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引導孩子處理好自己的人際關系
作為父母首先要先了解孩子的特質(zhì),哪一方面比較突出,哪方面不突出,通過仔細觀察能察覺到。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搜集整理的父母如何引導孩子處理好自己的人際關系。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父母如何引導孩子處理好自己的人際關系
作為父母首先要先了解孩子的特質(zhì),哪一方面比較突出,哪方面不突出,通過仔細觀察能察覺到。聽覺先天特質(zhì)優(yōu)勢的孩子喜歡爸爸媽媽給他讀書,長大一點后就能復述出來。語言表達清晰明確,不用再三強調(diào)你說的話,說兩三遍就可以了,然后讓他復述,能復述出來就說明他記住了。
體覺先天特質(zhì)優(yōu)勢的孩子,交往模式經(jīng)常是動作比較多,經(jīng)常要抱抱。如果遇到聽覺和視覺的孩子,用這樣的方式交往就會遭到反對。這樣的孩子千萬不要斥責他,更不要說其他小朋友討厭他的行為,作為父母可以用他的方式對待他,他會感覺到,他不喜歡這樣過縱的行為,然后你告訴他:“你剛才就是這樣的呀,你是不是也不喜歡?那以后就要輕一點。”讓他不動是不可能,因此要引導告訴他用什么方式交往,這類孩子一般自尊心都很強,因此千萬不要在外人面前說他。
視覺先天特質(zhì)優(yōu)勢的孩子很在意他人的臉色,很在意外人的表現(xiàn)。二年級的女孩子,回到家就哭了,問她,她就:“說放學的時候老師對她很嚴厲。”媽媽問:“你怎么知道的?老師說你了嗎?”孩子說:“老師今天沒有對我笑。”這種孩子視覺很敏感,她的感覺也很敏感,作為父母要看著他的臉說話,很真誠的跟他說,讓他感到很信任,這樣他也學會了很真誠的表達自己,怎樣和小伙伴交流。有的孩子會說:“你看著我說。”他需要看你的表情同時聽你的話。
不管什么特質(zhì)的孩子,父母要經(jīng)常和孩子交流。不是你父母說,而是父母聽,了解孩子的內(nèi)心需求,引導幫助孩子,這樣才能幫到點上。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我的關注,通過體驗對我的關注感受父母對我的愛,母親和父親是不一樣的交流方式,母親給孩子的關愛是溫柔的,隨著長大這種關愛更是心理上需求的滿足,越小孩子需要關注越少,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需求不僅僅是物質(zhì)和生活上的,更是心理上的;父親就是男子漢之間的交往,尤其是男孩子,隨著他長大他會把父親當成楷模。
父母要有欣賞的心態(tài)看到孩子的優(yōu)勢,經(jīng)常鼓勵孩子。孩子到一定年齡不會和別人交流可能是由于缺乏自信。作為家長要鼓勵孩子,哪怕他只有半次做的好都要鼓勵,欣賞的理由無所謂,重要的是通過鼓勵孩子感受到了父母的肯定,孩子年齡越小越需要欣賞和激勵,3歲以前的孩子還沒有形成自我的評價和認識,更多的是來自父母和家人,父母能用欣賞的鼓勵的方式滿足孩子心底最強烈的需求的時候,孩子就可以做的更好。心理學期待效應,給予孩子積極正面的引導。欣賞之后給予孩子一種暗示,如“你剛才做的就非常好了,如果你能上課能積極發(fā)言就更好了”,“大家都喜歡你笑,如果你能常常笑多好啊”。
建議父母創(chuàng)造條件,讓孩子與小伙伴交流,多參加社會活動。比如放學以后,讓孩子在外面和小伙伴玩一會,他們之間會主動的在協(xié)調(diào)。隨著年齡的長大,與年齡相仿的孩子,組織在周末三五家庭一起郊游,再大一點,夏令營冬令營都可以參加。
引導孩子處理好自己的人際關系的方法
創(chuàng)設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
家庭成員間的交往相處模式,會給孩子帶來最直接的影響。家人之間融洽的相處,相互的關心、支持,父母對老人的孝順、尊敬都是給孩子的一種無聲的示范。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中,孩子會逐步學會互相包容、互相關心、互相尊重這些人際交往中的重要規(guī)范。
創(chuàng)造與同伴交往的機會
交往能力是在實際中學習、發(fā)展、提高的。當今社會,家庭規(guī)模小型化,孩子缺少有同伴交流的機會。父母應鼓勵孩子擴大交往范圍,與同伴相處的過程中,孩子會體驗到各種情境,通過同伴的反饋自發(fā)地學會一些交往規(guī)則。
注重與孩子的語言交流
與孩子在一起,說話要使用禮貌語言。禮貌不只是針對孩子的要求,也同樣是針對父母的要求。在與孩子的語言交流中,父母要學會傾聽,有耐心地聽孩子說話、完整理解孩子表達的意思,激發(fā)孩子與人交流、交往的意識。
多肯定增強孩子交往的信心
一個孩子生活在鼓勵之中,他就學會了自信;一個孩子生活在諷刺之中,他就學會了害羞。營造一個寬松、激勵的成長環(huán)境,對孩子與人交往中表現(xiàn)出來的禮貌、自信、寬容、謙虛、體貼等應及時給予肯定。 在這種環(huán)境中成長的孩子,經(jīng)常處于一種愉悅、自信的狀態(tài),和他人交往時往往能以積極的情緒影響他人。
注重孩子的個體差異性
不同的孩子由于家庭環(huán)境、個人氣質(zhì)、社會環(huán)境等不同,其人際關系智能水平也有所不同。看到別人的孩子能自如地與小朋友交往玩耍,就非得讓自己內(nèi)向的孩子同樣做到,這樣的方式是不可取的??芍鸩教岣邔⒆拥囊?,先讓孩子在家中大聲對玩具說話,再讓孩子站在一邊看小朋友玩,熟悉了再加入到伙伴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