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晉國介子推是誰
介子推出生在春秋晉國,中年時期成為當時有名智者。下面是有春秋晉國介子推,歡迎參閱。
春秋晉國介子推
介子推(?——公元前636年)晉國賢臣,又名介之推,后人尊為介子,春秋時期,周朝晉國(今山西)人,生于聞喜戶頭村,長在夏縣裴介村,因“割股奉君”,隱居“不言祿”之壯舉,深得世人懷念。
死后葬于介休綿山。晉文公重耳深為愧疚,遂改綿山為介山,并立廟祭祀,由此產生了(清明節(jié)前一天)“寒食節(jié)”,歷代詩家文人留有大量吟詠緬懷詩篇。
介子推的精神
介子推是春秋時期的人,雖然不是什么貴族人家,也沒有什么豐功偉績,但是,他身上確實是有很多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介子推的精神主要有三點。
首先要說的介子推的精神就是,在重耳窮困潦倒、饑寒交迫的時候,從而去求別人施舍一些飯菜,最后還被毒打一頓,就在重耳生命垂危的時候,介子推割掉身上的肉給重耳充饑。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絕對是值得我們學習的,當然指的不是要我們學著介子推把肉割下來給別人,而是在別人有困難的時候我們都應該給予幫助,做一些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情,做人應該常懷奉獻一顆他人奉獻之心。
其二就是,做人應該時時都保持一顆清醒的心態(tài),保持清風之態(tài)。不要去貪圖什么榮華富貴而且違背道德之路。介子推在面對那些功名利祿時,絲毫不像那些唯利是圖的人諂媚君王。他一生淡泊名利,不貪圖富貴,不會去主動邀功,甚至在那些功名前還勸阻君王不可那樣大肆的給臣子加封進爵,應該以江山社稷為重。同時也告訴了我們另外一個道理,錢財嘛,我們應該取之有道,不要走捷徑。
最后一點就是要有一顆赤誠無私的愛國之心。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我們都應該要愛國。介子推一生都心系國家,把國家的利益放在首位。就連死前還留下對晉文公的告誡,告訴他一定要“清明勤政復清明”。
介子推的精神非常高尚,值得后世人學習。
介子推的故事
介子推的故事和我們國家的一個節(jié)日息息相關,到底是什么節(jié)日呢,讓我們慢慢來探索一下。首先我們可以回歸到春秋時期,介子推的故事大概是這樣子的:
晉國的公子重耳由于遭到陷害于是被迫帶著一群家臣出逃,其中包括介子推。他們一路上要吃的沒吃的要住的沒地兒住,病厄交加,處境相當的窮困潦倒。介子推為了保全重耳的性命,決然的從自己身上割下一塊肉給他食用。后來,重耳登上了晉國王位,聽信奸臣的奉承變得昏庸無道,介子推苦心孤詣的勸導卻沒有什么用,對于重耳的失望便歸隱了山林。重耳知道后就派人尋找卻始終沒有找到。于是就派人把整座山都給燒了,山燒完后便發(fā)現介子推與母親已葬身火海。晉文公悲痛欲絕下,當天下令全國人們禁煙火、吃冷食。這就是寒食節(jié)的來歷,另外為了紀念他還把后一天作為清明節(jié)。
介子推非常的鐘于國家,一片心誠啊,就和三國時代的神人諸葛亮一樣,熱衷報效劉備,在劉備死后還用心的輔助他的兒子,語文課本中的《出師表》完完全全的可以看出來。相傳介子推死前還留下用血寫的詩,他是在用生命來告誡晉文公一定要“清明勤政復清明”。由此可見這個節(jié)日的重要性,介子推的故事能被世人傳承下來,不單單是只是為了紀念,更重要的是讓我們記住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優(yōu)良的道德品質。
介子推不言祿
介子推不言祿寫的是重耳在封賞時,介子推和介子推的母親之間的對話,全是一些不貪圖功名利祿的言行舉止。
晉國的公子因為內戰(zhàn),在外逃竄十九年,后來成了晉國的帝王,晉文公復位后加封進爵于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人,諂媚的人太多導致重耳忘記了封賞介子推 淡泊名利,幾次三番的勸解君王清明持正,但是君王重耳根本就沒有聽見去。就在重耳想起介子推時,介子推高風亮節(jié),早已經歸隱山林和老母親過上了舒適的田園生活,遠離世俗。由此可以看出介子推是一個淡泊名利的人。
介子推不言祿,一方面反映了他的忠于君主忠于國家的愛國思想, 另一方面突出了他不貪圖功名利祿的高貴品質
介子推不言祿暗藏了精神營養(yǎng)中的精華,人人都應該學習介子推的那種禮賢下士、兩袖清風,淡泊名利、除惡薦賢的高尚情操。做人應該保持一顆公正的心態(tài),做一個正氣凜然的中華人。
介子推不言祿也告訴了我們要有一顆無心奉獻的心。介子推的不言祿完完全全的體現了古代文人曾寫過的一句話,“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介子推不言祿之所以流傳了下來,就是希望我們繼承他的優(yōu)良的精神與高尚的道德品質,并且發(fā)揚光大?,F在的社會上確實有許多的不良風尚,甚至還有一些人道德敗壞。貪圖榮華富貴先不說,有些人連尊嚴都不要了。實在是不善之舉啊。
猜你喜歡:
1.介子推的簡介
2.山西導游詞
春秋晉國介子推是誰
上一篇:春秋秦穆公的故事
下一篇:戰(zhàn)國七雄軍事地圖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