高中必修一圖欣賞
歷史知識框架高中必修一圖1
歷史知識框架高中必修一圖2
歷史知識框架高中必修一圖3
歷史知識框架高中必修一圖4
歷史知識框架高中必修一圖5
必修一歷史知識點一
了解太平天國運動的主要史實,認識農民起義在民主革命時期的作用與局限性。
1、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統(tǒng)治,階級矛盾尖銳。
2、簡要過程:
?、倥d起:1851年金田起義
?、诎l(fā)展:1853年定都天京,頒布《天朝田畝制度》
③全盛:北伐和西征,至1856年,太平天國在軍事上達到全盛。
④轉折:天京事變,由盛轉衰
?、萃炀任>郑禾岚侮愑癯珊屠钚愠?洪仁玕提出了具有資本主義色彩的施政方案《資政新篇》
?、奘。?864年天京陷落
3、對兩個方案的認識:
《田朝田畝制度》:
?、俑锩?mdash;—主張廢除地主土地所有制。
②空想性——絕對平分土地無法實現。
?、勐浜笮?mdash;—把小農自然經濟作為追求的理想化目標。
《資政新篇》:
?、龠M步性——是中國第一個較為完整的資本主義改革方案。
②空想性——未能反映農民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缺少必要的社會條件。
4、失敗原因:
(1)農民階級自身的局限性
(2)中外反動勢力聯合絞殺
必修一歷史知識點二
簡述辛亥革命的主要過程,認識推翻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中華民國的歷史意義。
1、主要過程
(1)1894年興中會的成立標志著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運動興起。
(2)發(fā)展:
?、俪闪⒄h: 1905年同盟會在東京成立,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chuàng)立民國,平均地權”為宗旨;機關刊物《民報》
② 提出三民主義——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民族主義”指推翻清政府,沒有明確反帝;“民權主義”指推翻君主專制統(tǒng)治,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民生”主義指“平均地權”。三民主義是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革命綱領。
?、郯l(fā)動反清武裝起義:1911的黃花崗起義等
(3)高潮:
①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勝利,成立湖北軍政府,決定實行五族共和,建國號為中華民國。
?、诟魇∠鄳褰y(tǒng)治瓦解。
?、?912年,中華民國成立,頒布《臨時約法》——近代中國第一部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國家臨時大法。
(4)失?。涸绖P篡奪革命果實,就任臨時大總統(tǒng);中國半殖半封性質未變。
2、歷史意義:
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較完全意義上”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它推翻了中國2000多年來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中華民國,頒布了《臨時約法》;推動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從此,民主共和國觀念深入人心。
猜你喜歡:3.歷史知識體系框架
歷史知識框架高中必修一圖





上一篇:高中必修一歷史知識框架圖
下一篇:必修二歷史知識點框架結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