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閱讀理解的解答技巧方法
閱讀理解是高考語文中重要的一道題型,有很多同學們認為閱讀理解很容易失分,那可能是因為同學們不知道如何正確解答閱讀理解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高考語文閱讀理解的解答技巧方法,歡迎大家來閱讀。
高考語文現代文答題技巧大全
1、理解詞語的語境義
一是搞清楚詞語的本意,二是分析這些詞語在文句中的表意作用,三是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內涵。
例如:“似乎遇著了一個霹靂,全體都震悚起來”(魯迅《阿長與〈山海經〉》)這句中的“震悚”的本意是“因恐懼而顫抖;震驚”聯系上下文,它強烈地表現了“我”被深深感動的情感;從而說明了阿長的熱心對“我”成長的意義的重大。
2、理解某句子的含義或分析句子的作用
(1)理解句子的含義,首先抓住句子的中心詞語,明白句子的表層含義,再結合上下文或主旨,并聯系句子的修辭、表現手法等,用通順、明白的語言把深層含義詮釋出來。
(2)分析某句話在文中的作用,一般從內容和結構兩個方面考慮,可以從它在文中的位置入手,結合表達方式等來進行。
在文章開頭,內容方面上:(議論、抒情句)開門見山,開篇點題(主旨、話題、論點);(描寫句)交代故事發(fā)生的環(huán)境、地點,渲染氣氛,定下感情基調等。結構方面:或總領下文,或埋下伏筆推動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記敘文),或設置懸念、吸引讀者(記敘文)等。
在文章中間,內容方面:(議論、抒情句)畫龍點睛,點明事件的意義,抒發(fā)作者的感情等;結構方面:承上啟下(過渡);概括分論點(議論文)等。如果句子單獨成段,還有強調的作用。
在文章末尾,內容方面:(議論、抒情句)點明(強調)中心,深化(升華)主題(記敘文);歸納總結論點(議論文);照應題目,首尾呼應,使結構完整等。
高考語文考試閱讀的答題技巧
借代的表達效果:
說話或寫文章時不直接說出所要表達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與它密切相關的人或事物來代替,這種修辭方法叫借代。
被替代的叫“本體”,替代的叫“借體”,“本體”不出現,用“借體”來代替。
借代的作用:
恰當地運用借代可以突出事物的本質特征,增強語言的形象性,而且可以使文筆簡潔精煉,語言富于變化和幽默感。
恰當地運用借代可以引人聯想,使表達收到形象突出、特點鮮明、具體生動的效果。
例如:①把名字刻入石頭的,名字比尸首爛得更早。(《有的人》)
例①中的“石頭”,通常用來作紀念碑的材料,這里借“石頭”代紀念碑,含蓄地揭示出與人民為敵的反動統(tǒng)治者想名垂后世的美夢終將破滅。
高考語文閱讀理解答題技巧
一、句子含義的解答
這樣的題目,句子中往往有一個詞語或短語用了比喻、對比、借代、象征等表現方法。高考語文答題時,把它們所指的對象揭示出來,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二、說明順序
1.時間順序:歷史順序、年代順序、四季交替順序、早晚(先后)順序
2.空間順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詞
3.邏輯順序:先總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簡到繁、由此及彼、由現象到本質等。
三、修辭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結合句子語境。
1.比喻、擬人:生動形象。
答題格式: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對象+特性。
2.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等。
答題格式:強調了+對象+特性。
3.設問: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
答題格式:引起讀者對+對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問:強調,加強語氣等。
4.對比:強調了……突出了……
5.反復:強調了……加強語氣
四、段意的概括歸納
1.記敘類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時間、什么地點)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時間+地點)+人+事。
2.說明類文章:回答清楚說明對象是什么,它的特點是什么。格式:說明(介紹)+說明對象+說明內容(特點)。
五、某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開篇點題;渲染氣氛(散文),埋下伏筆(記敘類文章),設置懸念(小說,但上海不會考),為下文作輔墊;總領下文。
2.文中: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
3.文末:點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題(記敘類文章文章);照應開頭(議論文、記敘類文章文、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