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成長的勵志文章
作為一名大學生,要學會時常找一些關于成長勵志的文章來看看,那么大學成長的勵志文章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大學成長的勵志文章:人生處處是起點
生命是不息的,就像跑道上的起點與終點,是永遠相連的。
起點之于人生,猶如源頭之于長河,嫩芽之于大樹。長河雖只有一條,大樹雖只有一棵,可源頭、嫩芽是很多的,所謂萬涓成河,千芽滿樹。人生的歸宿雖只有一個,但人生的路上起點是很多的。從任何一個正確的起點走下去,都有可能柳暗花明,走出一條光明的大道,走向成功的頂點。
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人到了中年,都以為人生到了定局的時刻,認為該成功的都已成功,不成功的就再也不會成功,認為自己已經(jīng)到了頂峰,再沒有攀上去的動力,也有人因為失敗,從而一蹶不振,總之,各有各的理由。
當你擁有這樣的心態(tài),你需要看到的是人生旅途中,不一定總是沿著一個方向、一個目標前進,新的起點隨時可能出現(xiàn)。有時,人生的命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不能因一條道路堵死,而沉淪自棄、一蹶不振。
每天,我們都在迎接新的開始,生命中處處是起點,也處處是終點。飄零的花瓣告別了夏日的絢爛,卻迎來了秋果的累累。東方欲曉之時便是今天的起點,也是昨日的終點。甚至每時每分,都會是一個生命嶄新的起點,需要你我十二萬分的熱情來迎接,它也會是往昔的一個終點,需要你我坦然的揮手告別。
當你的生命之舟駛入泥濘不堪的沼澤,你應當這樣鼓勵自己:苦難的起點與通往成功的大道是相鄰的。當你振作自己,耳畔聽到來自心靈的號角,那就預示你的苦難即將過去,蔚藍的海洋與明朗的天空即將回到你的視線。
當你的生命飛船飛抵了深邃蔚藍的太空,你也該這樣告訴自己:飛離太空的一剎那,你就不再擁有成功的光環(huán)了,在你面前的是一個更新、更高的起點。誰也無法永遠沉湎于成功之河。你應該清醒的知道,你仍需要不斷向前。
人生本來就在起點與終點的漩渦中回轉。更多的時候,成功或是失敗都只是一個生命中的必經(jīng)驛站,我們不能因高潮而過分興奮,也不可因低谷而過分頹廢,對于生命中的一個個起點和終點都保持良好的平常心才是智慧人生的法寶。
人生是短暫的,我們不能延長生命的長度,但可以拓寬生命的寬度,我們要讓短暫的生命像流星一樣劃過天空留下亮麗的光彩。人生之路雖然坎坷,但從來不會讓人絕望,人生不要懼怕迷惑,更不應憂慮失敗,因為路就在腳下,跌倒了站起來。
人生處處是起點,人到中年,只不過意味著一段時間的終結,但這無疑又是一個新的起點。既然如此,何不淡忘那些輝煌也好、落魄也罷的記憶,迎著新的起點欣然邁進呢?
大學成長的勵志文章:現(xiàn)在努力和忍受,將來再享受
在孩提時代,每當我們想出去和小朋友們玩的時候,常常會聽到媽媽的告誡:“現(xiàn)在努力學習,以后你就輕松了。”換一種說法,就是“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讓孩子們首鼠兩端:既想玩,又害怕影響未來的人生。
心理學家指出,人們犧牲現(xiàn)在的快樂,其實只是為了換取未來的名、利、權,表面上目光似乎很長遠,實際上都是短視的行為,只會讓生活永遠都得不到快樂,解決之道不是完全不考慮未來,而是謀求現(xiàn)在與未來之間的平衡。
我們不敢讓自己好過
乍一看,家長、老師以及一些“有識之士”從小給我們灌輸?shù)乃坪跏呛脰|西,讓我們相信自己太懶惰,容易受到誘惑,看得不夠長遠,例如做事經(jīng)常拖延。很多重視子女教育的家庭都信奉“快樂不是白給的,是要用努力換取的”。
按理說,我們都不喜歡消極的情感體驗,但被反復教育之后,我們相信愧疚和焦慮是有必要的,能夠督促我們把目光“放長一些”。例如,吃美味但不健康的食品時感到愧疚,就促使我們約束自己的沖動,選擇更健康的食物;對未來越缺乏安全感就會產(chǎn)生焦慮,促使我們存更多的錢。然而研究顯示,人們吃了美味可口的不健康食品之后,不安、愧疚的感覺越強,以后再吃這類食品的可能性反而越大。
美國《消費心理學雜志》編委拉杰·拉古納凡博士將上述“神邏輯”總結為“現(xiàn)在忍受,將來享受”——最諷刺的是,結果是未來永遠都享受不到快樂。當我們快到生命盡頭,才發(fā)現(xiàn)最快樂的竟然是孩提時代,恰恰孩子最討厭父母的說教。他說:“過于看重未來,已經(jīng)嚴重影響到我們現(xiàn)在的快樂。”接著,他提出了3條建議。
知道怎樣才足夠
過去你以為,賺到足夠多的錢,事業(yè)足夠成功,就不用再擔心了。當你賺了很多錢以后,又發(fā)現(xiàn)還需要更多。拉古納凡稱,掙錢超過一定數(shù)量就不能增加安全感。再多的名、利、權都無法保證你對未來感到100%安全。這不意味著一無所有者不用為未來儲備,而是不要被過度的欲望牽著鼻子走,只要基本的需要有保障就夠了。
換言之,如果現(xiàn)在你擁有的金錢、財產(chǎn)加上預計未來能夠獲得的收入可以保證你和你供養(yǎng)的人不用挨餓,不會無家可歸,你就不用為未來想得太多,可以享受現(xiàn)在了。很多人擔心自己如果不繼續(xù)為未來奮斗,別人卻繼續(xù)無休止地努力,以后就會超過自己了。
重新定義成功
大多數(shù)人錯誤地以為,成功源自個人對金錢和社會地位的強烈欲望,即我要渴望成功,才能成功。拉古納凡稱,成功更多的是實現(xiàn)內(nèi)心的追求,而非得到外在的獎勵。
實際上,真正成功的人士投入相當多的時間、精力追求內(nèi)心真正感興趣的事情,即所謂“內(nèi)心的呼喚”。IT的喬布斯、音樂界的莫扎特都是如此,長時間完全沉浸在個人的深層次興趣上,在自己選擇的領域越做越專業(yè),最終取得巨大成功,其實他們并不太在乎名利。
因此,如果你要為了未來的享受而奮斗,你可以把時間精力灌注在你的興趣愛好上,提升你喜歡的技能,而不是只著眼于攫取名、利、權。
放松“最大化”思維
假如你到馬爾代夫度假,準備懶洋洋地躺著海灘上享受陽光,卻碰上暴風雨,只能困在酒店的房間里。如果你是個追求什么都要“最大化”的人,總是想著“完美狀態(tài)”,你就會抱怨一切,徒勞地試圖改變。“最大化”的思維讓你無論身處什么條件,總是希望改進,改進,再改進,結果就是看不到現(xiàn)在積極的一面,總是擔心消極的一面。如果風和日麗也無法讓你滿足,那么“最大化”思維就已經(jīng)走入了死胡同,是時候改變心態(tài)了。
在目前的條件限制下,你可以盡量讓自己開心起來,例如每天和家人、朋友在一起時,以及無法進行工作時,你可以欣賞、感激生命中的美好。
大學成長的勵志文章:拼實力和心態(tài),十年方能磨一劍
關于上帝造人,圣經(jīng)里有一句話:你創(chuàng)造了他,雖位居天使之下,卻賜予榮華。也許你是一名草根,正在為沒有一個好爹而苦惱,也許你含著金鑰匙出生,為不能脫離父輩的籠罩而心煩,也許你正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享受著當前的一切,但是,無論如何,你都是你,獨一無二,無可代替。
著名主持人白巖松有一次談到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他說:“有人說,現(xiàn)代社會有一個有錢的老爸、有背景的家世以及一張漂亮的臉能爭取到更多的發(fā)展機會,但是我個人卻不認同。我曾擁有一個成為富二代的機會,但是我爸沒有珍惜。因為在我八歲的時候,我父親就去世了,是母親一個人把我們哥倆帶大,我在北京沒有一個親戚,我沒有因為自己的工作送過一回禮,我不一樣走到今天了么?我為我經(jīng)歷過這樣的青春而感到驕傲,它也能讓我今天面對任何事的時候心平氣和。”
不拼背景拼前景
媒體上有個詞語叫“捧殺”,其實“捧殺”一詞古已有之,《風俗通》記載:“長吏馬肥,觀者快之,乘者喜其言,馳驅(qū)不已,至于死。”愛之者就是害之者,是捧,同時也是殺。溫水煮青蛙的故事大家早已耳熟能詳,關鍵在于大家有沒有勇氣站出來,做第一條闖缸的魚。
生活就像是往一張巨大的畫布上添加前景,而背景卻早已設定。與背景融為一體,或者和背景格格不入,都算不上成功,并且還極有可能自食其果。出色的畫家絕不拘泥于畫布的邊框,也絕不倚賴精美的裝裱。以個人的力量對自己負責,以個人的專注投身事業(yè),用最好的前景來匹配好的背景,或者彌補壞的背景,才能以自己的風格畫出一片屬于自己的天空。
人生也許會以退一步、進兩步的方式螺旋前進,但沒有人會在倒退的一步中度過倒霉的一生。
法國經(jīng)濟學家讓-雅克·拉豐在1975年獲得哈佛大學經(jīng)濟學博士學位,并成為產(chǎn)業(yè)經(jīng)濟學、新規(guī)制經(jīng)濟學、信息經(jīng)濟學和激勵理論的代表人物。但他卻在1978年毅然放棄了美國多所高校的任教機會,回到了法國巴黎??墒?,巴黎大學的教授們短視自利、生怕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脅。
拉豐在巴黎大學受到排擠和冷遇,便毅然回到自己故鄉(xiāng)的圖盧茲大學,白手起家建立了產(chǎn)業(yè)經(jīng)濟研究所,在他的愛國精神和堅毅自強的骨氣感召下,一大批在美國的法裔經(jīng)濟學家來到了圖盧茲大學任教,拉豐奇跡般的讓名不見經(jīng)傳的圖魯茲大學成為了世界產(chǎn)業(yè)經(jīng)濟學的研究中心,拉豐的這種真金無論在哪里都能發(fā)光的精英姿態(tài),讓人不禁想起了一戰(zhàn)期間在美國流亡的德國文學家保羅·托馬斯·曼那句震驚世界的豪言壯語:“我在哪里,哪里就是德國。”
不拼學歷拼學力
在時尚界、設計界,經(jīng)驗派與學院派的老員工卻往往輸給野路子、少壯派的新手,這一現(xiàn)象引發(fā)了人們的思考,“學歷”還是“學力”,經(jīng)歷還是能力?這是一個問題。有研究表明,在這個飛速發(fā)展的時代,人所吸納的信息有效期已經(jīng)只有18個月左右。
關于“學歷”與“能力”的重要程度,有這樣一個比方,學歷、好的教育背景,就像人的長相外貌一樣;而能力則更像人的內(nèi)心。在求職過程中,外貌的重要性有些時候會高于內(nèi)心;但在工作過程中,能力的強弱會逐漸浮出水面,學歷也就顯得并不重要了??梢?,英雄不問出處,學歷只是敲門磚,能力才是鼓勁的帆。
我有兩個朋友,一個朋友名牌大學畢業(yè)后,在父親的安排下,成為市局的一名科員。而另一位朋友,因為家庭貧困連高中都沒有讀完,南下打工去了。十年之后,第一位朋友的父親退居二線,這位朋友由于習慣了長期喝茶看報的辦公室生活,并無一技之長,只能為比他小很多的人做一些送報紙,跑腿的活。
而第二位朋友卻在打工的間隙里勤奮自學,從剛開始他帶去的高中課本,然后慢慢變到大學課本,四六級,MBA,一邊是課堂上如沐春風,一邊是現(xiàn)實中摸爬滾打,少年老成的他如今在商界小有成就,管理著幾百人的公司。
當更多企業(yè)由計劃進入市場之后,創(chuàng)造價值成為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yè)對員工的第一要求。下水道工人賺的錢比教授多,農(nóng)民工工資比白領高。看似不平衡的背后,實際上是勞動價值的回歸。我付出,我收獲,我快樂。
不拼姿態(tài)拼心態(tài)
再來說說心態(tài)。天有陰晴,樹有枯榮,山川有起伏,河流有緩急,萬事萬物,沒有絕對的靜止。古人說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以一時成敗論英雄,懷一顆平常心,十年磨一劍,以強大的思想、健全的心智、和純凈的靈魂,高姿態(tài)做人,低姿態(tài)做事,淡定從容,寵辱不驚。
對此,我們可以對比一下張藝謀和詹姆斯·卡麥隆。同樣是自編自導的名導演,張藝謀成名之后是商業(yè)片一部接一部,生怕浪費了成名之后聚集的人氣,但是由于底蘊不夠、后勁不足,電影的質(zhì)量是一部不如一部,回過頭來看,沒有一部經(jīng)得起嚴格推敲,難有一部精品可以走進歷史。
而詹姆斯·卡麥隆在《泰坦尼克號》創(chuàng)下商業(yè)和藝術雙豐收的巔峰時期,卻悄然隱退,閉關修煉,等到大家?guī)缀鯇⑺z忘的時候,又攜《阿凡達》王者歸來,其作品指向永恒和創(chuàng)造里程碑的野心和其對事業(yè)單純執(zhí)著的熱愛,實在是國內(nèi)導演難望其項背。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自立立人歌》: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咳恕⒖刻?、靠祖上,不算是好漢。一個社會和一個時代的偉大,要從每一個人做起,要從每一顆心開始。給理想一點時間,有了志存高遠、襟懷寬廣的“大氣”,特立獨行、自立自強的“骨氣”,直言篤行、敢于擔當?shù)?ldquo;勇氣”,就一定能有大的作為和建樹。
看了“大學成長的勵志文章”的人還看了: