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考古斷代工程
“夏商周斷代工程”是中國的一項文化工程,是一個以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相結合的方法來研究中國歷史上夏、商、周三個歷史時期的年代學的科學研究項目,下面由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夏商周考古斷代工程的有關信息,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夏商周考古斷代工程一
工程目標
1.西周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以前各王,提出比較準確的年代。
2.商代后期武丁以下各王,提出比較準確的年代。
3.商代前期,提出比較詳細的年代框架。
4.夏代,提出基本的年代框架。
研究課題
1.有關夏商周年代、天象、都城文獻的整理及可信性研究;
2.夏商周天文年代學綜合性問題研究;
3.夏代年代學研究;
4.商代前期年代學研究;
5.商代后期年代學研究;
6.武王伐紂年代的研究;
7.西周列王的年代學研究;
8.碳14測年技術的改進與研究;
9.夏商周年代研究的綜合與總結。
夏商周考古斷代工程二
研究方法
夏商周斷代工程對傳世的古代文獻和出土的甲骨文、金文等材料進行了搜集、整理、鑒定和研究;對其中有關的天文現(xiàn)象和歷法記錄通過現(xiàn)代天文學給予計算從而推定其年代;同時對有典型意義的考古遺址和墓葬材料進行了整理和分期研究,并進行了必要的發(fā)掘,獲取樣品后進行碳-14測年。
蔣祖棣對工程方法論的批評
2003年4月12日,在芝加哥就斷代工程進行了一次學術會議,斯坦福大學宗教文化中心的兼職研究員蔣祖棣向會議提交了一篇題為《西周年代研究之疑問——對夏商周斷代工程方法論的批評》的文章,討論“工程”對“武王克商”年代的研究。蔣祖棣注意到“工程”使用的是OxCal系列樣品程序,他介紹說,OxCal程序系列樣品計算法,只有68.2%的置信度,“工程”以這樣低的置信度作為衡量西周具體王年的標尺很不科學。
夏商周考古斷代工程三
結論與意義
2000年11月9日夏商周斷代工程正式公布了《夏商周年表》。《夏商周年表》定夏朝約開始于前2070年,夏商分界大約在公元前1600年,盤庚遷都約在公元前1300年,商周分界(武王伐紂之年)定為前1046年。依據(jù)武王伐紂之年和懿王的元年的確立,建立了商王武丁以來的年表和西周諸王年表。
如果該工程順利的話,那么將有可能為研究中國古代文明的起源和發(fā)展給出了一個時間上的標尺,但目前看來,由于該工程的最終繁本報告遲遲未能通過,這個意義能否達到存在較大疑點。
批評與質疑
自從夏商周斷代工程正式公布《夏商周斷代工程一九九六—二OOO年階段成果報告(簡本)》和《夏商周年表》以后,其中結論已被不少主流的詞典和教材采用,開始產生影響。
在中國提出了自己的標準后,國外學者開始加以批評。而夏商周斷代工程才剛剛開始,中國的考古技術和理論水平還有待更大的提高。從夏商周斷代工程正式公布《夏商周年表》以后,來自中國國內和國際的批評不絕于耳。某些國外人士認為夏商周斷代工程有“政治背景”,是中國政府在搞民族主義,有一些學者還對該工程的“學術道德”產生懷疑。在2000~2003年進行了三次辯論。斯坦福大學退休教授倪德衛(wèi)在《紐約時報》上撰文,便斷言“國際學術界將把工程報告撕成碎片”。但亦有人認為所謂的“國際學術界”一貫漠視中國本土研究成果,對中國歷史沒有發(fā)言權。
中國政府并沒有對這些問題進行封鎖,網(wǎng)絡上隨處可以見到關于此問題的介紹與討論,中國政府也為此展開大規(guī)模論爭,提出支持自己觀點的各種理據(jù),支持工程學者深入研究。有些國外學者不承認中國政府的努力,認為只要是中國政府支持的此類研究一定就有政治目的。有人就說,這些學者連最近發(fā)表的文字都說不清楚,他怎么可能對三代的年代行判別。而大陸不同意工程報告的學者也被這些國外學者加上“正義凜然”的標簽,說成是“無力對抗政府”。
工程的成果是否失敗,現(xiàn)在還沒有強有力的論據(jù)證明。工程中有些成果也被國際學術界認可,例如張培瑜的研究,但工程內部卻是存在爭論。有些中國學者認為,此類工程的成果沒有必要非得通過世界上各種具有“復雜背景”的學者的檢驗,只要在中國學術界取得共識就行,中國學者對歷史的研究無需外人指三道四,也不能被有各種目的的勢力阻撓。
關于周懿王元年天再旦的質疑
在“東亞歷史”[1]期刊(East Asian History)上,Douglas J. Keenan發(fā)表文章質疑周懿王元年天再旦是西元前899年[2]。文章中對于工程研究方法中的錯誤提出了具體質疑。文中提到:
……一些最近的研究計劃,包括被中國國務院接受的研究計劃(指夏商周斷代工程),依據(jù)的是一個在西元前一千紀早期的“天再旦”的記載。這些研究把這個奇特的記載解讀成日出時的日偏食。這樣的解讀看起來似乎合理(黎明要開始之際,天色因為日食而暗下來,然后再日出),但卻是不確定的。日出時把太陽表面遮住的部份大到可以讓天色大幅變暗的日食是很少的。在西元前899年4月21日的確是有一次日出時日食,而這些研究計劃把這個日食對應到該奇特的記載(指周懿王元年天再旦)。
計算顯示,西元前899年的那次日食把主觀亮度(人類觀察者所感受到的亮度)減低的程度小于25%。為了證明這樣的亮度減少可以給觀察者有“確定的天再旦”的感覺,一些研究者對觀察了1997年日出時日偏食的觀察者進行了調查。然而,所有的觀察者所在的位置要不就是位于亮度減低不到10%的地方(這些地方的觀察者沒有“天再旦”的感覺),要不就是位于亮度減低超過80%的地方(這些地方有(指天再旦的感覺))。從這些數(shù)據(jù),研究者作出結論,“主觀亮度減少超過10%會造成“確定的天再旦”的感覺”。這個結論根本毫無根據(jù)。實際上,飄過的云常常可以造成主觀亮度減少25%……
另外,該文也質疑了對于該次日食的計算的正確性。
另外,有人依據(jù)《日食路線圖》作了調查,發(fā)現(xiàn)在前899年4月21日早晨的日食,日食帶西端在山東省,陜西省是根本就不可能看到天再旦的。而在前871年10月6日早晨,在鄭地可看到天再旦的天文景像。
夏商周考古斷代工程
上一篇:夏商周考古學論文集
下一篇:西漢海昏侯墓考古發(fā)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