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南北朝多少年
南北朝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上承東晉十六國下接隋朝,由420年劉裕代東晉建立劉宋始,至公元589年隋滅陳而終。下面是有中國南北朝的簡介,歡迎參閱。
中國南北朝的簡介
南北朝時期(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上承東晉十六國下接隋朝,由420年劉裕代東晉建立劉宋始,至公元589年隋滅陳而終。 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包含劉宋、南齊、南梁、南陳四朝;北朝(公元439年—公元581年)則包含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和北周五朝。南北兩勢雖各有朝代更迭,但長期維持對峙形式,故稱為南北朝。南北朝前期仍是世族政治,社會階層分為世族、齊民編戶、依附戶及奴婢,對外交流也很興旺,東到日本和朝鮮半島,西到西域、中亞、西亞,南到東南亞與南亞。此時也出現(xiàn)民族大融合的趨勢,比如北魏孝文帝改革,進一步速少數(shù)民族封建化的步伐。
中國南北朝的歷史
北朝是中國一個分裂的朝代,分為南朝和北朝。南朝依次是劉宋、蕭齊、蕭梁、南陳;北朝是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司馬光的《資治通鑒》奉南朝為正統(tǒng),而出身于北周八柱國的李唐宗室奉南北朝共為正統(tǒng)。
南朝作為漢族政權和東晉的延續(xù),其各朝皇族主要是世族或次級世族,因為在東晉末期之后,軍職大多由世族或次級世族等擔任。由于執(zhí)政者的努力,出現(xiàn)元嘉之治與永明之治等治世,使得國力富盛?;实凼塬@聲譽深重的主流世族擁護,然而世族只想保有本身政治地位,并非全然支持皇室,皇帝也扶持寒門擔任軍職或次要官職以平衡政治勢力。由于皇室內部也因為爭奪皇位的斗爭,時常發(fā)生宗室血腥事件。由于戰(zhàn)略運用錯誤與北朝的興起,使得南弱北強,疆域漸漸南移。到南朝梁時為梁武帝改善,和北魏六鎮(zhèn)之亂,使南朝國力逐漸追上北朝。但在他晚年時,過度崇信佛教,國家承平日久,民眾不習戰(zhàn)事,侯景發(fā)動侯景之亂后,梁武帝死在臺城,部分蕭氏皇族為爭奪皇位而各自為戰(zhàn),使南朝實力大減并四分五裂。由南方土著豪族取代。最后到南朝陳的陳文帝完全統(tǒng)一南朝,但南朝陳國力已衰,只能依長江抵御北朝。
梁北朝承繼五胡十六國,為胡漢融合的朝代。北魏皇室多為鮮卑族。而鮮卑皇室也逐漸受到漢文化的熏陶,其中以北魏孝文帝的漢化運動最盛。由于北部的柔然牽制北魏,使得北魏難以用全力攻入南朝,直到較親北魏的突厥取代柔然后才較安定。北魏后期政治逐漸敗壞,六鎮(zhèn)民變后國力大衰。最后分裂成東魏及西魏,并分別由北齊及北周取代。北齊的核心主要為六鎮(zhèn)流民及關東世族,其軍力比較強盛。由于其源頭六鎮(zhèn)流民偏向鮮卑化以及統(tǒng)治者為鮮卑化漢人的原因,使得北齊主要提倡鮮卑文化。北周在立國時鮮卑軍不如北齊多,政治地位也不如北齊及南朝梁,所以建立關中本位政策,融合鮮卑及漢人盡量消除胡漢隔閡。最后北周形成團結的關隴貴族集團,得以攻滅因政治混亂而衰退的北齊,而漢族也逐漸成為北周軍隊的主力之一,漢族逐漸占據(jù)統(tǒng)治地位及主體,取代鮮卑貴族,也為后來的楊堅建隋打好了基礎。北周武帝去世后,劉昉、鄭譯矯詔以楊堅總知中外兵馬事,入朝輔政。
大定元年(581年)二月,北周靜帝禪讓帝位于楊堅,即隋文帝,建立隋朝。于開皇九年下詔滅陳,自西晉末南北分裂300余年的中國再度統(tǒng)一,南北朝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南北朝服飾特征
南北朝是中國古代服裝史的大變動時期,這個時候因為大量的胡人搬到中原來住,胡服便成了當時時髦的服裝。緊身、圓領、開叉就是胡服的特點。
男服服飾
禮服:除了北周以外,最大禮服祭服,仍只有一種,與漢代大致相同,惟衣裳主色稍有差異。
平冕服:各級的形式、服色大致相同,唯衣裳上的章紋,天子用十二章,三公諸侯用山龍等九章,九卿以下用華蟲等七章,天子用刺繡文,公卿用織成文。
北周冕服:北周武帝漢化政策相成功,大力推行中國古代的周禮之制,因此北周的服色制度多根據(jù)周禮而定。
委貌冠服:為公卿行卿射禮之禮服。衣黑而裳素,中衣以皂緣為領袖。
朝服:同于漢代,天子與百官之朝服以所戴之冠來區(qū)別,亦都有五色朝服,不過漢代平時常朝以皂朝服、絳服為多,而魏晉南北朝則以絳朝服為主。
通天冠服:魏晉南北朝,各王朝均以此服為天子的朝服,也是次等的禮服。著絳紗袍,皂緣中衣,黑鞋。
遠游冠服:為皇太子及諸王所服,著朱衣,絳紗袍,皂緣白紗中衣,白曲領。
百官冠服:以絳紗為主。但陳制較復雜,百官位高者以朱衣為朝服,位卑者,則以皂衣為朝服,皂白紗緣中單。
品色衣:天臺近侍及宿衛(wèi)之官,皆著五色衣,以錦綺饋繡,名曰品色衣。
常衣:主要是褲褶服,用途非常廣,可以做朝服、軍服、便服、從貴族到庶民均用到它。
女服服飾
皇后謁廟服:是女性官服中,最隆重的禮服,也是皇后的嫁服。
入廟佐祭服:為妃、嬪、命婦之祭服。在晉及南朝宋、陳均為皂上皂下。
親蠶服:為皇后行親蠶禮之禮服,均為青上縹下。
助蠶服:為妃、嬪、命婦助皇后行親蠶禮之禮服,在晉及南朝陳為縹上縹下。南朝宋為青上青下。
朝服:以上三朝均以為女性之朝服。
比周禮服:女性官服與男性官服同樣,非常復雜,用色亦多,與前述朝代大不相同。
兵戶吏戶
東晉、南朝時期,廣大人民的身份日益低落,許多人淪為世襲的農奴,除了部曲、佃客外,還有屬于官府控制的兵戶、吏戶和百工戶等。
晉、南朝繼承了三國以來的世兵制,兵戶世代當兵,受壓迫極重。兵戶除服兵役外,還要耕田紡織,向國家交納租調。兵戶的地位比自耕農低,甚至比佃客還要低。
東晉、南朝的地方機構和中央官府都擁有一定數(shù)量的吏,少者數(shù)十,多者成千上萬。地位低的文武吏,被迫為官府服各種雜役,耕種官田,在官府手工作坊中進行生產,他們所受的剝削和壓迫格外沉重。吏的來源,大多是來自“吏門”。這種吏戶是世襲的,非經官府放免,不能免役。
南朝時,百工即各類手工業(yè)者很缺,故官府對他們的控制極嚴。貴族、官僚私占百工戶往往受到懲治。百工戶從民間征調到官府作坊后,與配到作坊里的刑徒為伍,終年勞作,世代相襲,社會地位卑下,處境是同樣悲慘的。
猜你喜歡:
2.中國歷史上的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