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鄉(xiāng)的歷史資料
萍鄉(xiāng)市,是 江西省地級市,位于 江西省西部,毗鄰 湖南省。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萍鄉(xiāng)的歷史資料,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萍鄉(xiāng)的歷史資料之歷史沿革
遠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有三苗族在萍鄉(xiāng)生產(chǎn)勞動和繁衍生息。西周時,萍鄉(xiāng)屬揚州,春秋屬吳國,戰(zhàn)國為楚地。
漢時屬 豫章郡 宜春縣地。
三國吳帝孫皓于寶鼎二年(267年)設(shè)立 萍鄉(xiāng)縣,縣治設(shè)蘆溪古崗。
唐武德二年(619年),縣治從 蘆溪古崗遷至萍鄉(xiāng)鳳凰池(今市治所)。唐代屬江南西道 袁州。元元貞元年(1295年)萍鄉(xiāng)由縣升格為州。
明洪武二年(1369年)由州改為縣。明清均屬江西省 袁州府。
民國3年(1914年)屬廬陵道。民國15年直隸于省。民國20年,屬第八行政區(qū)。民國24年屬第二行政區(qū)。
萍鄉(xiāng)既是中國最早的重工業(yè)基地之一,又有光榮的革命歷史。孫中山領(lǐng)導的同盟會于1906年12月發(fā)動了 萍瀏醴起義,揭開了 辛亥革命的序幕。
1922年9月, 劉少奇、 李立三等在此領(lǐng)導了舉世聞名的 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萍鄉(xiāng)成為中國工人運動的策源地。同時也是 秋收起義的策源地。
建國后屬南昌專區(qū),1959年1月,南昌專區(qū)改名為 宜春專區(qū),萍鄉(xiāng)屬宜春專區(qū)。
1960年9月,撤縣設(shè)市,由宜春專區(qū)代管。
1970年3月,萍鄉(xiāng)為省轄市。
1971年,經(jīng)江西省革命委員會批準設(shè)立4個區(qū)。
1979年1月,經(jīng)江西省批準,萍鄉(xiāng)設(shè)四個縣級區(qū)。
1983年,改社為鄉(xiāng),撤銷萍鄉(xiāng)鎮(zhèn)設(shè)立五街( 鳳凰街、八一街、后埠街、 東大街、 丹江街)。
1984年,萍鄉(xiāng)市設(shè)置白源鎮(zhèn),管轄長溪、橫板大隊;設(shè)置廣寒、萬龍、雞冠、五陂鄉(xiāng)。
1986年2月15日,同意萍鄉(xiāng)市 湘東區(qū)設(shè)置 泉田鄉(xiāng),管轄區(qū)為農(nóng)科所的樟里、青泥、 甘泉、盆形、五里、流田六個村。
1992年6月20日,將吉安地區(qū)的 蓮花縣劃歸萍鄉(xiāng)市管轄。
1997年11月13日,撤銷萍鄉(xiāng)市上栗區(qū),設(shè)立 上栗縣,以原上栗區(qū)的行政區(qū)域為上栗縣的行政區(qū)域,縣人民政府駐上栗鎮(zhèn)。撤銷萍鄉(xiāng)市蘆溪區(qū),設(shè)立 蘆溪縣,以原蘆溪區(qū)的行政區(qū)域為蘆溪縣的行政區(qū)域,縣人民政府駐蘆溪鎮(zhèn)。上栗縣、蘆溪縣由萍鄉(xiāng)市管轄。 [7]
萍鄉(xiāng)的歷史資料之江西萍鄉(xiāng)歷史名人
▲浩氣長存的文廷式
文廷式(1856—1904),字道希、蕓閣,號純常子、羅霄山人等,萍鄉(xiāng)城花廟前(今屬安源區(qū)八一街)人。他是我國近代著名愛國詩人、詞家、學者,在甲午戰(zhàn)爭時期主戰(zhàn)反和,并積極致力于維新變法運動,是晚清政治斗爭中的重要人物之一。
文廷式七歲時從塾師李禹九就學,常于正課之外自學《文選》。十歲作律詩,頗露詩人才華,后入廣州學海堂肄業(yè)。十七歲從學番禺學者陳澧門下,開始學習作詞,讀錢大昕《潛研堂集》而得史學門徑,為菊坡精舍高材生;又曾往粵秀書院聽課,閱《海國圖志》、《普法戰(zhàn)紀》等,漸知五大洲大勢與西歐各國富強之狀。他從小酷愛科學,博覽群書。光緒十六年(1890)中一甲第二名進士(榜眼)。有“小劉金門”(即劉鳳誥)之稱,與福山王懿榮、南通張謇、常熟曾之撰并稱“四大公車”。曾做過珍妃的老師,任過翰林院編修、侍讀學士等職,受光緒皇帝的器重。
光緒二十年(1894年)初夏,日本海軍艦隊在渤海灣襲擊中國艦艇,實行赤裸裸的侵略行徑。而慈禧太后面對國家危難,主張退讓求和。此時,文廷式不過是翰林院一個四品侍讀學士,但他不畏權(quán)貴,不避利害,聯(lián)合翰林院57人上疏,力主對日作戰(zhàn),并大膽地提出停辦慈禧太后六十生日大慶,把這筆龐大的開支用作軍費。他還對慈禧的親信李鴻章等人害怕日本,賣國求榮的行為給予了抨擊,因而惹怒慈禧。由于清政府積貧積弱、腐敗無能,中日黃海一戰(zhàn),北洋海軍全軍覆沒,陸軍也遭慘敗。京師震動,慈禧著慌,逼光緒派員赴日求和。文廷式持不同意見,認為如果積極抗戰(zhàn),最后勝利終必在我,提出“遷都、打持久戰(zhàn)”的戰(zhàn)略思想。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4月,李鴻章赴日簽訂了賣國的《馬關(guān)條約》,消息傳回北京,朝野震驚。文廷式更是心急如焚,呼吁眾人上書力主拒約,痛心疾首地說:“辱國病民,莫此為甚”,“何以見列祖列宗于地下”。慈禧太后和李鴻章更為惱恨他。文廷式為躲避主和派的陷害,在好友的勸說下,以回籍修墓為名離開了京師。
當時,康有為等發(fā)起了“公車上書”,要求拒約、抗戰(zhàn)、遷都。文廷式支持康有為的變法主張,但認為個人或少數(shù)人的力量有限,應該有個團體來為變法維新大造輿論,鳴鑼開道。同年8月,文廷式返京倡導組織“強學會”,努力探索維新變法、富國強兵之道,創(chuàng)刊《中外紀聞》。“強學會”順乎歷史潮流,勢力越來越大。上海設(shè)強學會分會,出版《時務(wù)報》;湖南設(shè)南學會,出版《湘學新報》及《湘報》;廣西設(shè)圣學會;廣州設(shè)萬木草堂等。正當文廷式一展宏圖之際,李鴻章授意他的親家御史楊崇伊出面彈劾文廷式“遇事生風,常于松筠庵廣集同類,互相標榜,議論時政”,并奏請下旨封閉強學會。1896年2月,文廷式被“革職,永不敘用,并即行驅(qū)逐回籍,不許逗留”。
政治上的沉重打擊沒有使文廷式灰心喪氣,離京回鄉(xiāng)后,他走上實業(yè)救國之路,“鐵無可鑄神州錯,寒不能灰烈士心”,決心要為實現(xiàn)富民強國的理想不懈奮斗。同年8月回到萍鄉(xiāng),他做的第一件事是集股開設(shè)“廣泰福”煤號,以供漢陽鐵廠之需。他兼任礦主,組成采煤、煉焦、運輸一條龍經(jīng)營,月供煤二千噸,成為江南有數(shù)的工商綜合性大實業(yè)。廣泰福七廠十八井,是為萍鄉(xiāng)安源煤礦建礦的基礎(chǔ)。除了興辦實業(yè)以外,文廷式力主新學,倡導將書院、祠廟改設(shè)學堂,如鰲洲書院改為萍鄉(xiāng)學堂,凌云、濂溪、栗江、南臺等書院改為高等小學校等,使萍鄉(xiāng)的高等小學分布在全縣各地,萍鄉(xiāng)的“中學生之多,幾為各省、縣之冠”,“赴東西洋留學者時有所聞”。
光緒二十四年(1898)4月,光緒皇帝宣布維新變法。8月慈禧太后發(fā)動戊戍宮廷政變,在京大肆逮捕維新派人士,譚嗣同等六君子被殺,康、梁遠遁日本避難,光緒帝被軟禁。慈禧從案卷中發(fā)現(xiàn)有文廷式的來往信函與奏疏,得知罷官后仍積極參與變法運動,便下令通緝他。文廷式得到友人救助,由香港逃亡日本。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夏天,文廷式聽到八國聯(lián)軍侵華的消息,毅然放棄日本學術(shù)界給他的優(yōu)厚待遇,匆匆趕回上海,參加了維新派唐才常在英租界張園召開的中國國會,并把希望寄托在自立軍起義的成功上。但在11月間,自立軍總機關(guān)被破壞,唐才常遭到秘密殺害,自立軍起義失敗。文廷式的愛國行動再一次受到沉重打擊。
光緒三十八年(1904年)8月,文廷式終因壯志難酬,抑郁苦悶,在萍鄉(xiāng)城花廟前的家中與世長辭,年僅49歲。他去世后,被安葬在楊岐山普通寺后的半山腰?,F(xiàn)在那里還有他的墓地,不少游人向他拜祭,敬仰他始終不渝的愛國熱忱和不畏權(quán)勢,敢于斗爭的浩然正氣。
文廷式學問淵博,撰述宏富,有《云起軒詞鈔》、《云起軒詩鈔》、《文道希先生遺詩》、《純常子枝語》、《補晉書藝文志》、《聞塵偶記》等著作傳世。
▲才思敏捷的劉鳳誥
在山東省濟南市大明湖大門的楹柱上有一副對聯(lián):“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這幅楹聯(lián)將濟南風光特征概括得恰到好處,吸引了大量的游客。這幅楹聯(lián)的作者就是被譽為“江西才子”的劉鳳誥。
劉鳳誥(1760—1830),字丞牧,號金門,是萍鄉(xiāng)市上栗縣赤山鄉(xiāng)石觀泉村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中一甲第三名進士(探花)后,授翰林院編修。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升任翰林院侍讀學士。其后歷任國子監(jiān)祭酒、太常寺卿、內(nèi)閣學士、兵部右侍郎、戶部右侍郎、吏部右侍郎等職。其間先后任過廣西、山東、浙江等省的學政,充當過湖北、山東、江南等省的鄉(xiāng)試正考官。乾隆皇帝很賞識他,稱他為“江西大器”。
劉鳳誥才思敏捷,出口成章,下筆成文,萍鄉(xiāng)民間流傳他許多隨機應變、能言善對的故事。
劉鳳誥少年時就以神童之名著于鄉(xiāng)里。某年春插時,一個頗識文墨的老漢見劉鳳誥從田邊經(jīng)過,便說:“禾稈綁秧父抱子”,命對。恰巧一少女提著一籃小筍經(jīng)過,劉鳳誥靈機一動,便對道:“竹籃盛筍母懷兒”。大家盛贊絕妙。
劉鳳誥考中秀才后,樓下村里有戶人家娶兒媳,賓客盈門,熱鬧非凡。主人年過花甲,逢此喜事,精神振奮,躬親操辦。因過于疲勞,心病突發(fā),一命嗚呼。禍從天降,喜事變?yōu)閱适拢劭葱孪眿D的花轎即將臨門,這門前對聯(lián)該怎么改寫呢?學究儒生請來好幾批,然而卻是個個搖頭,相繼拱手告辭。恰巧劉鳳誥路過此地,主事的提調(diào)求其速作楹聯(lián)救場。劉鳳誥莞爾一笑,即席揮筆而就,為這戶人家新寫了一副妙趣橫生的門聯(lián)。聯(lián)曰:“紅喜事,白喜事,紅白喜事;哭不得,笑不得,哭笑不得”。圍觀賓客無不撫掌稱絕。
舊制科舉,一甲三名必由皇上殿試欽點,以決甲第名次。劉鳳誥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殿試,來到金鑾殿上后,好奇心驅(qū)使他抬頭窺視金殿四周,不巧被皇上瞧見,皇上怒斥道:“你看什么?嗯?”劉鳳誥一聽,誠惶誠恐地答道:“臣想看殿上的字畫。”皇上說:“哪些字畫?”劉鳳誥說:“對聯(lián),皇上若不信,臣可以背誦出來。”皇上一聽,不妨讓他背背,便說:“你若能背出殿上的對聯(lián),便可免罪。”劉鳳誥果然將殿上的對聯(lián)一字不漏地全部背出來了,皇上說:“你怎么有此記性?”劉鳳誥答道:“皇上,殘月堪照天下。”(傳說劉一眼有疾。)皇上聞言大喜,當即口吟上聯(lián)囑對:“東啟明,西長庚,南極北斗,誰是摘星子?”劉鳳誥略加思索后,對道:“春牡丹,夏荷花,秋菊冬梅,臣本探花郎。”殿下文武百官莫不驚服。按才學,劉鳳誥本該中狀元,無奈此對意思本來就是專點探花的,“東西南北”非對“春夏秋冬”、“摘星子”非對“探花郎”不可,于是,皇上便欽點劉鳳誥為探花。
劉鳳誥在京為官,曾以侍讀學士身份隨乾隆皇帝出游泰山,登峰頂,覽群山,見氣勢迥然,甚是歡欣,隨即在峰頂寺廟憩息。寺中方丈借此千載難逢的良機,命小沙彌抬進巨匾,請求御書,以增榮耀。乾隆皇帝素負文墨,游覽各地,均喜歡題詩書墨以留御跡。見方丈求書,心中竊喜。然而對碩大巨匾,文思滯塞,吟哦再三,終無從下筆,一時渾身發(fā)熱,極不自在。忽見劉鳳誥隨侍左側(cè),便靈機一動,以筆在手掌上虛劃數(shù)筆,伸掌以詢劉鳳誥道:“卿以為可以嗎?”劉鳳誥見乾隆掌中空空如也,知乾隆要自己代擬,又不肯出聲相求,便頻頻頷首,口中假裝吟頌:“‘一覽無余,盡善盡美。'好!”乾隆一聽這八個字,甚有帝王氣魄,默默會意,興致勃勃地揮毫即書,不料,一開手將“一覽無余”的“一”字提高了半格,如果再寫下去,字的布局排列甚不美觀。他急速停了筆,手不禁汗出涔涔。劉鳳誥見此情景,也很焦急,忙思補救辦法。正思索間,猛見乾隆的手又伸過來說:“書此,何如?”劉鳳誥心知皇上故伎重演,趕忙湊上前去,裝作認真地品味了一番,說:“‘而小天下,更美更善。'更絕!”乾隆這一下可放心了,按劉鳳誥所言,一氣呵成。至今,泰山頂上的寺廟里便是掛著這塊“而小天下,更美更善”的橫匾。
劉鳳誥“崛起寒微”,真可謂“醴泉無源、芝草無根”。他出身貧苦農(nóng)家,6歲喪母,從小嗜學如命,勤奮刻苦。中進士后,去京城參加殿試,身上僅有14串錢,只好一路步行,實在走不動了才租騎毛驢。功夫不負有心人,一舉成名及第歸,萍鄉(xiāng)父老于興賢堂(今萍師附小)為他集宴慶賀。
劉鳳誥很喜愛杜甫的詩,曾集杜詩3卷。他在《著作箴六》中說:“文以載道,弗尚詞華,飛毫聘藻,失之浮夸。”因而他的詩也都寫得很樸實。因為他的詩,廣東巡撫李恭毅不嫌他出身寒微,欣然將女兒許配給他,留下千古佳話。劉鳳誥在書法方面造詣也很深,正楷、行書、草書樣樣精通,至今石觀泉還刻有他的墨寶。他為人秉性剛正,自持甚嚴,晚年寓居南昌時,江西巡撫某貪劣,劉鳳浩說:“此錢穿耳!”絕不與往來。他做學問更是孜孜不倦,鍥而不舍,歷時20余年,三易其稿,終于完成了歷史巨著《五代史記補注》,還編著了《存悔齋文集》32卷,外集4卷,成為流芳百世的著名學者。
道光十年(1830)正月,劉鳳誥在杭州病逝,歸葬南昌。
▲抵御外侮的吳希
蓮花縣六市中村有一“勤王臺”,雖歷經(jīng)滄桑,可仍保存完好,時常還有人去那里憑吊。當年立“勤王臺”的,是一位滿腔血淚寄山河的著名抗元將領(lǐng),他的名字叫作吳希 。
吳希 (1237—1279),字定高,號休甫。他出身于富裕之家,從小就學詩文,習謀略,為以后的成長奠定了基礎(chǔ)。宋朝南渡后,元朝軍隊大舉南下,文天祥奉詔起兵萬人勤王。當時任廬陵主薄的吳希 ,帶頭聯(lián)名上書樞密院(相當于今國防部),他在書中慷慨地說:“今主上危難,豈能茍且偷生?惟舍資募勇,忠忠烈烈,一死以報國。”隨后他回到故鄉(xiāng),傾家蕩產(chǎn)招募勇士數(shù)千人,組成勤王之師。在家鄉(xiāng)附近的山頭上,立“勤王臺”誓師勤王。同時派使者聯(lián)通當時四川和廣西的勤王部隊,又與毗鄰的醴陵、攸縣的抗元勇士相約,互為聲援,互相策應,以壯大抗元力量。
吳希 帶兵很有方法,他注重整肅軍隊,嚴格軍法,鼓勵將士誓死收復宋朝山河。他初次率兵出擊便收復袁州(今宜春)、萍鄉(xiāng)等地。當時南宋王朝為表彰其收復失地的功勛,授他為湖南招討使(相當一省的軍事長官)。從此,這支勤王之師軍威大振。后來元軍舉重兵與吳希 軍激戰(zhàn),吳希 迎頭痛擊,愈戰(zhàn)愈勇,多次大敗元軍,乘勝收復醴陵、衡州等地。
當文天祥兵敗被俘,南宋江山基本淪陷時,吳希 “一死以報國”的忠心并未改變,抗元的壯志并未動搖,繼續(xù)浴血奮戰(zhàn)。1279年,元兵大舉進攻蓮花,吳希 率眾抗擊,激戰(zhàn)十五晝夜,身受十余傷,終因寡不敵眾,全軍覆沒。他的一家三十余人都為國捐軀。當時,他的兩個兒子帶兵去外圍抗元,至一坳口馬泣不前,不久就傳來父親殉難的噩耗,吳希 的兩個兒子便自刎殉國。后人將此地取名泣馬坳并立祠紀念。
吳希 起兵勤王抵御外侮的事跡,已載入《宋史》。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當時任蓮花廳同知的李其昌為紀念吳希 ,曾修復勤王臺,親自作長歌、刻碑以吊之。
▲勤勉治學的李有棠
李有棠(1837—1905),號芾生,是清末的大學問家。上栗縣赤山鄉(xiāng)周江邊村人。其祖父是當?shù)鼐薷唬瑯飞坪檬?,熱心公益事業(yè)。但因他和兒子都目不識丁,常受人嘲諷。相傳他曾求一個有名的秀才寫了把扇,高興地隨身攜帶,讓人傳觀。人們看了,竊竊而笑。有個親戚念給他聽,原來寫的是一副對聯(lián):“家有萬頃良田,如何上擺下擺?胸無半點墨水,到底左難右難”。他雖氣極了,但人家說的畢竟是實話,怪只怪自己不讀書,也不教兒子們讀書。于是他不惜重金,訪求名師,教育孫子,禮敬超乎常規(guī)。因此他的六個孫子都得以先后成為有名學人。
李有棠幼年時讀書,就已顯露出天資的聰慧,不但記憶力好,而且理解能力也強。十多歲時,他便領(lǐng)悟到,“有用之學,無不自經(jīng)史醞釀而出”。所以他特別留心經(jīng)史,不到20歲,就已讀完《十三經(jīng)》。由于在他的上代中,沒有一個讀書人,家里也沒有一本可讀的書。他便四處借書,一邊讀,一邊摘錄,一邊盤算買書。那時正值太平天國定都天京之后,滿清政府盡力想要撲滅之,東南各省遍地戰(zhàn)火,蘇、杭等處各大書院士院無不毀于兵災。他不惜重金,搜購了大量的書籍,為日后講求學問、從事著述打下厚實的基礎(chǔ)。同時又在宅旁筑精舍一所,專作藏書、讀書之用。
李有棠在22歲時,以第三名考取入袁州府學為附生(即俗所謂“秀才”);在25歲時,以超等第一名,補授廩膳生(即在歲試及科試中都考列一等以上,因而有資格領(lǐng)取國家津貼的秀才);在28歲時,考取補辛酉科第一名優(yōu)貢(即每三年在全省生員中只選取寥寥幾名貢入國子監(jiān)學習的生員)。次年,通過朝考,選授江西省峽江縣訓導(縣學中教官之一)。在任三年,即因祖母、母親年老,無人侍奉,棄官歸家養(yǎng)親。
李有棠說:“讀書時積累資料,猶如居家時積累錢財一樣,平時多盡一份力,用時就多享受一份現(xiàn)成。”他歸家30多年,集中精力做學問。他讀書破萬卷,每讀一書,都將其中綱領(lǐng)、主旨、特別事例……,一一摘錄下來,全書精華幾乎無一遺漏。到一定時期再分類整理,裝訂成冊;讀后的心得體會,則另寫成冊。
李有棠是無書不讀的。經(jīng)、史、子、集四部,各有心得;而他用力最專的則是史部。李有棠用了30多年的精力,主要從事遼史和金史的研究。二十四史中的宋、遼、金三史都是元丞相脫脫主持修撰的。三史成書的時間都很倉促,錯訛、掛漏很多,尤以《遼史》為甚。李有棠搜集各種正史、野史、筆記、雜說等類資料,考訂錯訛,補充掛漏,最后寫成《遼事紀事本末》40卷,《金史紀事本末》52卷。這兩部著作都完整地寫了三次草稿,于光緒二十年(1894年)在上海石印成書,是為兩書的第一次出版。第一次出版后,又花了整整十年的功夫,李有棠對兩書作了大量的補充、修正。他決定這次在家中雇工刻印,由他親自指導和校對。所以這個家藏版不僅內(nèi)容上更精審,而且刻工準確,印刷精美。全部印成并發(fā)行于光緒三十年(1904),是為兩書的第二次出版。
兩書發(fā)行后,頗受社會上和學術(shù)界的重視,曾先后被收進《七種紀事本末》和《九種紀事本末》里,與宋人袁樞的《通鑒紀事本末》和明人陳邦瞻的《宋史紀事本末》等名著并列在一起。李有棠的姓名也列入了民國時出版的《中國名人大辭典》里。這兩部書于80年代初期先后由中華書局點校出版。
▲百世猶師的劉元卿
劉元卿(1544—1609),字調(diào)甫,號旋宇,一號瀘瀟,蓮花縣坊樓鄉(xiāng)南陂村人,時代著名教育家。他從小發(fā)奮讀書,隆慶四年(1570年)在江西鄉(xiāng)試中奪魁,后來在他人的推薦下,帶著向朝廷的上書和文卷參加會試,但因“五策傷時,懺張居正”,未獲取錄,還險遭殺身之禍。隆慶六年(1572年)他創(chuàng)立復禮書院。萬歷二年(1574年)再次參加考試,又沒有被取錄,于是絕意功名,回到家鄉(xiāng),研究理學,收徒講學。
萬歷七年(1579年)神宗詔毀書院,全國大多數(shù)書院被迫停辦,而劉元卿把復禮書院改名為“五谷神祠”,仍聚眾講學如故。后來學禁解除,復禮書院又恢復原名,此后名聲更大,“道日益隆,譽日益廣”。復禮書院有嚴密的學規(guī),且教育質(zhì)量好,以致湖南、湖北等省的有志之士都不遠千里來此求學,海內(nèi)學者對劉元卿的學識非常欽佩,譽他為“泰山北斗”。劉元卿還創(chuàng)辦了識仁、中道、一德等書院,至此,他與當時省內(nèi)名流吳康齋、鄧潛谷、章本清齊名,被人們稱為江西“四君子”。
隨著知名度擴大,不少宮員多次上書朝廷,推薦劉元卿,稱劉元卿為“負邁俗之志節(jié),蘊濟世之經(jīng)綸”?;实鄯浅V匾暎谒麨?ldquo;國子博士”、“階承德郎”銜,特別下旨叫劉元卿去京城做官。但劉元卿悉心講學,不肯去做官。后來皇帝又再次派員催他赴任,劉元卿再三推辭不掉,只好應召入京。不久,即升禮部主事。在朝三年,他提出了許多有利于封建王朝的舉措,在《請舉朝講疏》、《節(jié)制貢吏疏》、《直陳御倭第一要務(wù)疏》中,闡述了自己的政治主張,對于革除弊政、安定邊陲、抵御外侮都是非常有利的??上⒃涞倪@些政治主張,得不到皇帝的采納,于是他稱病辭歸,告老還鄉(xiāng)。
劉元卿人稱“正學先生”,從弱冠至暮年,一生孜孜于理學。據(jù)《明儒學案》載:“先生初游青原山,聞之與人曰:青原詩書之地也,自兩鄒公子(鄒守益的兒子汝梅、汝先)來后,此風遂絕矣。先生契其言。兩鄒與之談學,遂有憤悱之意。因而考索于先儒語錄,未之有得也。”從此誘發(fā)了劉元卿從事王守仁理學研究的興趣。他開始在當?shù)厍髮W,但所得不深,于是離鄉(xiāng)背井,遠游從師。他先后到浙江、湖北等地拜高人為師,經(jīng)過自己努力求索,成為該學派承前啟后的重要人物。劉元卿既能吸收他人之長,又能堅持自己的見解。他以“存守本體,隨事躬行”作為一生的言行準則,不信道教,也不信佛教。正如他在《小引自贊》里說的:“不禮釋迦,不羨王喬,此瀘瀟之所以為瀘瀟,亦瀘瀟之所以止于瀘瀟也。”劉元卿的理學思想,在江右王門學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劉元卿逝世后,《明史》為他立了傳,明朝名流鄒元標為他撰寫墓志銘,贊其“流風余韻,百世猶師”。
劉元卿是理學家、教育學家,又是文學家。他涉獵廣泛,對于政治、經(jīng)濟、哲學、天文、地理、文學藝術(shù),都有成就。所以他的著述比較多,而內(nèi)容又比較豐富?!督魍ㄖ尽酚涊d他所著書目有《大學新編》、《山居草》、《還山續(xù)草》、《通鑒纂要》、《六鑒》、《諸儒學案》、《賢奕編》、《劉聘君全集》等,他的寓言集《賢奕編》膾炙人口,曾收入《叢書集成》。近年來,全國出版的《寓言集》、《笑語選》都選入了他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