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貨幣種類和特點是什么
隋朝的后世的影響甚遠,單就拿貨幣來說吧,隋朝的建立,使混亂的貨幣又一次趨向統(tǒng)一。下面學習啦小編給大家說說隋朝貨幣種類和特點是什么,供大家閱讀!
隋朝貨幣種類和特點是什么
隋文帝開皇三年鑄行一種合乎標準的五銖錢,史稱置樣五銖,同時禁止各種舊錢流通。
隋五銖有兩種,分兩個階段鑄行:一、隋文帝開皇六年至仁壽四年(公元581-604年)鑄行“開皇五銖”,又稱“置樣五銖”;二、隋煬帝大業(yè)年間(公元605-618年)鑄行“五銖白錢”。
開皇五銖又稱置樣五銖,文帝開皇年間鑄。為保證新錢質(zhì)量,推廣新錢,政府明文規(guī)定每千錢重四斤二兩,命各關置百錢為樣,合乎標準才入關,否則銷毀,重新鑄造。并且禁止各種舊錢的流通。
至開皇五年(公元585年)貨幣終于統(tǒng)一,專行五銖錢。
開皇五銖制作精美整齊,形體大小輕重不一,標準錢一般為2.5厘米,重約3.0-3.4克,小型者錢直徑為2.3厘米,重約2.25-2.3克。“五銖”面文為篆文,橫讀,“五”交筆斜直(也有稍彎曲的),穿孔右邊鑄有一豎線,背面皆有廓,邊廓且較闊,累積八九萬枚才滿米斛,可謂輕巧。
隋朝五銖錢的鑄行
那么在隋朝,尤其是隋初,貨幣極為混亂。 北齊的常平五銖和私鑄的常平錢,北周的五行大布、永通萬國錢,以及南朝的陳五銖、太貨六銖,甚至劉宋的鵝眼錢,蕭梁的剪邊錢等,在商業(yè)領域繼續(xù)參雜流通。河西諸郡還使用西域的金幣、銀幣。這些錢幣精劣大小輕重不一,使用起來非常不方便,因此,為適應經(jīng)濟發(fā)展的需要,加強中央政權,鞏固封建統(tǒng)治,隋文帝下令整頓貨幣,鑄行統(tǒng)一標準的五銖錢。
隋朝開皇五銖
五銖白錢
五銖白錢大概為隋煬帝大業(yè)年間(公元605-618年)所鑄。此錢,因幣材配有錫、鉛等其他金屬,所以錢色發(fā)白,被稱為“白錢”。其形制大小、輕重與開皇五銖相同。
由于隋五銖的“五”字左邊多有一豎線,與“五”字相連,旋轉(zhuǎn)過來看像一個“兇”字,加上隋煬帝苛貪殘暴,揮霍糜費,很不得民心,從而導致通貨膨脹,幣制大亂,老百姓也難以忍受他的剝削、壓榨和欺凌虐待,都盼望著他早日倒臺。所以人們借機發(fā)泄說:“此錢為兇錢,楊廣兇多吉少,注定沒有好下場。”果然隋朝三個皇帝(隋文帝,隋煬帝,隋恭帝)均兇多吉少,不得善終,也算一語成讖。
五銖錢的告終
隋文帝楊堅統(tǒng)一了南北朝,建立了封建國家——隋朝。建國后即整頓貨幣積弊,實行通貨緊縮政策,鑄開皇五銖錢(又稱置樣五銖)。隋煬帝楊廣好大喜功,窮奢極侈,財政枯竭,惡錢泛濫,私鑄成風,至剪鐵為幣,糊紙為幣,物價飛漲,民不聊生,義軍蜂起,隋朝隨即滅亡。通行了七百多年的五銖錢至此告終。
而由于唐以前仍然是與株兩體系掛鉤,所以當隋朝建立后,"更鑄新錢,背面肉好,皆有周郭,文日‘五銖’,而重如其文。每錢一千,重四斤二兩。"
1000文錢重四斤二兩,古代一斤等于16兩。而東漢至隋,每兩重14克,每斤重222至226克(實際上隋初一斤重668.19克,一兩為41.76克)。由于天之痕是西元616年(隋大業(yè)12年)開始的,已經(jīng)是隋末了,就以每斤222.73克為準。
那么1000文錢重66兩,而1兩也就是約13.92克.一貫錢也就是近919克了。
但是另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就是,銀元寶在隋朝雖然是貴金屬,卻不見得是流通貨幣,因為直到唐以后才出現(xiàn)1兩黃金=10兩白銀=10貫錢=10000文這種籠統(tǒng)的兌換比率。也就是1兩銀子等于1000文。
隋朝貨幣種類和特點是什么相關文章:
隋朝貨幣種類和特點是什么
上一篇:隋朝疆域有多大多少萬平方公里
下一篇:隋朝女子的服飾及發(fā)飾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